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1
作者 卢利平 陈献忠 +3 位作者 周俊波 沈微 杨海泉 樊游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0-1007,共8页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AGE)是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Neu5Ac)的关键酶。该酶的高效表达是提高全细胞细胞催化法合成Neu5Ac的有效途径。根据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AGE编码基因slr1975序列信息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AGE)是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Neu5Ac)的关键酶。该酶的高效表达是提高全细胞细胞催化法合成Neu5Ac的有效途径。根据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AGE编码基因slr1975序列信息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密码子并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slr975-co。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slr并实现了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43 000左右,与预期大小一致,纯化产物蛋白质质量浓度约为1.7 g/L。重组AGE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2℃,最适反应pH为6.0。AGE对GlcNAc、ManNAc的Km值分别为39.0、46.5 mmol/L。以分别表达AGE和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NanA)的重组大肠杆菌作为催化剂,以N-乙酰-D-葡萄糖胺为底物,实现了N-乙酰-D-神经氨酸的全细胞催化合成。结果表明,对AGE密码子进行优化实现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全细胞催化法高效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葡萄糖-2-差向异构酶 大肠杆菌 基因克隆 酶学性质 n--d-神经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2+和Pb2+对中国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2
作者 林建城 罗新明 林娟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6-243,共8页
节肢动物蜕皮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密切相关。为了探究Hg^2+和Pb^2+这2种重金属离子对节肢动物NAGase的影响,以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为材料,从其内脏分离提取了NAGase。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研... 节肢动物蜕皮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密切相关。为了探究Hg^2+和Pb^2+这2种重金属离子对节肢动物NAGase的影响,以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为材料,从其内脏分离提取了NAGase。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Hg^2+和Pb^2+对中国鲎NAGase的影响;通过对酶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研究NAGase酶蛋白经Hg^2+和Pb^2+作用后的空间构象变化。结果表明,Hg^2+和Pb^2+对中国鲎NAGase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g^2+对NAGase的抑制作用强于Pb^2+,Hg^2+和Pb^2+对NAGase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可逆过程,其中Hg^2+对NAGase的抑制属于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 I为22.68μmol·L^-1,Hg^2+只与游离酶结合,不与酶-底物络合物结合;而Pb^2+对NAGase的抑制是属于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型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 I和K IS分别为19.13 mmol·L^-1和75.23 mmol·L^-1,Pb^2+与游离酶的亲和力相比与酶-底物络合物的亲和力更强。NAGase经Hg^2+和Pb^2+作用后荧光发射强度均降低,但荧光发射峰值并没有发生位移,说明Hg^2+和Pb^2+对中国鲎NAGase的抑制作用均为酶蛋白空间构象的变化所致。这证明了Hg^2+和Pb^2+对中国鲎NAGase活力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PB^2+ 中国鲎 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抑制作用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新型底物的合成及在肾小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蕾 姚莉韵 +2 位作者 刘慧中 张建华 杨婉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4-688,共5页
目的优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新型底物6-甲基-2-吡啶基-1-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的合成方法,探讨其在肾小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活泼中间物(1-氯-1-脱氧乙酰糖)与6-甲基-2-巯基吡啶成苷合成底... 目的优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新型底物6-甲基-2-吡啶基-1-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的合成方法,探讨其在肾小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活泼中间物(1-氯-1-脱氧乙酰糖)与6-甲基-2-巯基吡啶成苷合成底物;以MPT-NAG为底物,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尿液样本中NAG的活性。结果底物MPT-NAG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NMR谱鉴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纯度达99.8%。NAG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和肾移植患者的尿NAG活性增高,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优化制备工艺合成获得NAG新型底物MPT-NAG,所用原料成本低、操作简便且产物得率较高,在肾小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6-甲基-2-吡啶基-1--n--β-d-氨基葡萄糖 肾小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G及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艳萍 苏晓林 +2 位作者 王禹 王秋月 任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4,共2页
