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重症肺炎肺康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桂华 孙萌萌 +5 位作者 张冰雪 任明月 刘洁 彭明浩 于素平 张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58,共6页
重症肺炎是儿童时期急性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因其病程迁延、进展迅速、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肺康复是重症肺炎管理的核心部分,但目前国内尚缺少规范化、统一化的儿童重症肺炎中西医结合肺康复诊疗方案,为提高肺康复在儿童重... 重症肺炎是儿童时期急性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因其病程迁延、进展迅速、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肺康复是重症肺炎管理的核心部分,但目前国内尚缺少规范化、统一化的儿童重症肺炎中西医结合肺康复诊疗方案,为提高肺康复在儿童重症肺炎中的疗效,进一步规范儿童重症肺炎肺康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行为,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调查问卷,并结合临床评价,最终形成《儿童重症肺炎肺康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儿童 肺康复 中西医结合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冬霞 金蓉 林荣军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44,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儿科住院的S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分为闭塞组和非闭塞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差异,采...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儿科住院的S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分为闭塞组和非闭塞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因素对于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SRMPP 110例,男60例、女50例,中位年龄6.0(4.0~8.0)岁,40例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升高和塑形黏液栓是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高水平的前白蛋白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D-二聚体升高、前白蛋白水平降低、塑形性黏液栓预测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74和0.70。结论对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13.2 mg/dL、血浆D-二聚体水平≥1.85 mg/L、塑形性黏液栓形成的SRMPP患儿,需警惕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闭塞性支气管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ARDS毒素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及检测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宝英 付涵宇 +1 位作者 薛冠华 曹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39,共7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CARDS)毒素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患儿中...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CARDS)毒素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患儿中的表达及检测意义。方法以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BALF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进行CARDS毒素相对表达量测定。根据病情将病例分为SMPP组和非SMPP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CARDS毒素相对表达量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SMPP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1)SMPP组CARDS毒素相对表达量(Z=-6.151)、D-二聚体(Z=-5.102)、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Z=-6.337)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白细胞计数(Z=-2.155)、中性粒细胞比例(t=2.98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Z=-3.360)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RDS毒素相对表达量与血清LDH水平呈正相关(r=0.258、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时间(OR=1.271,95%CI:1.079~1.497)、LDH(OR=1.011,95%CI:1.005~1.017)及CARDS毒素相对表达量(OR=6.210,95%CI:2.646~14.577)是SMPP的危险因素。3个指标联合预测SMPP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85.2%。结论CARDS毒素与MPP病情密切相关,在SMPP组明显升高,与血清LDH水平呈正相关,是SMPP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评估病情的良好指标,与发热时间、LDH联合分析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 儿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多学科深静脉血栓防治干预
4
作者 王海勤 刘新文 +5 位作者 何琼 陈丽 周琴 甘慧 李文清 宋庆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8-11月收治的95例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护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收...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8-11月收治的95例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护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由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实施深静脉血栓防治干预。比较两组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为危重患儿深静脉血栓风险的早期识别与救治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重症感染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多学科合作 风险识别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淋巴细胞亚群表型特征及支气管镜检查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于跑 朱峰 +2 位作者 葛争 周碧 张立霞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2-1069,共8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SMPP)患儿早期预警的价值及支气管镜检查特点,从而为SMPP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0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SMPP)患儿早期预警的价值及支气管镜检查特点,从而为SMPP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0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其中普通MPP(54例)和SMPP患儿(4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并进一步将患儿分为黏液栓痰组和非黏液栓痰组,比较其淋巴细胞亚群特征。结果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T、CD4^(+)T、CD3^(-)CD19^(+)B、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数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19^(+)、CD56^(+)绝对计数与铁蛋白、LDH、CRP、D-D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CD3^(+)CD19^(-)T、CD4^(+)T、CD3^(-)CD19^(+)B、CD3^(-)/CD16^(+)CD56^(+)NK绝对计数是SMP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D3^(+)CD19^(-)T、CD4^(+)T、CD3^(-)CD19^(+)B、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计数鉴别诊断SMPP和普通MP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0.887、0.856、0.860,其敏感度分别为47.4%、80.8%、82.1%、92.3%,特异度分别为89.7%、87.2%、75%、70.5%。4种淋巴细胞亚群的组合ROC曲线面积为0.983,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92.3%。SMPP组行支气管镜比例、镜下黏液栓痰高于普通MPP组(P<0.05)。黏液栓痰组CD3⁺CD19⁻T细胞及CD4⁺T细胞绝对数显著低于非黏液栓痰组,且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CD4^(+)/CD8^(+)比值降低(P<0.05)。结论外周血CD3^(+)CD19^(-)T、CD4^(+)T、CD3^(-)CD19^(+)B、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数预测SMP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可作为SMPP的潜在预测指标。SMPP镜下发生黏液栓比例高,需积极行支气管镜治疗;T细胞亚群失衡与支气管镜下黏液栓形成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淋巴细胞亚群表型 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价值 被引量:55
6
