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反应萃取过程酶法拆分N-乙酰-D,L-苯丙氨酸乙酯 被引量:7
1
作者 姜忠义 邱立勤 陈洪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0-534,共5页
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作为生命活动重要物质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和许多作用于受体的活性物质均具有手性特征,因此分子的不对称性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不对称合成和手性开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单一对映体的工业化生产... 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作为生命活动重要物质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和许多作用于受体的活性物质均具有手性特征,因此分子的不对称性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不对称合成和手性开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单一对映体的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L-苯丙氨酸是人和动物必需的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近年来由于它在医药制剂和高甜度天冬甜精等方面的需求量剧增,对其研究和开发日益增多.酶膜反应萃取器集固定化酶膜反应与液液萃取于一体,能大大提高反应和分离效率,Matson、Scheper、Ha、Chang等利用酶膜反应萃取和乳化液膜酶反应过程,已成功地实现了一些消旋物的拆分.本文选择苯丙氨酸的拆分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膜反应萃取过程进行L-苯丙氨酸的合成,探讨过程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应 萃取过程 苯丙乙酯 酶法 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减轻大鼠纹状体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健文 刘增甲 +1 位作者 谭晓辉 王慧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甲基苯丙胺(METH)中毒大鼠模型纹状体神经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中毒模型,在METH前30min腹腔注射(ip)NAC,应用二氯荧光乙酰乙酸盐作为荧光指标检测纹状体ROS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DA浓...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甲基苯丙胺(METH)中毒大鼠模型纹状体神经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中毒模型,在METH前30min腹腔注射(ip)NAC,应用二氯荧光乙酰乙酸盐作为荧光指标检测纹状体ROS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DA浓度,TUNEL方法观察神经元损害情况,并计算神经元的凋亡率。结果NAC预处理能降低纹状体内ROS的含量,减轻DA浓度的下降程度,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NAC通过抑制METH诱导纹状体的氧化应激,减轻METH多巴胺能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 神经毒性 氧化应激 n-半胱 多巴胺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大鼠肺脏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亚滨 张玉霞 +2 位作者 王常慧 侯显明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2-425,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脏氧化 -还原状态与肺脏炎症、肺纤维化的关系及N 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白鼠经支气管灌注博莱霉素 (BLM )造成肺间质纤维化。部分灌注BLM后每日腹腔注射N 乙酰半胱氨酸 (NAC) 4 0mg/kg。... 目的 :探讨肺脏氧化 -还原状态与肺脏炎症、肺纤维化的关系及N 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白鼠经支气管灌注博莱霉素 (BLM )造成肺间质纤维化。部分灌注BLM后每日腹腔注射N 乙酰半胱氨酸 (NAC) 4 0mg/kg。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总分数 ,检测血清和BALF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 (MDA)的含量。肺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行HE染色进行病理和炎症积分分析。左肺匀浆后测羟脯氨酸 (HYP)含量。结果 :BLM组急性炎症期BALF细胞总数显著增高 ,中性粒细胞 (PMN)、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 ,肺组织炎症积分增加 ,14d时HY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 .0 5 ) ;NAC能够降低急性期BALF中细胞总数、PMN和淋巴细胞百分比 ,但在纤维化期细胞总数有所增加。NAC组肺组织炎症积分下降 ,但HYP含量较BLM组略增加 ;各组血清GSH和MDA水平无显著差异 ;BLM组BALFGSH水平第 17天显著降低 ,NAC能够显著提高BALFGSH水平。结论 :BALFGSH ,MDA水平较血清GSH ,MDA水平能更好的反映肺脏损伤情况和对治疗的反应 ;NAC(40mg/kg)能够减少肺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和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表明小剂量NAC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但其对肺纤维化大鼠胶原沉积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博莱霉素 大鼠 肺脏 氧化-还原状态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大鼠血浆8-异前列腺素F_(2α)水平及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严群超 熊爱华 +1 位作者 肖昕 罗有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分析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与心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相关性,以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治疗效果,探讨血浆8-iso-PGF2α反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程度和干预效果的可能性。方法45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缺血组... 目的分析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与心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相关性,以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治疗效果,探讨血浆8-iso-PGF2α反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程度和干预效果的可能性。方法45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缺血组、缺血+NAC组和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上ST段的抬高作为心肌缺血指标。在缺血+NAC组,预先用NAC 0.1 g/kg·d灌胃3周。