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半岛牟平—乳山成矿带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何江涛 李俊建 +2 位作者 石光耀 王晨光 满荣浩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680,共14页
黄铁矿是地壳中最为普遍存在的金属硫化物,广泛发育在各类金属矿床中,更是金矿床中重要的载金矿物。本文以牟平—乳山成矿带典型金矿中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与电子探针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金矿四个成矿阶段不同期次的黄铁... 黄铁矿是地壳中最为普遍存在的金属硫化物,广泛发育在各类金属矿床中,更是金矿床中重要的载金矿物。本文以牟平—乳山成矿带典型金矿中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与电子探针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金矿四个成矿阶段不同期次的黄铁矿成分标型开展了系统研究。黄铁矿镜下和面分析表明,各成矿阶段的黄铁矿晶形与粒度存在明显区别,其中Ⅰ阶段为粗粒自形-半自形立方体黄铁矿(Py1),Ⅱ阶段为细粒半自形-他形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Py2),Ⅳ阶段为细粒自形-半自形立方体黄铁矿(Py3)。Ⅰ阶段黄铁矿(Py1)晶体边缘及裂隙、Ⅱ阶段黄铁矿(Py2)晶体As含量较高;自然金和银主要呈细脉状充填在Ⅰ阶段立方体黄铁矿(Py1)裂隙或围绕Ⅱ阶段细粒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Py2)发育。电子探针主微量元素分析也显示出了显著的差异,Ⅰ阶段黄铁矿Fe、S含量最接近理论值,而Ⅱ阶段黄铁矿存在明显的硫亏损,Ⅳ阶段黄铁矿则存在铁亏损。此外,金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研究区金矿的不可见金为Au^(0)纳米颗粒金。从成矿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黄铁矿晶形呈现从立方体→细粒五角十二面体→细粒立方体的变化趋势,指示成矿流体温度呈逐渐降低的演化趋势,主成矿阶段具有中低温、较高硫逸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半岛 牟平—乳山成矿带 电子探针 黄铁矿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载金黄铁矿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程南南 马毓民 +4 位作者 亢怡萱 侯泉林 石梦岩 潘结南 李剑斌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82,共24页
牟平-乳山成矿带是胶东地区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成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昆嵛山花岗岩体内,严格受次级剪切带的控制。黄铁矿作为牟平-乳山成矿带内主要的载金矿物,精细分析其元素组成特征可以查明金的赋存状态,也可为探讨成矿流体... 牟平-乳山成矿带是胶东地区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成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昆嵛山花岗岩体内,严格受次级剪切带的控制。黄铁矿作为牟平-乳山成矿带内主要的载金矿物,精细分析其元素组成特征可以查明金的赋存状态,也可为探讨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环境以及矿床成因提供重要信息。文章选取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内的乳山、邓格庄、英格庄金矿,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SEM、EPMA以及LA-ICP-MS等实验分析方法,揭示了黄铁矿的主量、微量元素含量及Au的赋存特征,探讨了该成矿带上金矿床的成因机制。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乳山、邓格庄、英格庄金矿中载金黄铁矿均呈现亏Fe、亏S的特征。显微观察与Au-As含量图解显示牟平-乳山成矿带中Au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一类是与黄铁矿密切相关的可见独立金矿物,另一类是赋存于矿物晶格或晶格缺陷中的以固溶体金(Au+)和纳米金(Au^(0))形式存在的不可见金。黄铁矿激光剥蚀曲线以及微量元素相关性图解表明邓格庄、英格庄金矿Cu、Zn、Pb、Bi与Au的富集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乳山金矿中Au与Cu、Zn、Pb、Bi呈正相关关系,可能是该金矿中Te含量较高而导致。乳山金矿、邓格庄金矿及英格庄金矿黄铁矿的Co/Ni比值均大于1,表明黄铁矿为热液成因。通过对黄铁矿Co/Ni比值投图、Co-Ni-As投图、S、Fe含量相关性以及δS、δFe特征投图,结果表明,乳山金矿、邓格庄金矿及英格庄金矿均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以及黄铁矿的δ^(34)S研究,笔者认为牟平-乳山成矿带的金矿床是与浅部脆性变形相关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微量元素 EPMA LA-ICP-MS 牟平-乳山成矿带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牟乳成矿带邓格庄金矿区深部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
3
作者 张保涛 柳森 +3 位作者 胡创业 张扬 姬晴川 李秀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56,共2页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为金矿集中分布区,是国内外金矿勘探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胶东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理论不断取得新认识,尤其是热隆—伸展成矿理论的提出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基础。热隆—伸展成矿理论更加凸显出构...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为金矿集中分布区,是国内外金矿勘探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胶东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理论不断取得新认识,尤其是热隆—伸展成矿理论的提出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基础。热隆—伸展成矿理论更加凸显出构造对金成矿的重要意义,深部构造研究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广域电磁法是何继善院士团队研发的一种人工源频率域电磁勘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乳成矿带 广域电磁法 深部构造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拆离断层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喜安 赵国春 +3 位作者 宋玉波 田飞 董汉文 高建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9-347,共9页
