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1-萘基)马来酰亚胺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国祥 刘华伟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5期10-14,共5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1-萘胺为原料,冰乙酸作溶剂,醋酸酐作脱水剂,无水醋酸钠作催化剂,采用两步法合成了N-(1-萘基)马来酰亚胺。产物及中间产物采用熔点测定仪、傅立叶红外FT-IR、液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品...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1-萘胺为原料,冰乙酸作溶剂,醋酸酐作脱水剂,无水醋酸钠作催化剂,采用两步法合成了N-(1-萘基)马来酰亚胺。产物及中间产物采用熔点测定仪、傅立叶红外FT-IR、液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品。研究了原料配比、溶剂用量、脱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使N-(1-萘基)马来酰亚胺的收率达到88%,纯度达到9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马来 合成 表征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萘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国祥 陈钱 何斌鸿 《绝缘材料》 CAS 2008年第5期15-18,共4页
以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N_(1_萘基)马来酰亚胺和苯乙烯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N_(1_萘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分析了原料配比、不同溶剂、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FT_IR、热失... 以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N_(1_萘基)马来酰亚胺和苯乙烯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N_(1_萘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分析了原料配比、不同溶剂、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FT_IR、热失重分析法(TG)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N_(1_萘基)马来酰亚胺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耐热性也获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马来 合成 表征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袁伟 李贺先 +1 位作者 王颖 王国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1-1074,共4页
用MaterialsStudio软件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多晶粉末的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衍射峰指标化、晶胞参数优化和空间群搜索等理论计算,可以确定晶体结构所属的晶系和空间群,并初步给出和多晶粉末衍射数据相近的晶胞参数;在已确定空间群范围... 用MaterialsStudio软件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多晶粉末的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衍射峰指标化、晶胞参数优化和空间群搜索等理论计算,可以确定晶体结构所属的晶系和空间群,并初步给出和多晶粉末衍射数据相近的晶胞参数;在已确定空间群范围内,以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最低能量构象作为初始分子结构,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多晶进行晶体结构理论预测,给出一系列假定的晶胞参数,从中可以找到和经上述计算给出的晶胞参数一致的晶体结构;对其进行晶胞参数优化后,得到晶体结构具有和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相近的衍射曲线,并与已有的单晶数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理论预测 n-(1-)-琥珀 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 晶胞结构参数 空间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
4
作者 袁伟 李贺先 +2 位作者 王颖 杨海龙 王国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0-634,共5页
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比较复杂的N-(1-萘基)琥珀酰亚胺进行理论计算时,提出了将溶液构建和随机构象搜索相结合的多分子相互作用体系构建方法,可以简单而准确地得到二聚体和三聚体结构,其中二聚体结构和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 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比较复杂的N-(1-萘基)琥珀酰亚胺进行理论计算时,提出了将溶液构建和随机构象搜索相结合的多分子相互作用体系构建方法,可以简单而准确地得到二聚体和三聚体结构,其中二聚体结构和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了在真空条件下二聚体结构的最低能量构象.对较大体系的三聚体结构采用高精度分子力学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分子构象的影响讨论了溶液结晶过程中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构象变化,为该化合物结晶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相互作用 n-(1-)-琥珀 超分子体系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丁基-4-(6′-氨基己基)氨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及其与曙红Y的能量转移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海杰 赵忠玲 +2 位作者 钱丽丽 徐冬梅 张可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2-1316,共5页