应用ELISA方法测定心肌缺血及正常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结果(1)急性心肌缺血组大鼠的血浆和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分别为(187.1±45.8)pg/ml和(259.3±47.5)p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0.4±13.7)pg/ml和(88.6±16.9)pg/g(P<0.01);(2)急性心肌缺血前应用NAC组的血浆和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分别为(88.2±16.4)pg/ml和(109.4±24.7)pg/g,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3)血浆与心肌8-iso-PGF2α水平间存在正相关(r=0.856,P<0.01);(4)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的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心肌缺血45 min时抬高最为明显,达(0.34±0.05)mV](P<0.05),心肌缺血前使用NAC,可使心肌缺血得以改善[心肌缺血45 min时心电图ST段仅达(0.18±0.05)mV]。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时8-iso-PGF2α含量产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大鼠 血浆 8-异前列腺素F2Α n-半胱 干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和TIMI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妙男 钱少环 +9 位作者 姚卓亚 闵生萍 史晓俊 康品方 张宁汝 王效静 高大胜 高琴 张恒 王洪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危险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乙酰-神经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危险评分(TIMI危险评分)和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0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介入治疗资料。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分为:ACS组(597例)和对照组(111例)。根据TIMI危险评分对AC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高危组(104例)、中危组(425例)和低危组(68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患者的血浆Neu5Ac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血管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设计调查表,出院后对ACS组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平均15个月,统计Mace事件的发生,根据Mace事件将ACS组患者分为Mace组(80例)和非Mace组(517例)。结果ACS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辅助ACS诊断[0.648(0.597~0.699)],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86.5%,其临界值为288.50 ng/mL。TIMI危险分层显示,高危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eu5Ac水平可以协助高危组患者诊断[0.645(0.588~0.703)],敏感性为42.3%,特异性为80.1%,其临界值为327.50 ng/mL。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Neu5Ac与年龄、血尿酸、肌酐、脂蛋白a、D-二聚体、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Gensin评分成正相关性报告P值,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成负相关性报告P值。对ACS组患者随访平均15个月后,发现Mace事件组的患者血浆Neu5Ac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事件组的患者。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Neu5Ac水平、既往脑卒中病史是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Neu5Ac水平对ACS的诊断和危险分层具有参考价值,是ACS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n--神经 TIMI危险评分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和α-硫辛酸对汞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贺安宁 徐兆发 +4 位作者 王家骏 徐斌 杨敬华 李晶 裴秀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α-硫辛酸(LA)对汞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染汞组、NAC干预组、LA干预组。注射48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肾皮质、肝脏中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α-硫辛酸(LA)对汞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染汞组、NAC干预组、LA干预组。注射48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肾皮质、肝脏中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汞组肾皮质、肝脏汞含量增高,血清GPT活性升高;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降低。与单纯染汞组比较,NAC干预组血清GPT活性,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GSH-Px活性显著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LA干预组肾皮质汞含量升高,肝脏汞含量、血清GPT活性显著降低;肾皮质、肝脏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GSH-Px活性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结论:NAC和LA预处理对汞所致急性肝肾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Α-硫辛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NF-κB、IL-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卫青 张晓晔 +1 位作者 朱敏 秦秉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BLM组25只,气管注射BLM5mg/kg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NAC组25只,...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BLM组25只,气管注射BLM5mg/kg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NAC组25只,于注射BLM前5天开始,每天给予NAC250mg/kg直至取材;对照组25只,气管注射生理盐水。第1、3、7、14、28天处死小鼠,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左肺组织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分别采用ELISA法和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的含量和灌洗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结果:第7、14、28天,BLM组肺组织病理可见实变及胶原沉积,而NAC组明显减轻;3组小鼠肺组织HY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C组HYP含量低于BLM组(P<0.05);第1、3、7天,3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NF-κBp65的表达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NAC组2指标均低于BLM组(P均<0.05)。