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基转移酶10通过催化赖氨酸残基和胞嘧啶碱基的乙酰化修饰在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疾病中发挥作用
1
作者 周锐 隋亚奇 赵文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N-乙酰基转移酶10(N-acetyltransferase 10,NAT10)是一种具有乙酰基转移酶活性的核仁蛋白质,可催化蛋白质赖氨酸残基和RNA胞嘧啶碱基的乙酰化修饰。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这些乙酰化修饰在端粒酶活性调节、细胞基本且核心功能的调节、细... N-乙酰基转移酶10(N-acetyltransferase 10,NAT10)是一种具有乙酰基转移酶活性的核仁蛋白质,可催化蛋白质赖氨酸残基和RNA胞嘧啶碱基的乙酰化修饰。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这些乙酰化修饰在端粒酶活性调节、细胞基本且核心功能的调节、细胞胁迫响应、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核糖体RNA的生物学合成、mRNA稳定性及翻译效率的调节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与人类癌症、Hutchinson-Gilford早衰综合症(Hutchinson-Gilford premature aging syndrome,HGP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关于NAT10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NAT10完整的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仍未知,由NAT10调控的细胞基本功能也尚不清楚,并且NAT10对人类癌症和HGPS发展的具体影响机制也待阐明。本文从NAT10的结构、酶活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NAT10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转移10 乙酰化修饰 rRNA生物学合成 mRNA稳定性及翻译效率调节 Hutchinson-Gilford早衰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和朊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军 徐江 +4 位作者 余芯乐 张杰 杨洋 张凯楠 曾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检测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和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白斑、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OSCC(112例)、白斑(42例)及正常黏膜组织(11例)中Naa10p和PrPc的表达情况,并... 目的:检测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和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白斑、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OSCC(112例)、白斑(42例)及正常黏膜组织(11例)中Naa10p和PrP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Naa10p和PrPc在OSCC表达最高,白斑次之,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最低。Naa10p在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rPc分别在白斑和OSCC组织,正常口腔黏膜与OSCC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Naa10p的表达水平与OSC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rPc表达仅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rPc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升高(P<0.05),而Naa10p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下降(P<0.05)。结论:Naa10p和PrPc与OSCC的发生和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乙酰基转移10蛋白 朊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军 杨洋 +3 位作者 徐江 赵娟 张凯楠 曾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PY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体系分别构建干扰及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细胞株,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细胞Tca8113-LV-NC,鉴定干扰和过表达效率,MTS法检测药物处理... 目的:观察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PY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体系分别构建干扰及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细胞株,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细胞Tca8113-LV-NC,鉴定干扰和过表达效率,MTS法检测药物处理后各处理组细胞对PYM的敏感性。结果:干扰Naa10p的Tca8113-LV-sh Naa10p细胞、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LV-Naa10p细胞与对照细胞Tca8113-LV-NC对平阳霉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0.772±0.106)μg/ml、(2.157±0.123)μg/ml、(6.301±0.069)μg/ml(组间比较,P<0.05)。结论:下调Naa10p表达可降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对平阳霉素的敏感性,上调Naa10p表达可增强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对平阳霉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α乙酰基转移(naa10p) 舌鳞癌 平阳霉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10p和CEA在唾液中联合检测对口腔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余芯乐 郑军 +1 位作者 徐江 曾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N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α-acetyltransferase 10 protein,Naa10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口腔鳞癌患者、3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正常... 目的:探讨N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α-acetyltransferase 10 protein,Naa10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口腔鳞癌患者、3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正常人唾液中Naa10p、CEA的含量。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口腔鳞癌组唾液中Naa10p、CE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唾液中Naa10p、CEA单项和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00%、82.50%和78.00%,70.00%、74.28%和72.00%,92.50%、72.79%和84.62%。Ⅰ、Ⅱ期口腔鳞癌患者Naa10p、CEA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5.76%、69.69%,二者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90.91%。Naa10p、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736,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P<0.05)。结论:唾液中的Naa10p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口腔鳞癌更优于唾液中的CEA,唾液中Naa10p和CE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口腔鳞癌的诊断性能和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n-α-乙酰基转移10蛋白(naa10p) 癌胚抗原(CEA)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直接进样测定咖啡因代谢物评价三种药物代谢酶活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军 彭向前 +1 位作者 张鉴 郭瑞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768-771,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尿中咖啡因的5种主要代谢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酸(AFMU)、1-甲基尿酸(1U)、1-甲基黄嘌呤(1X)、1,7-二甲基尿酸(17U)和1,7-二甲基黄嘌呤(17X)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评价N-乙酰基转移酶(NAT2)、细胞色素P450酶1A2... 