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的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质量评价
1
作者 刘焰嫦 肖观林 +4 位作者 汤瑞茵 曾志浩 吴广颖 贾德政 毕晓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84-1793,共10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产地的布渣叶药材进行质量差异分析,为布渣叶的产地判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UPLC-QTOF-MS/MS对不同产地的布渣叶样品进行全成分分析,应...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产地的布渣叶药材进行质量差异分析,为布渣叶的产地判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UPLC-QTOF-MS/MS对不同产地的布渣叶样品进行全成分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聚类分析(CA)对云南昆明、广西玉林和广东阳江3个产地共18批次布渣叶药材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和t检验结果(P<0.05)为筛选标准,确定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化学成分。从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中共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原花青素类、有机酸和生物碱等类型化合物为主,其中N-反式香豆酰酪胺、N-反式阿魏酰酪胺为首次在布渣叶药材中报道。不同产地布渣叶的化学成分差异明显,共鉴定出17个差异化学成分,其含量在不同产地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可作为产地鉴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渣叶 UPLC-Q-TOF-MS/MS 多元统计学 产地差异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感地区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影响评价
2
作者 黄宏韬 赵菊花 +2 位作者 王晓晶 邹璟 赵前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4期117-119,共3页
本研究针对孝感地区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地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评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全面收集了相关数据,并构建了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GIS技术展现了矿山开采的空间... 本研究针对孝感地区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地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评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全面收集了相关数据,并构建了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GIS技术展现了矿山开采的空间影响。结果显示,孝感地区矿山开采导致土壤侵蚀、地质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下降及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尤以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最为突出。研究为矿山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及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旨在促进孝感地区矿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开采 生态环境地质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 多元统计分析 孝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县木如地区岩屑地球化学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洪 李光明 +2 位作者 张智林 黄瀚霄 肖万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利用木如地区1∶1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研究该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共划分出Sb-Pb-Ag、Cu-Zn-Bi-As、W-Au-Mo 3个元素组合,绘制因子得分等值线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找矿方向,缩小了找矿靶区。结合该地区地质... 利用木如地区1∶1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研究该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共划分出Sb-Pb-Ag、Cu-Zn-Bi-As、W-Au-Mo 3个元素组合,绘制因子得分等值线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找矿方向,缩小了找矿靶区。结合该地区地质特征认为:与该地区金成矿有关的成矿热液应该为岩浆热液,具有沿着北东向断裂,由南西向北东运移的趋势;在木如地区除了寻找与金矿体外,还有寻找与岩浆热液有关的Cu-Zn矿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如地区 多元统计 地球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地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多变量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程昌新 王金平 +1 位作者 卢秀萍 许自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1-35,共5页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烟区17个地点C3F烟叶的11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评价,构建了烟叶质量的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前5个主成分提取了11项化学成分90.39%的信息量.聚类分析将供试地点分为3类,类Ⅰ包括12个地点,其烟叶总糖、还...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烟区17个地点C3F烟叶的11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评价,构建了烟叶质量的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前5个主成分提取了11项化学成分90.39%的信息量.聚类分析将供试地点分为3类,类Ⅰ包括12个地点,其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挥发酸和钾含量最高,总植物碱和总挥发碱含量最低,糖碱比、氮碱比较为适宜,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类Ⅲ包括2个地点,其烟叶还原糖、总挥发酸含量最低,总氮、蛋白质、总植物碱和总挥发碱含量最高,化学成分欠协调;类Ⅱ包括3个地点,各项品质指标中等.各类氯含量较为适宜,且类间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烟区 化学成分 多变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滨电厂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曾珍 柯盛 +1 位作者 赵子科 陈春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135-139,共5页