结论:NA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致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IL-4的产生,进而减轻BLM所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4 肺间质纤维化 n-半胱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莫红缨 钟南山 +1 位作者 郑劲平 龙启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 (BALF)中核因子 κB (NF κB)表达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对照组 6只 ,吸烟组 30只 ,干预 (吸烟 +NAC)组 30只。其中吸烟组和干预组...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 (BALF)中核因子 κB (NF κB)表达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对照组 6只 ,吸烟组 30只 ,干预 (吸烟 +NAC)组 30只。其中吸烟组和干预组中动物均动态观察 1、 2、 7、 14、 6 0d (各时间点 6只 )的肺组织和BALF细胞中NF κB的激活水平。运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电泳法 ,以抗NF κB抗体P5 0、P6 5作探针检测NF κB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BALF细胞中NF κB的表达以急性吸烟早期d 1、2达最高 ,肺组织在d 1、2的NF κB活性分别为 36 .9± 8.1和36 .9± 8.0 ,与对照组 7.3± 2 .8比较 ,均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 ;在d 1、2 ,BALF细胞的NF κB活性分别为 2 4 .0± 6 .1和 2 1.2± 5 .8,与对照组 5 .7±2 .6比较 ,也均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但吸烟7d ,NF κB的表达已有下降 ,并发现从急性吸烟 7、14d至慢性吸烟 6 0d ,NF κB维持在比较稳定的低水平表达 ,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NAC对被激活的NF κ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各自吸烟组相比P <0 .0 1,而对低水平NF κB表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NAC通过抑制急性吸烟早期被激活的NF κ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核因子-КB 吸烟 大鼠 肺组织 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自旋共振检测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中氧自由基的消除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伟 李颖则 邱兆昆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 分析于心肌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刻的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OFR)的作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探讨NAC对离体大鼠I/R心肌中OFR的消除作用效果及程度。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成对照组(Ctrl组)... 目的 分析于心肌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刻的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OFR)的作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探讨NAC对离体大鼠I/R心肌中OFR的消除作用效果及程度。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成对照组(Ctrl组)和NAC用药组(NAC组) ,于术前用药(分别为生理盐水和NAC) ,制成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直接检测心肌中的OFR ,观察两组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大鼠心肌中,OFR信号在ESR波谱中出现的频度及强度,χ2 检测分析两组大鼠心肌在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OFR信号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再灌注后的NAC组心肌中,无论从OFR出现的频度还是强度均较Ctrl组有较大改善(降低) ,OFR在再灌注后出现高峰的时机明显延迟,其再灌注后5min和10min的OFR信号检测阳性率较Ctrl组显著降低(P <0 .0 0 2 5 ) ,并以再灌注后5min时最为显著。结论 NAC能明显消除离体大鼠I/R后心肌中的OFR ,加强再灌注后心肌的抗氧化能力,降低OFR对心肌组织的损害程度,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氧自由基 n-半胱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吸烟导致小鼠肺气肿及IL-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代菊 郭欣 梅晓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烟草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气肿及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小鼠给予香烟烟雾吸入共20周。NAC组小...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烟草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气肿及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小鼠给予香烟烟雾吸入共20周。NAC组小鼠在烟雾暴露16周时,予以加用NAC腹腔内注射给药,4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肺组织、血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使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计算单位面积内的平均肺泡内衬间隔以及肺泡数;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BALF和血清中IL-12的浓度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烟雾暴露组小鼠肺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及肺气肿样变化明显,肺泡内衬间隔增加,肺泡数减少。同时,血清及BALF内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与烟雾暴露组相比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BALF内IL-12水平较烟雾暴露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能明显抑制烟雾暴露导致的肺气肿,降低炎症因子IL-12水平,提示NAC对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及肺气肿可能有减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 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介素-12 n-半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心肌白介素-1表达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损伤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司良毅 陈运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IL 1)mRNA及蛋白在缺血心肌的表达规律及与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 ,并观察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组织的影响。方法 大鼠 116只 ,随机分设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IR +NAC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Sham组 ) ;先缺血...