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二烯丙基油酰胺/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苟绍华 马永涛 +3 位作者 何杨 夏鸿 张勤 周艳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二烯丙基油酰胺(DNDA)、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酰胺共聚物(PMADD)。利用FTIR、流变等方法分析了PMADD的结构,研究了PMADD的性能,并利用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PMADD对...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二烯丙基油酰胺(DNDA)、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酰胺共聚物(PMADD)。利用FTIR、流变等方法分析了PMADD的结构,研究了PMADD的性能,并利用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PMADD对模拟原油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合成PMADD适宜的条件为:m(AM)∶m(AA)∶m(DMDAAC)∶m(DNDA)=5∶5∶0.3∶0.04、聚合温度45℃、Na HSO3-(NH4)S2O8引发剂用量0.3%(w)(基于反应体系质量)、反应体系p H=7。PMADD具有良好的增黏、抗剪切、耐温、抗盐和耐老化性能。当PMADD的质量浓度为2 000mg/L时,其溶液的表观黏度为590.3 m Pa·s;在剪切速率为1 000 s-1时,其黏度保留率为7.0%;当Na Cl质量浓度为12 000 mg/L时,PMADD溶液的黏度保留率为23.7%。当模拟地层水的总矿化度为5 200 mg/L时,2 000 mg/L的PMADD溶液可提高模拟原油采收率1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丙酰胺 聚合物驱油剂 原油采收率 N n-丙基油酰胺 N 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N,N-二烯丙基-N-丁氧羰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及其杀菌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立华 肖体乐 +2 位作者 陈金文 赵艳敏 刘俊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7-892,共6页
以N,N-二烯丙基-N-丁氧羰甲基氯化铵(DACBMAC)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合成了聚(N,N-二烯丙基-N-丁氧羰甲基氯化铵)(PDACBMAC),用FT-IR和1HNMR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性能和抗菌机理。... 以N,N-二烯丙基-N-丁氧羰甲基氯化铵(DACBMAC)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合成了聚(N,N-二烯丙基-N-丁氧羰甲基氯化铵)(PDACBMAC),用FT-IR和1HNMR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性能和抗菌机理。结果表明,PDACBMAC对大肠杆菌的杀菌能力明显高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剂量低于20mg/L时,其杀菌能力稍高于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随特性粘数的增加而增加,当特性粘数为1.371dL/g,剂量为30mg/L时,杀菌率可达99.7%;其杀菌效果明显受pH值影响,在pH值为4.7~6.7时,杀菌率随pH值升高而增加,pH>6.7时,其杀菌率随pH值升高而降低。浊度测定结果表明,PDACBMAC具有优良的絮凝除浊能力。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DACBMAC的抗菌机理是基于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 n-丙基-n-丁氧羰甲基氯化铵) 杀菌性能 抗菌机理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燕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17-520,共4页
研究了以烯丙基氯、二甲基胺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提出了在反应温度为5℃、10℃和15℃下,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的累积体积分数加量分别为25%、55%及90%的分段式升温交替滴加新方法,... 研究了以烯丙基氯、二甲基胺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提出了在反应温度为5℃、10℃和15℃下,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的累积体积分数加量分别为25%、55%及90%的分段式升温交替滴加新方法,可使叔胺化反应时间缩短至2h。在总物质的量比为:烯丙基氯∶二甲基胺∶氢氧化钠为2.10~2.15∶1.0∶1.0,反应温度:45℃下,6~7h可完成季胺化反应。此工艺已在工业试验中得到验证。得到DADMAC≥92%、NaCl≤3%收率为95%的工业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 甲基氯化铵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华章 高宝玉 +2 位作者 岳钦艳 于慧 王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介绍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的合成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提高产率 ,避免原料浪费 ,最高产率达96.1 % ;采用溴化法测定DMDAAC含量 ,并与重量法作了比较 ;对DMDAAC溶液中NaCl含量的测定也作了探讨 ;用核磁共振谱图和红外谱图对所... 介绍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的合成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提高产率 ,避免原料浪费 ,最高产率达96.1 % ;采用溴化法测定DMDAAC含量 ,并与重量法作了比较 ;对DMDAAC溶液中NaCl含量的测定也作了探讨 ;用核磁共振谱图和红外谱图对所合成的DMDAAC作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 氯化铵 合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控制聚合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旭 张跃军 余沛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4,共6页
对控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特性黏数的聚合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已知杂质含量的工业一步法合成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溶液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无需使用链转移剂和链终止剂,通过控制单... 对控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特性黏数的聚合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已知杂质含量的工业一步法合成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溶液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无需使用链转移剂和链终止剂,通过控制单体的起始含量(w(DMDAAC)=35.0%~65.0%)和引发剂APS的用量(m(APS):m(DMDAAC)=(0.25~10.00):100)制备出单体转化率大于98.00%、特性黏数为0.10~3.00 dL/g的7种PDMDAAC。讨论了目标产物制备条件的多样性、影响目标产物特性黏数及转化率的因素,并与文献方法进行了比较。