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OP-10对Q235钢在1 mol/L HCl中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樊林 王鹏杰 +3 位作者 宋昱灏 刘婉颖 梅宗斌 林元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7,共9页
针对在酸洗工况下金属的腐蚀问题,为解决单一缓蚀剂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的最佳缓蚀浓度基础上将其与OP-10复配(N&P),采取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分析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N和N&P缓蚀剂... 针对在酸洗工况下金属的腐蚀问题,为解决单一缓蚀剂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的最佳缓蚀浓度基础上将其与OP-10复配(N&P),采取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分析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N和N&P缓蚀剂对Q235钢在1.0 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NN的交流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和失重实验所得的最佳缓蚀率分别为73.32%、85.57%、77.46%,而将NN与OP-10复配后的缓蚀效率分别提升至92.34%、96.26%、90.14%。量子化学表明:N&P吸附位点主要为OP-10分子中的大Π键和C-O键以及NN分子中的C=O键、C=C键、C-N键,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甲基酰胺 OP-10 电化学 失重实验 缓蚀性能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在^(60)Co-γ射线下的辐照效应
2
作者 张万喜 张长春 +3 位作者 孙国恩 董文飞 于黎 石洪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75-978,共4页
报道了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在 60 Co-γ射线下辐照效应 .对不同辐照条件下的双键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 .同时讨论了固态 N,N -MBAA和 N,N -MBAA水溶液经辐照后的结构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固态 N,N -MBAA在较高温... 报道了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在 60 Co-γ射线下辐照效应 .对不同辐照条件下的双键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 .同时讨论了固态 N,N -MBAA和 N,N -MBAA水溶液经辐照后的结构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固态 N,N -MBAA在较高温度下辐照易聚合 ,因此辐射敏化反应 PVA纤维应在常温下进行辐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酰胺 辐射效应 敏化交联 红外吸收光谱 钴60 γ射线 聚乙醇纤维 辐射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3
作者 朱露山 周秀芹 +1 位作者 项东升 曾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263-1266,共4页
以N-甲基咪唑、2-氯乙基苯、硫酸氢钾合成1-甲基-3-[α-甲基-(4-磺酸苄基)]咪唑硫酸氢盐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甲醛和丙烯腈反应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M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醛)... 以N-甲基咪唑、2-氯乙基苯、硫酸氢钾合成1-甲基-3-[α-甲基-(4-磺酸苄基)]咪唑硫酸氢盐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甲醛和丙烯腈反应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M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醛)∶n(丙烯腈)=1.2∶1.0,酸性离子液体用量为丙烯腈质量的8.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在该条件下MBA的收率>92%,纯度为98%以上,且反应结束后,产物易于分离,酸性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5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液体 N N’-甲基酰胺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接枝共聚合改性聚丙烯微孔膜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秀玲 蒋姗 俞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在膜表面形成聚合物交联网络,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观察膜表面的结构... 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在膜表面形成聚合物交联网络,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观察膜表面的结构和形貌的变化。探索了单体浓度、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PP膜表面确有聚合反应的发生。DSC测试证实,接枝后的微孔膜熔点略有提高。热收缩率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后微孔膜的热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膜 酰胺 N N-甲基 接枝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笑海 王玉岩 《陕西化工》 CSCD 2000年第2期4-6,共3页
介绍了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各种合成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甲基酰胺 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吸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俊生 孟飞 +2 位作者 付尽国 徐晓燕 邬尔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选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通过逐渐滴加单体与引发剂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 选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通过逐渐滴加单体与引发剂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探索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合成的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确保合成产物结构的正确性;对共聚物进行了热性能测试,5%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60.6oC;吸水性能测试表明,共聚物对去离子水和0.9%NaCl水溶液吸水倍率可分别达318、69.2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基氯化铵 酰胺 甲基酰胺 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 被引量:10
7
