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美他沙酮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永柱 张娟 +1 位作者 刘毅锋 谢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5-827,共3页
目的研究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美他沙酮(PHPMA-Met)前药的合成方法。方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反应,聚合得到PHPMA,进而以氯乙酰氯为连接基,与Met反应,合成了PHPMA-Met,并对产物进行了元素、红外、差示扫描... 目的研究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美他沙酮(PHPMA-Met)前药的合成方法。方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反应,聚合得到PHPMA,进而以氯乙酰氯为连接基,与Met反应,合成了PHPMA-Met,并对产物进行了元素、红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鉴定和表征。结果 Met在前药中的含量大于15%。结论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羟丙)甲基丙烯酰胺 前药 自由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肼屈嗪前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邢晓虎 张娟 +1 位作者 张亚洲 钟林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肼屈嗪(PHPMA-HYD)大分子前药的合成方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的聚合反应,制备药物载体PHPMA。然后以丁二酸酐为连接基团,将原药HYD连接在PHPMA上,得到了PHPMA-HYD大分子前药。对所得到的产物进... 研究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肼屈嗪(PHPMA-HYD)大分子前药的合成方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的聚合反应,制备药物载体PHPMA。然后以丁二酸酐为连接基团,将原药HYD连接在PHPMA上,得到了PHPMA-HYD大分子前药。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了紫外、FTIR、元素、DSC分析表征。检测结果显示前药中HYD的含量大于10.3%。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药 n-(2-羟丙)甲基丙烯酰胺 肼屈嗪 酰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普罗帕酮前药的合成及表征
3
作者 钟林桔 张娟 +1 位作者 张亚洲 张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5-598,共4页
研究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普罗帕酮(PHPMA-Propafenone)大分子前药合成途径以及类比优化。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聚合剂引发反应,制得前药载体PHPMA。再将原药普罗帕酮以丁二酸酐为连接基团,连接在PHPMA上。获得PHPMAPropafenon... 研究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普罗帕酮(PHPMA-Propafenone)大分子前药合成途径以及类比优化。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聚合剂引发反应,制得前药载体PHPMA。再将原药普罗帕酮以丁二酸酐为连接基团,连接在PHPMA上。获得PHPMAPropafenone大分子前药。并对所得到的前药进行了紫外光谱、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元素以及DSC分析表征。检测结果表明前药中Propafenone的最高载药量为9.7%。该方法操作简易可行,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药 酰化反应 n-(2-羟丙)甲基丙烯酰胺 普罗帕酮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N,N-二羧甲基)-氨甲基-4-氯酚铜(Ⅱ)的合成、结构与催化降解聚丙烯酰胺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刚 汤颖 +1 位作者 顾雪凡 张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72,共5页
合成了2-(N,N-二羧甲基)氨甲基-4-氯酚,进而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其铜(Ⅱ)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中心Cu(Ⅱ)为五配位四方锥结构,在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存在两种构象异构体,相互间隔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延伸为... 合成了2-(N,N-二羧甲基)氨甲基-4-氯酚,进而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其铜(Ⅱ)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中心Cu(Ⅱ)为五配位四方锥结构,在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存在两种构象异构体,相互间隔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延伸为一维链状结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对H2O2的氧化降解聚丙烯酰胺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可以使分子量由6.1×106降低至1.66×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4-氯-2-(N n-二羧甲基)-氨甲基酚铜(Ⅱ) 单晶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丙烯酰氧基-β-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的竞聚率
5
作者 毛国梁 吴韦 +2 位作者 江洋 娄清香 黎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Yezrielev修正的Fineman -Ross微分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测算了阳离子单体 (2 -甲基丙烯酰氧基 -β -羟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 (DMHC)与丙烯酰胺 (AM)共聚反应时的竞聚率 .该反应以 (NH4 ) 2 S2 O8与Na2 SO3为引发剂 ,于 40℃水溶液中将... 采用Yezrielev修正的Fineman -Ross微分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测算了阳离子单体 (2 -甲基丙烯酰氧基 -β -羟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 (DMHC)与丙烯酰胺 (AM)共聚反应时的竞聚率 .该反应以 (NH4 ) 2 S2 O8与Na2 SO3为引发剂 ,于 40℃水溶液中将两种单体按不同的量配比 ,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得到的DMHC的竞聚率为 0 .17± 0 .10 ,AM的竞聚率为 1.13± 0 .16.结果表明 ,这两种单体具有较好的共聚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丙烯酰氢-β-经丙)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共聚反应 竞聚率 阳离子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异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温敏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青雨 刘瑞雪 +2 位作者 史先进 张锡兰 袁金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99-501,共3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NHMPA)的共聚物及其水凝胶。