该PDMDAAC产物控制聚合方法简洁、稳定、重复性好且已工业化应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PDMDAAC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氯化铵 过硫酸铵 甲基丙基氯化铵 均聚物 控制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景霞 范晓东 秦华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考察了影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与丙烯酰胺(AM)在水溶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引发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特性粘数[η](30℃,1mol/LNaCl水溶液)的因素:DMDAAC提纯与否;反应物pH值(1~5),单体总浓度(10%~50%);DMDAAC与AM摩尔比(0.2~1.0)... 考察了影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与丙烯酰胺(AM)在水溶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引发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特性粘数[η](30℃,1mol/LNaCl水溶液)的因素:DMDAAC提纯与否;反应物pH值(1~5),单体总浓度(10%~50%);DMDAAC与AM摩尔比(0.2~1.0);引发剂K2S2O8 NaHSO3浓度(0.006%~0.5%)。共聚反应温35℃,时间10h。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指认,确定所合成的为DMDAAC/AM共聚物。用所合成的一个共聚物处理造纸黑液,其絮凝和脱色效果均优于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工业品和聚丙烯酸。图2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表征 甲基丙基氯化铵/丙酰胺共聚物 特性粘数 合成 絮凝剂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H_2O_2引发淀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卓 范宏 洪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84,共4页
采用 Fe2 + - H2 O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接枝聚合 ,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 - DMDA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单... 采用 Fe2 + - H2 O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接枝聚合 ,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 - DMDA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和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 ,探讨了 Fe2 + - H2 O2 引发淀粉接枝 DMDAAC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用 IR和 1H- NM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Fe^2+-H2O2引发剂 淀粉 甲基丙基氯化铵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其聚合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密峰 杨健茂 +1 位作者 张秀娟 石启增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96-499,共4页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 ( DMDAAC)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单体 ,其均聚物和共聚物 ,高效价廉 ,可广泛应用于油田、造纸、水处理、医药等领域 ,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综述了近五年来DMDAAC单体的合成、聚合方法以及均聚物和共聚物研究...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 ( DMDAAC)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单体 ,其均聚物和共聚物 ,高效价廉 ,可广泛应用于油田、造纸、水处理、医药等领域 ,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综述了近五年来DMDAAC单体的合成、聚合方法以及均聚物和共聚物研究应用新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氯化铵 聚合物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及粘度行为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立华 李鑫 +1 位作者 曹菁 令玉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7-784,共8页
以甲胺、烯丙基氯、NaOH、氯化苄和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为原料,合成了聚二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PDAMABC),采用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在氯化钠、氯化钾、溴化钾、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和硫酸钠溶... 以甲胺、烯丙基氯、NaOH、氯化苄和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为原料,合成了聚二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PDAMABC),采用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在氯化钠、氯化钾、溴化钾、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和硫酸钠溶液中的粘度行为。将所得水相和低沸点馏分回用,二烯丙基甲基胺的收率从72.79%提高至83.41%;以水与乙醇为混合溶剂(V(H2O)∶V(C2H5OH)为1∶3~2∶3),合成的二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收率较高且水溶性好。PDAMABC的比浓粘度随外加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在0.1 mol/LNaC l溶液中,当其质量浓度低于0.031 25 g/L时,表现为聚电解质行为;质量浓度大于0.125 g/L时,表现为中性聚合物的粘度行为。外加盐对比浓粘度的影响顺序为:Na2SO4<NaC l<KC l<MgSO4<MgC l2<CaC l2<KB。r阴离子的屏蔽作用是导致比浓粘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 粘度行为 聚电解质效应 比浓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与溶液性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杜杨 田立颖 吉法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88,92,共4页
合成了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其与丙烯酰胺(AAM)的共聚物。对单体及共聚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此阳离子型共聚物的稀溶液性质,包括导电性质和粘性行为。
关键词 甲基丙基氯化铵-丙酰胺共聚物 合成 溶液性质 导电性质 粘性行为 :聚电解质 溶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物 被引量:11
11
作者 舒红英 唐星华 付若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34-736,共3页
