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MSE横式滤波器和PIC联合的MUD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志刚 龚耀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3,共5页
多用户检测(MUD)是有效地抑制多址干扰(MAI)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对各种现有MUD算法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最小均方误差(MMSE)横式滤波器与并行干扰对消(PIC)相结合的联合检测结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复杂度不... 多用户检测(MUD)是有效地抑制多址干扰(MAI)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对各种现有MUD算法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最小均方误差(MMSE)横式滤波器与并行干扰对消(PIC)相结合的联合检测结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复杂度不高,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MUD算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多址干扰 MMSE 并行干扰对消 多用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频干扰下混合MUD-RF/FSO航空中继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文亚 王翔 +1 位作者 赵尚弘 牟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60-1968,共9页
为了建立同频干扰条件下的混合射频/自由空间光(Radio Frequency/Free Space optical,RF/FSO)航空中继通信系统链路精确模型,提出多用户分集(Multi-User Diversity,MUD)的航空平台RF/FSO混合链路性能分析方法.以独立且同分布的Nakagami-... 为了建立同频干扰条件下的混合射频/自由空间光(Radio Frequency/Free Space optical,RF/FSO)航空中继通信系统链路精确模型,提出多用户分集(Multi-User Diversity,MUD)的航空平台RF/FSO混合链路性能分析方法.以独立且同分布的Nakagami-m衰落信道表征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用户信号和同频干扰(Co-Channel Interference,CCI)信号信道;构建了指数Weibull分布大气湍流与Rayleigh分布指向误差的FSO信道传输模型;在电光转换中继节点采用解码转发协议降低噪声累积.基于系统端到端等价信噪比累积分布函数,获得了RF/FSO混合链路中断概率及平均误码率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干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时,系统误码性能最优;可通过增加用户数的方式来减弱干扰信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FSO通信 多用户分集 同频干扰 指数-威布尔分布 平均误码率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一然 程寒 +4 位作者 孙敏 曾珊 沈才洪 杨雅琼 敖灵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其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对于酒的品质和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该文对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 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其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对于酒的品质和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该文对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窖泥、大曲及糟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此外,阐述了微生物群落对白酒风味品质的影响,以及白酒中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为白酒酿造微生物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多样性 大曲 窖泥 糟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及窖泥评价与养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斐 叶力 +7 位作者 冯亮 郑晓卫 黄彪 夏冰 张无疾 陈晓园 方正国 孙玉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20-328,共9页
全泥窖池固态发酵是浓香型与馥郁香型白酒的典型酿造工艺。窖泥作为窖池的功能载体,其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代谢活性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直接影响白酒质量。本文从传统培养技术与非培养技术下的窖泥微生物研究方法、基于空间与时间维... 全泥窖池固态发酵是浓香型与馥郁香型白酒的典型酿造工艺。窖泥作为窖池的功能载体,其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代谢活性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直接影响白酒质量。本文从传统培养技术与非培养技术下的窖泥微生物研究方法、基于空间与时间维度下的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窖泥功能菌株及其相互作用、窖泥质量评价方法构建与完善,以及以功能菌株为核心的窖泥养护与老熟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不同技术方法在白酒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发展沿革与应用现状,窖泥老熟过程中原核与真核微生物消长变化规律及窖池不同空间位置下原核与真核微生物分布的差异情况,己酸菌、丁酸菌、乳酸菌、醋酸菌和甲烷菌等窖泥核心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与相互依存关系,窖泥老化原因,窖泥质量评价标准从传统感官和理化分析等单一维度向综合评判体系方法和评价机制构建与应用的转变,以及基于核心菌株的功能化属性所开展的养护与老熟研究,旨在为后续学者针对窖泥微生物多样性评估、菌群代谢功能研究及窖泥养护改良工艺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窖泥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菌株 养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浓香白酒窖泥梭菌多样性
5