本文基于2019年10月对湛江湾海滨电厂温排水受纳海域的采样调查,对比分析了温排水排放口附近站位(S9)和其他站位温度、溶解氧、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排放口附近站位S9的表层温度受到了温排水的影响... 本文基于2019年10月对湛江湾海滨电厂温排水受纳海域的采样调查,对比分析了温排水排放口附近站位(S9)和其他站位温度、溶解氧、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排放口附近站位S9的表层温度受到了温排水的影响,其他站位几乎没有影响,温排水对于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排放口附近的表层水体;排放口附近站位S9的溶解氧含量略高于其他站位,说明温排水的排放能提高排水口附近溶解氧含量;调查海域营养盐的分布主要受到湾内养殖区和湾外干净海水的共同影响,温排水仅对排放口附近(S9)营养盐含量造成局部影响;浮游植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电厂附近站位S9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湾内其他站位群落结构差别不大,温排水对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很小。综上所述,湛江滨海电厂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电厂 温排水 海域 生态环境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高砷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以内蒙古杭锦后旗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鲁守刚 邓娅敏 +3 位作者 张美雁 鲁华 王秀军 霍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44,48,共6页
运用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杭锦后旗砷中毒病区高砷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了分类和信息提取,采用分层聚类法将地下水分为5类具有不同水化学特征的地下水。因子分析法解释了研究区81.35%的水化学数据,并提取出4个高砷水环境的主要因... 运用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杭锦后旗砷中毒病区高砷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了分类和信息提取,采用分层聚类法将地下水分为5类具有不同水化学特征的地下水。因子分析法解释了研究区81.35%的水化学数据,并提取出4个高砷水环境的主要因子:盐渍化因子、还原环境因子、碳影响因子和吸附因子,揭示出高砷地下水的主要水化学类型为矿化度较高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型和氯化物型,高砷水的形成与含水层强的还原环境密切相关。两种多元统计方法均发现高砷地下水具有低浓度的SO2-4和高浓度的硫化物、氨氮、有机碳(DOC)及溶解的甲烷气体。在矿化度较高且HCO-3占主导的苏打水中,砷和氟往往同时富集,并伴有浓度较高的硼。此外,盐渍化作用对地下水中砷的富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球化学过程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高硬度成因:影响因素及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秦正峰 吴昊澜 +3 位作者 薛强 刘菲 荆继红 杨晓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2,共9页
以石家庄滹沱河典型地区为对象,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了地下水高硬度的成因。研究区地下水总硬度超标严重,超标率为85.2%,地下水总硬度与pH和井深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与TDS和NO3^-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 以石家庄滹沱河典型地区为对象,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了地下水高硬度的成因。研究区地下水总硬度超标严重,超标率为85.2%,地下水总硬度与pH和井深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与TDS和NO3^-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聚类分析将地下水分成了3种类型,从Ⅰ类至Ⅲ类水,SO4^2-和Cl-以及Na+K毫克当量百分数在逐渐增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尤其是总硬度)的因素有:由工业和生活污染引起的钙镁碳酸盐及硅酸盐的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反应,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环境,其贡献率分别为56.3%、17.4%和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硬度 多元统计分析法 滹沱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学修玛尔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统计分析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洪 夏祥标 +5 位作者 黄瀚霄 张林奎 兰双双 吕梦鸿 艾金彪 解惠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7-855,共9页
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鲁尔玛斑岩型铜矿位于拉萨地块南部。为探讨鲁尔玛铜矿外围学修玛尔地区的找矿潜力,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学修玛尔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学修玛尔幅的最佳... 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鲁尔玛斑岩型铜矿位于拉萨地块南部。为探讨鲁尔玛铜矿外围学修玛尔地区的找矿潜力,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学修玛尔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学修玛尔幅的最佳地球化学标志元素组合为Cu-Pb-Zn-Au,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古新世典中组火山岩和中新世布嘎寺组火山岩有关。找矿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图幅西部的弄强地区,同时布耳玛、边马勒等地区也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多元统计分析 找矿前景 学修玛尔幅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烟区烤烟外观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漫江 程昌新 +4 位作者 黄建明 王超 常寿荣 杨应明 周冀衡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8-53,共6页
