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磺胺间甲氧嘧啶及其N^4-乙酰化代谢物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强 张丹 +4 位作者 刘业好 盛杰 陈文军 王国秀 刘开永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1,共5页
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于ICR小鼠哺乳期暴露后,测定其血清中SMM和N4-乙酰化磺胺间甲氧嘧啶(ACSMM)含量。小鼠哺乳期以0、10、50、200 mg/(kg·d)灌胃给药直至21 d,于第22天麻醉,摘眼球取血。血清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超声辅助提取,采... 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于ICR小鼠哺乳期暴露后,测定其血清中SMM和N4-乙酰化磺胺间甲氧嘧啶(ACSMM)含量。小鼠哺乳期以0、10、50、200 mg/(kg·d)灌胃给药直至21 d,于第22天麻醉,摘眼球取血。血清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超声辅助提取,采用反相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2%冰乙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柱温35℃,高效液相色谱耦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目标物检测,SMM和ACSMM检测波长分别为273 nm和267 nm,外标法峰面积定量。SMM和ACSMM血清加标回收率为85.8%~110.2%,精密度(RSD%)均小于8.3%,在0.05~2.5μg/mL和5~30μg/mL(适用母鼠体内SMM)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23和0.042μg/mL。本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血清中SMM和ACSMM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间甲氧嘧啶 N^4-乙酰化磺胺间甲氧嘧啶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二甲嘧啶在黄河鲤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振山 张伟丽 +3 位作者 孙晓彤 王先锋 李慧 梁俊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9-156,共8页
为探究磺胺二甲嘧啶在黄河鲤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在(23±2)℃水温条件下,以20 mg/kg剂量给黄河鲤进行单次静脉注射和口灌磺胺二甲嘧啶,分别于给药后0.25、0.5、1、2、4、6、12、24、48、72 h采集血液和各组织,利用高效液相色... 为探究磺胺二甲嘧啶在黄河鲤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在(23±2)℃水温条件下,以20 mg/kg剂量给黄河鲤进行单次静脉注射和口灌磺胺二甲嘧啶,分别于给药后0.25、0.5、1、2、4、6、12、24、48、72 h采集血液和各组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液和各组织中磺胺二甲嘧啶及其代谢物N^(4)-乙酰化磺胺二甲嘧啶质量浓度,采用DAS 2.0软件分析血液中磺胺二甲嘧啶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黄河鲤静脉注射磺胺二甲嘧啶后,血液中的药物代谢过程符合零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观分布容积为0.911L/kg,消除半衰期为19.964 h;口灌磺胺二甲嘧啶后,血液中的药物代谢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观分布容积为1.406 L/kg,吸收半衰期为0.02 h,消除半衰期为16.927 h,达峰时间为1 h,峰质量浓度为17.90 mg/L,生物利用度为93.30%。黄河鲤口灌磺胺二甲嘧啶后,磺胺二甲嘧啶在肌肉、肝脏、肾脏和脑各组织器官均有分布,N^(4)-乙酰化磺胺二甲嘧啶除了在脑中未检出,在其他组织中均有检出。以上结果表明,口灌磺胺二甲嘧啶在黄河鲤体内吸收较快,消除也较快,组织分布广,生物利用度较高。结合磺胺二甲嘧啶对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浓度,依据其在黄河鲤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提出口服给药方案:按照138 mg/kg剂量,每日1次,连续给药5~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 磺胺二甲嘧啶 药物代谢动力学 N^(4)-乙酰化磺胺二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