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辐照聚乙烯醇纤维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的接枝、交联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万喜 张长春 +3 位作者 孙国恩 董文飞 于黎 石洪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缓冲溶液和亚铁离子存在下 ,辐照后的聚乙烯醇 ( PVA)纤维和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发生接枝、交联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和聚合物质量比、亚铁离子浓度、p H值、温度、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 在缓冲溶液和亚铁离子存在下 ,辐照后的聚乙烯醇 ( PVA)纤维和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发生接枝、交联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和聚合物质量比、亚铁离子浓度、p H值、温度、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合于提高 PVA纤维的耐热软化点的接枝率为 1 5 %~ 2 0 % ,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亚铁离子浓度为 0 .0 0 1 mol/L ,单体浓度大于 2 .5 g/d L,单体和聚合物的质量比 ( m ( N ,N -MBAA) /m( PVA) )大于 0 .4 ,p H值 3.4 ,接枝温度 80℃ ,接枝反应时间 1 5~ 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n 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接枝共聚 交联 辐照 钴60 PVA纤维 改性 耐热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OP-10对Q235钢在1 mol/L HCl中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樊林 王鹏杰 +3 位作者 宋昱灏 刘婉颖 梅宗斌 林元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7,共9页
针对在酸洗工况下金属的腐蚀问题,为解决单一缓蚀剂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的最佳缓蚀浓度基础上将其与OP-10复配(N&P),采取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分析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N和N&P缓蚀剂... 针对在酸洗工况下金属的腐蚀问题,为解决单一缓蚀剂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的最佳缓蚀浓度基础上将其与OP-10复配(N&P),采取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分析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N和N&P缓蚀剂对Q235钢在1.0 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NN的交流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和失重实验所得的最佳缓蚀率分别为73.32%、85.57%、77.46%,而将NN与OP-10复配后的缓蚀效率分别提升至92.34%、96.26%、90.14%。量子化学表明:N&P吸附位点主要为OP-10分子中的大Π键和C-O键以及NN分子中的C=O键、C=C键、C-N键,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甲基丙烯酰胺 OP-10 电化学 失重实验 缓蚀性能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在^(60)Co-γ射线下的辐照效应
3
作者 张万喜 张长春 +3 位作者 孙国恩 董文飞 于黎 石洪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75-978,共4页
报道了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在 60 Co-γ射线下辐照效应 .对不同辐照条件下的双键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 .同时讨论了固态 N,N -MBAA和 N,N -MBAA水溶液经辐照后的结构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固态 N,N -MBAA在较高温... 报道了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在 60 Co-γ射线下辐照效应 .对不同辐照条件下的双键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 .同时讨论了固态 N,N -MBAA和 N,N -MBAA水溶液经辐照后的结构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固态 N,N -MBAA在较高温度下辐照易聚合 ,因此辐射敏化反应 PVA纤维应在常温下进行辐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丙烯酸酰胺 辐射效应 敏化交联 红外吸收光谱 钴60 γ射线 聚乙烯醇纤维 辐射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4
作者 朱露山 周秀芹 +1 位作者 项东升 曾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263-1266,共4页
以N-甲基咪唑、2-氯乙基苯、硫酸氢钾合成1-甲基-3-[α-甲基-(4-磺酸苄基)]咪唑硫酸氢盐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甲醛和丙烯腈反应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M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醛)... 以N-甲基咪唑、2-氯乙基苯、硫酸氢钾合成1-甲基-3-[α-甲基-(4-磺酸苄基)]咪唑硫酸氢盐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甲醛和丙烯腈反应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M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醛)∶n(丙烯腈)=1.2∶1.0,酸性离子液体用量为丙烯腈质量的8.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在该条件下MBA的收率>92%,纯度为98%以上,且反应结束后,产物易于分离,酸性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5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液体 n n-甲基丙烯酰胺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接枝共聚合改性聚丙烯微孔膜 被引量:2
5
作者 邓秀玲 蒋姗 俞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在膜表面形成聚合物交联网络,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观察膜表面的结构... 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在膜表面形成聚合物交联网络,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观察膜表面的结构和形貌的变化。探索了单体浓度、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PP膜表面确有聚合反应的发生。DSC测试证实,接枝后的微孔膜熔点略有提高。热收缩率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后微孔膜的热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微孔膜 丙烯酰胺 n n-甲基丙烯 接枝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存在下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逆-休眠自由基聚合
