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雅 刘阔 +8 位作者 楼煜清 刘洁琳 王佐广 文杰 严山 牛秋丽 顾伟 李志忠 温绍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探讨NT-proBNP作为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客观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顺序入选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行NT-proBNP检测的患者844例,... 目的研究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探讨NT-proBNP作为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客观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顺序入选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行NT-proBNP检测的患者844例,按照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和不同梗死相关血管进行分组,采用方差分析和2χ检验等分析对比各组间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NT-proBNP水平升高,左房直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NT-proBNP水平、患者年龄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升高,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年龄、左房直径、LVEDd、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NT-proBN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NT-proBNP可能会成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n末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冠状动脉造影后对比剂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卢海燕 吕玲春 +4 位作者 沈珈谊 徐剑 吴小燕 韦铁民 纪建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7-821,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前血清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是否是一独立预测CAG后发展为对比剂肾病(CIN)的可靠有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12月收治的228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CAG前24 h内检测血清NT-proBNP...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前血清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是否是一独立预测CAG后发展为对比剂肾病(CIN)的可靠有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12月收治的228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CAG前24 h内检测血清NT-proBNP、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ys)C、血尿素氮(BUN)、尿酸(UA),CAG后24、48、72 h检测NT-proBNP、SCr、BUN、UA。根据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根据CAG后72 h内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n=36)和非CIN组(n=192)。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CAG前NTproBNP对CIN预测价值。结果 CIN组、非CIN组CAG前NT-proBNP分别为(1 065.41±275.08)pg/m L、(533.02±489.32)pg/m L(P<0.001),NT-proBNP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95%CI=0.768~0.875),CIN发生预测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G前NT-proBNP是CIN发病危险因素,NT-proBNP升高患者CIN发病率比正常患者高2.42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AG前NT-proBNP与CAG后SCr升高绝对值呈正相关(OR=0.17,P=0.01)。结论 CAG前NT-proBNP是独立预测急性胸痛患者CAG后发生CIN的简便、可靠有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基末端 冠状动脉造影 对比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在脓毒血症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红玉 王佳 孙晓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6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检测血浆中PCT和NT-pro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6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检测血浆中PCT和NT-pro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清PCT和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PCT、NT-pro-BNP浓度、APACHEII评分3者之间均呈正相关。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的血清PCT和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1)。PCT和NT-pro-BNP预测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95%CI:0.821-0.998),0.748(95%CI:0.625-0.903)。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和NT-pro-BNP表达水平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中性粒细胞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金小芹 张静 杨林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合肥市第...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0例纳入观察组,根据颈动脉IMT值,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正常组(IMT<0.9 mm,32例)、增厚组(0.9 mm≤IMT<1.2 mm,31例)和斑块组(IMT≥1.2 mm,27例)3个亚组。再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9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NT-proBNP、NEU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浆NT-proBNP、NEU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血浆NT-proBNP、NEU水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SBP、TC、TG、LDL-C、NT-proBNP、NEU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组、增厚组患者血浆NT-proBNP、NEU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且斑块组患者血浆NT-proBNP、NEU水平均显著高于增厚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NEU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r=0.805、0.758,均P<0.001)。血浆NT-proBNP、NEU预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的AUC分别为0.776、0.747,灵敏度分别为85.4%、64.6%,特异度分别为61.9%、78.6%;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80,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79.6%。结论血浆NT-proBNP、NEU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程度均密切相关,患者颈动脉IMT越厚,血浆NT-proBNP、NEU水平越高。血浆NT-proBNP联合NEU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n末端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左心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邱卓明 康闪闪 +3 位作者 黎振兴 朱恬华 区雪婷 魏立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82-3185,共4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左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呼吸内科病房确诊或既往诊断为AECOPD的患者109例,根据心脏彩超及临床特点将患者分为左...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左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呼吸内科病房确诊或既往诊断为AECOPD的患者109例,根据心脏彩超及临床特点将患者分为左心衰组(A组,21例)及非左心衰组(B组,88例),探讨影响AECOPD患者血浆NT—proBNP升高的相关因素,以及NT-proBNP对AECOPD合并左心衰的诊断价值,并拟出排除及诊断截点。结果: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NT—proBNP与降钙素原PCT(卢=0.180,P=0.011)、肺动脉压PAP(β=0.333,P:0.000)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β=-0.511,P=0.000)呈负相关,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9(95%CI:0.915~1.002,P=0.000).排除截点为794.6pg/mL(敏感性:90.5%,特异性:92%),诊断截点为1618pg/mL(敏感性:85.7%,特异性:97.7%)。结论:NT—proBNP可协助诊断AECOPD患者是否合并左心衰。