以乙醇为溶剂、1,6-己二胺(HDA)和N-丁基-4-溴-1,8-萘酰亚胺(BBN)为原料合成了N-丁基-4-(6′-氨基己基)氨基-1,8-萘酰亚胺(HBNT),考察了n(HDA):n(BBN)、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反应条件为:以乙醇为溶... 以乙醇为溶剂、1,6-己二胺(HDA)和N-丁基-4-溴-1,8-萘酰亚胺(BBN)为原料合成了N-丁基-4-(6′-氨基己基)氨基-1,8-萘酰亚胺(HBNT),考察了n(HDA):n(BBN)、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反应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n(乙醇):n(HDA):n(BBN)=114:28: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 h。在此条件下,HBNT的收率达96.2%。研究了HBNT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醇、二氯甲烷中的紫外-可见吸收性能和荧光发射性能,得到了HBNT的荧光量子收率等光物理性能数据。同时研究了HBNT与曙红Y之间的能量转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10^(-5)mol/L的HBNT的DMF溶液中,当曙红Y浓度由0.5×10^(-5)mol/L增至10.0×10^(-5)mol/L时,能量转移效率从29.5%增至94.3%,曙红Y的荧光强度增强1.2~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 1 6-己二 n--4--1 8- n--4-(6’-)氨-1 8- 曙红Y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萘基)琥珀酰亚胺玻璃态的晶化
6
作者 王颖 李贺先 +4 位作者 王国昌 钟启林 杨海龙 袁伟 何炳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57-1259,共3页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方法,跟踪研究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的液氮淬冷样品在室温(25℃)即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冷结晶行为.DSC和XRD的结果一致表明,其冷结晶动力学曲线与熔融结晶完全不同,呈现出"快-...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方法,跟踪研究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的液氮淬冷样品在室温(25℃)即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冷结晶行为.DSC和XRD的结果一致表明,其冷结晶动力学曲线与熔融结晶完全不同,呈现出"快-慢-快"的三阶段增长趋势,这一结果可以用低密度界面区成核和体积收缩效应给予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琥珀 冷结晶 玻璃态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4-(N′-取代酰胺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纯清 黎华明 +1 位作者 周向东 刘朋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5-377,共3页
N-取代马来酰亚胺(RMI)是一类重要的新型树脂改性单体,由于其具有刚性五元环的结构,能显著提高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温度,改善材料的工艺性和力学性能[1-9].
关键词 n-[4-(N'-取代)苯]马来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α-甲基-丁酯基)马来酰亚胺微乳液微波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梅芳 刘朋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在微波条件下,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使N-(α-甲基-丁酯基)马来酰亚胺微乳液聚合。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等因素对聚合速率的影响,三条曲线的斜率分别为0.55,1.3,0.5。用PERKIN-ELMERDSC7、200Var... 在微波条件下,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使N-(α-甲基-丁酯基)马来酰亚胺微乳液聚合。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等因素对聚合速率的影响,三条曲线的斜率分别为0.55,1.3,0.5。用PERKIN-ELMERDSC7、200Varian核磁共振仪对聚合物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丁酯)马来 微乳液 微波聚合 热性能 聚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并环丁烯-4-基)马来酰亚胺的制备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海君 朱海亮 +2 位作者 杨军校 刘才林 谢如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对N-(苯并环丁烯-4-基)马来酰亚胺原有文献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温和条件下使该单体产率有所提高。研究了该单体分别与苯乙烯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在溶液中的二元共聚反应,对所得的共聚物进行表征,并对其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 对N-(苯并环丁烯-4-基)马来酰亚胺原有文献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温和条件下使该单体产率有所提高。研究了该单体分别与苯乙烯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在溶液中的二元共聚反应,对所得的共聚物进行表征,并对其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苯并环丁烯-4-基)马来酰亚胺的均聚物具有很高的热分解温度,初始分解温度为400℃,480℃的热失重仅为10%,将其与苯乙烯共聚可显著提高苯乙烯的耐热性,有望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并环丁烯-4-)马来 热稳定性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α-甲基-丁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合研究
10