研究发现,调节两单体的配比可得到不同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值的共聚物及水凝胶。结果表明,NHMPA的加入不改变PNIPAm的温敏性,但可有效...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NHMPA)的共聚物及其水凝胶。研究发现,调节两单体的配比可得到不同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值的共聚物及水凝胶。结果表明,NHMPA的加入不改变PNIPAm的温敏性,但可有效的调节其LCST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丙烯酰胺 n-甲基丙烯酰胺 共聚物 水凝胶 合成 温敏性 自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合成的逐级放大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方园 毛炳权 +2 位作者 伊卓 黄凤兴 刘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8,共5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选用(NH4)2S2O8-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尿素为助剂,进行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AMPS)共聚物合成的逐级放大实验,考察了共聚反应的放大效应及其对共聚物溶液表观黏度的影...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选用(NH4)2S2O8-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尿素为助剂,进行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AMPS)共聚物合成的逐级放大实验,考察了共聚反应的放大效应及其对共聚物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从0.2 L小试放大到5 L模试时存在一定的放大效应,所得共聚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降低约3.0 mPa.s,从5 L模试放大至50 L模试和1 m3中试时放大效应不明显;在95℃、矿化度为10 000 mg/L的模拟油藏盐水中,AM/AMPS共聚物具有优异的增黏性、耐温抗盐性和抗Ca2+性能,明显优于进口产品;在95℃、45 d的老化性能测试中,AM/AMPS共聚物溶液具有较高的黏度保留率,达到1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 三次采油 聚合物驱油 耐温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法制备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7
8
作者 谭德新 王艳丽 +2 位作者 段先淋 鲁桦萍 张颖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1-556,共6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顺丁烯二酸酐(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在不加引发剂和无任何气氛保护下合成了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利用FTIR和SEM方法研究了AMPS/AM/M...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顺丁烯二酸酐(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在不加引发剂和无任何气氛保护下合成了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利用FTIR和SEM方法研究了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子结构和树脂吸水后的表面形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优化条件为:n(AMPS)∶n(AM)∶n(MA)=2.0∶1.5∶0.3,w(NMBA)=0.06%(基于单体的总质量),pH=3.4,紫外光固化时间5.5 min。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1 627 g/g,且吸水速率较快,保水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丙烯酰胺 顺丁烯二酸酐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 被引量:5
9
作者 杨超 黎钢 +2 位作者 何彦刚 金付强 左妍妍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以(NH4)2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制备了阳离子聚电解质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C-AM)]。利用... 以(NH4)2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制备了阳离子聚电解质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C-AM)]。利用溶解度参数原理,得知聚合物[P(DMC-AM)]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溶解量远小于单体的溶解量,同时探讨了聚合物[P(DMC-AM)]在柠檬酸钾溶液中沉淀分离的机理。通过考察单体总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柠檬酸钾质量分数57%,m((NH4)2S2O8)∶m(Na2SO3)=1∶1,引发剂总质量分数0.10%,单体总质量分数3%,单体配比m(DMC)∶m(AM)=3∶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DMC和AM的总转化率为86.4%。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所得聚合物为[P(DM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钾溶液 沉淀聚合 丙烯酰胺 2-甲基丙烯酰氧乙甲基氯化铵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钰明 黄静艳 薛学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77-79,共3页
以全氟辛酸为起始原料合成N 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 ,再经均聚得到溶剂型的有机氟织物整理剂。均聚物对水和二碘甲烷的接触角分别为 98 4°和 80 5° ,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为 0 0 185J/m2 。处理后的各类织物憎水性达... 以全氟辛酸为起始原料合成N 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 ,再经均聚得到溶剂型的有机氟织物整理剂。均聚物对水和二碘甲烷的接触角分别为 98 4°和 80 5° ,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为 0 0 185J/m2 。