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盛占武 唐艳平 +3 位作者 陈昱洁 张伟敏 马蔚红 金志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8-102,共5页
评价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个部位中花的总黄酮含量最高(5.9mg/100g),苞片的总酚含量最高(14.91mg/g),生长点的皂苷含量最高(14.77mg/100g)。3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 评价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个部位中花的总黄酮含量最高(5.9mg/100g),苞片的总酚含量最高(14.91mg/g),生长点的皂苷含量最高(14.77mg/100g)。3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还原力和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且清除率和质量浓度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其中,苞片具有最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还原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生长点次之;3部位乙醇提取物的还原力均比没食子酸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花蕾 化学组成 提取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R31和TR21菌株防治香蕉枯萎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黎永坚 程萍 +1 位作者 喻国辉 陈燕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0-72,共3页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R31菌株和TR21菌株单独及混合使用防治农科1号香蕉(Musa AAA Cavendishsubgroup cv.Nongke No.1)枯萎病的田间效果。收获期结束后统计的结果表明,R31处理区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为4.05%,TR21处理区发...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R31菌株和TR21菌株单独及混合使用防治农科1号香蕉(Musa AAA Cavendishsubgroup cv.Nongke No.1)枯萎病的田间效果。收获期结束后统计的结果表明,R31处理区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为4.05%,TR21处理区发病率为8.70%,TR21+R31(V:V=1:1)处理区发病率4.59%,对照区发病率21.88%,防效分别为81.86%、61.09%和79.45%;折算每667m2经济损失率比对照分别减少34.46%、25.90%、32.50%。研究结果表明两株枯草芽胞杆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生物防治 枯草芽孢杆菌 农科1号品系香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TR21叶腋喷施防治巴西蕉枯萎病 被引量:15
3
作者 牛春艳 喻国辉 +3 位作者 程萍 黎永坚 张吉斌 周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1期1986-1990,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TR21是一株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叶腋接种在香蕉体内定殖。采用叶腋接种法研究TR21对盆栽巴西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在大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叶腋喷施TR21对巴西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巴西蕉挂果情况的影响。盆栽... 枯草芽孢杆菌TR21是一株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叶腋接种在香蕉体内定殖。采用叶腋接种法研究TR21对盆栽巴西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在大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叶腋喷施TR21对巴西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巴西蕉挂果情况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按每次5.0×108 cfu/株的接种量,每隔10 d使用1次,连续使用4次,以地上部分萎蔫程度统计,30 d防效为(89.42±7.81)%,40 d防效为(85.95±2.77)%;结合地上部分萎蔫程度和球茎解剖结果统计,40 d防效为(79.32±4.49)%。从2008年4月至2009年2月进行田间试验,每次按1.8×108 cfu/株的用量,每隔10 d喷施1次,连续处理的植株到收获结束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为(20.27±7.02)%,显著低于清水处理,防效达到61.92%。处理区2008年9月份的总挂果率达到25.00%,显著高于对照(3.13%),10月份的总挂果率为62.75%,高于对照(56.52%),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枯草芽孢杆菌TR21可以通过叶腋喷施接种防治巴西蕉枯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枯草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 巴西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蕉产量与果实形态特征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永霞 鞠俊杰 +4 位作者 何应对 周兆禧 曹红鑫 王必尊 李昌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75-1379,共5页
2011-2013年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 cv.‘Baxi’)成熟期果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第三梳果指外弧长、果指内弧长、果指周长、第三梳果指重4个经济性状与巴... 2011-2013年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 cv.‘Baxi’)成熟期果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第三梳果指外弧长、果指内弧长、果指周长、第三梳果指重4个经济性状与巴西蕉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果指数与巴西蕉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香蕉第三梳平均果指周长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果指内弧长次之,果指外弧长通过内弧长、果指粗、果指重及果指数对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对巴西蕉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得产量预测回归模型:FDW=-264.680LFOA+752.534FIA+1 274.990FF+375.053NF+2.098DWC-15 694.983,通径分析表明,自变量果指外弧长、内弧长、果指粗及果指重对单株产量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强调高产育种的性状选择上,在果形选择方面,可将重点集中于这4个性状上,从而缩小育种过程中良性性状的选择范围,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果实 形态参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提高香蕉幼苗抗寒性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韦弟 李杨瑞 +2 位作者 邸南南 卜朝阳 闭志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0期1447-1451,共5页
