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天冬氨酸谷氨酸肽酶抑制剂在神经损伤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苏明 张励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0-1204,共5页
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N-acetylaspartylglutamate,NAAG)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最广的神经递质之一,它与突触前膜上的第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合后可以抑制谷氨酸(Glu)等神经递质的释放。Glu水平的升高与神经损伤引起的疾病如创伤性脑... 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N-acetylaspartylglutamate,NAAG)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最广的神经递质之一,它与突触前膜上的第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合后可以抑制谷氨酸(Glu)等神经递质的释放。Glu水平的升高与神经损伤引起的疾病如创伤性脑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中风、糖尿病性神经病以及阿尔采末病等密切相关。NAAG从突触释放后会被特异性的肽酶水解而失活。NAAG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这种肽酶从而延长NAAG的活性并且对多种神经损伤疾病的动物模型均有治疗效果。该文就NAAG肽酶抑制剂在这些动物模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 NAAG肽酶抑制剂 神经损伤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精神分裂症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二肽N-乙酰天门冬氨酰谷氨酸的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岚 杨东元 +1 位作者 王亚红 陈开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90-994,共5页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N-acetyl-aspartyl-glutamate (NAAG) was studied, in which L-aspartic acid wa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and the dipeptide was first prepared by esterification,acylation and the reaction with L-...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N-acetyl-aspartyl-glutamate (NAAG) was studied, in which L-aspartic acid wa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and the dipeptide was first prepared by esterification,acylation and the reaction with L-glutamic acid, and then the product NAAG was finally obtained by hydrolyzation and purification.The product and the intermediate were analyzed and identified by melting point measuring, elemental analysis, polarimeter and IR analysis.The effects of mixture ratio of raw materials,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yield was 50.02% when the esterification temperature was controlled at 20℃, esterification time 10 h, acylation temperature 70℃, acylation time 2 h, and DCC was used as the addition reagent to synthesize dipeptide.The hydrolization temperature was 60℃, the hydrolization time was 4 h.The product was purified by ion-exchange resin.The purity detected by HPLC was 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谷氨酸 二肽合成 神经元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天冬氨酸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蔺俊斌 廖维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501-504,共4页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及早治疗而降低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研究生物体受到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变化的科学.
关键词 n- 卒中 预后 治疗结果 缺血半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通过组蛋白脱乙酰酶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信号通路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梅静 张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根据是否给予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抑制剂将其分为CS组(A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25S组(B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5S组(C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75S组(D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CN组(A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25N组(B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5N组(C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和I0.75N组(D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每组各10只。比较各组子代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海马HDAC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 subunits,NR2B)mRNA及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4天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CN组(均P<0.05),I0.75S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少于CS组(P<0.05),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别显著长于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当丙泊酚的暴露剂量增加,细胞出现线粒体空泡和高尔基体肿胀,HDAC2抑制剂可减轻丙泊酚暴露引起的子代海马功能障碍。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水平分别显著低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CREB mRNA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I0.25S组、I0.5S组和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NR2B mRNA和NR2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I0.25N组、I0.5N组和I0.75N组(均P<0.05)。结论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损害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与其调节子代大鼠海马HDAC2/CREB/NR2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组蛋白脱酶2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酸-2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脑缺血后氢谱N-乙酰天冬氨酸在各脑区分布特点的研究