通过对尿中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及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 )的联合检测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NAG采用 72 1分光光度计比色法 ,β2 m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的NAG、血及尿中的 β2 m均... 通过对尿中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及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 )的联合检测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NAG采用 72 1分光光度计比色法 ,β2 m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的NAG、血及尿中的 β2 m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5)。表明NAG及血、尿 β2 m的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导浊汤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的影响及Cys C、β2-MG、NAG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青林 马文军 +4 位作者 刁磊 采有金 王选峰 孙大林 金保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补肾导浊汤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患者的影响及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 目的观察和研究补肾导浊汤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患者的影响及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患者130例,采用单双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加用热淋清颗粒、观察组加用补肾导浊汤,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ys C、β2-MG、NAG水平及术后排石率、留置内支架管不适感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10±0.57)d,对照组(5.44±1.02)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4,P=0.045<0.05);观察组结石完全排出率60.00%(39/65)、排出有效率92.31%(60/6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12例(18.46%)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较本组用药前下降,但仅有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后,观察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Cys C、β2-MG和尿NAG水平均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且用药后,观察组血清Cys C、β2-MG和尿N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导浊汤能促进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留置内支架管患者结石排出、保护肾功能,对降低碎石与内支架管留置风险意义巨大;值得进一步增加样本数量、纳入更多指标加以观察和比较,为补肾导浊汤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中的使用价值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导浊汤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留置内支架管 效果 胱抑素 β2-微球蛋白 尿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β_2微球蛋白、NAG测定对肾功能评价的意义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雪竹 严海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志愿者尿液β2微球蛋白含量(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以及肌酐清除率(Ccr),探讨其对肾功能评价的意义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于沈阳市内随机抽取140名年龄40岁以上的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志愿者尿液β2微球蛋白含量(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以及肌酐清除率(Ccr),探讨其对肾功能评价的意义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于沈阳市内随机抽取140名年龄40岁以上的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4组(40~49岁、50~59、60~69岁及≥70岁组).留取晨尿,用ELISA法测定尿β2-MG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尿NAG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肌酐浓度,计算Ccr值.结果:尿β2-MG、NAG含量随年龄增高而增高;Ccr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70岁组尿β2-MG、NAG含量与其他3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Ccr显著下降(P<0.05).尿NAG含量与血清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Ccr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尤其是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可结合尿NAG含量评价老年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含量 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年龄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系列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飞飞 王瑞青 +2 位作者 朱宇鹏 马超 尚广东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102,共6页
许多异源蛋白在大肠杆菌内的表达是以不可溶、无生物学活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这为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带来困难.融合表达是提高蛋白可溶性的有效方案之一.为构建通用型融合表达载体,本研究将5种常见的融合标签即突变型麦芽糖结合蛋白(mMBP... 许多异源蛋白在大肠杆菌内的表达是以不可溶、无生物学活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这为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带来困难.融合表达是提高蛋白可溶性的有效方案之一.为构建通用型融合表达载体,本研究将5种常见的融合标签即突变型麦芽糖结合蛋白(mMBP)、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翻译起始因子(IF2-I)、氮源利用物质A(NusA)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以及3种伴侣蛋白(GroEL、DnaK和TF)分别克隆至pET30a(+),构建了系列融合表达载体.这些载体含有相同的克隆位点以及位于融合标签羧基端的烟草蚀刻病毒蛋白酶(TEV)的酶切位点.N-乙酰-D-葡萄糖胺2-异构酶基因hRnBP克隆到mMBP融合表达载体后,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表明融合蛋白均得到了高效表达且几乎完全可溶,TEV酶切获得了预期的带型.全细胞偶联生成N-乙酰-D-神经氨酸实验发现mMBP-hRnBP的摩尔转化率较无mMBP标签的体系提高了近60%,证明了融合表达载体中融合标签的适用性.新型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为蛋白的融合表达、分离纯化及功能研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表达载体 融合标签 伴侣蛋白 TEV n-乙酰-d-葡萄糖胺2-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