作者 艾娇艳 刘朋生 周述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以 AIBN为引发剂在氯仿溶剂中成功地合成了耐热型聚苯乙烯 -苯乙烯 / N- (α-甲基 -丁酯基 ) -马来酰亚胺共聚物 (St- co- BAM)。通过 IR、TG、DTA对共聚物的表征 ,研究了其耐热性能 ;讨论了单体全程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共聚合初... 以 AIBN为引发剂在氯仿溶剂中成功地合成了耐热型聚苯乙烯 -苯乙烯 / N- (α-甲基 -丁酯基 ) -马来酰亚胺共聚物 (St- co- BAM)。通过 IR、TG、DTA对共聚物的表征 ,研究了其耐热性能 ;讨论了单体全程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共聚合初始速率的影响 ,测得共聚合总活化能 Ea=76 .2 k J/ mol,共聚合增长活化能 Ep=13.4 k J/ mol,比一般的正常乙烯基单体 Ep 值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丁酯)-马来 耐热型 聚苯乙烯 自由共聚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萘基-琥珀酰亚胺的合成与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家龙 王国昌 +1 位作者 李贺先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59-263,共5页
本文报道用a-萘胺和琥珀酸酐合成1-萘基-琥珀酰亚胺(NPr),并用FT-IR、DSC、X-射线衍射和荧光等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DSC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纯净NPr的熔点与John L Hubbard报道结果(147~149℃)不同,应为(158.3±0.2... 本文报道用a-萘胺和琥珀酸酐合成1-萘基-琥珀酰亚胺(NPr),并用FT-IR、DSC、X-射线衍射和荧光等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DSC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纯净NPr的熔点与John L Hubbard报道结果(147~149℃)不同,应为(158.3±0.2℃);熔融淬火样品仍存在部分结晶,并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冷结晶;FT-IR结果表明羰基伸缩振动产生反对称振动(1705cm-1)和对称振动(1779cm-1)的能级分裂;荧光光谱结果则进一步表明该化合物的电子云排布结构与单体萘环相似,其原因可归于羰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氮原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琥珀 红外光谱 荧光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乙基萜品烯马来酰亚胺基磺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蔺志铎 段文贵 +4 位作者 林桂汕 廖静妮 赖刚 殷宪龙 雷福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81,共9页
以α-蒎烯(1)为原料,经Wagner-Meerwein重排得α-萜品烯(2),2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得到α-萜品烯马来酸酐(3),3再与N-芳磺酰基乙二胺(4)反应,合成得到12个新型N-氨乙基萜品烯马来酰亚胺基磺酰胺类化合物(5a^5l)。采用FT... 以α-蒎烯(1)为原料,经Wagner-Meerwein重排得α-萜品烯(2),2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得到α-萜品烯马来酸酐(3),3再与N-芳磺酰基乙二胺(4)反应,合成得到12个新型N-氨乙基萜品烯马来酰亚胺基磺酰胺类化合物(5a^5l)。采用FT-IR、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目标产物作了分析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5c(R=3-CH3)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对花生褐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68.8%、68.3%、62.3%和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n-氨乙萜品烯马来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乙基萜品烯马来酰亚胺基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静妮 段文贵 +3 位作者 马献力 蔺志铎 雷福厚 殷宪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5-1352,共8页
以α-蒎烯为原料,在质子酸催化下发生重排得到α-萜品烯,再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得到α-萜品烯马来酸酐加成物3,然后与乙二胺反应制备N-氨乙基萜品烯马来酰亚胺4。在三乙胺(TEA)催化下,4与各种取代苯甲酰氯发生N-酰化反... 以α-蒎烯为原料,在质子酸催化下发生重排得到α-萜品烯,再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得到α-萜品烯马来酸酐加成物3,然后与乙二胺反应制备N-氨乙基萜品烯马来酰亚胺4。在三乙胺(TEA)催化下,4与各种取代苯甲酰氯发生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1个新型N-氨乙基萜品烯马来酰亚胺基酰胺化合物5a^5k。初步探索了合成条件,并利用1H-NMR、13C NMR、FT-IR、ESI-MS、UV-vis和元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目标产物作了分析和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其中3-甲基苯基-N-氨乙基萜品烯马来酰亚胺基酰胺5g在50μg·m L-1浓度下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达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n-氨乙萜品烯马来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并环丁烯-4-基)马来酰亚胺的Diels-Alder反应及聚合物热稳定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海亮 杨海君 +2 位作者 杨军校 刘才林 谢如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6,共4页