6
作者 李彬 石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0,共5页
近几年,有机催化剂存在下碘代化合物调控的可逆-休眠自由基聚合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文中发现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NDSE)可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应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逆-休眠自由基聚合(RDRP)。通过偶氮二异庚腈(ABVN)与单质碘原位反... 近几年,有机催化剂存在下碘代化合物调控的可逆-休眠自由基聚合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文中发现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NDSE)可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应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逆-休眠自由基聚合(RDRP)。通过偶氮二异庚腈(ABVN)与单质碘原位反应生成的碘代化合物与催化剂NDSE共同作用可以很好地调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该聚合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特征,诸如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线性、聚合物实际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相吻合、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分散系数1.16~1.28)。通过改变温度与催化剂用量发现在65℃时,催化剂相对单体摩尔量为0.0025时实现了相对较好的催化效果,设计相对分子质量10300,反应8 h左右,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分散系数为1.2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该体系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和反应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n n--水杨醛-缩乙二胺 可逆-休眠自由基聚合 有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2-(1,3-二氧异吲哚-2-基)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睿 徐康 +2 位作者 张晓飞 闫育蒙 马丽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9-1296,共8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PA)、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经亲电加成-消除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双(2-邻苯二甲酰亚胺)胺(DETA-2PA),其再与丙烯酰氯(AC)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N,N-双[2-(1,3-二氧异吲哚-2-基)乙基]丙烯酰胺(AC-DETA-2PA)。通过... 以邻苯二甲酸酐(PA)、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经亲电加成-消除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双(2-邻苯二甲酰亚胺)胺(DETA-2PA),其再与丙烯酰氯(AC)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N,N-双[2-(1,3-二氧异吲哚-2-基)乙基]丙烯酰胺(AC-DETA-2PA)。通过FTIR、1HNMR、元素分析、HRMS、HPLC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并用TGA、荧光光谱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C)∶n(DETA-2PA)及催化剂用量4个因素对合成AC-DETA-2PA胺值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对AC-DETA-2PA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其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AC)∶n(DEETA-2PA)=1.6∶1.0,反应温度为25℃,催化剂氢化钠用量占反应物(AC和DETA-2PA)总质量的8.46%,反应时间4h。在该条件下,AC-DETA-2PA的胺值可达2.96 mg KO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邻苯二甲酰胺)胺 n n-[2-(1 3-二氧异吲哚-2-基)乙基]丙烯酰胺 响应面设计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文强 杨磊 朱明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蒸馏水高达 80 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甲基纤维素 丙烯酸 n n^+ -甲基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乌云高娃 卢冠忠 +2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应用反相悬浮技术合成了珠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N ,N′-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并将巨大芽孢杆菌 ( Bacillus megaterium)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偶联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载体上 ,制成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其表观活性为 3... 应用反相悬浮技术合成了珠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N ,N′-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并将巨大芽孢杆菌 ( Bacillus megaterium)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偶联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载体上 ,制成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其表观活性为 3 71 U/g(干重 ) ,水解青霉素 G钾盐的最适温度为 47°C,最适 p H为 8.5 ,在 p H4.5~ 9.0 ,温度 40°C以下时酶的活性稳定 ,表观米氏常数 Km为 1 .3 3× 1 0 -2 mol/L ,最大反应速度 vmax为 1 .2 7× 1 0 -5mol/min,固定化酶在 4°C冰箱保存 3 5 d,再水解 w=0 .0 2的青霉素 G钾盐溶液 ,重复使用 3 0次 ,保留酶活性 88.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n n'-甲基(丙烯酰胺) 反相悬浮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钠)-壳聚糖吸水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国杰 崔英德 +2 位作者 王富华 李金蔓 王飞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7,40,共3页
