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N-(2-羟基-1-萘酚醛)-2,6-二亚胺吡啶合Co(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梅
侯林荣
+1 位作者
高作宁
杨天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86-1192,共7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研究了N,N-(2-羟基-1-萘酚醛)-2,6-二亚胺吡啶合Co(Ⅱ)配合物([Co(BHNP)]2+)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DNA浓度增大,配合物的氧化峰电位Ep正移,氧化峰电流Ip降低;最大吸收波...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研究了N,N-(2-羟基-1-萘酚醛)-2,6-二亚胺吡啶合Co(Ⅱ)配合物([Co(BHNP)]2+)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DNA浓度增大,配合物的氧化峰电位Ep正移,氧化峰电流Ip降低;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吸光度值降低。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采用电化学方法得到配合物与DNA形成结合物的结合位点m=0.966,结合常数β=3.05×104L/mol。进一步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计算得出的值与电化学法所得结果基本相吻合。同时利用DNA与配合物作用形成结合物导致Ip降低,且峰电流降低值在2.0×10^-5-1.0×10^-3mol/L范围内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其中线性方程为ΔIp(μA)=5.516 1×10^3cDNA(mol/L)+0.253 1,R=0.996 0。是一种简单、快速的DNA电化学测定方法。对模拟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
(
羟基
萘
酚醛
)
二
亚
胺
吡啶
合co
(
ⅱ
)
配合
物
DNA
电化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N-(2-羟基-1-萘酚醛)-2,6-二亚胺吡啶合Co(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梅
侯林荣
高作宁
杨天林
机构
宁夏大学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86-1192,共7页
基金
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0623)资助项目
文摘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研究了N,N-(2-羟基-1-萘酚醛)-2,6-二亚胺吡啶合Co(Ⅱ)配合物([Co(BHNP)]2+)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DNA浓度增大,配合物的氧化峰电位Ep正移,氧化峰电流Ip降低;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吸光度值降低。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采用电化学方法得到配合物与DNA形成结合物的结合位点m=0.966,结合常数β=3.05×104L/mol。进一步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计算得出的值与电化学法所得结果基本相吻合。同时利用DNA与配合物作用形成结合物导致Ip降低,且峰电流降低值在2.0×10^-5-1.0×10^-3mol/L范围内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其中线性方程为ΔIp(μA)=5.516 1×10^3cDNA(mol/L)+0.253 1,R=0.996 0。是一种简单、快速的DNA电化学测定方法。对模拟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N
n-
(
羟基
萘
酚醛
)
二
亚
胺
吡啶
合co
(
ⅱ
)
配合
物
DNA
电化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Keywords
N,N′-bis(hydroxy-naphthaldehyde)-pyridyenediimine,DNA,electrochemistry,UV-Vis spectrum
分类号
O647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N-(2-羟基-1-萘酚醛)-2,6-二亚胺吡啶合Co(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
王梅
侯林荣
高作宁
杨天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