处理后的各类织物憎水性达 10~ 11级 ,憎油性达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表面活性剂 n-羟乙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合成 性能 研究 有机氟整理剂 织物 憎水 憎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的疏水缔合性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新旺 潘斌林 +2 位作者 陈晓彦 朴基成 谭业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0-405,共6页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含氟碳基团的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含氟碳基团的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临界胶束浓度处的表面张力达到33.7mN/m;溶液的表观黏度测定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缔合性质和耐温耐盐性能;动态激光光散射表征结果显示,该共聚物聚集体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R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钙离子存在时,该共聚物聚集体的Rh随钙盐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变化不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 全氟己甲基丙烯酸酯 水溶性三元共聚物 疏水缔合 氟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聚合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彦刚 黎钢 +2 位作者 杨超 张广清 陈树东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46-1049,共4页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AM)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水溶液聚合制备线性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工艺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压力下反应液的沸点,得到最佳的反应压力为133Pa;优化了引发聚合的条件:放电时间40s、放电功率60W...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AM)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水溶液聚合制备线性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工艺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压力下反应液的沸点,得到最佳的反应压力为133Pa;优化了引发聚合的条件:放电时间40s、放电功率60W、反应溶液pH=4.5、w(AM+DMC)=30%、m(AM)∶m(DMC)=1∶1、聚合时间24h、聚合温度40℃。在优化条件下,聚合物的最高特性粘数为966cm3/g。探索了等离子体引发AM-DMC水溶液聚合的机理:AM与水溶液中H+结合形成的HAM自由基起引发作用,进而与AM或DMC单体进行反应,生成线性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阳离子聚电解质 水溶液聚合 丙烯酰胺 2-甲基-丙烯酰氧乙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阳离子型絮凝剂聚(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酰胺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驯 王风云 项东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4,共5页
以乙醚为溶剂,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内烯酰胺基氯化铵(DBAAC);再以DB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水相中进行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絮凝剂DBAAC/AM共聚物(P(DBAAC/AM));... 以乙醚为溶剂,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内烯酰胺基氯化铵(DBAAC);再以DB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水相中进行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絮凝剂DBAAC/AM共聚物(P(DBAAC/AM));用P(DBAAC/AM)处理高岭土模拟废水,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n(DBAAC):n(AM)、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引发剂K_2S_2O_8用量对P(DBAAC/AM)絮凝性能的影响;并以P(DBAAC/AM)为絮凝剂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合成P(DBAAC/AM)的最佳条件为:n(DBAAC):n(AM)=1:6,聚合温度60℃,K_2S_2O_8质量分数0.8%,聚合时间3h;用P(DBAAC/AM)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时,絮凝效果较好,所形成的絮体颗粒粒径大、沉降速率快;絮凝剂P(DBAAC/AM)的适宜加入量为6.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絮凝剂 N n-甲基-n--n-丙烯酰胺氯化铵 丙烯酰胺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黏土接枝聚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继红 彭成松 +1 位作者 甘颖 李广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以海泡石黏土(ST)、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通过接枝共聚合成了ST-g-P(AMPS-co-AM)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利... 以海泡石黏土(ST)、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通过接枝共聚合成了ST-g-P(AMPS-co-AM)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利用FTIR和TG等方法分析了该树脂的结构及其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AMPS中和度70%、m(AM)∶m(AMPS)=1.7、MBA用量0.06%(w)(用量均基于单体总质量)、KPS用量0.6%(w)、ST用量12.5%(w),在此条件下合成的ST-g-P(AMPS-co-AM)树脂在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1 280 g/g和90 g/g。适量ST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树脂的吸水倍率、耐盐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黏土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丙烯酰胺 高吸水性树脂 微波辐射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丙烯-1-酮合成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亚军 刘毅锋 +2 位作者 张娟 党文娟 焦军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合成3-N,N-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及其类似物。方法用二甲苯作为溶剂,使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与乙酰基芳杂环类化合物,如乙酰吡啶、乙酰噻吩和乙酰呋喃等,在138℃反应24 h,生成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 目的合成3-N,N-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及其类似物。方法用二甲苯作为溶剂,使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与乙酰基芳杂环类化合物,如乙酰吡啶、乙酰噻吩和乙酰呋喃等,在138℃反应24 h,生成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丙烯-1-酮类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及表征。结果合成7个目标化合物,产率为86%-92%。结论合成方法简便,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产率较高,目标化合物可用于合成新型抗癌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类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酰胺甲基缩醛 乙酰芳杂环 合成 3-N n-甲基-1-杂环-2-丙烯-1-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冉蓉 潘固平 李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7-59,共3页