作者 苏文强 杨磊 朱明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蒸馏水高达 80 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甲基纤维素 N N^+ -甲基酰胺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乌云高娃 卢冠忠 +2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应用反相悬浮技术合成了珠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N ,N′-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并将巨大芽孢杆菌 ( Bacillus megaterium)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偶联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载体上 ,制成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其表观活性为 3... 应用反相悬浮技术合成了珠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N ,N′-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并将巨大芽孢杆菌 ( Bacillus megaterium)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偶联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载体上 ,制成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其表观活性为 3 71 U/g(干重 ) ,水解青霉素 G钾盐的最适温度为 47°C,最适 p H为 8.5 ,在 p H4.5~ 9.0 ,温度 40°C以下时酶的活性稳定 ,表观米氏常数 Km为 1 .3 3× 1 0 -2 mol/L ,最大反应速度 vmax为 1 .2 7× 1 0 -5mol/min,固定化酶在 4°C冰箱保存 3 5 d,再水解 w=0 .0 2的青霉素 G钾盐溶液 ,重复使用 3 0次 ,保留酶活性 88.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甲基酸缩水甘油酯 N n'-甲基(酰胺) 反相悬浮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丙烯酰胺的反相悬浮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震乾 路建美 +2 位作者 程振平 唐秀波 朱秀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水为分散相 ,环己烷为连续相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 ,合成交联聚丙烯酰胺微球 ,考察了不同油水相比 ,单体浓度 ,分散剂用量对粒径的影响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 。
关键词 交联聚酰胺 反相悬浮 合成 性能 酰胺 N N-甲基酰胺 交联剂 过硫酸钾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清华 宋明超 +2 位作者 张娜 王茂宁 马松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7,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根据实验分析得到最佳条件为:m(CMCNa)/m(AA)=0.1,m(NMBA)/m(AA)=2.9×10-2,m(Na2S2O8+Na2SO3)/m(AA)=6.5×10-3,m(Na2S2O8)/m(Na2SO3)=2,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20oC,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0.9%的Na Cl水溶液为99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甲基纤维素钠 N N-甲基酰胺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紫外线分解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英德 黎新明 +3 位作者 贾振宇 尹国强 廖列文 梁世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55-2760,共6页
建立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耐候性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法研究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分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老化机理在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 建立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耐候性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法研究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分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的老化机理在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水解,导致树脂的交联结构解体.紫外线强度较低时,其分解速度受光反应控制;紫外线强度较高时,则受热反应控制.丙烯酰胺用量增加到70%(质量)、交联剂用量增加到0·139%(质量)、丙烯酸中和度增加到100%,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失重率分别从100%、100%以及42·0%降低到0、9·3%和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耐候性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钠)-壳聚糖吸水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国杰 崔英德 +2 位作者 王富华 李金蔓 王飞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7,40,共3页
以丙烯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合成了丙烯酸壳聚糖吸水树脂。研究了氯化钠、引发剂硝酸铈铵、丙烯酸与壳聚糖配比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 以丙烯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合成了丙烯酸壳聚糖吸水树脂。研究了氯化钠、引发剂硝酸铈铵、丙烯酸与壳聚糖配比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氯化钠0.6g、硝酸铈铵96mg、丙烯酸与壳聚糖比例为14.5∶1.5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48mg时合成树脂吸水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壳聚糖 甲基酰胺 硝酸铈铵 醋酸溶液 吸水性能 工艺条件 正交实验 合成树脂 引发剂 交联剂 氯化钠 吸水率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怀平 许凯 +3 位作者 艾好 许林利 陈嘉 陈鸣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PAA溶液质量浓度、MBAM含量、HMPAA溶液pH对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A为白色粉末,由粒径约2μm的颗粒组成;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pH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HM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MBAM的质量分数小于0.51%时,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MB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MPAA溶液质量浓度为0.8 g/dL、温度30℃、m(AA):m(ODA)=9:1、w(MBAM)=0.51%时,HMPAA溶液的表观剪切黏度达到75.0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酸十八酯 N N′-甲基酰胺 疏水改性聚 疏水缔合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强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克平 林松柏 +2 位作者 王娜娜 柯爱茹 王立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6,共3页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和互穿双网络技术(IPDN),合成包含第一网络PAMPS及第二网络PAA的高强度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IPDNH),探讨IPDNH的最佳制备条件、抗压缩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MPS所占比例的提高及PAA交联剂用量的增大都使I...