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IL 1)mRNA及蛋白在缺血心肌的表达规律及与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 ,并观察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组织的影响。方法 大鼠 116只 ,随机分设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IR +NAC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Sham组 ) ;先缺血6 0min ,然后分设再灌注 1、3、6、12、2 4h共 5个时相点 ;治疗组于缺血 10min腹腔注射NAC16 0mg/kg。于各相应时相点活杀动物取缺血区心肌待测。IL 1mRNA表达用原位杂交检测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其蛋白表达 ,心肌组织MDA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 ,心肌组织SOD活性测定用黄嘌呤过氧化物酶法 ,心肌组织ATP酶活性用磷比色法测定 ,心肌梗塞范围测定用TTC染色法。结果 心肌IR后 ,IL 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高 ,分别于 3,6h达高峰 ,心肌MDA含量明显增高而SOD、Na+ K+ ATPase、Ca2 + ATPase、Mg2 + ATPase活性明显降低 ,心肌梗塞范围于 2 4h内呈逐步增加趋势 ;IL 1表达水平与心肌梗塞范围变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MDA之间呈明显正相关 ,与SOD、Na+ K+ ATPase、Ca2 + ATPase、Mg2 + ATPase之间呈明显负相关 ;NAC可使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明显改善 ,心肌梗塞范围缩小。结论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IL 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NAC可抑制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白介素-1 n-半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卡托普利和N-乙酰-L-半胱氨酸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丽伟 石依卉 +2 位作者 魏甜 谭小芳 孟建新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1,共5页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卡托普利(CAP)和N-乙酰-L-半胱氨酸(NAC)的分析方法。采用1,3,5,7-四甲基-8-溴甲基-二氟二硼-二吡咯甲川(TMMB-Br)为柱前衍生试剂,在50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8.5)中...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卡托普利(CAP)和N-乙酰-L-半胱氨酸(NAC)的分析方法。采用1,3,5,7-四甲基-8-溴甲基-二氟二硼-二吡咯甲川(TMMB-Br)为柱前衍生试剂,在50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8.5)中,40℃下进行衍生反应10min。以荧光素为内标,25m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9.5)为电泳背景电解质,14min内达到基线分离。CAP和NAC的检出限分别为0.65nmol/L、0.76n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和血清中这两种物质的测定,回收率在97.0%~105.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 卡托普利 n--L-半胱 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N-乙酰-L-半胱氨酸合成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的量子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冰 邓大伟 +3 位作者 曹洁 郭静 张俊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61,共6页
应用生物活性分子N-乙酰-L-半胱氨酸(NAC)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高质量的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 s),并通过紫外可见、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量子点的光学性质,透射电镜(TEM)和粉末X... 应用生物活性分子N-乙酰-L-半胱氨酸(NAC)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高质量的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 s),并通过紫外可见、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量子点的光学性质,透射电镜(TEM)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表征量子点结构。结果表明,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可以合成出荧光量子产率为11%-62.4%、荧光发射峰在415-800 nm宽范围内可调的Zn1-xCdxSe和CdTe水溶性量子点。XRD结果表明量子点荧光发射峰与其粒径相关。这是首次应用单一配体——N-乙酰-L-半胱氨酸作为稳定剂,合成具有紫色近红外宽荧光发射的水溶性荧光量子点。用此方法制备的水溶性量子点具有较好的荧光量子产率、较窄的半峰宽以及较强的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量子点 n--L-半胱 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 Zn1-xCdxSe量子点 CDTE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3~4月龄C57BL/6J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3~4月龄C57BL/6J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分别为对照组、手术组、手术+NAC组。在异氟醚吸入麻醉下,手术组和手术+NAC组小鼠行左下肢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NAC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术后3 h和6 h腹腔内注射NAC 150 mg/kg,对照组和手术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第3天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空间认知和记忆功能,术后第7天完成测试。术后第1、3天取小鼠海马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浓度,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和HO-1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 3组小鼠的游泳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35,P=0.114);与对照组和手术+NAC组小鼠相比,手术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术后1 d海马组织IL-6和MDA含量均明显增高(P均=0.000),术后第3天手术组仍高于对照组(P=0.000),手术+NAC组IL-6(P=0.251)和MDA(P=0.103)含量降至对照组水平;与手术组相比,手术+NAC组术后第1、3天海马组织IL-6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增高(P均=0.000);与手术组相比,手术+NAC组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Nrf2和HO-1 mRNA表达在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加(P均=0.000),手术+NAC组明显高于手术组(P=0.000)。术后第3天,Nrf2和HO-1的mRNA表达进一步增强。