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无机含氧酸体系的相态结构研究
1
作者 印志磊 杨永会 +3 位作者 邵华 宋新宇 孙思修 杨天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795-1799,共5页
利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 N ,N -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 ( DMDA)多元体系的相态结构 ,并用电导、偏光显微镜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发现 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体系随水相含量的增加 ,铵盐发生不同形式的有序缔合 ,分别... 利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 N ,N -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 ( DMDA)多元体系的相态结构 ,并用电导、偏光显微镜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发现 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体系随水相含量的增加 ,铵盐发生不同形式的有序缔合 ,分别形成了 W/O型微乳液、“节 -结”型链状缔合体、层状液晶和 O/W型微乳液 ;在层状液晶中 ,SO2 - 4 主要以桥式双齿配位形式存在 ,中性胺分子有利于体系中液晶的形成 ;层状液晶于 5 0 0 nm波长处有一吸收峰 ,在 4 30 nm附近发生“光短路”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育缔合 拟三元相图 N 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 无机含氧酸 萃取体系 萃取机理 相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尾疏水单体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耿同谋 吴文辉 蔡耀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2-104,107,共4页
用十二胺和1 溴代十二烷合成了二正十二胺,产率73%。以NaOH作HCl的吸收剂,利用二正十二胺与丙烯酰氯非均相胺解法合成了孪尾疏水单体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投料比为n(DiC12)∶n(AC)(摩尔比)=1∶1.25时,在0~10℃下,反应6h,产率可达8... 用十二胺和1 溴代十二烷合成了二正十二胺,产率73%。以NaOH作HCl的吸收剂,利用二正十二胺与丙烯酰氯非均相胺解法合成了孪尾疏水单体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投料比为n(DiC12)∶n(AC)(摩尔比)=1∶1.25时,在0~10℃下,反应6h,产率可达89.23%。用FTIR、1HNMR对二正十二胺、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进行了表征,还用元素分析法对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进行了组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十二烷基丙烯酰 十二 疏水单体 孪尾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合成反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段明峰 梅平 熊洪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8期28-30,共3页
以十二胺、甲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的叔胺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叔胺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以十二胺、甲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的叔胺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叔胺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合成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十二烷基 合成反应 工艺条件 结构表征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r催化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加氢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建飞 李秋小 李永胜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研究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通过将Cu-C r催化剂与传统的加氢催化剂(如Cu-N i,Pd/C,Raney N i)进行对比,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Cu-C r催化剂在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 研究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通过将Cu-C r催化剂与传统的加氢催化剂(如Cu-N i,Pd/C,Raney N i)进行对比,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Cu-C r催化剂在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当n(Cu)∶n(C r)=1∶1、还原温度200℃时,Cu-C r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通入二甲胺气体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甲胺气体的通入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在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3.0M Pa、反应后期通入二甲胺气体的条件下,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转化率达99.5%,产物中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质量分数达到85.3%,N,N-双十二烷基甲基叔胺的质量分数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十二烷基 N n-甲基十二烷基 N n-十二烷基甲基 加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烷基单胺对层状甘氨酸-N,N-双甲基膦酸锆的插层(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新斌 傅相锴 +1 位作者 曾仁权 隋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6-330,共5页
The layered zirconium glycine-N,N-dimethylphosphonate (ZGDMP) was prepared and the intercalation behavior of n-alkylmonoamines was investigated. The X-ray diffraction powder patter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lkylmonoa... The layered zirconium glycine-N,N-dimethylphosphonate (ZGDMP) was prepared and the intercalation behavior of n-alkylmonoamines was investigated. The X-ray diffraction powder patter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lkylmonoamines were taken up in one step and there were no other intermediate phases. The interlayer distance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of the n-alkylmonoamine chains. The n-alkylmonoamines were intercalated into ZGDMP in such a way that the protons of the interlayer -CO2H groups were replaced by the terminal -NH3+ of the protonated n-alkylmonoamines. The intercalated n-alkylmonoamines were released from the lamellar ZGDMP at temperature of 150 to 2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N n-甲基膦酸锆 插层 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化合物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的分离 被引量:3
6