对N-(苯并环丁烯-4-基)马来酰亚胺(NBCBMI)单体在热引发下发生的Diels-Alder反应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该单体和苯乙烯(St)及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的自由基共聚物分别与NPMI发生的Diels-Alder反应,并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通... 对N-(苯并环丁烯-4-基)马来酰亚胺(NBCBMI)单体在热引发下发生的Diels-Alder反应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该单体和苯乙烯(St)及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的自由基共聚物分别与NPMI发生的Diels-Alder反应,并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Diels-Alder反应前后聚合物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聚合物DANBCBMI初始分解温度约为500℃,600℃的热失重仅为32.21%,比NBCBMI自由基聚合产物PNB-CBMI的热稳定性有显著提高,而共聚物在发生Diels-Alder反应后的溶解性下降,但热稳定性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并环丁烯4-)马来 DIELS-ALDER反应 热稳定性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萜品烯马来酰亚氨基酰腙化合物合成及抑菌、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珂 郑万里 +4 位作者 蒋彩娜 周小群 李芳耀 辛懋 马献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77-1384,共8页
以α-萜品烯(1)为原料,与马来酸酐反应,通过Diels-Alder环加成得到α-萜品烯马来酸酐(2),再与水合肼酰化得到中间体N-氨基-α-萜品烯马来酰亚胺(3),然后在冰醋酸的催化下分别与多氟取代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9个多氟α-萜品烯马来... 以α-萜品烯(1)为原料,与马来酸酐反应,通过Diels-Alder环加成得到α-萜品烯马来酸酐(2),再与水合肼酰化得到中间体N-氨基-α-萜品烯马来酰亚胺(3),然后在冰醋酸的催化下分别与多氟取代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9个多氟α-萜品烯马来酰亚胺基酰腙4a^4i。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和13 C NMR)以及电喷雾-质谱(ESI-MS)等多种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初步的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50 mg·L^-1下,化合物3-三氟甲基-α-萜品烯马来酰亚氨基酰腙(4b),2,4-二氟-α-萜品烯马来酰亚氨基酰腙(4e),2,5-二氟-α-萜品烯马来酰亚氨基酰腙(4f),3,4-二氟-α-萜品烯马来酰亚氨基酰腙(4h),对苹果轮纹病毒抑制率分别为93.9%,75.5%,70.1%,75.4%;除草活性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100 mg·L^-1,3-三氟甲基-α-萜品烯马来酰亚氨基酰腙(4b),4-三氟甲基-α-萜品烯马来酰亚氨基酰腙(4c)对油菜的胚根生长具有的抑制作用分别为62.2%,48.2%。综合分析,在质量浓度100 mg·L^-1下,化合物3-三氟甲基-α-萜品烯马来酰亚氨基酰腙(4b)的综合效果最好,对苹果轮纹病菌抑制率93.9%,活性级别为A级,对油菜的胚根生长的抑制率62.6%,活性级别为B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萜品烯 n--α-萜品烯马来 α-萜品烯马来 抗菌活性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马来酰亚胺环氧树脂固化剂分子的结构、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自然 陶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1++G**方法计算研究了N-(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胺(a)、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醚(b)、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二缩水甘油胺(c)三个新型含马来酰亚胺固化剂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吸收光谱、...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1++G**方法计算研究了N-(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胺(a)、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醚(b)、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二缩水甘油胺(c)三个新型含马来酰亚胺固化剂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吸收光谱、热力学性质.获得了它们的稳定结构、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分子轨道图,模拟出标准摩尔热容C_(pm)~θ、标准摩尔熵S_m~θ、标准摩尔焓H_m~θ等气态热力学性质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4-马来)缩水甘油 4-马来缩水甘油醚 n-(4-马来)二缩水甘油 密度泛函理论 光谱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激活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英 邹晓华 +3 位作者 付再林 方慧 陈素红 吕圭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对酶再激活效应,用SDS-PAGE和负染凝胶法评价CP对mGST-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引起小鼠微粒体中mGST-Ⅰ活性增加;NEM在mGST-Ⅰ半胱氨酸-49-巯基(cys-49-SH)上的活化效应减弱,而CP引起的mGST-Ⅰ激活效应不被二硫键还原剂DTT逆转。激活的mGST-Ⅰ电泳图谱未见蛋白分子量变迁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剂量CP致mGST-Ⅰ激活效应机制主要是酶分子cys-49-SH上单个巯基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 微粒体 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 二巯丁二醇 n-马来 半胱氨酸-49-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