5
作者 张运周 尹岭 +4 位作者 朱克 陆兵勋 金香兰 刘买利 卢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通过磁共振氢谱 (1 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 HMRS)检查 ,了解猫脑缺血后不同受累脑区N 乙酰天冬氨酸 (N acetylaspartate ,NAA)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 ,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 目的 通过磁共振氢谱 (1 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 HMRS)检查 ,了解猫脑缺血后不同受累脑区N 乙酰天冬氨酸 (N acetylaspartate ,NAA)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 ,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区作为1 HMRS检查体域的定位标准 ,在缺血前后不同时间进行 1 HMRS检查 ,动态观察缺血中心区、半暗带区及其对侧镜相区域NAA的变化特点。结果 脑缺血后NAA很快减少 ,在中心区 ,缺血后 6h减至对侧的 5 0 %左右 ,缺血后 12h减至对侧的 2 0 %左右 ,2d后完全消失 ;而在半暗带区 ,NAA减少速度较慢 ,缺血后 12h减至正常的 6 0 %左右 ,随后维持在正常的 5 0 %左右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缺血中心区 ,缺血后 6h内 ,NAA的变化最为剧烈 ;而在半暗带区 ,以缺血后 12h内变化明显。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氢谱n- 脑区分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三肽吸附低密度脂蛋白的机理的探讨
6
作者 余喜讯 许映霞 +1 位作者 万昌秀 乐以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以聚丙烯酰胺(PAM)微球为载体,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SDE)三肽为配体,通过两种方法将配体偶联到载体上制成吸附剂。采用体外静态吸附法检测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考察SDE三肽仿生吸附剂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吸附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 以聚丙烯酰胺(PAM)微球为载体,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SDE)三肽为配体,通过两种方法将配体偶联到载体上制成吸附剂。采用体外静态吸附法检测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考察SDE三肽仿生吸附剂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吸附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对LDL都有一定的亲和吸附能力,Ca2+可通过桥接LDL所含磷脂极性头部的磷酸基团和吸附微珠配体上的羧基及交联相邻LDL磷脂间的磷酸基团,增大LDL吸附到吸附微珠上的机率,进而提高其吸附率。用戊二醛固定化配体制成的吸附剂因表面含有更多能与LDL相互作用的基团(COOH),更有利于LDL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聚丙烯胺微球 --谷氨酸三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酰谷氨酸对仔猪内源性精氨酸的合成调控 被引量:20
7
作者 吴信 高运苓 +1 位作者 伍国耀 印遇龙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8,共3页
精氨酸(Arg)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几乎机体中所有组织均利用Arg合成胞浆蛋白和核蛋白,精氨酸在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细胞分裂、伤口复原和激素分泌等各种生理过程中,也都有着重要的角色。Arg为条件性必... 精氨酸(Arg)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几乎机体中所有组织均利用Arg合成胞浆蛋白和核蛋白,精氨酸在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细胞分裂、伤口复原和激素分泌等各种生理过程中,也都有着重要的角色。Arg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应激状态下和特殊生长阶段为必需氨基酸,仔猪体内合成的精氨酸不能满足生理代谢需要。但是精氨酸的吸收与赖氨酸等拮抗,因此,对精氨酸及其内源性合成调控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N-乙酰谷氨酸(N-acetylglutamate,NAG)是内源性精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必需辅助因子和限制因素之一。本文就NAG特别是其类似物N-甲酰谷氨酸(N-carbamoylglutamate,NCG)等对机体内源性精氨酸合成调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谷氨酸 n-谷氨酸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甲酰谷氨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林丽花 王长康 王全溪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第5期31-34,共4页
N-乙酰谷氨酸的类似物,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是L-谷氨酸上的氨基被氨基甲酰化后的产物,能激活动物体内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arbam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Ⅰ)和二氢吡咯-5-羧酸合成酶(pyrroline-5-car-boxyl... N-乙酰谷氨酸的类似物,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是L-谷氨酸上的氨基被氨基甲酰化后的产物,能激活动物体内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arbam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Ⅰ)和二氢吡咯-5-羧酸合成酶(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P5CS),促进动物内源精氨酸的生成。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氨基酸,在动物细胞信息传递和营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受价格高且与赖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有拮抗作用而未能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作为精氨酸内源合成激活剂,NCG化学合成方便,价格仅为精氨酸的10%,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主要介绍NCG在动物生产中作用机理、应用状况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谷氨酸 n-谷氨酸 一氧化氮(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金龙 钱俊青 +2 位作者 丁伟强 陈建土 祝建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44-646,共3页