结论 NAC预处理后的POCD小鼠降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改善认知功能,此作用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通过组蛋白脱乙酰酶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信号通路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梅静 张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根据是否给予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抑制剂将其分为CS组(A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25S组(B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5S组(C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75S组(D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CN组(A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25N组(B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5N组(C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和I0.75N组(D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每组各10只。比较各组子代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海马HDAC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 subunits,NR2B)mRNA及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4天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CN组(均P<0.05),I0.75S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少于CS组(P<0.05),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别显著长于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当丙泊酚的暴露剂量增加,细胞出现线粒体空泡和高尔基体肿胀,HDAC2抑制剂可减轻丙泊酚暴露引起的子代海马功能障碍。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水平分别显著低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CREB mRNA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I0.25S组、I0.5S组和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NR2B mRNA和NR2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I0.25N组、I0.5N组和I0.75N组(均P<0.05)。结论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损害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与其调节子代大鼠海马HDAC2/CREB/NR2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组蛋白脱酶2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天冬-2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兔免疫性血管炎中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研究
16
作者 邹润英 贺湘玲 +1 位作者 邹惠 田鑫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管炎家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幼年家兔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治疗组,用牛血清白蛋白复...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管炎家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幼年家兔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治疗组,用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幼兔免疫性血管炎的川崎病(KD)动物模型,治疗第7天及第28天检测各组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血管病变。结果免疫性血管炎家兔急性期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NAC可显著降低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P<0.05),并能显著改善免疫性血管炎家兔的血管病理损害。恢复期模型对照组幼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可能参与了免疫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NAC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对抗免疫性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异前列腺素F2Α 免疫性血管炎 川崎病 幼兔 n-半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D-神经氨酸醛缩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17
作者 杨蕴刘 饶娆 +1 位作者 沈健 冯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为了获得N-乙酰-D-神经氨酸醛缩酶基因表达的两重组菌。方法:以大肠杆菌C600染色体DNA为模板,通过引物设计和PCR扩增,克隆获得编码Neu5Ac醛缩酶基因(nanA)的片段;以pET28b构建的nanA基因重组质粒pRY1转化E.coliBL21(DE3),然后将nan... 目的:为了获得N-乙酰-D-神经氨酸醛缩酶基因表达的两重组菌。方法:以大肠杆菌C600染色体DNA为模板,通过引物设计和PCR扩增,克隆获得编码Neu5Ac醛缩酶基因(nanA)的片段;以pET28b构建的nanA基因重组质粒pRY1转化E.coliBL21(DE3),然后将nanA基因片段组入到pDR540载体的Ptac启动子下游,所得重组菌E.coliDH5α/pRY3的nanA基因在tac启动子控制下呈组成型表达。结果:DNA序列测定证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ing frame,ORF)大小为894 bp,编码298个氨基酸组成的酶蛋白;SDS-PAGE显示,纯化的目的蛋白为33 kD的单一条带。以pET28b构建的nanA基因重组质粒pRY1转化E.coliBL21(DE3),在得到的转化子E.coliBL21(DE3)/pRY1中,nanA基因受lac启动子控制,无需IPTG或乳糖所诱导。在N-乙酰-D-神经氨酸醛缩酶固定化酶的催化下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的合成效率为78.3%,结晶回收率为90.2%,总回收率为70.6%。全波长扫描分析表明:本实验室结晶品与Sigma公司商品的全波长扫描图谱有相同的特征。结论:所构建的诱导型产酶菌株E.coliBL21(DE3)/pRY1和组成型表达菌株E.coliDH5α/pRY3都可较多量的产酶。合成的结晶品具有N-乙酰-D-神经氨酸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神经/遗传学 果糖-二磷醛缩酶 大肠杆菌/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分子 重组 遗传 转染 遗传载体 基因表达 重组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壬基酚对小鼠Sertoli TM4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珍 聂少平 +2 位作者 余强 黄丹菲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30-136,共7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壬基酚(nonylphenol,NP)诱导的小鼠SertoliTM4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以Sertoli TM4细胞为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NP组(20 μmol/L NP处理)、NP+NAC组(5 mmol/L NAC预处...