The title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grafting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onto chitosan with ammonium cerium nitrate as initiator.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pH and concentration of initiator on produ... The title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grafting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onto chitosan with ammonium cerium nitrate as initiator.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pH and concentration of initiator on product yield were examin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90 ℃, concentration of initiator 5×10 -4 mol/L, pH=6. The floccul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fermentation wastewater showed that flocculabi- lity of the chitosan graft copolymer was better than the chitosan itself and the flocculation treatment could be carried out at lower dosage and wider pH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甲基丙基氯化铵 接枝共聚物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聚合硫酸铁中的粘度行为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立华 龚竹青 +1 位作者 黄坚 郑雅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29-1033,共5页
从分子结构上探讨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聚合硫酸铁(PFS)中的粘度变化。采用FTIR、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PDMDAAC与PFS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DMDAAC由于其特定的吡咯环结构使之在PFS中保持分子链伸展构象;铁的高电荷多核... 从分子结构上探讨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聚合硫酸铁(PFS)中的粘度变化。采用FTIR、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PDMDAAC与PFS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DMDAAC由于其特定的吡咯环结构使之在PFS中保持分子链伸展构象;铁的高电荷多核阳离子基团较强的静电排斥作用能促使高分子链扩张;其粘度行为受PFS的总铁浓度和盐基度影响小,但受本身浓度变化的影响大。在质量浓度大于20g/L时,表现为高分子链的物理缠结;在08~20g/L范围内,表现为高分子链的伸展;小于08g/L时,表现为聚电解质行为。FTIR、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PDMDAAC与PFS中的主要物相Fe4.67(SO4)6(OH)2·20H2O发生了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氯化铵(PDMDAAC) 聚合硫酸铁(PFS) 聚电解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黏度系列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杀菌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晓蕾 张跃军 朱玲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配制6个受菌污染的水样,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种类、含量和菌含量的影响下,特征黏度(η)系列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的实际杀菌能力。结果表明,PDM对含0.1%或10%有机、无机培养基的4种微污染水(菌含量1×104~1×105个/mL... 配制6个受菌污染的水样,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种类、含量和菌含量的影响下,特征黏度(η)系列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的实际杀菌能力。结果表明,PDM对含0.1%或10%有机、无机培养基的4种微污染水(菌含量1×104~1×105个/mL)与含10%有机、无机培养基的2种重污染水(菌含量1×106~1×107个/mL)的杀菌率先随加药量增加而增大。当加药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0.03、11、0.10、14、2.8 mg/L时,杀菌率均可接近或超过99%。实验结果发现,有机培养基的含量明显影响PDM杀菌性能,低含量无机培养基对PDM杀菌率的影响最小。由估算得到PDM(η:0.48、1.53、2.52、3.99 dL/g)对不含培养基的微污染水和重污染水杀菌率达99%时,实际用量分别为0.029、0.028、0.027、0.026 mg/L和2.73、2.35、2.33、2.31 mg/L。PDM的特征黏度越大,杀菌性能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氯化铵 特征黏度 杀菌性能 杀菌率 有机培养基 无机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物的辐射制备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慧 遆永周 +3 位作者 李灿然 吕晓华 黎振华 董明静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2-38,共7页
采用γ-射线辐照法,以壳聚糖、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AM-DMDAAC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吸收剂量、单体AM与DMDAAC重量比、壳聚糖与总单体重量比、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γ-射线辐照法,以壳聚糖、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AM-DMDAAC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吸收剂量、单体AM与DMDAAC重量比、壳聚糖与总单体重量比、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接枝率和阳离子度上升,而接枝效率变化不大,吸收剂量为4 k Gy时最佳,接枝率、接枝效率和阳离子度分别为210.9%、96.1%和26.9%;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随着AM与DMDAAC重量比的增加而提高,当AM与DMDAAC重量比为7:3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2.6%和98.8%;随着壳聚糖与总单体重量比的降低,接枝率、接枝效率和阳离子度逐渐增加,当壳聚糖与总单体重量比为3:8时,其值分别为182.5%、94.9%和25.5%,接枝效果最好;接枝率、接枝效率和阳离子度随着反应物浓度的降低先上升后降低,醋酸最佳用量为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甲基丙基氯化铵 酰胺 接枝共聚 γ-射线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马喜平 胡星琪 徐俊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7年第8期422-425,共4页
本文采用硫酸高铈为引发剂,合成了淀粉接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阳离子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浓度、pH值、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反应机理。
