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水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16
1
作者 叶长燊 林诚 邱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为获得进一步研究DMF废水萃取回收工艺所需的基础数据,利用液液平衡釜在常压下温度分别为30℃、35℃、40℃时进行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水体系的液液相平衡实验,各物质的平衡组成由气相色谱分析,所得液液相平衡数据用NRTL和UNIQUAC... 为获得进一步研究DMF废水萃取回收工艺所需的基础数据,利用液液平衡釜在常压下温度分别为30℃、35℃、40℃时进行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水体系的液液相平衡实验,各物质的平衡组成由气相色谱分析,所得液液相平衡数据用NRTL和UNIQUAC模型进行关联,应用单纯形法求得相应的模型参数。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NRTL与UNIQUAC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模型计算的总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32和0.0033,总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60%和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水体系 液液相平衡 nRTL模型 UnIQUA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乙醇-水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春利 孙晶晶 +3 位作者 吕建华 李玉杰 靳红星 龙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33,共5页
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及其组成的复合溶剂为萃取剂,在间歇萃取精馏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乙醇-水共沸体系的分离过程。实验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流率、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溶剂的最佳配比为7∶3(二... 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及其组成的复合溶剂为萃取剂,在间歇萃取精馏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乙醇-水共沸体系的分离过程。实验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流率、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溶剂的最佳配比为7∶3(二甲基亚砜与N,N-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随着溶剂流率与回流比的增大,复合溶剂分离效果增强;在最佳配比下,当回流比为2,溶剂流率为15 mL/min时,乙醇的质量分数可达99.14%,比单一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分别提高了3.29%和1.71%,且单位产品溶剂消耗最低为1.58 mL/mL,此时复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乙醇-水的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萃取精馏 复合溶剂 乙醇- n n-二甲基甲酰胺 甲基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锑铁非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剂高效吸收H_(2)S的研究
3
作者 张顺昆 陈鸿元 +3 位作者 王雪凝 王英杰 戴攀 邱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将SbCl_(3)和FeCl_(3)按一定比例引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构建了一种非水相湿法氧化脱硫体系。对脱硫剂及其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脱硫试验研究了该体系对H 2S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该脱硫剂在常温常压下的硫容可达8.91 g/L... 将SbCl_(3)和FeCl_(3)按一定比例引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构建了一种非水相湿法氧化脱硫体系。对脱硫剂及其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脱硫试验研究了该体系对H 2S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该脱硫剂在常温常压下的硫容可达8.91 g/L,添加适量的水及提高一定的温度均有助于提高其脱硫效率。在适量Cu^(2+)存在下,该系统在连续5次脱硫-再生循环后,硫容水平保持在初始硫容的90%以上,再生后的固体产物为高纯硫磺。此外,Sb^(3+)是保证H_(2)S有效吸收的关键组分,适量Cu^(2+)的存在可促进Fe^(2+)向Fe^(3+)转化,以促进体系的氧化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硫 体系 n n -二甲基甲酰胺 硫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