作者 姚礼峰 靳素荣 +1 位作者 冯钰锜 达世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色谱固定相(DPZ)。比较了改性方法对吸附量的影响,加热回流时DDPA吸附量为3.3μmol/m2,而浸渍改性时只有0.64μmol/m2。通过磷的显色反应发现,DDPA只以1个膦酸基团与氧化锆结合,... 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色谱固定相(DPZ)。比较了改性方法对吸附量的影响,加热回流时DDPA吸附量为3.3μmol/m2,而浸渍改性时只有0.64μmol/m2。通过磷的显色反应发现,DDPA只以1个膦酸基团与氧化锆结合,而另一个膦酸基团则处于游离状态。通过甲醇含量、pH值等色谱条件对酸性化合物保留值的影响,对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由于回流改性得到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吸附量,且游离的膦酸基团对基质表面的Lewis酸性中心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因此酚、羧酸等与氧化锆基质的Lewis酸碱作用明显减小。在该固定相上,酸性化合物的色谱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硝基酚、苯二酚等在氧化锆上通常难以洗脱的酚类化合物,均得到了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色谱固定相 十二-N n-甲基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基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色谱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姚礼峰 冯钰錡 达世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研究了碱基在十二胺 N,N 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固定相(DPZ)上的色谱保留行为,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缓冲溶液中离子类型和离子强度对碱基保留的影响,对DDPA在氧化锆表面的吸附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DP... 研究了碱基在十二胺 N,N 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固定相(DPZ)上的色谱保留行为,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缓冲溶液中离子类型和离子强度对碱基保留的影响,对DDPA在氧化锆表面的吸附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DPA仅以一个膦酸基与氧化锆结合,因而DPZ固定相表面上除了有长链的疏水烷基外,还有酸性的膦酸基和碱性的氨基。碱基分子中也存在氨基和酰胺基等极性基团,因此碱基在DPZ固定相上除了有疏水作用外,还具有电荷排斥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等多种保留机理。由于多种保留机理的存在,使得碱基在DPZ固定相上具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在酸性条件下对碱基混合样品的分离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十二-N n-甲基膦酸 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9-癸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协同效应研究
8
作者 许德锟 方银军 刘雪锋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5-831,共7页
为了改善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9-癸烯酰胺(NADA)水溶性较差的缺陷,将NADA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并考察了NADA和SDS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NADA与SDS复配后二者之间产生正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改善... 为了改善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9-癸烯酰胺(NADA)水溶性较差的缺陷,将NADA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并考察了NADA和SDS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NADA与SDS复配后二者之间产生正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改善NADA在水中的溶解性,当SDS的摩尔分数xS>0.05时,NADA-SDS复配体系水溶液(其中NADA的质量分数为1%)在25℃时呈澄清透明。NADA-SDS混合胶束可以明显地提高NADA-SDS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当NADA的摩尔分数xN=0.5时,临界胶束浓度(cmc,以NADA-SDS总浓度计)具有最小值(约为4.04 mmol/L),且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聚集数([Nm])具有最大值(约为76);与SDS相比,NADA与SDS复配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至更低,在xN=0.9时,cmc处对应表面张力(γcmc)具有最小值(约为28.44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体系 协同效应 N n-甲基-9-癸烯酰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临界胶束聚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的制备及表征
9
作者 刘润哲 何向文 +2 位作者 宋慧林 张华 杨稳权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基于Mannich反应,以十二胺、甲醛和亚磷酸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出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产率达95.75%。使用氢氧化钠与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反应,制备出了目的产物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通过对产物进行31PNMR,1HNMR和元素分... 基于Mannich反应,以十二胺、甲醛和亚磷酸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出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产率达95.75%。使用氢氧化钠与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反应,制备出了目的产物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通过对产物进行31PNMR,1HNMR和元素分析,证明所制备产物为目的产物,且较为纯净。对产物溶液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发现其表面张力随着p H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且变化趋势与其结构信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二烷基甲基膦酸钠 MANNICH反应 表征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建飞 李秋小 李永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对以月桂酸和二甲胺为原料制取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0℃,通入氮气与二甲胺(L/m in)的气量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质量的2%。在此条件下月桂酸转化... 对以月桂酸和二甲胺为原料制取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0℃,通入氮气与二甲胺(L/m in)的气量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质量的2%。在此条件下月桂酸转化率为98.5%,反应所需的时间为7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 甲基十二烷基 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的合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晓晶 马英华 +1 位作者 刘长波 蔡振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环氧丙基烷基季铵盐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中间体,具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效性结构。研究了N,N-二甲基-N-十二烷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2-环氧丙基十二烷基季铵盐的影响因素,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以环氧氯丙烷为... 环氧丙基烷基季铵盐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中间体,具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效性结构。研究了N,N-二甲基-N-十二烷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2-环氧丙基十二烷基季铵盐的影响因素,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以环氧氯丙烷为溶剂,N,N-二甲基-N-十二烷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h。此时转化率可达99.6%,合成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N n-甲基-n-十二烷基 季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甲氧基-5-甲酰基苄基)亚胺基二乙酸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俊发 陈默 +1 位作者 牛小玲 何地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82,共5页