关键词 淀粉 甲基 丙基 氯化铵 阳离子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剂量和反应物浓度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遆永周 宋伟强 +2 位作者 吕晓华 邓刚 孟闯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采用水溶液辐射接枝技术,将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到淀粉(St)大分子上,制备了St-AM-DMDAAC三元共聚物。采用重量法和滴定法研究了吸收剂量及反应物浓度对接枝效果的影响。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G)、接枝效率(E)... 采用水溶液辐射接枝技术,将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到淀粉(St)大分子上,制备了St-AM-DMDAAC三元共聚物。采用重量法和滴定法研究了吸收剂量及反应物浓度对接枝效果的影响。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G)、接枝效率(E)和产率(Y)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与之相反,阳离子化度(CD)和DMDAAC的接枝效率(RE)是先下降后上升。反应物浓度高时,接枝参数(包括G、E、Y和CD、RE)值都增大;低浓度时,这些值都减小,而且随浓度改变,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接枝 淀粉 酰胺 甲基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阳离子型絮凝剂聚(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酰胺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驯 王风云 项东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4,共5页
以乙醚为溶剂,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内烯酰胺基氯化铵(DBAAC);再以DB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水相中进行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絮凝剂DBAAC/AM共聚物(P(DBAAC/AM));... 以乙醚为溶剂,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内烯酰胺基氯化铵(DBAAC);再以DB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水相中进行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絮凝剂DBAAC/AM共聚物(P(DBAAC/AM));用P(DBAAC/AM)处理高岭土模拟废水,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n(DBAAC):n(AM)、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引发剂K_2S_2O_8用量对P(DBAAC/AM)絮凝性能的影响;并以P(DBAAC/AM)为絮凝剂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合成P(DBAAC/AM)的最佳条件为:n(DBAAC):n(AM)=1:6,聚合温度60℃,K_2S_2O_8质量分数0.8%,聚合时间3h;用P(DBAAC/AM)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时,絮凝效果较好,所形成的絮体颗粒粒径大、沉降速率快;絮凝剂P(DBAAC/AM)的适宜加入量为6.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絮凝剂 N n-甲基-n-苄基-n-酰胺基氯化铵 酰胺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蔡英明 张兴英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9-583,共5页
采用石油醚为连续相、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正已醇为助乳化剂,建立了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反相微乳液体系。使用Zeta电位/粒度/相... 采用石油醚为连续相、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正已醇为助乳化剂,建立了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反相微乳液体系。使用Zeta电位/粒度/相对分子质量分析仪对该体系的形成及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达到微乳液状态时,体系主要由10~100nm的单体微珠及少量粒径小于10nm的胶束组成;随聚合过程的进行,胶束消失,乳胶粒子体积增大。乳胶粒子体积的增大主要是通过扩散和碰撞两种机理完成的。最佳的复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为8.045,复合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33%,助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1.6%。在此条件下达到微乳液状态时的水相增容体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甲基丙基氯化铵 反相微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固色剂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义开 张跃军 蔡明中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2,共3页
为更好地了解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固色剂的研究概况,本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介绍了其在合成、应用性能及影响机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针对其目前存在的弱点问题,提出了预期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甲基丙基氯化铵 固色剂 服用性能 染色加工 还原染料 纤维素纤维 棉纤维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共聚物/纳米SiO_2复合鞣剂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党鸽 马建中 +1 位作者 高丹丹 吕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PDM-AM-AA),将其分别与含氢键的二氧化硅(RNS-H)、含氨基的二氧化硅(RNS-Am)、有机化合物双层修饰二氧化硅(DNS-1)和单层有机链修饰二氧化硅(DNS-2)复合制备了系...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PDM-AM-AA),将其分别与含氢键的二氧化硅(RNS-H)、含氨基的二氧化硅(RNS-Am)、有机化合物双层修饰二氧化硅(DNS-1)和单层有机链修饰二氧化硅(DNS-2)复合制备了系列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PDM-AM-AA/SiO2)。将系列PDM-AM-AA/SiO2分别配合2%铬粉应用于皮革鞣制工艺中,对鞣制后坯革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检测。FT-IR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RNS-H和RNS-Am分别与-CONH2或-COOH发生氢键结合。应用结果表明:PDM-AM-AA/RNS-H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耐湿热稳定性、增厚率和抗张强度提高最明显;PDM-AM-AA/RNS-Am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撕裂强度提高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甲基氯化铵 氧化硅 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