用200mg/L乙烯利喷洒香蕉幼苗叶片1d,再于8℃低温胁迫1d后,研究乙烯利对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预处理提高了香蕉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香蕉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表明乙烯利可通过... 用200mg/L乙烯利喷洒香蕉幼苗叶片1d,再于8℃低温胁迫1d后,研究乙烯利对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预处理提高了香蕉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香蕉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表明乙烯利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减少膜损伤来增强香蕉幼苗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乙烯利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对香蕉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韦弟 李杨瑞 +2 位作者 邸南南 闭志强 卜朝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2期1789-1792,共4页
用乙烯利喷洒香蕉幼苗叶片1d后,于6℃低温胁迫1d,研究乙烯利对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乙烯利预处理可以保护低温胁迫后香蕉叶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低温胁迫后叶片的萎蔫程度和相对电导率,提高低温胁迫后叶片的光合速率。表... 用乙烯利喷洒香蕉幼苗叶片1d后,于6℃低温胁迫1d,研究乙烯利对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乙烯利预处理可以保护低温胁迫后香蕉叶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低温胁迫后叶片的萎蔫程度和相对电导率,提高低温胁迫后叶片的光合速率。表明乙烯利可以提高香蕉幼苗抗寒性,其中浓度为200mg/L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乙烯利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多肽对巴西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效超 王蕊 +3 位作者 李新国 黄绵佳 李绍鹏 李茂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用4个浓度的大豆多肽溶液预处理巴西蕉幼苗,经模拟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大豆多肽预处理降低了巴西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叶片SOD、P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了巴西蕉幼苗... 用4个浓度的大豆多肽溶液预处理巴西蕉幼苗,经模拟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大豆多肽预处理降低了巴西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叶片SOD、P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了巴西蕉幼苗的抗冷性,以0.5%的大豆多肽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大豆多肽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蕉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永霞 何应对 +5 位作者 鞠俊杰 唐粉玲 臧小平 周兆禧 王必尊 曹红鑫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5,共5页
2011—2013年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巴西蕉叶面积指数LAI及当地积温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几种香蕉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模型,其中以叶面积指数与归一化的相对积温间的动态模型较好,即:LAIi=3.653 2/[1+e-(RDDi-0.5... 2011—2013年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巴西蕉叶面积指数LAI及当地积温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几种香蕉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模型,其中以叶面积指数与归一化的相对积温间的动态模型较好,即:LAIi=3.653 2/[1+e-(RDDi-0.502 9/0.089 2)]。用2011—2013年独立资料进行检验,叶面积指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Χde为0.044 7,差值标准误Sde为0.211 5,相关系数R为0.927,达显著水平。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巴西蕉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也可用于巴西蕉生长、产量模拟以及对巴西蕉的生长监测和遥感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叶面积指数 有效积温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ACC合成酶cDNA5’末端的快速扩增 被引量:3
9
作者 金志强 徐碧玉 +2 位作者 邵寒霜 彭世清 郑学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4-28,共5页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的方法对香蕉ACC合成酶的cDNA5’末端进行了扩增,获得677bp的产物,序列测定的结果表明,其中一个连续编码区编码149个氨基酸,其序列含有ACC合成酶的第一和第二保守区和一段长23...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的方法对香蕉ACC合成酶的cDNA5’末端进行了扩增,获得677bp的产物,序列测定的结果表明,其中一个连续编码区编码149个氨基酸,其序列含有ACC合成酶的第一和第二保守区和一段长230bp的非翻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ACC合成酶 cDNA5' 末端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卓 徐碧玉 +5 位作者 贾彩红 李健平 刘菊华 张建斌 苗红霞 金志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5-1310,共6页
肉桂醇脱氢酶(CAD)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均一化全长文库中获得一个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命名为MaCAD1(GenBank登录号为KF582533)。MaCAD1是香蕉MYB基因编码框全长c... 肉桂醇脱氢酶(CAD)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均一化全长文库中获得一个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命名为MaCAD1(GenBank登录号为KF582533)。MaCAD1是香蕉MYB基因编码框全长cDNA,包含一个1 077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58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同源比对发现,其含有完整的醇脱氧酶的典型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CAD蛋白。系统进化树比对分析表明,MaCAD1与水稻OsCAD6(CAD39907)的亲缘关系较近。组织特异性研究表明MaCAD1基因组成型表达于香蕉各个组织。在耐病和感病品种中,MaCAD1均上调表达,但在耐病品种中MaCAD1在所有时间点相对于对照增加的倍数均高于感病品种,表明MaCAD1基因在香蕉的抗病性中起着重要作用,MaCAD1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响应枯萎病侵染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肉桂醇脱氢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腺苷酸核糖基化作用因子1(MaArf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园 王甲水 +1 位作者 张建斌 徐碧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409,共6页