以 4 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 ,在无水氯化锌催化下 ,用浓盐酸和 4 0 %甲醛溶液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取代氯苄 ,再以新制的无水碳酸钾为质子吸收剂、干燥的乙腈为溶剂 ,与亚氨基二乙酸二乙酯进行N 烷基化反应 .然后用Ba(OH)2 水悬浮液进... 以 4 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 ,在无水氯化锌催化下 ,用浓盐酸和 4 0 %甲醛溶液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取代氯苄 ,再以新制的无水碳酸钾为质子吸收剂、干燥的乙腈为溶剂 ,与亚氨基二乙酸二乙酯进行N 烷基化反应 .然后用Ba(OH)2 水悬浮液进行水解得到N ( 2 甲氧基 5 甲酰基苄基 )亚胺基二乙酸的钡盐沉淀 ,最后用稀硫酸处理得到N ( 2 甲氧基 5 甲酰基苄基 )亚胺基二乙酸 .该方法产率高、工艺简单 .通过1H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n-(2-甲氧基-5-甲酰基苄基)亚乙酸 甲基化反应 水争 结构表征 n-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可逆表面活性剂二茂铁烷基胺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田森林 李英杰 宁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9-642,共4页
N,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分别与溴代辛烷、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和溴代十六烷反应,合成了4种二茂铁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辛烷基溴化铵(Fc8)、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Fc12)、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四烷基溴化... N,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分别与溴代辛烷、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和溴代十六烷反应,合成了4种二茂铁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辛烷基溴化铵(Fc8)、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Fc12)、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四烷基溴化铵(Fc14)和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Fc16)1。HNMR与元素分析结果表明,Fc8、Fc12、Fc14和Fc16的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吻合,质量分数96%;分别测定了4种化合物在还原态(I+)和氧化态(I2+)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还原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5.92、0.67、0.46和0.07 mmol/L,仅为相应的直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MC值的1/40、1/25、1/5和1/15;而在氧化态时表面活性不明显。通过该化合物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的表面张力曲线的对比,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可逆变化能力。因而,可以调节化合物所处的氧化态或还原态,控制其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表面活性剂 N n-甲基茂铁甲基烷基溴化铵 N n-甲基茂铁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 N n-甲基茂铁甲基十四烷基溴化铵 N n-甲基茂铁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的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昌辉 谢瑜 +1 位作者 徐旋 赵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利用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TS)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DDA)反应,合成了N,N-二甲基-N-十二烷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化铵(DDATAC)。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因素对DDATAC收率的影响。较佳反应条件为:n(CTS)∶n(DDA)=1.0∶1.1... 利用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TS)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DDA)反应,合成了N,N-二甲基-N-十二烷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化铵(DDATAC)。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因素对DDATAC收率的影响。较佳反应条件为:n(CTS)∶n(DDA)=1.0∶1.1,二甲亚砜为溶剂,于120℃反应30 h,DDATAC收率为91.37%。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产物的化学结构,最后测定了产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有机硅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一定的抗菌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 n-甲基-n-十二烷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化铵 合成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脱模剂一组分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小燕 何清 +1 位作者 潘明初 邹玲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7-609,共3页
柱层析色谱分离性能优良的新型塑料脱模剂 ,纯化后得一主要未知组分。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研究其结构特征 ,对其盐酸酸化前后红外光谱吸收峰及核磁谱带进行了归属分析并确定结构。结果表明 ,该组分为一表面活性剂N ,N ... 柱层析色谱分离性能优良的新型塑料脱模剂 ,纯化后得一主要未知组分。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研究其结构特征 ,对其盐酸酸化前后红外光谱吸收峰及核磁谱带进行了归属分析并确定结构。结果表明 ,该组分为一表面活性剂N ,N 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这为新型脱模剂的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模剂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 N n-羟乙基十二烷基 成型加工 塑料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AO对Rhodobacter azotoformans外周捕光复合体LH2构象及其细菌叶绿素解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艮贵 董彦敏 +2 位作者 杨素萍 焦念志 曲音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07-2811,共5页