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壬基酚(nonylphenol,NP)诱导的小鼠SertoliTM4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以Sertoli TM4细胞为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NP组(20 μmol/L NP处理)、NP+NAC组(5 mmol/L NAC预处理4 h后20 μmol/L NP处理24 h)、NAC组(5 mmol/L NAC处理4 h后换正常培养基培养),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Caspase-3相对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 μmol/L NP处理24 h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同时诱导细胞内ROS生成,下调SOD和CAT活力,增加MDA含量,诱导Sertoli TM4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相对活力,促进ERK、JNK蛋白磷酸化激活;与NP组相比,NAC预处理能够明显削弱NP引起的细胞内ROS生成,使SOD、CAT活力下调,MDA含量增加,Sertoli TM4细胞凋亡,Caspase-3相对活力增强,激活ERK、JNK信号通路。结论:NAC具有干预NP对小鼠Sertoli TM4细胞损伤的作用,这可能与NAC抑制NP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以及阻断ERK、JN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小鼠Sertoli TM4细胞 n--半胱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香烟暴露小鼠肺组织中IL-17A及IL-22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迪 郭欣 梅晓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探讨香烟暴露诱导的肺气肿小鼠肺组织中白介素-17A(IL-17A)以及白介素-22(IL-22)的变化以及戒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IL-17A和IL-22的影响。方法采用香烟暴露法建立小鼠肺气肿模型,给予戒烟及NAC灌胃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肺匀... 目的探讨香烟暴露诱导的肺气肿小鼠肺组织中白介素-17A(IL-17A)以及白介素-22(IL-22)的变化以及戒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IL-17A和IL-22的影响。方法采用香烟暴露法建立小鼠肺气肿模型,给予戒烟及NAC灌胃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肺匀浆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7A和IL-22浓度。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香烟暴露可使小鼠肺组织发生肺气肿样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匀浆及BALF中,香烟暴露后IL-17A及IL-22水平升高(P<0.05)。与香烟暴露组比较,戒烟及NAC灌胃后IL-17A及IL-22水平下降(P<0.05)。肺匀浆及BALF中IL-22与IL-17A的比值逐渐降低。结论 IL-17A及IL-22与香烟暴露导致的小鼠肺组织中慢性炎症的发生有关。戒烟及NAC处理对吸烟导致的IL-17A及IL-22变化有一定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暴露 n-半胱 白介素-17A 白介素-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TGF-β1诱导的ARPE-1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帅 金海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4-901,共8页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一个核心事件。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够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和MAPK蛋白的磷酸化来抑制...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一个核心事件。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够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和MAPK蛋白的磷酸化来抑制多种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但是NAC对TGF-β1诱导的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NAC对TGF-β1诱导的ARPE-1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ARPE-19细胞并分为对照组、TGF-β1处理组、NAC干预组和NAC单独处理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他3个组分别使用10 ng/ml TGF-β1、10 ng/ml TGF-β1+5 mmol/L NAC和5 mmol/L NAC处理细胞48 h,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及ELISA法检测转分化标志基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结合蛋白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使用非荧光探针DCFH-DA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在TGF-β1处理后1 h,细胞内ROS的产生情况及NAC对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38MAPK、ERK1/2及SAPK/JNK蛋白磷酸化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NAC对ARPE-19细胞生存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ELISA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α-SMA、纤维结合蛋白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分别是对照组的(2.15±0.29)、(9.54±1.08)和(25.78±0.66)倍,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8.49±0.32)、(2.53±0.69)和(4.45±1.0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干预组α-SMA、纤维结合蛋白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TGF-β1处理组的(66.70±12.57)%、(66.11±8.35)%和(33.19±6.9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TGF-β1处理组的(52.30±4.83)%、(55.03±2.58)%和(56.08±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细胞内ROS的产生水平较对照组增加,是对照组的(2.12±0.20)倍,NAC干预组细胞内ROS水平是TGF-β1处理组的(57.41±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p38MAPK、SAPK/JNK及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均上调,分别是对照组的(9.18±1.00)、(4.87±0.81)和(4.20±0.6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NAC干预处理后,p38MAPK、SAPK/JNK及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分别是TGF-β1处理组的(48.16±14.82)%、(67.90±2.90)%和(74.5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AC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ROS的产生及p38MAPK、SAPK/JNK及ERK1/2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抑制ARPE-1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肌成纤维细胞 转分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