以丙烯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合成了丙烯酸壳聚糖吸水树脂。研究了氯化钠、引发剂硝酸铈铵、丙烯酸与壳聚糖配比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 以丙烯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合成了丙烯酸壳聚糖吸水树脂。研究了氯化钠、引发剂硝酸铈铵、丙烯酸与壳聚糖配比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氯化钠0.6g、硝酸铈铵96mg、丙烯酸与壳聚糖比例为14.5∶1.5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48mg时合成树脂吸水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壳聚糖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酰胺 硝酸铈铵 醋酸溶液 吸水性能 工艺条件 正交实验 合成树脂 引发剂 交联剂 氯化钠 吸水率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态层状N,N-二乙酸亚氨基亚甲基膦酸-磷酸氢锆的制备及插层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丽明 傅相锴 +2 位作者 杨新斌 陈静蓉 饶小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8-450,共3页
采用氢氟酸络合法合成了结晶度高的N,N 二乙酸亚氨基亚甲基膦酸 磷酸氢锆 (α ZPPMIDA) 层状晶体,层间距为 1. 477nm。研究了正丁胺对α ZP PMIDA的插层反应, 用 IR、XRD、TG DSC热分析和元素分析对该插层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正... 采用氢氟酸络合法合成了结晶度高的N,N 二乙酸亚氨基亚甲基膦酸 磷酸氢锆 (α ZPPMIDA) 层状晶体,层间距为 1. 477nm。研究了正丁胺对α ZP PMIDA的插层反应, 用 IR、XRD、TG DSC热分析和元素分析对该插层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正丁胺在主体底物中呈双分子层,层间距增大了0.847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乙酸氨基甲基膦酸-磷酸氢锆:正丁胺 插层 分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清华 宋明超 +2 位作者 张娜 王茂宁 马松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7,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根据实验分析得到最佳条件为:m(CMCNa)/m(AA)=0.1,m(NMBA)/m(AA)=2.9×10-2,m(Na2S2O8+Na2SO3)/m(AA)=6.5×10-3,m(Na2S2O8)/m(Na2SO3)=2,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20oC,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0.9%的Na Cl水溶液为99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甲基纤维素钠 丙烯酸 n n-甲基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怀平 许凯 +3 位作者 艾好 许林利 陈嘉 陈鸣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PAA溶液质量浓度、MBAM含量、HMPAA溶液pH对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A为白色粉末,由粒径约2μm的颗粒组成;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pH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HM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MBAM的质量分数小于0.51%时,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MB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MPAA溶液质量浓度为0.8 g/dL、温度30℃、m(AA):m(ODA)=9:1、w(MBAM)=0.51%时,HMPAA溶液的表观剪切黏度达到75.0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丙烯酸 丙烯酸十八酯 n n′-甲基丙烯酰胺 疏水改性聚丙烯酸 疏水缔合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紫外线分解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英德 黎新明 +3 位作者 贾振宇 尹国强 廖列文 梁世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55-2760,共6页
建立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耐候性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法研究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分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老化机理在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 建立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耐候性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法研究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分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老化机理在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水解,导致树脂的交联结构解体.紫外线强度较低时,其分解速度受光反应控制;紫外线强度较高时,则受热反应控制.丙烯酰胺用量增加到70%(质量)、交联剂用量增加到0·139%(质量)、丙烯酸中和度增加到100%,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失重率分别从100%、100%以及42·0%降低到0、9·3%和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耐候性 丙烯酸 n n'-甲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型聚氨酯丙烯酸酯UV固化胶黏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会录 李涛 +2 位作者 朱季雪 王刚 杜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4,共8页
分别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在预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分子结构中引入P、N阻燃元素,探讨合成含磷枝化和含磷骨架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制备的UV固化胶黏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HMDI)∶n(PDEG... 分别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在预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分子结构中引入P、N阻燃元素,探讨合成含磷枝化和含磷骨架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制备的UV固化胶黏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HMDI)∶n(PDEGA3000)∶n(FRC-2)∶n(HEA)=2.3∶1∶1∶1,w(DBTDL)=0.3%,w(MEHQ)=0.3%,w(HDDA)=20%时,合成了Mn达7200和PDI为1.53的预聚物P-PUA1;当n(HMDI)∶n(FRC-6)∶n(HEA)=2.05∶1∶2,w(DBTDL)=0.45%,w(MEHQ)=0.3%,w(HDDA)=20%时,合成了Mn达1800,PDI为1.02的预聚物P-PUA2;当m(PUA)∶m(P-PUA1)∶m(P-PUA2)=1∶1∶1,w(Irgacure1173)=3%,w(二甲基苯胺)=2%,w(HDDA)=25%时,可得到黏度6900 mPa·s、剪切强度8.19 MPa、硬度57 HD、LOI 25%、阻燃等级UL94V-2和热稳定性优异的UV固化胶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 反应性阻燃 3-[(羟甲基)氨基]-3-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 n n-(2-羟乙基)氨基甲基膦酸二乙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16