探讨了以N-甲酰-L-天冬氨酸酐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甜味剂阿斯巴甜中间体(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工艺.以乙酸为溶剂,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考察了... 探讨了以N-甲酰-L-天冬氨酸酐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甜味剂阿斯巴甜中间体(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工艺.以乙酸为溶剂,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考察了乙酸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和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的比例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 h,乙酸的量为L-苯丙氨酸质量的3.53倍,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的质量比为0.95∶1,此时产物收率达95.46%.并且α-异构体与β-异构体的比例达到7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巴甜 n--α-L--L-苯丙 L-苯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一种治疗药物成瘾和复吸的候选化合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宏 柯钰婷 +1 位作者 陈凌红 周文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4-470,共7页
抗药物成瘾和复吸的药物研发一直是成瘾研究的热点,迄今具有抗成瘾和复吸作用的药物仍较少。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胶质细胞的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提高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浓度,间接地调控谷氨酸能和多巴胺能... 抗药物成瘾和复吸的药物研发一直是成瘾研究的热点,迄今具有抗成瘾和复吸作用的药物仍较少。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胶质细胞的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提高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浓度,间接地调控谷氨酸能和多巴胺能神经通路。临床研究发现,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成瘾药物复吸作用,是治疗药物成瘾的候选药物。本文主要综述了乙酰半胱氨酸调控药物依赖通路的作用机制,系统总结了乙酰半胱氨酸抗药物复吸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乙酰半胱氨酸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相关性障碍 n-半胱 临床试验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山 林羿 +1 位作者 狄镜芳 冯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链尿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组织匀浆检测心肌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链尿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组织匀浆检测心肌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化两种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均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凋亡,同时伴有GSH含量降低,GSSG含量和Caspase-3的活性升高,上述变化糖尿病组比非糖尿病组更明显(P<0.05);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均减轻,同时伴有GSH含量上升,GSSG含量和Caspase-3的活性下降,上述变化非糖尿病组比糖尿病组更明显(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可以通过提高心肌GSH含量、降低Caspase-3的活性减轻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但糖尿病组的疗效低于非糖尿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半胱 半胱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O-乙酰高丝氨酸的大肠杆菌构建与发酵测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静 李庆刚 +3 位作者 徐国栋 郑小梅 郑平 牟海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0-209,共10页
O-乙酰高丝氨酸(OAH)是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前体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高丝氨酸与蛋氨酸等。以一株改造自苏氨酸产生菌的Escherichia coli Thr L为出发菌株,过表达OAH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高丝氨酸脱氢酶基因thr A和高丝氨酸乙酰基转移酶基... O-乙酰高丝氨酸(OAH)是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前体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高丝氨酸与蛋氨酸等。以一株改造自苏氨酸产生菌的Escherichia coli Thr L为出发菌株,过表达OAH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高丝氨酸脱氢酶基因thr A和高丝氨酸乙酰基转移酶基因met X,并利用不同强度的启动子组合优化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发酵培养基中的苏氨酸和酵母粉的浓度优化以提升OAH的产生菌株的生产性能。通过启动子组合优化结果发现,当thr A与met X均采用J23110启动子时,该重组菌株E.coliOAH4的OAH合成能力最强,摇瓶发酵50 h后,其OAH产量为1.54 g/L。当苏氨酸的浓度为2 g/L,酵母粉的浓度为6 g/L时,E.coli OAH4的发酵水平最高,摇瓶发酵50 h后,OAH的产量可进一步提升至1.98 g/L。本研究首次在E.coli中实现了OAH的合成,并通过发酵优化确定了OAH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后续OAH生产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高丝 酸激酶I/高丝酸脱氢酶I 高丝基转移酶 发酵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选择性激活突触内NMDARs及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苗晓蕾 徐苗苗 +5 位作者 胡婷婷 孙晓迪 周玉弟 惠康丽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 3β)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发挥脑复苏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 3β)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发挥脑复苏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浅低温组(Ⅲ组)、硫氢化钠(NaHS)组(Ⅳ组)、浅低温+NaHS组(Ⅴ组)。