作者 吴玉轩 汪俊卿 +4 位作者 刘玉涛 张梦梦 任广花 王文洁 崔吉鹏 《酿酒科技》 2024年第2期46-52,58,共8页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酿制过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源,窖泥中微生物的类型、丰度、新陈代谢活动等均对浓香型白酒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探究窖泥中梭菌微生物的多样性,利用窖泥理化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窖泥样品中...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酿制过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源,窖泥中微生物的类型、丰度、新陈代谢活动等均对浓香型白酒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探究窖泥中梭菌微生物的多样性,利用窖泥理化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窖泥样品中的梭菌群落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10个窖泥的理化参数均符合优质窖泥指标要求;在微生物层面,窖泥中检测到的梭菌在属水平上有:嗜碱菌属、丁酸弧菌属、梭菌属、喜热菌属、瘤胃梭菌属、粪球菌属、沉淀杆菌属(Sedimentibacter)、钙原杆菌属(Caldicoprobacter)、温带菌(Tepidimicrobium)、梯氏菌(Tissierella)、孢子菌(Sporanaerobacter)、硫酸盐还原菌属、鲁替孢菌属和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isalibacter)等,这些菌是优质窖泥的重要指示菌,可知窖泥中含有极其丰富的酿酒功能菌。揭示了可能在白酒酿造中起关键作用的梭菌菌群,在分子水平上为研究浓香型白酒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梭菌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长隧洞穿越富水断层带涌水突泥风险预判与处理措施研究
6
作者 喻久康 童蕾 +3 位作者 严俊 付强 叶茂 汪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71-378,共8页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西南地区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在隧洞、电站地下厂房、跨流域引调水等地下工程中多遇到软岩大变形、塌方、岩爆、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其中尤以涌水突泥灾害最为严重。以滇...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西南地区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在隧洞、电站地下厂房、跨流域引调水等地下工程中多遇到软岩大变形、塌方、岩爆、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其中尤以涌水突泥灾害最为严重。以滇中引水工程深埋长隧洞香炉山隧洞2^(#)下游段工程实践为背景,对穿越富水活动断裂带的地质背景、开挖过程中揭露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及时研判施工安全风险,并提出处置措施建议,为隧洞安全、顺利穿越富水活动断裂带提供了基础依据,也为类似深埋长隧洞穿越富水断裂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带 滇中引水工程 涌水突泥 风险预判 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notrophomonas terrae应用于退化窖泥修复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李觅 邱显平 +6 位作者 常少健 蔡海燕 朱建行 陈心雨 刘义会 张磊 杨朝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9-214,共6页
为修复退化窖泥,该研究将Stenotrophomonas terrae接种于退化窖泥,以正常窖泥及退化窖泥为对照,将不同窖泥进行模拟发酵实验,对发酵结束后的窖泥、糟醅、酒样理化指标及细菌菌群进行检测,并对不同窖泥样品细菌菌群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 为修复退化窖泥,该研究将Stenotrophomonas terrae接种于退化窖泥,以正常窖泥及退化窖泥为对照,将不同窖泥进行模拟发酵实验,对发酵结束后的窖泥、糟醅、酒样理化指标及细菌菌群进行检测,并对不同窖泥样品细菌菌群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及相关性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与退化窖泥相比,修复后的窖泥pH、产酸能力、铵态氮含量、感官评分分别显著提升至4.82、185.83 mg/g、98.33mg/100 g、6.10分(P<0.05);对应糟醅的酸度显著降低至3.27(P<0.05),而水分及残余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应酒样总酯、己酸乙酯含量显著提升至1.00 g/L、0.56 g/L(P<0.05),总酸由0.49 g/L显著降低至0.27 g/L(P<0.05)。修复窖泥细菌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增加,基于属水平,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氢孢菌属(Hydrogenispora)、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嗜碱菌属(Alkalibaculum)及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等功能微生物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PCoA及相关性网络分析表明,退化窖泥接种Stenotrophomonas terrae后,可使其细菌菌群接近于正常窖泥,可增强窖泥细菌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微生物生态网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修复 Stenotrophomonas terrae 细菌多样性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型酒新老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理化指标及其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党喆 张永利 金成勇 《酿酒科技》 2024年第10期80-85,共6页
选取西凤酒厂新老制酒车间窖池窖泥,对比分析了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老窖泥的p H值、氨态氮、有机质和芽孢菌数均高于新窖泥,水分和微生物总数低于新窖泥;老窖泥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均大于新窖泥;新老窖泥的共同优势... 选取西凤酒厂新老制酒车间窖池窖泥,对比分析了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老窖泥的p H值、氨态氮、有机质和芽孢菌数均高于新窖泥,水分和微生物总数低于新窖泥;老窖泥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均大于新窖泥;新老窖泥的共同优势真菌为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老窖泥中的优势酵母属为毕赤酵母属(Pichia),新窖泥是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新老窖泥的优势细菌为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和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新窖泥的水分、p H、氨态氮分别与9个属的微生物显著相关,有机质与11个微生物属显著相关;老窖泥中水分、p H与8个细菌属显著相关,氨态氮、有机质与9个属的微生物显著相关。本试验有助于揭示凤香型白酒窖泥品质形成的成因,为新建窖池基酒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窖泥 微生物多样性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水平衡顶管在大型引调水工程的应用