为探求LDAO与LH2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深入认识LDAO对LH2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光谱法系统地研究了LDAO对Rhodobacter azotoformans134K20菌株LH2构象及其在极端环境中细菌叶绿素(BChl)解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室温pH 8.0缓冲... 为探求LDAO与LH2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深入认识LDAO对LH2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光谱法系统地研究了LDAO对Rhodobacter azotoformans134K20菌株LH2构象及其在极端环境中细菌叶绿素(BChl)解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室温pH 8.0缓冲溶液中,LDAO导致LH2构象变化,α-螺旋含量提高,Tyr和B850细菌叶绿素特征峰蓝移,能量传递效率提高。(2)在60℃pH 8.0缓冲溶液中,LH2B800和B850细菌叶绿素可解离为游离BChl。LDAO能增加LH2的高温稳定性,延缓并改变B800和B850解离过程和行为。(3)在室温强酸和强碱溶液中,LDAO加剧了B800和B850的解离并分别转化为游离细菌脱镁叶绿素(BPhe)和游离BChl,表现出不同的解离行为。在不含LDAO的强酸溶液中,B850呈现先解离再自组装的过程。LDAO作用于LH2,可使其B800和B850在不同极端环境中的解离行为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捕光复合体 细菌叶绿素 十二烷基甲基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介质中有机化锂皂石的水热合成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能全 范永仙 +2 位作者 童东绅 周春晖 葛忠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2-857,共6页
以氟化锂、氯化镁、水玻璃及氨水为主要原料,通过在水热合成反应体系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和正十二烷胺(DDA),合成了层状结构的有机化锂皂石型固体,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粉末X射线衍射仪(... 以氟化锂、氯化镁、水玻璃及氨水为主要原料,通过在水热合成反应体系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和正十二烷胺(DDA),合成了层状结构的有机化锂皂石型固体,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A/DTA)、N2等温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后可以合成层状结构的有机化锂皂石型固体产物。在水热生成有机化锂皂石型固体产物的过程中加入C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有机阳离子部分会发生插层作用,进入层间形成CTA+有机化的锂皂石。但中性DDA在水热过程中则难以发生插层作用。在DDA与CTAB同时存在下,DDA会阻碍CTAB插层作用和插层程度。反映在固体产物的形貌上和织构上,有机阳离子进入层间,导致固体产物微观结构蓬松;不同有机活性剂也影响了固体的微观堆积形态,形成不同的孔结构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锂皂石 水热合成 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 十二 层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在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岳可芬 周春生 史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36,共3页
综述了应用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合成乙二胺衍生物及数种新型多功能表面活性剂 ,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作了分析 ,并报道了部分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还报道了把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用于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N,N′,N′,N′-五羟乙基 - N... 综述了应用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合成乙二胺衍生物及数种新型多功能表面活性剂 ,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作了分析 ,并报道了部分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还报道了把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用于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N,N′,N′,N′-五羟乙基 - N-十二烷基乙二胺 (DC- 1 2 )合成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n-羟乙基乙 亚乙基三 咪唑啉 N N N′ N′ N′-五羟乙基-n-十二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_2开关型泡沫钻井液用起泡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俊霖 刘路漫 +2 位作者 周素林 张勇 谢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1-734,共4页
以十二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缩醛法合成了一种CO2/N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N,N-二甲基乙脒(DMAAB-12)作为泡沫钻井起泡剂。采用FTIR和1HNMR等方法对DMAAB-12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DMAAB-12的泡沫性能... 以十二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缩醛法合成了一种CO2/N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N,N-二甲基乙脒(DMAAB-12)作为泡沫钻井起泡剂。采用FTIR和1HNMR等方法对DMAAB-12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DMAAB-12的泡沫性能及可循环能力。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的结构与设计相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当x(DMAAB-12)=0.4%时,溶液的发泡体积为514mL,泡沫半衰期为523S,表现出良好的泡沫性能;以DMAAB-12为起泡剂在室内可实现泡沫的循环利用,交替通人CO2/N2循环10次后,泡沫的发泡体积由753mL降至561mL,泡沫半衰期由225s降至164S,仍具有较好的泡沫性能,可实现泡沫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 N n-甲基乙酰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泡沫钻井液 起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合成新洁尔灭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伟 朱芳 +3 位作者 吴江 尹晓刚 陈卓 于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01-103,116,共4页
以十二胺、甲醛、甲酸、苄基溴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合成新洁尔灭。并据此考察了溶剂、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摩尔比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在确定微波法合成新洁尔灭的最优条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结果显示,在最优条件下,微波法合成新洁... 以十二胺、甲醛、甲酸、苄基溴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合成新洁尔灭。并据此考察了溶剂、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摩尔比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在确定微波法合成新洁尔灭的最优条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结果显示,在最优条件下,微波法合成新洁尔灭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加热法所需时间的0.8%,产率最高可达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洁尔灭 微波合成 季铵盐 N n-甲基十二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