除左心功能不全外,系统炎症、肺动脉高压状态也可能是影响AECOPD患者NT—proBNP升高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左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N末端前体水平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媛媛 王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T2DM-MI)与血清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60例T2DM、70例T2DM-MI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CK和CK-MB水平,记录峰值浓度,并分析T2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T2DM-MI)与血清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60例T2DM、70例T2DM-MI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CK和CK-MB水平,记录峰值浓度,并分析T2DM-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CK、CK-M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MI组和T2DM组血清NT-proBNP、CK及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MI组高于T2DM组(P<0.05)。T2DM-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CK、CK-MB峰值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0,0.811,P均<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有望成为T2DM并发MI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肌梗死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甘永雄 林先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浙江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77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按照出院后随访6...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浙江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77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按照出院后随访6个月的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n=55)及非MACE组(n=122),按照入院时的QRS波时限分为QRS波时限≤120 ms组(n=113),QRS波时限>120 ms组(n=64),收集两组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QRS波时限与NT-pro BNP以及相关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QRS波时限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血清尿酸、空腹血糖(FPG)、NT-pro BNP水平升高,QRS波时限QTc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QRS波时限≤120 ms组比较,QRS波时限>120 ms组LVEF降低,而LVMI、NT-pro BNP水平、MACE发生率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QRS波时限与NT-pro BNP呈正相关(r=0.3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QRS波时限延长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42,95%CI(1.260,2.839)]。结论 QRS波时限延长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 BNP以及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应当引起医师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力衰竭 n末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主流方法学定价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泽昀 金春林 +1 位作者 王海银 杨晓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3,共3页
根据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的要求,规范对项目的重新划分并制定收费定价框架,要求实验室诊断项目要按照不同级别医院使用的主流检验方法进行参考定价。通过... 根据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的要求,规范对项目的重新划分并制定收费定价框架,要求实验室诊断项目要按照不同级别医院使用的主流检验方法进行参考定价。通过对目前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几种主要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了在实验室检测项目中采取主流方法学定价的利弊,为政府确定主流方法和科学定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检测项目 价格 检测方法 n末端 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脑钠肽对川崎病的诊断及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庚英 汪顺雨 杜忠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川崎病的诊断及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川崎病的诊断及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36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CAL将入选患儿分为CAL组(57例)和NCAL组(279例),选取该院同期伴有发热并排除心肌损害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浆NT-proBNP、BN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川崎病和CAL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对川崎病及并发CAL的预测价值。结果川崎病患儿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CAL组患儿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NCAL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和BNP均是发生川崎病和CAL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预测川崎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8和0.696,截断值分别为382.5 pg/ml和35.8 pg/ml,二者联合预测川崎病的AUC为0.895。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预测CAL的AUC分别为0.857和0.728,截断值分别为513.0 pg/ml和41.3 pg/ml,二者联合预测CAL的AUC为0.871。结论川崎病急性期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均显著升高;与BNP相比,NT-proBNP对川崎病和CAL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并未明显优于单独NT-proB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n末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重 刘亦恒 +1 位作者 贾瑞鹏 钟海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与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住院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109例为研...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与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住院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将其分为高水平组(22例)、中等水平组(12例)、低水平组(42例)、正常组(33例);依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0例)和生存组(99例)。比较所有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分析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NT-proBNP水平评估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患者年龄、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均P<0.05);高水平组和中等水平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及6个月病死率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正常组(均P<0.05),高水平组患者6个月病死率显著高于中等水平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6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血清NT-proBNP>2450.00 ng/L和APACHEⅡ评分>19.50分均是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T-proBNP水平预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31%和89.72%。结论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利于评估术前风险,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 创伤性骨折 预后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和肽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何艺 冉华 +3 位作者 王正中 郑全 梁伯平 蒲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roadrenomedullin N-terminal 20 peptide,PAM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其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roadrenomedullin N-terminal 20 peptide,PAM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入选CHF患者72例和32例非CHF对照,检测纳入对象血浆和肽素、PAMP和NT-proBNP水平,心脏彩超评价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果:CHF患者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并随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和肽素分别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r=0.508)、血肌酐(r=0.320)、NYHA分级(r=0.567)、NT-proBNP(r=0.412)呈显著正相关(均有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63,P<0.01)。