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 min再灌注即刻Ⅳ组和Ⅴ组腹腔注射14μmol/kg NaHS,Ⅲ组和Ⅴ组行体表降温至肛温32~33℃。6 h后断头取海马,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H_2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NR2A、NR2B、p-Akt及p-GSK 3β的表达,每组分别取4只于再灌注24 h取脑行Tunel染色观察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组织H_2S含量均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Ⅳ和Ⅴ组H_2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NR2A、NR2B的表达、凋亡指数(AI)均增高(P<0.05),且Ⅱ和Ⅲ组NR2A/NR2B<1,Ⅰ、Ⅳ和Ⅴ组NR2A/NR2B>1;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AI降低(P<0.05);与Ⅲ和Ⅳ组相比,Ⅴ组海马p-GSK 3β的表达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Ⅴ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H_2S复合浅低温可能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内的NMDARs,进而激活其下游促存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锥体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复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低温 n-甲基-D-酸受体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脑缺血坏死后Lac波1.2ppm处出现一未知氢波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运周 陆兵勋 +3 位作者 尹岭 朱克 刘买利 卢广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目的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上对某一未知氢波(Peak of unknown,Pu)进行证实,并推测其未来的应用价值。方法 猫脑缺血后以DWI及猫立体定向图谱为缺血后不同区域氢谱定位,并在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氢谱检查,观察乳酸、N-乙酰天冬... 目的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上对某一未知氢波(Peak of unknown,Pu)进行证实,并推测其未来的应用价值。方法 猫脑缺血后以DWI及猫立体定向图谱为缺血后不同区域氢谱定位,并在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氢谱检查,观察乳酸、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胆碱及Pu的变化。结果 猫局灶脑缺血后,缺血受累区在乳酸出现及NAA减少的前提下,缺血后2d至7d内,Pu波持续存在。结论 Pu波的出现与脑缺血坏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脑组织坏死后产生的固有物质。它可能作为脑组织坏死的特异波而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疾病模型 n- 磁共振成像 氢谱检查 Pu波 脑组织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多体素波谱技术对颞叶癫痫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力 刘梅丽 崔世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多体素波谱扫描技术对颞叶癫痫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具有明显颞叶癫痫表现,并经脑电图检查定位诊断明确的单侧颞叶癫痫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M R I检查存在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症状性癫痫患者。患者均行常规M... 目的评价磁共振多体素波谱扫描技术对颞叶癫痫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具有明显颞叶癫痫表现,并经脑电图检查定位诊断明确的单侧颞叶癫痫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M R I检查存在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症状性癫痫患者。患者均行常规M RI及双侧海马区多体素波谱扫描,完成检查后将以代谢物峰值含量为灰阶的伪彩图与倾斜冠状重度T2W I图像进行融合,测量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峰值含量和胆碱/N-酰天冬氨酸比值,并直观分析双侧海马区两代谢物的分布情乙况。结果患侧N-乙酰天冬氨酸峰值含量为(13587.61±3913.99)M R units,健侧为(17683.10±5610.61)M R units,患侧低于健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728,P<0.001);患侧胆碱/N-乙酰天冬氨酸比值为(1.26±0.11),健侧比值为(1.01±0.14),患侧高于健侧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7.883,P<0.001)。将两代谢物含量及比值伪彩图与常规M RI图像进行融合,可直观发现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冬氨酸峰值含量及胆碱/N-酰天冬氨酸比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磁共振多体素波谱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对某些代谢物含量乙的定量分析进行癫痫灶的定位、定侧诊断,还可通过常规M RI图像与多体素磁共振波谱图像的融合图像直观评价代谢物分布状态,描记癫痫灶的大致轮廓,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波谱技术 多体素 n- 定位研究 MRI图像 定位诊断价值 癫痫患者 脑电图检查 MRI检查 脑血管畸形 常规MRI 代谢物 磁共振波谱 海马区 扫描技术 方法选择 研究对象 颅脑肿瘤 波谱扫描 T2WI 分布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与AngⅡ信号交互作用对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燕 耿玉聪 +4 位作者 高学敏 彭海兵 李世峰 徐洪 杨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9-713,共5页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轴在大鼠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矽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轴在大鼠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矽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分别染尘0、2、4、8、12、16周构建大鼠矽肺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矽肺大鼠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纤连蛋白(Fn)、ACE及AT1R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矽肺大鼠肺组织中Ac-SDKP和AngⅡ的含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染尘2周后即可见肺泡壁增宽及巨噬细胞浸润,4周组偶见孤立的细胞性结节形成(主要由巨噬细胞构成),8周组和12周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宽明显,且细胞性结节数量增多,16周组肺组织内可见多个细胞性结节的融合和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并可见细胞纤维性矽结节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4、8、12、16周组大鼠肺组织α-SMA、ColⅠ、Fn蛋白表达逐渐增高(P<0.05),2、4、8、12、16周组大鼠肺组织ACE、AngⅡ、AT1R蛋白表达逐渐增高(P<0.05),而大鼠肺组织中Ac-SDKP的表达水平在矽肺模型2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逐渐降低,在12周和16周组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矽肺局部组织ACE/AngⅡ/AT1R的表达在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渐升高,而Ac-SDKP的表达逐渐降低。Ac-SDKP和AngⅡ信号参与了大鼠矽肺纤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基-丝--赖-脯 矽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调节CREB、Smad信号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乙 刘燕 +5 位作者 李颖 朱丽艳 王建辉 杨秀红 徐洪 杨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39-3542,共4页