9
作者 尹俊文 寇学文 +1 位作者 姬咪 曹溪桐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8期53-56,72,共5页
泥水平衡顶管具有开挖面稳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对周围土体和建筑物影响小和掘进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引调水工程。本文通过理论顶力计算,将其与实测顶力对比分析,探讨现阶段顶力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顶管施工过程... 泥水平衡顶管具有开挖面稳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对周围土体和建筑物影响小和掘进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引调水工程。本文通过理论顶力计算,将其与实测顶力对比分析,探讨现阶段顶力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顶管施工过程中的顶进时间进行了汇总分析。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可丰富顶管施工实测数据,同时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泥水平衡 引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明跃 张文学 +1 位作者 王海英 刘超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7-181,共5页
提取20、50、150a窖龄窖泥样品总DNA,构建窖泥细菌16S rDNA文库,经过16S rDNA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对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98个细菌阳性克隆子分成37个可... 提取20、50、150a窖龄窖泥样品总DNA,构建窖泥细菌16S rDNA文库,经过16S rDNA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对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98个细菌阳性克隆子分成3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系统发育分析归为6个门,优势顺序为:厚壁菌门(Firmicute)65.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1.4%、绿弯菌门(Chloroflexi)4.8%、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8%、未分类细菌(Unclassified Bacteria)3.9%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0%,窖泥中的大多数克隆子(73.9%)与未培养细菌亲缘关系近。20a窖泥优势菌是Syntrophomonas、Petrimonas、Proteiniphilum,50a和150a龄窖泥优势菌为Natronoanaerobium和Unclassified Clostrida。随着窖龄的增加,窖泥细菌多样性指数呈增加的趋势,从20~50a之间变化幅度较大,50a和150a窖泥的菌群结构最为相似。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窖泥老熟老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16S RDNA序列 克隆文库 系统发育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中继选择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案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朱佳 郑宝玉 邹玉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中继的多用户协作频谱感知方案,通过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用户间的相互协作,可以获得明显的空间分集增益,从而改善认知用户的检测性能.针对所提出的多用户协作感知方案,在瑞利衰落环境下分析了相应的系统检测概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中继的多用户协作频谱感知方案,通过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用户间的相互协作,可以获得明显的空间分集增益,从而改善认知用户的检测性能.针对所提出的多用户协作感知方案,在瑞利衰落环境下分析了相应的系统检测概率,同时也理论推导了传统非协作方案的感知性能.根据检测概率的解析式,对非协作方案和多用户协作方案,进行了相应的数值实验和性能比较.与非协作感知方案相比,多用户协作方案能够显著提高主用户的检测概率.此外,随着候选中继用户数目增加,多用户协作方案对主用户检测概率的改善量越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协作感知 检测概率 分集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的窖泥品质理化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29
12
作者 刘梅 邓杰 +3 位作者 谢军 李觅 吴树坤 黄治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4-50,共7页
为了解窖泥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筛选能反映窖泥品质的理化指标,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品质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与理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水分质量分数、总氮和氨态氮含量随窖泥品质的提高而升高,pH值随窖... 为了解窖泥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筛选能反映窖泥品质的理化指标,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品质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与理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水分质量分数、总氮和氨态氮含量随窖泥品质的提高而升高,pH值随窖泥品质的提高而接近于7;主成分分析表明氨态氮、总氮、有效磷含量、pH值、腐殖酸质量分数和铁元素含量对窖泥品质影响较大。总氮含量分别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比例呈正相关,与绿弯菌门(Chlor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比例呈负相关。氨态氮含量分别和Firmicutes、Synergistetes、Actinobacteria比例呈正相关,和Proteobacteria、螺旋体门(Spirochaetes)比例呈负相关。有效磷含量分别和Synergistetes和Actinobacteria比例呈正相关。腐殖酸质量分数和Proteobacteria比例呈正相关。pH值分别和Firmicutes、Actinobacteria比例呈正相关,和Chlorflexi、Spirochaetes比例呈负相关。其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P<0.01)。从冗余分析图中可以看出氨态氮、总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水分质量分数、腐殖酸质量分数、钙和铁元素含量。综上所述,从水分质量分数、总氮、氨态氮、有效磷、腐殖酸质量分数、pH值、钙和铁元素含量中初步筛选到总氮、氨态氮含量和pH值3个指标,即在一定范围内,窖泥品质越好,总氮和氨态氮含量越高,pH值越接近于7,其可作为窖泥质量的初步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品质 理化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关对发射分集系统的多用户分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冬 杨亮 +1 位作者 张广驰 秦家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1-764,共4页