介绍以丙烯晴和 4-甲基 - 4羟基 - 2 -戊酮为原料在浓硫酸作用下首先合成一种环状结构的硫酸盐 ,再经中和开环制成N - (1,1-二甲基 - 3-氧代丁基 )丙烯酰胺的改进方法。探讨了原料配比对环状结构硫酸盐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质谱... 介绍以丙烯晴和 4-甲基 - 4羟基 - 2 -戊酮为原料在浓硫酸作用下首先合成一种环状结构的硫酸盐 ,再经中和开环制成N - (1,1-二甲基 - 3-氧代丁基 )丙烯酰胺的改进方法。探讨了原料配比对环状结构硫酸盐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差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产物的纯度 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4羟-2-戊酮 丙烯 n-(1 1-二甲基-3-氧代丁)丙烯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瑞英 赵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3-55,共3页
以水为溶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自由基聚合(RAFT)方法,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的共聚物(PAA-PAMPS),考察了PAA-PAMPS对碳酸钙、磷酸钙垢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用RAFT法合成的PAA-PAMPS共聚... 以水为溶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自由基聚合(RAFT)方法,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的共聚物(PAA-PAMPS),考察了PAA-PAMPS对碳酸钙、磷酸钙垢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用RAFT法合成的PAA-PAMPS共聚物对碳酸钙垢、磷酸钙垢的阻垢效果明显优于不可控自由基聚合合成的PAA-PAMPS样对2者的阻垢效果,尤其是对磷酸钙具有明显的阻垢效果,当Mn≈5 000、n(AA):n(AMPS)=9:1的PAA-PAMPS,其用量为8 mg.L-1时对磷酸钙的阻垢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聚合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有骏 齐大荃 王新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本文合成了N-对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TMA),用IR和NMR进行了表征。制得了N-p-T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体,给出了共聚体的IR和NMR谱。用核磁共振测得N-p-TMA-与-MMA共聚合的竞聚率γN-p-TMA=0.78±0.02,γMMA=1.43±0.0... 本文合成了N-对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TMA),用IR和NMR进行了表征。制得了N-p-T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体,给出了共聚体的IR和NMR谱。用核磁共振测得N-p-TMA-与-MMA共聚合的竞聚率γN-p-TMA=0.78±0.02,γMMA=1.43±0.02。用热机械曲线测出了共聚体的Tg和Tt,并发现Tg和Tl值随着共聚体中酰胺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对甲苯甲基丙烯酰胺 共聚合 竞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为核的聚(ε-己内酯)-嵌段-聚[甲基丙烯酸-2-(N-葡萄糖酰胺)乙酯]的合成及性能
19
作者 黄雅菲 章玉华 汤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1-1338,1343,共9页
通过开环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3个四臂星型卟啉为核的聚(ε-己内酯)-嵌段-聚[甲基丙烯酸-2-(N-葡萄糖酰胺)乙酯](4sPCL-b-PGAMA)共聚物。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GPC、UV-vis得以确证。通过DSC发现,当共聚物中亲水聚[甲基丙烯酸... 通过开环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3个四臂星型卟啉为核的聚(ε-己内酯)-嵌段-聚[甲基丙烯酸-2-(N-葡萄糖酰胺)乙酯](4sPCL-b-PGAMA)共聚物。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GPC、UV-vis得以确证。通过DSC发现,当共聚物中亲水聚[甲基丙烯酸-2-(N-葡萄糖酰胺)乙酯](PGAMA)的质量分数由0%增至79%时,结晶度由73.9%降至0.9%,证明PGAMA能有效改善聚(ε-己内酯)(PCL)的结晶性。通过荧光探针法研究含等量潜在卟啉核的四(4-羟基苯基)卟啉(THPPH2)、4sPCL24和4sPCL24-PGAMA37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的荧光淬灭程度(ΔI),发现ΔI THPPH2>ΔI4sPCL24>ΔI4sPCL24-PGAMA37,证明大分子骨架能有效延缓卟啉核的自淬灭。4sPCL-bPGAMA自组装胶束的形态随着PGAMA质量分数从79%降至21%,由70 nm左右的球过度为蠕虫状,最终转变为200 nm左右囊泡。此外,加入刀豆球蛋白(Con A)后的4sPCL-b-PGAMA胶束水溶液的紫外吸光度明显增大,说明两者在水中形成更大的交联聚集体,证明该共聚物对Con A具有特定的生物分子识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聚合 原子自由转移聚合 卟啉 聚(ε-己内酯)嵌段聚[甲基丙烯酸-2-(n-葡萄糖酰胺)乙酯] 自组装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2-(1,3-二氧异吲哚-2-基)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睿 徐康 +2 位作者 张晓飞 闫育蒙 马丽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9-1296,共8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PA)、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经亲电加成-消除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双(2-邻苯二甲酰亚胺)胺(DETA-2PA),其再与丙烯酰氯(AC)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N,N-双[2-(1,3-二氧异吲哚-2-基)乙基]丙烯酰胺(AC-DETA-2PA)。通过... 以邻苯二甲酸酐(PA)、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经亲电加成-消除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双(2-邻苯二甲酰亚胺)胺(DETA-2PA),其再与丙烯酰氯(AC)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N,N-双[2-(1,3-二氧异吲哚-2-基)乙基]丙烯酰胺(AC-DETA-2PA)。通过FTIR、1HNMR、元素分析、HRMS、HPLC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并用TGA、荧光光谱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C)∶n(DETA-2PA)及催化剂用量4个因素对合成AC-DETA-2PA胺值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对AC-DETA-2PA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其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AC)∶n(DEETA-2PA)=1.6∶1.0,反应温度为25℃,催化剂氢化钠用量占反应物(AC和DETA-2PA)总质量的8.46%,反应时间4h。在该条件下,AC-DETA-2PA的胺值可达2.96 mg KO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邻苯二甲酰亚胺)胺 N n-双[2-(1 3-二氧异吲哚-2-)乙]丙烯酰胺 响应面设计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