目的研究Ac-SDKP调节p-CREB、p-Smad2/3信号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Ac-SDKP抗纤维化治疗组、Ac-SDKP预防治疗组。Van Gie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检测α-SMA、cAMP、PKA、p-CRE... 目的研究Ac-SDKP调节p-CREB、p-Smad2/3信号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Ac-SDKP抗纤维化治疗组、Ac-SDKP预防治疗组。Van Gie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检测α-SMA、cAMP、PKA、p-CREB和p-Smad2/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Smad2/3与α-SMA的共表达。结果矽肺模型组,纤维化病变区域可见胶原沉积,α-SMA、p-Smad2/3蛋白表达明显增多,cAMP、PKA及p-CREB表达显著减少。经Ac-SDKP干预后,cAMP、PKA及p-CREB的表达显著增加,α-SMA、p-Smad2/3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肺组织损伤减轻,胶原沉积减少。结论 Ac-SDKP可通过cAMP/PKA/p-CREB信号抑制p-Smad2/3的表达,发挥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病 环磷酸腺苷 环磷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n-基-丝--赖-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调控Gαs/Gαi信号抑制大鼠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燕 耿玉聪 +5 位作者 徐洪 张丽娟 王建辉 王瑞雪 胡启峰 杨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能否通过调控激动型G蛋白α(Gαs)/抑制型G蛋白α(Gαi)信号对大鼠矽肺纤维化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16周组,矽肺模型16周组,Ac-SDKP预防治...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能否通过调控激动型G蛋白α(Gαs)/抑制型G蛋白α(Gαi)信号对大鼠矽肺纤维化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16周组,矽肺模型16周组,Ac-SDKP预防治疗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纤连蛋白(Fn)、Gαs、Gαi2、Gαi3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矽肺组织α-SMA/Gαi3的共表达。结果在矽肺模型16周组,HE染色显示肺组织内出现多个细胞性结节的融合和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并可见细胞纤维性结节的形成。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在纤维化病变区域α-SMA/Gαi3共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16周组α-SMA、CollagenⅠ、Fn、Gαi2及Gαi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αs和cAMP的表达明显下降;与矽肺模型16周组相比,Ac-SDKP预防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α-SMA/Gαi3共表达减少,α-SMA、CollagenⅠ、Fn、Gαi2及Gαi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Gαs和cAMP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Ac-SDKP能够通过调节Gαs、Gαi促进cAMP的生成对矽肺大鼠肺纤维化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基-丝--赖-脯 矽肺病 环磷酸腺苷 激动型G蛋白α/抑制性G蛋白α
全文增补中
Ac-SDKP对实验性矽肺纤维化模型中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衰老信号激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雅倩 张诗汇 +6 位作者 张乙 靳馥宇 李田 杨欣雨 刘舒鹏 徐洪 杨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实验性矽肺纤维化进程中肺泡II型上皮细胞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分组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和Ac-SDKP治疗组。肺泡II型上皮MLE-12细胞分组为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实验性矽肺纤维化进程中肺泡II型上皮细胞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分组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和Ac-SDKP治疗组。肺泡II型上皮MLE-12细胞分组为空白对照组、SiO2组、Ac-SDKP组和SiO2+Ac-SDKP组。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胶原分布与沉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及MLE-12细胞中p21的定位与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 I)、p-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R)、p-p53、p-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激酶(ATM)、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形成典型的矽结节伴胶原沉积;与矽肺模型组相比较,Ac-SDKP治疗组大鼠肺内矽结节数量和面积显著减少。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21蛋白主要定位于肺泡II型上皮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组肺组织内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Ac-SDKP治疗组肺组织内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O2组的MLE-12细胞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与SiO组比较,SiO2+Ac-SDKP组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Ac-SDKP能够通过抑制肺泡II型上皮细胞衰老信号的活化从而抑制胶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肺纤维化 n-基-丝--赖-脯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