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_2、LiH的激发态和Li_2H的基态结构与势能函数 被引量:10
1
作者 施德恒 朱遵略 +1 位作者 孙金锋 谢安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使用“对称性匹配簇-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对Li2分子三重态的第一激发态、LiH分子的基态、单重态的第一和第二激发态的几何构型与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利用“群操作求和”方法分别对这4个态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并拟合出了相应各态的Mu... 使用“对称性匹配簇-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对Li2分子三重态的第一激发态、LiH分子的基态、单重态的第一和第二激发态的几何构型与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利用“群操作求和”方法分别对这4个态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并拟合出了相应各态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使用多种方法对Li2H分子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并用优选出的密度泛函(B3P86)方法对该分子进行了进一步的频率计算.结果发现Li2H分子的基态稳态结构为C2v构型,在此基础上用多体项展式理论导出了它的解析势能函数,其等值势能图准确再现了Li2H分子的结构特征和离解能.首次报导了该分子对称伸缩振动等值势能图中存在的两个对称鞍点,对应于反应LiH+Li→Li2H,活化能大约为18.7×4.18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 激发态 murrell—sorbie函数 多体项展式势能函数 Li2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的X^1Σ^+,A^1Π和B^1Σ^+态的势能函数 被引量:7
2
作者 罗文浪 毛金文 +2 位作者 伍冬兰 周玲玲 谢安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1,共5页
使用SAC/SAC-CI和D95++、6-311++g及D95(d)等基组,分别对AlF的基态X1Σ+、第一简并激发态A1Π和第二激发态B1Σ+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对所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D95(d)基组为最优基组;运用D95(d)基组和SAC方法对基态X1... 使用SAC/SAC-CI和D95++、6-311++g及D95(d)等基组,分别对AlF的基态X1Σ+、第一简并激发态A1Π和第二激发态B1Σ+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对所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D95(d)基组为最优基组;运用D95(d)基组和SAC方法对基态X1Σ+,SAC-CI方法对激发态A1Π和B1Σ+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电子态的势能函数解析式,由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X1Σ+、A1Π和B1Σ+态相对应的光谱常数,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激发态 Murzell—sorbie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耦合簇理论及相关一致基研究NH2自由基的解析势能函数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金平 施德恒 孙金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04-1410,共7页
运用CCSD(T)理论和Dunning等的系列相关一致基对NH2自由基的基态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使用优选出的cc-pV5Z基组对其进行了频率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平衡核间距RNH=0.10247 nm,键角∠HNH=102.947°,离解能De=4.2845 eV,振动频率ν1(a1)=15... 运用CCSD(T)理论和Dunning等的系列相关一致基对NH2自由基的基态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使用优选出的cc-pV5Z基组对其进行了频率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平衡核间距RNH=0.10247 nm,键角∠HNH=102.947°,离解能De=4.2845 eV,振动频率ν1(a1)=1546.0342 cm-1,ν2(a1)=3379.5543 cm-1和ν3(b2)=3474.4784 cm-1.对NH自由基及H2分子,使用优选出的cc-pV6Z基组对其基态的几何构型与谐振频率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单点能扫描,且将扫描结果拟合成了解析的Murrell-Sorbie函数.采用多体项展式理论导出了NH2自由基的解析势能函数,其等值势能图准确再现了它的离解能和结构特征.报导了NH2自由基对称伸缩振动等值势能图中存在的两个对称鞍点,对应于反应NH+H→NH2,势垒高度约为0.1378×4.18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2 murrell—sorbie函数 多体项展式理论 解析势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气体二聚体完备基准集的构建与势能曲线拟合
4
作者 王裕平 魏孝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5-792,共8页