通过对比牟乳成矿带和其西部变质核杂岩区金矿床的控矿构造、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可知,这些金矿床具有同构造、同成矿期、同物质来源的特点,控矿构造同为拆离断层,其中牟乳成矿带为拆离断层上盘发育的,一系列近似平行且等间距的NNE... 通过对比牟乳成矿带和其西部变质核杂岩区金矿床的控矿构造、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可知,这些金矿床具有同构造、同成矿期、同物质来源的特点,控矿构造同为拆离断层,其中牟乳成矿带为拆离断层上盘发育的,一系列近似平行且等间距的NNE向的断层控矿。预测在牟乳成矿带下部,即在拆离断层附近可能存在品位更高、厚度更大的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拆离断层 控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邓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汉文 赵国春 +5 位作者 滕超 毛小红 高建伟 杨喜安 李胜荣 蒋大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邓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内,矿区内出露地层以太古界胶东群和古元古界荆山群为主。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并较为发育,矿脉主要受其控制,呈北东向、北北东向展布。矿区内控矿断裂为与金牛山断裂同期的次级断裂。通过分析... 邓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内,矿区内出露地层以太古界胶东群和古元古界荆山群为主。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并较为发育,矿脉主要受其控制,呈北东向、北北东向展布。矿区内控矿断裂为与金牛山断裂同期的次级断裂。通过分析断裂构造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可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体系,初步认为成矿期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NW-SSE向挤压,金矿区的应力场大致经历了近南北向挤压→NNW-SSE向挤压→NWW-SEE向挤压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格庄金矿床 牟-乳金矿带 断裂控矿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控矿特征及综合预测 被引量:25
6
作者 贺振 张学仁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5,共5页
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简称牟乳金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胶北花岗岩—绿岩地体东部,区内荆山群和胶东群变质绿岩建造是金矿化的矿源层,主要控矿构造为北北东、北东向断裂。通过对该区地壳结构以及岩石资料的研究发现,北西向存在4个... 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简称牟乳金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胶北花岗岩—绿岩地体东部,区内荆山群和胶东群变质绿岩建造是金矿化的矿源层,主要控矿构造为北北东、北东向断裂。通过对该区地壳结构以及岩石资料的研究发现,北西向存在4个构造地球化学条带,并与北北东、北东向断裂联合控制着区内金矿床的分布。文章利用张伯声先生的波浪镶嵌构造学说,对带内不同方向断裂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并结合物探和遥感解译进行了综合成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西向构造带 控矿规律 综合预测 牟乳金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南段煌斑岩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祝德成 韩振玉 +3 位作者 田瑞聪 张业智 杨振毅 张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8,共10页
山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东南部发育大量的煌斑岩脉,主要为云斜煌岩和斜煌岩。本文选择牟乳带南段冯家镇地表出露的煌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主微量元素研究。定年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50.6±6.1) Ma,属晚侏罗... 山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东南部发育大量的煌斑岩脉,主要为云斜煌岩和斜煌岩。本文选择牟乳带南段冯家镇地表出露的煌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主微量元素研究。定年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50.6±6.1) Ma,属晚侏罗世。煌斑岩SiO_2=47.15%~58.91%,碱性岩系列,岩石为玄武质安山岩,属于太平洋型(钠质)火山岩。岩石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成岩过程中黑云母、角闪石、单斜辉石和少量的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研究认为该区的煌斑岩是来自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背景下幔源岩浆上侵,同时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煌斑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牟乳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牟乳成矿带金矿床石英热释光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薛建玲 李胜荣 崔举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83-188,共6页
牟平-乳山成矿带位于我国著名的胶东金矿矿集区东部,牟平—即墨断裂的东侧,是仅次于招掖成矿带的第二大金矿远景区,该区分布有我国典型的大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作为该区贯通性脉石矿物,也是金的主要载体之一,对其研究和开发具有重... 牟平-乳山成矿带位于我国著名的胶东金矿矿集区东部,牟平—即墨断裂的东侧,是仅次于招掖成矿带的第二大金矿远景区,该区分布有我国典型的大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作为该区贯通性脉石矿物,也是金的主要载体之一,对其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本文利用热释光剂量仪对区内金青顶、邓格庄、英格庄等14个矿床(点)进行石英热释光分析,通过石英热释光曲线的特征及热释光峰值温度、热释光强度等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一定的找矿信息。本区石英热释光曲线分成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尖锐峰、宽峰、平缓峰和双峰,其中尖锐峰和双峰石英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热释光中温峰、强度较大的石英也有利金的富集。石英热释光曲线峰型及热释光曲线峰值温度和热释光强度填图表明,牟乳金成矿带石英大多生成较早,为金矿含金石英,整个区域指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乳成矿带 石英 热释光 峰值温度 热释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牟乳成矿带范家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勇军 刘颜 +4 位作者 黄鑫 徐昌 沈立军 张业智 张兆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2-1028,共17页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半岛金矿集区三大金成矿带之一,但带内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仍存在着较大分歧。范家庄金矿床是近年在该成矿带内新发现的金矿床,其成矿流体的研究较为薄弱。鉴于此,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研究入手,结合矿床地质特...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半岛金矿集区三大金成矿带之一,但带内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仍存在着较大分歧。