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和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高碘酸盐的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星 刘绍刚 +3 位作者 董慧峪 谭学才 龙桂发 李海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9-2279,共11页
高碘酸盐(IO_(4)^(-),PI)因具有强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氧化降解,然而传统的PI分析方法具有操作复杂、费用高和检出限高等缺点,不适用于常规分析.因此如何快速、准确、低成本测定水中微量PI备受环境领域研究者... 高碘酸盐(IO_(4)^(-),PI)因具有强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氧化降解,然而传统的PI分析方法具有操作复杂、费用高和检出限高等缺点,不适用于常规分析.因此如何快速、准确、低成本测定水中微量PI备受环境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基于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和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与PI氧化显色的原理,建立了两种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低浓度PI的方法.结果表明,当pH=3.0时,ABTS与PI的反应化学计量系数接近1:2,最大吸光值在415 nm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0μmol·L^(-1)(R^(2)>0.997),灵敏度为(6.45±0.03)×10^(4)L·mol^(-1)·cm^(-1),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1.1×10^(-8)mol·L^(-1)和3.3×10^(-8)mol·L^(-1);当pH=6.5时,DPD与PI的反应化学计量系数为1:2,最大吸光值在551 nm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40μmol·L^(-1)(R^(2)>0.998),灵敏度为(2.11±0.08)×10^(4)L·mol^(-1)·cm^(-1),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3.7×10^(-7)mol·L^(-1)和1.23×10^(-6)mol·L^(-1).最后,研究了水中常见共存离子、腐殖酸、实际水质背景对PI测定的影响以及加标回收率,发现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检测精度.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可准确、快速、低成本测定水中微量PI浓度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酸盐 分光光度法 2 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 N n-乙基苯二胺 (DPD)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乙酰N,N-二乙基对苯二胺的合成、表征与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施文兵 谢珍茗 +5 位作者 刘岚 桑向玲 裴茂清 赵楚云 刘卫国 邓芹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60,共4页
合成氟乙酰N,N_二乙基对苯二胺,纯度达98%。通过沸点、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和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使用GC NPD、GC MSScan、GC MSSIM方法对该产物的标准溶液进行了分析,得到3种分析方法的校正曲线及检测限。该产物可作为分析氟... 合成氟乙酰N,N_二乙基对苯二胺,纯度达98%。通过沸点、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和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使用GC NPD、GC MSScan、GC MSSIM方法对该产物的标准溶液进行了分析,得到3种分析方法的校正曲线及检测限。该产物可作为分析氟乙酸根阴离子的标准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乙酸根离子 氟乙酰N n-乙基苯二胺 合成 表征 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发剂中4种p-苯二胺N位取代衍生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胡阳 吴光斌 倪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染发剂中N,N-双(2-羟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DHPD)、N,N-二甲基-p-苯二胺硫酸盐(DMPD)、N,N-二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DEPD)、N-苯基-p-苯二胺盐酸盐(PPD)4种p-苯二胺N位衍生物的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染发剂中N,N-双(2-羟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DHPD)、N,N-二甲基-p-苯二胺硫酸盐(DMPD)、N,N-二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DEPD)、N-苯基-p-苯二胺盐酸盐(PPD)4种p-苯二胺N位衍生物的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25 mmol/L磷酸缓冲液(pH 6.0,含0.1%的辛烷磺酸钠)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0 nm和280 nm。各组分的线性范围为0.1~400 mg/L,相关系数r为0.999 2~0.999 9,检出限为18~108 mg.kg-1,定量下限为42~320 mg.kg-1,RSD<10%,加标回收率为83%~11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基本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发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N n-双(2-羟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 N n-甲基-p-苯二胺硫酸盐 N n-二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 n-苯基-p-苯二胺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游离氯检测时显色后褪色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研究
4
作者 代佼 杨玖 +1 位作者 王珍珍 夏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6-1901,共6页
采用N,N-二乙基-1,4-苯二胺(N,N-Diethyl-1,4-phenylenediamine,DPD)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氯浓度较高的水样时,检测过程经常出现显色后褪色的异常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严重偏低。本文通过分析游离氯浓度与吸光度的对应变化关系,来探讨显色与... 采用N,N-二乙基-1,4-苯二胺(N,N-Diethyl-1,4-phenylenediamine,DPD)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氯浓度较高的水样时,检测过程经常出现显色后褪色的异常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严重偏低。本文通过分析游离氯浓度与吸光度的对应变化关系,来探讨显色与褪色的反应机理,并以此为依据来提出改进方法。实验发现,随着游离氯浓度增加,吸光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这是由于过量游离氯与红色显色产物N,N-二乙基对醌二亚胺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红色消褪。在此提出采用游离氯快速检测试纸预检的方法,根据预判游离氯浓度范围来选择合适稀释倍数进行显色分析,本文提供了最优稀释倍数选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对15份实际样品进行测定,与原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检测结果准确率提升40%,总耗时缩短50%~81%,只需稀释操作1次,可有效解决显色后褪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氯检测 N n-乙基-1 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褪色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D分光光度法测定低浓度游离氯的方法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晨航 王萍 +2 位作者 叶贝 梅子涵 李苇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5-288,共4页
在采用国家标准《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HJ 586-2010)测定游离氯时,发现低浓度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难以达到标准中相关系数应>0.999的要求。文章针对可能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条件进行... 在采用国家标准《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HJ 586-2010)测定游离氯时,发现低浓度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难以达到标准中相关系数应>0.999的要求。文章针对可能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条件进行试验,对游离氯的测定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酸化时间20 min、显色时间10 min以内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时,相关系数达到要求,可以满足日常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氯 N n-乙基-1 4-苯二胺(DPD)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