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1
作者 朱露山 周秀芹 +1 位作者 项东升 曾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263-1266,共4页
以N-甲基咪唑、2-氯乙基苯、硫酸氢钾合成1-甲基-3-[α-甲基-(4-磺酸苄基)]咪唑硫酸氢盐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甲醛和丙烯腈反应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M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醛)... 以N-甲基咪唑、2-氯乙基苯、硫酸氢钾合成1-甲基-3-[α-甲基-(4-磺酸苄基)]咪唑硫酸氢盐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甲醛和丙烯腈反应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M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醛)∶n(丙烯腈)=1.2∶1.0,酸性离子液体用量为丙烯腈质量的8.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在该条件下MBA的收率>92%,纯度为98%以上,且反应结束后,产物易于分离,酸性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5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液体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OP-10对Q235钢在1 mol/L HCl中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樊林 王鹏杰 +3 位作者 宋昱灏 刘婉颖 梅宗斌 林元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7,共9页
针对在酸洗工况下金属的腐蚀问题,为解决单一缓蚀剂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的最佳缓蚀浓度基础上将其与OP-10复配(N&P),采取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分析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N和N&P缓蚀剂... 针对在酸洗工况下金属的腐蚀问题,为解决单一缓蚀剂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的最佳缓蚀浓度基础上将其与OP-10复配(N&P),采取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分析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N和N&P缓蚀剂对Q235钢在1.0 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NN的交流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和失重实验所得的最佳缓蚀率分别为73.32%、85.57%、77.46%,而将NN与OP-10复配后的缓蚀效率分别提升至92.34%、96.26%、90.14%。量子化学表明:N&P吸附位点主要为OP-10分子中的大Π键和C-O键以及NN分子中的C=O键、C=C键、C-N键,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甲基酰胺 OP-10 电化学 失重实验 缓蚀性能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辐照聚乙烯醇纤维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的接枝、交联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万喜 张长春 +3 位作者 孙国恩 董文飞 于黎 石洪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缓冲溶液和亚铁离子存在下 ,辐照后的聚乙烯醇 ( PVA)纤维和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发生接枝、交联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和聚合物质量比、亚铁离子浓度、p H值、温度、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 在缓冲溶液和亚铁离子存在下 ,辐照后的聚乙烯醇 ( PVA)纤维和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发生接枝、交联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和聚合物质量比、亚铁离子浓度、p H值、温度、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合于提高 PVA纤维的耐热软化点的接枝率为 1 5 %~ 2 0 % ,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亚铁离子浓度为 0 .0 0 1 mol/L ,单体浓度大于 2 .5 g/d L,单体和聚合物的质量比 ( m ( N ,N -MBAA) /m( PVA) )大于 0 .4 ,p H值 3.4 ,接枝温度 80℃ ,接枝反应时间 1 5~ 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醇纤维 n n-甲基酰胺 接枝共聚 交联 辐照 钴60 PVA纤维 改性 耐热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接枝共聚合改性聚丙烯微孔膜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秀玲 蒋姗 俞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在膜表面形成聚合物交联网络,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观察膜表面的结构... 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在膜表面形成聚合物交联网络,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观察膜表面的结构和形貌的变化。探索了单体浓度、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PP膜表面确有聚合反应的发生。DSC测试证实,接枝后的微孔膜熔点略有提高。热收缩率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后微孔膜的热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膜 酰胺 n n-甲基 接枝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笑海 王玉岩 《陕西化工》 CSCD 2000年第2期4-6,共3页
介绍了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各种合成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甲基酰胺 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丙烯-1-酮合成 被引量:5
6
作者 白亚军 刘毅锋 +2 位作者 张娟 党文娟 焦军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合成3-N,N-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及其类似物。方法用二甲苯作为溶剂,使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与乙酰基芳杂环类化合物,如乙酰吡啶、乙酰噻吩和乙酰呋喃等,在138℃反应24 h,生成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 目的合成3-N,N-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及其类似物。方法用二甲苯作为溶剂,使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与乙酰基芳杂环类化合物,如乙酰吡啶、乙酰噻吩和乙酰呋喃等,在138℃反应24 h,生成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丙烯-1-酮类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及表征。结果合成7个目标化合物,产率为86%-92%。