Arf(ADP-ribosylation factors)作为小G蛋白家族中的一类,在植物细胞的胞内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采后2d的香蕉(Musa accuminata L.AAA group)果实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条Arf基因,命名为MaArf1。序列分析表明,MaArf1在植物中是高度保... Arf(ADP-ribosylation factors)作为小G蛋白家族中的一类,在植物细胞的胞内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采后2d的香蕉(Musa accuminata L.AAA group)果实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条Arf基因,命名为MaArf1。序列分析表明,MaArf1在植物中是高度保守的。与水稻、苜蓿、马铃薯、小麦和拟南芥等物种中Arf基因的相似性都超过95%。并且MaArf1分别在24-31(序列为GLDAAGKT,Arf蛋白P结构域),67-71(序列为DVGGQ,G'结构域),126-130(序列为NKQDL,G结构域)的氨基酸处也具有保守的GTP结合结构域。根据已获得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研究又获得了该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对其结构分析发现,该序列全长1998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内含子序列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并且在第4个内含子中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测这些序列可能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也可能与RNA水平上的可变剪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musaaccuminata L.aaa group) MaArf1 CDNA 基因组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蕉果指干重与果指形态的相关性及其定量模型研究
12
作者 刘永霞 何应对 +4 位作者 连子豪 王丽霞 殷晓敏 唐粉玲 曹宏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5-7,12,共4页
[目的]探究巴西香蕉果指干重与果指形态的相关性。[方法]2019-2020年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方案,对巴西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cv.‘Baxi’)采收期果指干重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巴西蕉果指干重与果... [目的]探究巴西香蕉果指干重与果指形态的相关性。[方法]2019-2020年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方案,对巴西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cv.‘Baxi’)采收期果指干重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巴西蕉果指干重与果指内弧长、果指外弧长、果指直径、果柄长、果柄直径5个农艺性状呈正相关,与果指外弧长、内弧长呈显著正相关,香蕉果指直径对香蕉果指干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果指内弧长通过外弧长、果指直径对果指干重的间接作用最大。对果指干重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得预测回归模型FDW=0.326FIA+0.366LFOA+2.399FSL+2.384FD-8.581。[结论]巴西香蕉果指干重与果指形态具有相关性,通径分析表明,果指内弧长对果指干重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强调巴西香蕉高产育种的性状选择上,可减少果指弯曲度、适当增加果指直径,既可提高产量,又可提高果指的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香蕉 果指 干重 形态参数 相关性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ACC合成酶含3'末端的cDNA克隆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志强 徐碧玉 +2 位作者 彭世清 孔德謇 郑学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 3'RACE方法对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ACC合成酸含 3'末端的 c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被克隆到pCR■2.1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 α,筛选到重组质粒(pACS2)... 采用 3'RACE方法对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ACC合成酸含 3'末端的 c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被克隆到pCR■2.1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 α,筛选到重组质粒(pACS2),并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3'RACE产物长 1680 bp,其中一个 开放读框内的核苷酸序列编码44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括了ACC合成酶中所应具有的7个高度保守区。同时该产物还有长269 bp的3'末端,并具有完整的 Poly(A)尾(24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ACC合成酶 CDNA 3′末端扩增 克隆 果实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对巴西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缓 吴岚芳 黄绵佳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0期33-35,68,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土壤水分胁迫下巴西蕉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4个SNP处理浓度(0.05mmol/L,0.1mmol/L,0.5mmol/L,1.0mmol/L)均能显著降低干旱条件下巴西蕉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体率及MDA含量,提高叶片相对... 研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土壤水分胁迫下巴西蕉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4个SNP处理浓度(0.05mmol/L,0.1mmol/L,0.5mmol/L,1.0mmol/L)均能显著降低干旱条件下巴西蕉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体率及MDA含量,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从而提高巴西蕉幼苗的抗旱性。综合表现来看,以0.5mmol/L的处理浓度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硝普钠(SNP)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