作者 丁圣刚 王建 +1 位作者 王亚亭 丁俊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明胶颗粒凝聚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80且符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53例患儿,依据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分成治疗组35例、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之间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明胶颗粒凝聚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80且符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53例患儿,依据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分成治疗组35例、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差异。结果治疗组35例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快、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抑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反应,减轻由此对机体的损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重症 儿童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黎芮彤 岳玉川 +1 位作者 谷续洁 熊玲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5-1114,共10页
背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容易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RMPP患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且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医务人员早期识别RMPP高危患儿并及时提供治疗对策。目的 系... 背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容易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RMPP患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且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医务人员早期识别RMPP高危患儿并及时提供治疗对策。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2024-02-20以前发表的有关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Stata 18.0软件对儿童RMPP发生率和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17个风险预测模型。有10篇文献进行了内部验证,仅4篇文献进行了外部验证,其中风险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0.7。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14篇文献均为高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儿童RMPP发生率为28.2%(95%CI=21.2%~35.1%),高热、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年龄、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是儿童RMP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但整体偏倚风险较高,且缺乏外部验证,未来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可重点关注高热、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年龄、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泻白散应用及验案举隅
8
作者 石婷婷 姜之炎 肖臻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28,共3页
泻白散由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组成,功能泻肺平喘,药简效专,作为中医临床经方之一,使用范围极广,常用于治疗咳、喘等肺系疾病,历代医家对其皆有推崇之意,该文通过对泻白散有关条文、现代变化应用进行简要叙述,并载医案一则。
关键词 泻白散 清肺通络方 儿童咳嗽 支原体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复合指标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牡兰 斯琴格日勒 +1 位作者 白力嘎 其木格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4-922,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和外周血炎症复合指标特点,联合二者探讨其对儿童支原体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和外周血炎症复合指标特点,联合二者探讨其对儿童支原体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37例,普通7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影像学特征。对MPP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25)和预后良好组(n=8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正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验证模型对MPP患儿转归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净效益。结果:相较于普通MPP组,重症MPP组发热热程更长、多数出现IgG、PLT、NLR水平显著升高,疾病转归多出现预后不良(P<0.05),观察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发现,普通MPP患儿两肺纹理清晰,未见异常密度灶、两肺纹理增多,重症MPP患儿右下肺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两肺纹理增多,左下肺见斑片状高密度影,支气管肺炎伴部分病灶实变。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间的临床特征显示,发热程度、IgM、IgG、IgA、PLT、支气管充气征和肺实变影类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NLR、CRP、PCT、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充气征和肺实变影类型是MPP患儿疾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子。基于上述影响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显示AUC=0.827,具有较高预测效能,且校正曲线贴近理想曲线,DCA曲线验证预测概率高达79.3%,表示该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净效益。结论:PLT、NLR、CRP、PCT、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充气征和肺实变影类型是MPP患儿疾病转归的独立预测因子,HRCT影像学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复合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儿童MPP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MPP患儿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高分辨率CT 肺炎 支原体 疾病转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10
作者 徐婷 张伟艳 +1 位作者 葛雯雯 朱美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研究纳入30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1例,对照组儿童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并辅助以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儿童...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研究纳入30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1例,对照组儿童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并辅助以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结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治疗与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9例,观察组脱落10例。对比各组儿童临床数据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变化、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免疫相关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儿童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儿童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相比,观察组儿童各项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各组儿童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均降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提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炎症指标均下降,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以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等水平均提升,观察组儿童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炎症指标(PCT、CRP)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免疫指标(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观察组儿童治疗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良好,患儿症状缓解,恢复快,炎症反应减轻,免疫功能提升,肺功能改善,且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维生素D 疗效 肺功能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胸部CT征象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构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模型
11