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和互穿双网络技术(IPDN),合成包含第一网络PAMPS及第二网络PAA的高强度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IPDNH),探讨IPDNH的最佳制备条件、抗压缩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MPS所占比例的提高及PAA交联剂用量的增大都使IPDNH的压缩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PAMPS交联剂用量的增大,则使压缩强度不断降低。当双网络的单体配比n(AMPS)/n(AA)=3.5/1,PAMPS交联剂用量为2%,引发剂用量为0.2%,PAA交联剂用量为0.5%,引发剂用量0.5%时,IPDNH的抗压缩强度可达58.3MPa,远大于普通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2-酰胺基-2-甲基磺酸 互穿网络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载体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磊 李仲谨 +1 位作者 赵新法 赖小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选用V(环已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60):m(Tween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 选用V(环已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60):m(Tween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微球平均粒径为14.7μm,83%分布在6~30μm,球形圆整,表面光滑致密,可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和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推导出平均粒径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项回归方程,以期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实现对微球制备的预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淀粉微球 表征 反相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悬浮聚合AA-AM-HEMA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万涛 杨凯 +2 位作者 朱忠伟 许晓东 葸全寿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Tween80为复合悬浮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AA AM HEMA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Tween80为复合悬浮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AA AM HEMA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和粒径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用TGA和DSC对树脂的保水性和脱水动力学进行了研究,IR分析证实所合成的树脂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酸羟乙酯 酰胺 反相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属凝胶纤维为模板制备环境响应型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温幸 唐黎明 林晚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7,共8页
分别以4-乙烯基吡啶(4VP)、丙烯酸(AAc)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共聚单体,以金属凝胶纤维为模板,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得到了具有环境响应性的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流变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共聚物一维... 分别以4-乙烯基吡啶(4VP)、丙烯酸(AAc)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共聚单体,以金属凝胶纤维为模板,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得到了具有环境响应性的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流变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的组成、强度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共聚单体与模板的配位能力强弱对所得到的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的产率、强度和形貌有很重要的影响.3种共聚物都具有相应的p H响应性和温度响应性,并且共聚单体含量越高,响应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 环境响应性 金属凝胶 模板合成 4-乙基吡啶 N-异酰胺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郭建维 崔英德 +1 位作者 康正 廖列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8-350,共3页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相 ) =2 2∶1 0 ,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吸水率 (6 6 0g/g)和吸盐水率 (6 4g/g)最高 ,吸盐水速度较快 (2 9 6s) ,热稳定性良好 ,在 2 5 0℃以下热处理对其吸水性能无明显影响。引入非离子性单体聚丙烯酰胺AM ,使n (AM)∶n (AA +AM) =0 3∶1 0 ,能显著提高产物的吸水速度 (3s)和吸盐水率 (>10 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反相悬浮法 N N-甲基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淀粉煤炭抑尘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开金 朱鹏宇 +3 位作者 谭俊华 赵彦亮 刘菲 高建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5-148,共4页
采用羟丙基淀粉醚为主要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过硫酸铵作引发剂,羧乙基纤维素钠作粘度调节剂和成膜剂,得到一种保湿性、抗风蚀性、水稳性、耐温性等性能优良的煤炭抑尘剂。通过实验对比,此种抑尘剂在抗风蚀性、水稳性... 采用羟丙基淀粉醚为主要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过硫酸铵作引发剂,羧乙基纤维素钠作粘度调节剂和成膜剂,得到一种保湿性、抗风蚀性、水稳性、耐温性等性能优良的煤炭抑尘剂。通过实验对比,此种抑尘剂在抗风蚀性、水稳性、耐温性方面比纯淀粉基煤炭抑尘剂的各项指标均优。交联反应虽可形成网络结构,提高产物的保湿抗风蚀等性能,也会降低其粘度,不利于成膜性,因此控制交联反应程度为一关键。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70℃左右,时间为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淀粉醚 N N-甲基酰胺 交联 煤炭抑尘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共交联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青松 张龙柏 +1 位作者 赵义平 陈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以物理交联剂锂皂石(hectorite)和化学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共同作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并采用称重法研究了水凝胶的(消)溶胀和刺激响应性行为.结果表明,所得水凝胶的溶胀度介于分别以h... 以物理交联剂锂皂石(hectorite)和化学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共同作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并采用称重法研究了水凝胶的(消)溶胀和刺激响应性行为.结果表明,所得水凝胶的溶胀度介于分别以hectorite和MBA制备的水凝胶之间,消溶胀度变化曲线和MBA交联水凝胶相近,在20℃和40℃交替刺激下表现出良好的溶胀-消溶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锂皂石 甲基酰胺 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