结论合成方法简便,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产率较高,目标化合物可用于合成新型抗癌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类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酰胺甲基缩醛 乙酰基芳杂环 合成 3-n n-甲基氨基-1-杂环基-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吸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俊生 孟飞 +2 位作者 付尽国 徐晓燕 邬尔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选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通过逐渐滴加单体与引发剂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 选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通过逐渐滴加单体与引发剂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探索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合成的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确保合成产物结构的正确性;对共聚物进行了热性能测试,5%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60.6oC;吸水性能测试表明,共聚物对去离子水和0.9%NaCl水溶液吸水倍率可分别达318、69.2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基氯化铵 酰胺 甲基酰胺 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文强 杨磊 朱明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蒸馏水高达 80 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甲基纤维素 n n^+ -甲基酰胺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钠)-壳聚糖吸水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国杰 崔英德 +2 位作者 王富华 李金蔓 王飞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7,40,共3页
以丙烯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合成了丙烯酸壳聚糖吸水树脂。研究了氯化钠、引发剂硝酸铈铵、丙烯酸与壳聚糖配比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 以丙烯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合成了丙烯酸壳聚糖吸水树脂。研究了氯化钠、引发剂硝酸铈铵、丙烯酸与壳聚糖配比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氯化钠0.6g、硝酸铈铵96mg、丙烯酸与壳聚糖比例为14.5∶1.5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48mg时合成树脂吸水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壳聚糖 甲基酰胺 硝酸铈铵 醋酸溶液 吸水性能 工艺条件 正交实验 合成树脂 引发剂 交联剂 氯化钠 吸水率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丙烯酰胺的反相悬浮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震乾 路建美 +2 位作者 程振平 唐秀波 朱秀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水为分散相 ,环己烷为连续相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 ,合成交联聚丙烯酰胺微球 ,考察了不同油水相比 ,单体浓度 ,分散剂用量对粒径的影响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 。
关键词 交联聚酰胺 反相悬浮 合成 性能 酰胺 n n-甲基酰胺 交联剂 过硫酸钾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清华 宋明超 +2 位作者 张娜 王茂宁 马松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7,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根据实验分析得到最佳条件为:m(CMCNa)/m(AA)=0.1,m(NMBA)/m(AA)=2.9×10-2,m(Na2S2O8+Na2SO3)/m(AA)=6.5×10-3,m(Na2S2O8)/m(Na2SO3)=2,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20oC,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0.9%的Na Cl水溶液为99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甲基纤维素钠 n n-甲基酰胺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N2下合成钠基膨润土/P(AA-AM)复合吸水树脂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丽霞 武占省 +2 位作者 陶晶 岳海涛 李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78,共3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出钠基膨润土复合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复合吸水树脂。研究了钠基膨润土的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及AM的用量...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出钠基膨润土复合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复合吸水树脂。研究了钠基膨润土的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及AM的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钠基膨润土用量为40%,交联剂用量为0.025%,引发剂用量为0.3%,AM用量为12%及AA的中和度为80%时,吸蒸馏水倍率与吸收0.7%NaCl溶液倍率分别为422.28 g/g和65.8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吸水树脂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钠基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怀平 许凯 +3 位作者 艾好 许林利 陈嘉 陈鸣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PAA溶液质量浓度、MBAM含量、HMPAA溶液pH对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A为白色粉末,由粒径约2μm的颗粒组成;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pH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HM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MBAM的质量分数小于0.51%时,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MB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MPAA溶液质量浓度为0.8 g/dL、温度30℃、m(AA):m(ODA)=9:1、w(MBAM)=0.51%时,HMPAA溶液的表观剪切黏度达到75.0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酸十八酯 n n-甲基酰胺 疏水改性聚 疏水缔合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紫外线分解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英德 黎新明 +3 位作者 贾振宇 尹国强 廖列文 梁世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55-2760,共6页
建立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耐候性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法研究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分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老化机理在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 建立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耐候性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法研究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分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老化机理在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水解,导致树脂的交联结构解体.紫外线强度较低时,其分解速度受光反应控制;紫外线强度较高时,则受热反应控制.