目的:建立测定尿中咖啡因的5种主要代谢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酸(AFMU)、1-甲基尿酸(1U)、1-甲基黄嘌呤(1X)、1,7-二甲基尿酸(17U)和1,7-二甲基黄嘌呤(17X)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评价N-乙酰基转移酶(NAT2)、细胞色素P450酶1A2(CYP1A2)和黄嘌呤氧化酶(XO)三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直接进样测定尿液内咖啡因代谢产物AFMU、1U、1X、17U和17X的相对含量,计算AFMU/(AFMU+1X+1U)(、AFMU+1X+1U)/17U和1U/(1X+1U),绘制概率分布直方图,分别反映NAT2、CYP1A2和XO的活性。结果:NAT2活性呈两态分布,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的临界点为0.26,CYP1A2和XO酶活性呈近似正态分布。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于尿中咖啡因代谢物的测定及NAT2、CYP1A2和XO等药物代谢酶活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代谢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n-乙酰基转移 细胞色素p4501A2 黄嘌呤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托拉唑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和XO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军 彭向前 +2 位作者 张鉴 郭瑞臣 徐济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和XO活性的影响,预测泮托拉唑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和XO的探针药物,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30名受试者服用泮...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和XO活性的影响,预测泮托拉唑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和XO的探针药物,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30名受试者服用泮托拉唑前后人尿液内咖啡因5种主要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采用代谢物的比率分别评价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和XO活性的变化。结果:受试者用药前CYP1A2、NAT2和XO平均活性为3.37±1.22、0.50±0.09、0.49±0.09;服用泮托拉唑7 d后CYP1A2、NAT2和XO平均活性为3.50±1.23、0.48±0.12、0.48±0.13;服药前后3种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和XO活性无明显影响,泮托拉唑可能不会影响与之合用的需经CYP1A2、NAT2和XO代谢的药物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咖啡因代谢物 高效液相色谱 细胞色素p4501A2 n-乙酰基转移 黄嘌呤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10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洋 郑军 +5 位作者 徐江 顾永清 黄瑾 王丹妮 朱茂祥 曾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711,共5页
目的:构建人N-α-乙酰基转移酶10(N-α-acetyltransferase 10,Naa10)基因有效的慢病毒RNAi载体并转染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研究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人Naa10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3个siRNA片段,转染人口腔鳞癌SCC-15... 目的:构建人N-α-乙酰基转移酶10(N-α-acetyltransferase 10,Naa10)基因有效的慢病毒RNAi载体并转染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研究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人Naa10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3个siRNA片段,转染人口腔鳞癌SCC-15细胞株并进行验证,将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克隆至pLV-shRNA载体上,测序正确后进行包装,测定病毒颗粒滴度后,将慢病毒感染SCC-15细胞以测定Naa10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生长曲线研究干扰Naa10对SCC-15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3个靶点的siNaa10均能有效抑制Naa10基因的表达,其中2号靶点最为有效(P<0.005);重组RNAi质粒pLV-shNaa10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pLV-shNaa10可在293T细胞中成功包装;测定病毒颗粒LV-shNaa10、LV-NC滴度分别为1.2×10~9 TU/mL和1.0×10~9 TU/mL;SCC-15细胞感染LV-shNaa10后,Naa1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5);干扰Naa10可促进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的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Naa10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后,有效抑制了内源性Naa10基因的表达,干扰Naa10可促进SCC-15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α-乙酰基转移10 慢病毒 RNA干扰 口腔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片对人药物代谢酶CYP1A2与NAT_2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新建 张鉴 +1 位作者 初建设 翟蕾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2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和N-乙酰基转移酶(NAT2)活性的影响,预测银杏叶片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的探针药物,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30例受试者服用...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和N-乙酰基转移酶(NAT2)活性的影响,预测银杏叶片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的探针药物,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30例受试者服用银杏叶前后尿液内咖啡因5种主要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采用代谢物的比值分别评价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活性的变化。结果受试者服药前CYP1A2、NAT2平均活性分别为2.976±1.428,0.447±0.172;服用银杏叶片28 d后CYP1A2、NAT2平均活性分别为3.021±1.318,0.391±0.147;服药前后CYP1A2的活性差异无显著性,NAT2的活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银杏叶片对人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无明显影响,但是对NAT2的活性有明显影响;银杏叶片可能不会影响其他经CYP1A2酶代谢的药物临床疗效,但是可以影响与之合用经NAT代谢的药物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片 咖啡因 细胞色素p4501A2 n-乙酰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1A1和NAT2基因多态性与肾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国萍 张鹏 +4 位作者 许敏 常文军 刘世建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致癌物CYP1A1和NAT2基因多态性对肾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病例和对照组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CYP1A1 MspⅠ位点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的多态性情况。结果:与对照... 目的:探讨致癌物CYP1A1和NAT2基因多态性对肾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病例和对照组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CYP1A1 MspⅠ位点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的多态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CYP1A1(W/M)及NAT2(intermediate)基因型分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1A1(W/M)或NAT2(intermediate)基因型的个体患肾癌的危险度升高,比值比(OR)分别达到2.487(1.493~4.142)和1.970(1.128~3.44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YP1A1(W/M)及NAT2(intermediate)基因型的吸烟个体具有肾癌易感性。结论:CYP1A1(W/M)和NAT2(intermediate)基因型均是肾癌的危险因素,两者存在交互作用,且均与吸烟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1AI n-乙酰基转移2 多态性 肾肿瘤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