作者 闫敏 王沂霞 +2 位作者 田涛 何显 王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究胸部CT征象与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联合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效能。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121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原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儿分为MP感染组(n=73)和非MP感染... 目的:探究胸部CT征象与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联合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效能。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121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原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儿分为MP感染组(n=73)和非MP感染组(n=48)。全部患儿均接受胸部CT检查及MP抗体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胸部CT征象联合MP抗体诊断小儿MPP的效能。结果:MP感染患儿的胸部CT征象特征以磨玻璃征(76.71%)、支气管壁增厚(71.23%)、网状影征(68.49%)为主;MP感染组磨玻璃征检出率、支气管壁增厚检出率、网状影征检出率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均P<0.05);MP感染组MP抗体阳性率(83.56%)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10.4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部CT征象联合MP抗体诊断小儿MPP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胸部CT征象和MP抗体单独诊断(P<0.05)。结论:小儿MPP胸部CT的主要征象为磨玻璃征、支气管壁增厚及网状影征,胸部CT征象联合MP抗体有助于提高对小儿MPP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肺炎支原体抗体 胸部CT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治疗大环内酯类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12
作者 林秋玉 海元平 +6 位作者 李永秀 李虹艾 陈金妮 向夏雨 符增珍 尹飞飞 向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63-1270,共8页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在治疗大环内酯类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UMPP)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在儿童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的MUMPP...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在治疗大环内酯类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UMPP)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在儿童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的MUMPP患儿的临床数据。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P1基因型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比较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治疗效果。通过电话随访,评估用药后1年内的不良反应。结果:2023年共收集973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样本,其中2700例MP阳性(感染率27.74%),耐药基因检测阳性2435例(阳性率90.19%)。感染高峰集中在6~8月和10~12月,患者以3~7岁儿童为主(40%~50%),女童感染率(31.10%)高于男童(24.11%)。在随机抽取的400例MUMPP患儿中,均检测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其中A2063G突变398例,A2064G 2例。P1基因分析显示,主要流行株为1a型和2g2型。与阿奇霉素相比,左氧氟沙星和多西环素组退热更快。随访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组9例患儿出现一过性腿痛,占左氧氟沙星组4.5%(9/200),停药后缓解。结论:左氧氟沙星和多西环素在治疗MUMPP儿童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耐受性良好,尤其适用于大环内酯耐药率高的地区。未来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这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多西环素 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超说明书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13
作者 郭文静 蒋雪茜 田利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经小儿肺咳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对照和试验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经小儿肺咳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对照和试验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咳颗粒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的呼吸指标、炎症指标、心肌酶谱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发热、喘促、咳痰、咳嗽消失时间更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 d后,两组潮气量(tidal volume,TV)、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及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 chemokine ligand 8,CXCL8)、白细胞介素1受体1型(interleukin-1 receptor type 1,IL-1R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经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后其呼吸、炎症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患儿的不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小儿肺咳颗粒 阿奇霉素 炎症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MPP患儿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变化及对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娟 颜维孝(指导) 马如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及其对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5例重症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6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均行...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及其对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5例重症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6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均行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检测。另根据观察组患儿入院1个月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血清各指标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重症MPP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1个月内,185例重症MPP患儿预后不良率为28.65%(53/185),预后不良组血清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联合预测重症MPP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96.23%)与曲线下面积(AUC=0.959)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均P<0.01),联合预测的特异度(80.30%)与各指标单独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MPP患儿外周血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可能与重症MPP患儿近期预后不良存在一定的关系,各指标联合预测时对此类患儿近期预后不良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IL-4 IL-6 IL-10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上海市市级医院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儿童患病特征及住院费用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颖雯 王凤 +14 位作者 王立波 陆爱珍 王艺 桂永浩 陆权 殷勇 张建华 叶颖子 徐虹 沈兵 顾丹萍 董晓艳 王佳钰 何雯 张晓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521,共7页