范家庄金矿床是近年在该成矿带内新发现的金矿床,其成矿流体的研究较为薄弱。鉴于此,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研究入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对范家庄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金矿体主要产于侏罗纪弱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呈脉状、透镜状,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该矿床热液成矿期可分为3个成矿阶段:石英-粗粒黄铁矿阶段(成矿早阶段)、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示,矿床中的原生包裹体以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液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另有少量含CO2三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早阶段和主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67.2~297.5℃和168.4~253.6℃,盐度(w(NaCl))分别为3.55%~22.65%和2.58%~12.05%,密度分别为0.77~1.06g/cm3和0.84~1.02g/cm3,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特征,与中温热液成矿系统流体特征相一致。对成矿压力和深度的估算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成矿压力为45.8~68.7MPa(平均为52.8MPa),成矿深度为5.38~6.71km(平均为5.93km),显示出中浅成成矿的特点。成矿流体H-O同位素示踪显示,成矿早阶段流体的δDH2O-SMOW值介于-96.9‰^-89.0‰之间,δ18 OH 2O-SMOW值介于-4.3‰~4.5‰之间;主成矿阶段的δDH2O-SMOW值介于-90.7‰^-85.3‰之间,δ18 OH 2O-SMOW值介于-5.4‰^-0.2‰之间。由此认为,范家庄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且随着成矿流体的演化,大气降水的混入比例增加。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认为范家庄金矿床应属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O同位素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 范家庄金矿床 牟乳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邓格庄金矿床深部成矿特征及找矿方法组合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鹏 丁正江 +3 位作者 胡弘 吴凤萍 程蓉蓉 邹键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3期46-53,共8页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近年来其深部找矿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分析总结邓格庄深部金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及围岩蚀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深部找矿方法,分析了深部找矿潜力。邓格庄金矿床为产于侏罗纪玲珑型花岗...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近年来其深部找矿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分析总结邓格庄深部金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及围岩蚀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深部找矿方法,分析了深部找矿潜力。邓格庄金矿床为产于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中的大型金矿,深部主矿体赋存标高为-350^-733 m,矿体受金牛山主断裂西侧分支断裂的控制。分析认为,NNE向与NE向断裂交会部位、断裂走向转折部位及倾角由陡变缓的部位是成矿有利地段。研究提出,结合阶梯式成矿模式理论,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井中激电测量、EH4系统、构造叠加晕测量和钻探验证等是开展深部找矿的有效方法组合。进一步指出,邓格庄金矿具有良好的深部找矿前景,Ⅱ-1号矿体深部54~86勘探线和Ⅲ-6号矿体深部62~110勘探线2个区域为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综合找矿方法 阶梯式成矿模式 盲矿预测 邓格庄金矿 牟乳成矿带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遥感数据在胶东水道地区金成矿远景区圈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键 唐文龙 +6 位作者 王凤华 胡峰 薄军委 王志新 刘治 魏绪峰 李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6-2348,共13页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分辨率、蚀变信息提取和覆盖能力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自然资源调查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遥感解译正成为地质调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作手段。水道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与苏鲁造山带东北缘...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分辨率、蚀变信息提取和覆盖能力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自然资源调查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遥感解译正成为地质调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作手段。水道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与苏鲁造山带东北缘的衔接部位,是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的核心地段,金矿资源丰富,目前运用遥感解译及信息提取技术开展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较为薄弱。笔者等利用ENVI5.3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对ASTER(先进星载热辐射与反射辐射计,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GF-1共9景遥感数据进行处理,使制作的图像信息逼真、线性构造明显,共解译线性构造929条、环形构造89个、韧性剪切带15条,其中北北东向断裂、环形构造和韧性剪切带边缘地段是金矿床产出的有利部位;基于ASTER数据采用“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技术”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铝、镁羟基和铁染异常信息,圈定异常浓集区36处,金矿床产出位置一般发育较强铝、镁羟基(Al—OH、Mg—OH)异常;结合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圈定金成矿远景区12处,经野外查证,新发现金矿点2处。遥感技术可为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和ASTER遥感数据 地质构造解译 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成矿预测 胶东半岛 牟平—乳山金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