CHF患者血浆PAM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在CHF中显著升高,并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肾上腺髓质素n端20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红细胞生成素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严启荣 李霞 李鹏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为NPPV对心力衰竭合并OSAHS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为NPPV对心力衰竭合并OSAHS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于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和50例体检正常患者,将5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设为OSAHS组,50例体检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患者EPO、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蛋白含量(MCH)、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NT-proBNP水平、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夜间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 OSAHS患者治疗前后EPO、Hb、RBC、MCH、HCT、MCV均高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治疗后EPO、Hb、RBC、MCH、HCT、MCV均低于治疗前(P<0.05);OSAHS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OSAHS患者治疗前后LSaO_2、AHI均低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治疗后LSaO_2、AHI均高于治疗前(P<0.05);NT-proBNP水平、EPO、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与AHI呈正相关(r=0.547、r=0.864、r=0.487、r=0.657,P<0.05);NT-proBNP水平、EPO、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与LSaO_2呈负相关(r=-0.574、r=-0.693、r=-0.754、r=-0.583,P<0.05)。结论 NPPV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NT-proBNP水平及EPO,同时显著改善LSaO_2及AHI,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器官损害,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力衰竭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复脉颗粒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内酯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晓升 汪晶 +3 位作者 王以宁 马晓霞 王靖 马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益心复脉颗粒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内酯素(visfa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给... 目的探讨益心复脉颗粒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内酯素(visfa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给予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益心复脉颗粒治疗,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浆visfatin、MMP-9、NT-pro BNP变化,心脏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变化,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浆visfatin、MMP-9、NT-pro BNP及心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visfatin、MMP-9、NT-pro 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SV、CI及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力限制、情绪、症状及社会限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益心复脉颗粒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复脉颗粒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内酯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末端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昊 王玲香 段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93-1794,共2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价值。方法: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测定144例呼吸困难(包括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的NT-proBNP浓度,同时测定50例对照组NT-proBNP浓度,进行比较分...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价值。方法: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测定144例呼吸困难(包括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的NT-proBNP浓度,同时测定50例对照组NT-proBNP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浓度(3 229.35±1 518.25)pg/m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652.5±435.86)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NT-proBNP可作为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一个客观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 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血清总胆固醇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15
作者 代天顾 何清 +5 位作者 高雪菲 张高钰 樊佳溶 王子涵 肖响 李琳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2期4061-4066,共6页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20%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血管事件风险倍增。传统预测模型多依赖单一指标,存在局限性。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总胆固醇(T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20%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血管事件风险倍增。传统预测模型多依赖单一指标,存在局限性。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总胆固醇(T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116)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n=19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测定患者入院baPWV、血清TC及NT-proBNP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baPWV、TC、NT-proBNP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PWV(OR=1.016,95%CI=1.001~1.031)、TC(OR=2.723,95%CI=1.648~4.498)、NT-proBNP(OR=1.006,95%CI=1.001~1.010)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aPWV、TC、NT-proBNP水平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7、0.760、0.693(P<0.05),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25(P<0.05)。结论baPWV(血管弹性)、TC(脂代谢)及NT-proBNP(心肌损伤)构成的多维度联合预测模型,较单一指标显著提升高血压患者冠心病风险识别能力(AUC>0.8)。该无创联合检测策略可作为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补充性风险分层工具,为冠心病早期干预窗口期评估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总胆固醇 n末端B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NT-proBNP水平及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对患者容量负荷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8
16