基准集是训练和评价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重要工具,稀有气体二聚体作为典型的弱色散体系,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完备基准集,而近年来Head Gordon研究组构建的RG10(Rare gas, 10代表共有10个体系)基准集仍沿用了Tang-Toennies经验... 基准集是训练和评价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重要工具,稀有气体二聚体作为典型的弱色散体系,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完备基准集,而近年来Head Gordon研究组构建的RG10(Rare gas, 10代表共有10个体系)基准集仍沿用了Tang-Toennies经验势。本文首先以最近所发表的NgD×15(Noble gas dimer)基准集为基础,在CCSD(T)/aug-cc-pV5Z-{6s6p6d3f2g1h}-CP计算水平下继续对15种异核稀有气体二聚体的势能曲线进行了计算;并且增加了量子化学方法难以计算的近核区相互作用势的计算,同时扩充了NgD×15中的数据,从而构建了RG21基准集。以此为标准,利用非线性拟合算法对全部稀有气体二聚体势能曲线进行了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拟合;同时以RG21为标准与RG10以及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经数据分析,本文的拟合计算精度非常高,进一步证明了Tang-Toennies经验势在近核区的不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10 NgD×15 异核稀有气体二聚体 RG21 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Li_2分子B^1∏_u及X^1Σ_g^+态的准确平衡几何、离解能及谐振频率 被引量:3
5
作者 施德恒 孙金锋 +1 位作者 朱遵略 刘玉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7-842,共6页
使用SAC/SAC-CI方法,利用6-311G,6-311++G,6-311G(3df,3pd),D95V(d,p),D95,D95V,6-311++G(3df,3pd),D95(3df,3pd)、cc-PVTZ和AUG-cc-PVTZ等基组,对Li2分子的B1∏u及X1Σg+态的平衡几何进行了优化计算.同时,在优化得到的平衡位置附近、... 使用SAC/SAC-CI方法,利用6-311G,6-311++G,6-311G(3df,3pd),D95V(d,p),D95,D95V,6-311++G(3df,3pd),D95(3df,3pd)、cc-PVTZ和AUG-cc-PVTZ等基组,对Li2分子的B1∏u及X1Σg+态的平衡几何进行了优化计算.同时,在优化得到的平衡位置附近、于同一条件下通过精细的单点能扫描,也获得了相应基组下的平衡核间距.发现优化计算结果与精细的单点能扫描结果不一致.分析表明由单点能扫描获得的平衡核间距应更为合理.通过对平衡核间距及计算离解能的比较,得出了对B1∏u态而言AUG-cc-PVTZ基组为最优基组的结论.在AUG-cc-PVTZ基组下,于0.135~1.5 nm范围内,利用SAC的GSUM(Group Sumof Operators)方法对X1Σg+态、SAC-CI的GSUM方法对B1∏u态进行单点能扫描、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出了相应的解析势能函数.利用解析势能函数的物理意义并结合RKR方法,计算出了X1Σg+态及B1∏u态的谐振频率,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 分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LI2 激发态 murrell—sorbie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HBr分子爱因斯坦自发辐射系数的一种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维安 王红岩 +1 位作者 华卫红 袁圣付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3-855,共3页
采用双原子分子光谱参数计算程序LEVEL,分别选用目前最好的解析势能函数之一的MurrellSorbie函数和精确的RKR势,数值求解径向薛定谔方程,得到振转能级的本征能量和本征波函数。选用公开发表的最新的电偶极矩函数,计算得到了HBr分子X1Σ... 采用双原子分子光谱参数计算程序LEVEL,分别选用目前最好的解析势能函数之一的MurrellSorbie函数和精确的RKR势,数值求解径向薛定谔方程,得到振转能级的本征能量和本征波函数。选用公开发表的最新的电偶极矩函数,计算得到了HBr分子X1Σ+态振动能级低于7时R和P支基频跃迁谱线的爱因斯坦自发辐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辐射系数 HBR murrell—sorbie函数 RKR势 电偶极矩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双原子反应散射的准经典研究 Ⅰ、C+CH碰撞的动力学
7
作者 陈媛梅 许宗荣 朱正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34-234,共1页
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C+CH的弹性、非弹性与反应性碰撞,计算得到了对应C+C'H→CC'+H的反应几率、反应截面及终态的平动、振、转能量和散射角分布等数据。在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碰撞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 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C+CH的弹性、非弹性与反应性碰撞,计算得到了对应C+C'H→CC'+H的反应几率、反应截面及终态的平动、振、转能量和散射角分布等数据。在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碰撞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三质点体系相互侏用势采用了俞华根等根据J.N.Murrell的多体项展式法得到的CCH体系分析势能函数。建立质心坐标系下的Hamiton运动方程,联合“R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散射 C+CH 双原子分子 势能函数 murrell 反应截面 碰撞反应 反应机理 质心坐标系 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