丙烯酰胺用量增加到70%(质量)、交联剂用量增加到0·139%(质量)、丙烯酸中和度增加到100%,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失重率分别从100%、100%以及42·0%降低到0、9·3%和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耐候性 n n'-甲基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悬浮聚合AA-AM-HEMA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万涛 杨凯 +2 位作者 朱忠伟 许晓东 葸全寿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Tween80为复合悬浮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AA AM HEMA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Tween80为复合悬浮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AA AM HEMA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和粒径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用TGA和DSC对树脂的保水性和脱水动力学进行了研究,IR分析证实所合成的树脂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n n'-甲基酰胺 酸羟乙酯 酰胺 反相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法合成HEC-g-(AM-AA)/SiO_2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春妹 林松柏 +1 位作者 萧聪明 李云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7期20-22,32,共4页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交联型HEC g (AM AA) /SiO2 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与单体总量的比例、单体间配比、硅溶胶用量和反应时间、温度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交联型HEC g (AM AA) /SiO2 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与单体总量的比例、单体间配比、硅溶胶用量和反应时间、温度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树脂的结构 ,热重分析测定树脂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分析表征树脂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 ,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达 86 7g/g ,吸NaCl溶液 (质量分数为 0 9% )达 10 2 g/g。同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钾 n n-甲基酰胺 水溶液聚合法 合成 HEC-g-(AM-AA)/SiO2高吸水性树脂 羟乙基纤维素 硅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水泥浆体系降失水剂LTF-100L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锦棠 喻文娟 +2 位作者 肖淼 曹磊 郭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8-993,共6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不饱和双羧基单体和不饱和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降失水剂(LTF-100L)。利用FTIR、GPC、流变测试和稠化实验等分析了LTF-100L的结构,考察了它在海...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不饱和双羧基单体和不饱和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降失水剂(LTF-100L)。利用FTIR、GPC、流变测试和稠化实验等分析了LTF-100L的结构,考察了它在海水水泥浆中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LTF-100L为目标产物,Mw=413×10^5,Mn=3.5×10^5,Mw/Mn=1.25。存海水水泥浆体系中,当LTF-100L用量为3%(w)(基于水泥浆质量)时,水泥浆流性指数为0.909,稠度系数仅为0.153。LTF-100L能改善海水配浆过程中易触变和易增稠的问题,避免水泥浆体系存低温稠化实验中出现“鼓包”和“包芯”的现象,具有良好的“停开机”稠度稳定性。含LTF-100L的水泥浆早期强度发展较快,能满足固井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酰胺-2-甲基磺酸 n n-甲基酰胺 不饱和羧基单体 甲基基氯化铵 降失水剂 海水水泥浆 分散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强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克平 林松柏 +2 位作者 王娜娜 柯爱茹 王立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6,共3页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和互穿双网络技术(IPDN),合成包含第一网络PAMPS及第二网络PAA的高强度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IPDNH),探讨IPDNH的最佳制备条件、抗压缩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MPS所占比例的提高及PAA交联剂用量的增大都使I...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和互穿双网络技术(IPDN),合成包含第一网络PAMPS及第二网络PAA的高强度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IPDNH),探讨IPDNH的最佳制备条件、抗压缩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MPS所占比例的提高及PAA交联剂用量的增大都使IPDNH的压缩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PAMPS交联剂用量的增大,则使压缩强度不断降低。当双网络的单体配比n(AMPS)/n(AA)=3.5/1,PAMPS交联剂用量为2%,引发剂用量为0.2%,PAA交联剂用量为0.5%,引发剂用量0.5%时,IPDNH的抗压缩强度可达58.3MPa,远大于普通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2-酰胺-2-甲基磺酸 互穿网络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核-壳”型结构吸水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友良 吾国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提出了吸水树脂的"核 壳"结构设计原理和实施技术,该技术使树脂颗粒具有低交联密度的核和高交联密度的壳,解决了吸水倍率与凝胶强度不能兼得的矛盾,合成出吸水倍率≥450g/g、加压吸收倍率≥30g/g和高凝胶强度的吸水树脂。研... 提出了吸水树脂的"核 壳"结构设计原理和实施技术,该技术使树脂颗粒具有低交联密度的核和高交联密度的壳,解决了吸水倍率与凝胶强度不能兼得的矛盾,合成出吸水倍率≥450g/g、加压吸收倍率≥30g/g和高凝胶强度的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用量、表面改性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为优化工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吸水倍率 合成 甲基酰胺 中和度 交联密度 表面改性剂 用量 吸收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刚玉-尖晶石耐火材料
20
作者 刘开琪 宋慎泰 +1 位作者 洪彦若 孙加林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2-304,315,共4页
以板状刚玉颗粒和富铝尖晶石细粉为主要原料 ,以含丙烯酰胺 (AM)、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BAM)和分散剂AN - 2 0 0 0的水溶液为预混液 ,制备出临界粒度为 3mm ,固相体积分数为 80 %的刚玉 -尖晶石混合浆料 ,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APS... 以板状刚玉颗粒和富铝尖晶石细粉为主要原料 ,以含丙烯酰胺 (AM)、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BAM)和分散剂AN - 2 0 0 0的水溶液为预混液 ,制备出临界粒度为 3mm ,固相体积分数为 80 %的刚玉 -尖晶石混合浆料 ,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和催化剂N ,N ,N’ ,N’ -四甲基乙二胺(TEMED)快速搅拌混合 15s后注入钢模中 ,于 4 0℃引发凝胶反应 ,脱模后于湿度不低于 5 0 %的环境中干燥 4 8h ,再于 110℃干燥 2 4h ,然后在空气中于5 30℃以上排胶 ,再经 16 0 0℃保温 2h烧成。结果表明 :坯体的干燥强度达 11.6MPa ;烧成后试样的体积密度为 3.0 6g·cm-3 ,显气孔率为 16 .5 % ,耐压强度为 72 .5MPa ;烧成后试样基质中除了极少量的刚玉相外 ,其余的全为尖晶石相 ,在制备过程中没有被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成型 制备 刚玉-尖晶石耐火材料 酰胺 n n-甲基酰胺 An-2000 过硫酸铵( n n n’ n-甲基乙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