作者 马丽 刘元生 +1 位作者 余剑波 朱继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评估对于纠正容量负荷过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对患者容量负荷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 目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评估对于纠正容量负荷过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对患者容量负荷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抗心衰治疗的9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相对容量平衡水平分为容量超负荷组(65例)和非容量超负荷组(33例)。对所有出院患者随访30 d,并将发生死亡及心源性再住院患者纳入事件组(30例),其余为无事件组(68例)。比较NT-proBNP、IVC-CI在不同容量负荷及预后分组中的表达,以及不同容量负荷组患者包括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等在内的容量性指标水平。分析NT-proBNP、IVC-CI与患者容量负荷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容量超负荷组NT-proBNP、PCWP、CVP水平高于非容量超负荷组,IVC-CI、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低于非容量超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呈负相关(r=-0.395、-0.403、-0.344,P<0.05),与PCWP、CVP呈正相关(r=0.489、0.526,P<0.05);IVC-CI与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呈正相关(r=0.724、0.694、0.644,P<0.05),与PCWP、CVP呈负相关(r=-0.206、-0.284,P<0.05)。ROC曲线显示,NT-proBNP、IVC-CI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的AUC为0.809、0.839,预测准确性较高;两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981,预测准确性高于NT-proBNP(Z=3.812,P<0.05)和IVC-CI(Z=3.365,P<0.05)。出院时,事件组NT-proBNP水平[(987.54±246.31)pg/mL]高于无事件组[(692.48±153.26)pg/mL],IVC-CI[(40.25±8.28)%]低于无事件组[(53.93±9.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1d、出院时的NT-proBNP水平增高、IVC-CI降低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治疗后1d NT-proBNP、IVC-CI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825、0.866;两项联合预测AUC为0.928,预测准确性高于NT-proBNP单项检测(Z=2.071,P<0.05),但与IVC-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15,P>0.05)。出院时NT-proBNP、IVC-CI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806和0.847,预测准确性较高;两项联合预测AUC为0.982,显著高于NT-proBNP(Z=3.589,P<0.05)、IVC-CI(Z=3.274,P<0.05)。结论NT-proBNP、IVC-CI与容量性指标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并可提高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型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容量负荷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X3及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冠脉损害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蒋丰智 赵青 +4 位作者 曾俊峰 陈剑雄 王燕利 林桂蟾 黎小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PTX3及NT-proBNP作为生物标记物在评估儿童川崎病(KD)冠脉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64例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PTX 3、NT-proBNP和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浓度,并在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同时选取同年龄仅呼吸道感... 目的探讨PTX3及NT-proBNP作为生物标记物在评估儿童川崎病(KD)冠脉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64例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PTX 3、NT-proBNP和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浓度,并在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同时选取同年龄仅呼吸道感染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各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和相关性评价;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急性期PTX3和NT-proBNP对KD的诊断效能。结果各组间血清中IL-1β、IL-6、TNF-α、NT-proBNP和PTX 3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各指标均以KD组急性期为最高。KD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CAL)组与NCAL组间比较,血清PTX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3和NT-proBNP均与IL-1β、IL-6、TNF-α成正相关(r=0.645~0.697,P<0.001)。PTX3和NT-proBNP诊断K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95%CI:0.862~0.957,P<0. 001)和0. 918(95%CI:0. 856~0. 981,P<0. 001)。结论 PTX 3和NT-proBNP有助于KD诊断,PTX 3与病情活动性相关,可用作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脉损害 正五聚蛋白3 n末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建湘 谭元生 邓满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中药。两组均以4周作为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中药。两组均以4周作为观察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等的变化;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结果:心功能分级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各参数(LVESD、LVESV、LVEF)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加人参方配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迎杰 张航 +4 位作者 李玉明 杨向红 林涛 韩如冰 王亚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四逆加人参方配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明仁医院2017年8月—2019年4月收治的诊及住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 目的研究四逆加人参方配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明仁医院2017年8月—2019年4月收治的诊及住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逆加人参方配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分析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心衰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90.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和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相关细胞因子、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T-proBNP、核转录因子-κB(NF-κB)、神经肽Y(NPY)、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6MWT、F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10.00%)与对照组(60.0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加人参方配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可调节NT-proBNP、NF-κB、NPY、IL-18的表达水平,改善心功能和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加人参方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n末端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对QTd和血浆NT-proBNP水平 被引量:30
20
作者 曾文军 李海涛 高彦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对血浆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96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对血浆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96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就诊号分为中西医组、西医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中西医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2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的动态心电图心跳次数、早搏次数、血浆NTpro BNP及心电图QTd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的室性早搏Lown氏分级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愈显率64.58%高于西医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优于单用西药,能更显著的降低血浆NT-pro BNP及心电图QT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n氨基末端 QT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