目的调查2019—2023年上海市市级医院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住院患儿,了解其患病特征及住院费用。方法依托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联盟,回顾性调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上海市22家有儿科资质的市级公... 目的调查2019—2023年上海市市级医院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住院患儿,了解其患病特征及住院费用。方法依托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联盟,回顾性调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上海市22家有儿科资质的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其中4家为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MPP患儿,收集其诊断编码、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是否进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PP,SMPP),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2019—2023年22家医院共收治MPP住院患儿29045例,其中进展为SMPP者6035例(20.8%),趋势检验发现SMPP患儿比例随年份增加存在上升趋势(χ^(2)趋势=365.498,P<0.001)。4家儿童专科医院共收治MPP住院患儿18710例,其中SMPP患儿4078例(21.8%),SMPP患儿比例随年份增加存在上升趋势(χ^(2)趋势=14.548,P<0.001),其中2023年SMPP患儿比例(23.0%)高于历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MPP季节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总体以夏秋季比例更高;不同年份MPP住院患儿年龄分布有所差异,2023年以学龄期儿童为主(56.8%);不同性别之间的重症比例分布无差异,不同年龄组的重症比例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差别,1~3岁儿童重症比例逐年升高(χ^(2)趋势=191.567,P<0.001)。疫情期间年MPP平均住院天数高于非疫情期间;不同年份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疫情期间个体均次住院费用高于其他年份,不同年份个体均次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历年总住院费用仍以2019和2023年为高。SMPP个体均次住院费用均高于非SMPP个体。结论上海市2019年、2023年均有MPP流行,总体以夏秋季比例更高;与历年相比,2023年上海市MPP住院患儿人数多、SMPP比例高,其中3岁以下SMPP比例升高明显。SMPP个体均次住院费用高于非SM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重症肺炎 儿童 住院费用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梦雪 李京阳 +3 位作者 杨芬 田野 李菁 丁国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2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MPP患儿,耐药重症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中位年龄7.0(5.0~9.0)岁;耐药非重症组92例,男46例、女46例,中位年龄7.0(5.0~9.0)岁。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发热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肺实变是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乳酸脱氢酶、IgE水平升高,可能与耐药SMPP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发热时间、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对于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的发生均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P<0.05)。所有耐药MPP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耐药重症组住院天数为7.0(6.0~9.0)天,显著长于耐药非重症组[6.0(5.0~7.0)天];耐药重症组住院费用12 283(10 836~15 012)元,明显高于耐药非重症组[9 769(8 756~11 6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长,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肺部影像学改变重,给患儿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耐药 重症肺炎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阮金平 符州 +2 位作者 颜攀 陈其慧 应林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7-502,共6页
目的 对比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SP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7例重症MPP和40例重症SPP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资料。结果 重症MPP患儿组男性48例(6... 目的 对比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SP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7例重症MPP和40例重症SPP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资料。结果 重症MPP患儿组男性48例(62.3%),年龄为44(24~78)月。重症SPP患儿组男性22例(55.0%),年龄为14(9~25)月。96.1%(74/77)的重症MPP患儿与80.0%(32/40)的重症SPP患儿在入院前使用抗生素(P=0.007)。与重症SPP患儿相比,重症MPP患儿出现发热、高热比例较高,出现喘息、神经系统症状比例较低(P均<0.05)。重症SPP患儿更易在肺部闻及湿啰音、哮鸣音,且双侧均出现体征患儿比例更高(P均<0.05)。与重症SPP患儿相比,重症MPP患儿WBC较低、LDH水平较高,胸部CT更易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均P<0.05)。两组患儿支气管镜镜下表现及肺泡灌洗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症MPP与重症SPP患儿临床特征常不典型,年龄、发热、高热、喘息、肺部体征、神经系统表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乳酸脱氢酶水平等对临床鉴别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链球菌 重症肺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戴漆 林丹彤 陈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S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S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数据。结果84例SMPP患儿中,72月龄最常见。年长儿组人数明显多于婴幼儿组(59 vs.25,P<0.05)。SMPP检出率最高的月份是7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肺外症状。73.8%的患儿出现了肺部体征的改变,33.3%的患儿在病程中存在肺外并发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100.0%,核酸检测的阳性率为80.5%,高于其他检测方式。年龄、入科氧流量、入院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值是引起SMPP需要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有创呼吸机等高级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MPP患儿发热以高热为主,发热时间长,可伴有严重肺外并发症。年龄越小的SMPP患儿其肺部病变越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NGS是一种快速、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表现 呼吸支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计数联合D-二聚体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潇慧 王新伟 武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26,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联合D-二聚体(D-dimer,D-D)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联合D-二聚体(D-dimer,D-D)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310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治疗出院后进行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患儿预后进行评估,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98)和预后不良组(n=112)。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全部患儿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资料,记录入院时患儿早期预警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并收集诊断患儿入院24 h内的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PLT计数、D-D预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APACHEⅡ、SOFA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良好组NLR、D-D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LT计数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将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混杂因素,连续变量原值收入,结果表明,NLR、D-D水平是预后的保护因素(OR<1,P<0.05),PLT计数水平是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三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9,灵敏度为94.95%,特异度为82.14%,准确度为90.32%,三者联合预测效能价值高。结论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外周血NLR、PLT计数、D-D水平显著升高,三项联合检测在预测患儿28 d后的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计数 D-二聚体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 儿童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肺炎支原体肺炎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亚洲 刘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3-1389,共7页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住院的2375例MPP患儿。...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住院的2375例MPP患儿。根据病情将患儿分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组(n=125)和非SMPP组(n=2250)以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n=451)和非RMPP组(n=1924)。收集患儿基本资料及临床信息,回顾性分析NLR在SMPP及RMPP预后中评估价值。结果:NLR是独立预测SMPP的指标(OR=1.188,95%CI:1.123~1.299,P=0.033)。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SMPP发生率更高(P<0.001)。NLR也是独立预测RMPP的指标(OR=1.320,95%CI:1.145~1.432,P<0.001)。高NLR组的SMPP发生率、RMPP发生率、ICU住院发生率、总发热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高于低NLR组(P<0.001)。结论:NLR可独立预测MPP患儿预后,为SMPP及RMPP的早期诊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肺炎支原体肺炎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