研究了保山烟区烤烟外观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如下:1)描述性统计表明,保山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各项指标平均值得分属中等偏上水平,烟碱、总氮在适宜范围内,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钾含量较高,氯含量较低.2)相关分析表明,烤烟6项外观... 研究了保山烟区烤烟外观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如下:1)描述性统计表明,保山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各项指标平均值得分属中等偏上水平,烟碱、总氮在适宜范围内,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钾含量较高,氯含量较低.2)相关分析表明,烤烟6项外观质量与若干化学成分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3)第Ⅰ对典型变量(u1,v1)(λ1=0.882 6**)反映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烟碱、总氮的升高和氮碱比、糖碱比数值的减小,烤烟外观质量指标如色度、油分有增加的趋势;第Ⅱ对典型变量(u2,v2)(λ2=0.760 7**)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化学成分钾、总糖和氯的升降,烤烟外观质量成熟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与保山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关联度较大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总氮、总糖和还原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烟区 烤烟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法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振东 马维明 罗永统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2期81-83,87,共4页
以新疆富蕴县喀依尔特河上游地区为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找矿预测研究。按相关元素组合分类、亲疏关系、成因联系将元素异常组合分为Au-Sb-Cu、Pb-ZnAs、W-Sn。在此基础上与区域成矿背景相结合,建立了区域地质-地球... 以新疆富蕴县喀依尔特河上游地区为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找矿预测研究。按相关元素组合分类、亲疏关系、成因联系将元素异常组合分为Au-Sb-Cu、Pb-ZnAs、W-Sn。在此基础上与区域成矿背景相结合,建立了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采用该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找矿靶区预测,圈定出了Ⅰ、Ⅱ、Ⅲ类找矿靶区,为该区域及周边未知区域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多元统计分析 找矿模型 找矿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高分辨质谱技术的葡萄酒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宓捷波 王飞 +3 位作者 赵孔祥 刘旸 常春艳 郑文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3-178,共6页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高分辨质谱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葡萄酒中13种多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和葡萄酒鉴别的研究模型。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经酸化后乙酸乙酯提取,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分离,全扫描和目标离子...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高分辨质谱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葡萄酒中13种多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和葡萄酒鉴别的研究模型。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经酸化后乙酸乙酯提取,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分离,全扫描和目标离子二级扫描定性,外标法定量,然后结合产区、成分、国别等信息,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龙胆酸和香草酸含量是干红、干白判别的重要指标,龙胆酸和白藜芦醇含量是洲产区判别的典型指标,相应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6.2%和55.3%,可以初步实现葡萄酒品质和产区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多酚 品质 产区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统计在化探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以沂源县鲁村镇崮山村地区土壤化探测量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学林 王秀芬 +5 位作者 孙斌 陈国栋 姜腾龙 潘兆科 胡戈 张春法 《山东国土资源》 2018年第7期61-66,共6页
地球化学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球化学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组合及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沂源县鲁村镇崮山村地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与中国东部岩石丰... 地球化学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球化学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组合及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沂源县鲁村镇崮山村地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与中国东部岩石丰度对比,研究区岩石背景特征为Au,Ag,Pb,Sb,As,Hg元素富集,Cu,Zn贫化;与山东省土壤背景值对比,研究区土壤背景值中Au,Ag,Cu,Pb,Zn元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区内成矿元素组合特征表现为:Ag,Pb,Zn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其中Ag、Pb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反应出了组合成矿的可能性;而Au与其他元素几乎不具相关性,Cu元素与Ag,Pb,Zn元素均具有弱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成矿元素的富集与矿化过程大致可以划分3个阶段:Ag-Pb-Zn元素组合的富集与矿化;C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A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反映出了该区多期富集或蚀变矿化特点。利用因子得分圈定元素组合异常,通过异常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特征,最终圈定找矿有利靶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测量 多元统计分析 元素组合异常 沂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