作者 付迎波 胡一晗 黄学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7期40-41,共2页
以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和碳化双(环己基亚胺)(DCC)催化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种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和谷氨酸二甲酯的缩合物,并采用波谱学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关键词 1 2--(2-氨基苯氧基)-乙烷-n n n′ n′-四乙酸(BAPTA) 衍生物 酰化 碳化(环己基胺)(DCC) 4-甲基氨基吡啶(D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酰胺-脲-酰亚胺)反渗透复合膜的稳定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丽项 蔡志彬 +3 位作者 陈晓林 刘立芬 朱丽芳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5-771,共7页
通过二次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酰胺-脲-酰亚胺)反渗透复合膜.将常规二元胺——间苯二胺(MPD)与关键功能单体5-异氰酸酯基-异肽酰氯(ICIC)通过界面聚合得到MPD-ICIC初生态基膜,再与关键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 通过二次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酰胺-脲-酰亚胺)反渗透复合膜.将常规二元胺——间苯二胺(MPD)与关键功能单体5-异氰酸酯基-异肽酰氯(ICIC)通过界面聚合得到MPD-ICIC初生态基膜,再与关键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经二次界面聚合制得聚(酰胺-脲-酰亚胺)反渗透复合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膜活性层的化学结构,评价膜的分离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次聚合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聚(酰胺--胺) 反渗透复合膜 稳定性 n n'-甲基间苯二胺 二次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
18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76,共1页
双丙酮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乙烯基单体,其应用涉及到电子、印刷、采油、功能材料、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等领域。该产品与胺类反应可以制得高档的专用环氧树脂固化剂,还可用于感光树脂及其添加剂,该产品与丙烯... 双丙酮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乙烯基单体,其应用涉及到电子、印刷、采油、功能材料、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等领域。该产品与胺类反应可以制得高档的专用环氧树脂固化剂,还可用于感光树脂及其添加剂,该产品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和乙烯基-2-甲基咪唑共聚,可以得到性能极好的明胶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丙烯酰胺 合成研究 环氧树脂固化剂 物理化学性能 2-甲基咪唑 乙烯基单体 功能材料 精细化工 日用化工 感光树脂 添加剂 丙烯酸 替代品 产品 反应 胺类 明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提纯与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培义 尹浩 +2 位作者 张应军 任丹阳 李俊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2-1326,共5页
以十二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经加成、酰胺化反应合成了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DLAP-12);采用酸化、无水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等工序提纯了DLAP-12;考察了混合溶剂配比、混合溶剂用量、结晶温度... 以十二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经加成、酰胺化反应合成了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DLAP-12);采用酸化、无水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等工序提纯了DLAP-12;考察了混合溶剂配比、混合溶剂用量、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对提纯效果(以DLAP-12酸化产物N,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DLAPA-12)的中和值表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环己烷):V(无水乙醇)=9的无水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在m(混合溶剂):m(DLAPA-12粗产品)=11、40℃下结晶60 min,结晶2次后所得DLAPA-12的中和值为180.63 mg/g(以每克试样消耗KOH的质量计),与理论中和值接近,DLAPA-12的收率为78.68%,熔程为108 9~109.4℃。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DLAPA-12的结构。25℃时DLAP-12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4.2×10^(-5) mol/L,表面张力为30.2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 n n-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 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N2下合成钠基膨润土/P(AA-AM)复合吸水树脂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丽霞 武占省 +2 位作者 陶晶 岳海涛 李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78,共3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出钠基膨润土复合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复合吸水树脂。研究了钠基膨润土的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及AM的用量...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出钠基膨润土复合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复合吸水树脂。研究了钠基膨润土的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及AM的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钠基膨润土用量为40%,交联剂用量为0.025%,引发剂用量为0.3%,AM用量为12%及AA的中和度为80%时,吸蒸馏水倍率与吸收0.7%NaCl溶液倍率分别为422.28 g/g和65.8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吸水树脂 n n-甲基丙烯酰胺 钠基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