研究空间相关对发射分集结合调度策略的多用户系统下行链路性能的影响.推导出发射天线之间存在空间相关的条件下,TxAA(Transm itAdaptive A rray)、STBC(Space-T im e B lock Coding)结合调度策略的多用户系统平均容量的表达式,在此基... 研究空间相关对发射分集结合调度策略的多用户系统下行链路性能的影响.推导出发射天线之间存在空间相关的条件下,TxAA(Transm itAdaptive A rray)、STBC(Space-T im e B lock Coding)结合调度策略的多用户系统平均容量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平均容量.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发射天线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会提高多用户系统的平均容量,另外TxAA在各种相关条件下的系统平均容量都优于ST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系统 空间相关 多用户分集 调度策略 发射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在线SVM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子磊 奚宏生 +1 位作者 赵宇 盛延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86-1390,共5页
基于传统支持向量机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运算量大、耗时久,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在线支持向量机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KKT条件判别实时增加的训练序列并构造当前训练样本集,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训练样本大小,加快... 基于传统支持向量机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运算量大、耗时久,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在线支持向量机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KKT条件判别实时增加的训练序列并构造当前训练样本集,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训练样本大小,加快训练速度。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不影响分类效果的情况下大大加快了训练速度,且用于分类的支持向量较少,同时性能与传统支持向量机算法相当且明显优于MMSE(RLS)多用户检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在线支持向量机 多用户检测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反馈的MIMO-OFDM系统多用户分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学俊 朱光喜 +1 位作者 曹汐 王德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70-2574,共5页
利用包含信道质量的反馈信息,多用户分集能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然而,在多载波多天线(MIMO-OFDM)的架构下,反馈所有用户的所有信道质量信息(CQI)将占据大量的无线资源,从而降低了频谱效率,因此各种有限信道反馈算法被提出来减... 利用包含信道质量的反馈信息,多用户分集能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然而,在多载波多天线(MIMO-OFDM)的架构下,反馈所有用户的所有信道质量信息(CQI)将占据大量的无线资源,从而降低了频谱效率,因此各种有限信道反馈算法被提出来减少系统的反馈开销。该文主要研究了基于两种典型的有限信道反馈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并与理想反馈进行了对比。系统平均频谱效率数学表达式的推导考虑了可选调制方式有限的特性,更符合实际。仿真用于评估各种反馈算法下的多用户分集性能,其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当匹配。并且只要恰当地选取反馈参数,有限信道反馈算法可以在不损失多用户分集增益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反馈开销,这为设计实际系统的信道反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反馈 多用户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MIMO信道下空间分集系统中多用户分集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芮贤义 金荣洪 耿军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7-941,共5页
多用户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系统中,研究空间相关对联合空间分集和多用户分集的性能影响。推导了接收天线之间存在相关的多用户MIMO STBC(Space-time block coding)和MIMO MRT/MRC(Maximum-ratio-transmis-sion/maximal-ratio... 多用户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系统中,研究空间相关对联合空间分集和多用户分集的性能影响。推导了接收天线之间存在相关的多用户MIMO STBC(Space-time block coding)和MIMO MRT/MRC(Maximum-ratio-transmis-sion/maximal-ratio-combining)系统的中断容量、平均容量表达式,并由此进行性能分析。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闭环的多用户MIMO MRT/MRC系统,空间相关下开环的多用户MIMO STBC系统具有较低的平均容量和较高的调度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分集 空间分集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空间相关 调度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涛 田时平 +6 位作者 赵东 游玲 王松 冯瑞章 冯学愚 张云 崔晓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8,共8页
采用纯培养和免培养(culture-independent)分析方法,对宜宾多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成熟窖泥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和高氏I号分离培养基分离细菌(包括放线菌),并评价菌株的乙醇耐受能力和低pH耐受能力。构... 采用纯培养和免培养(culture-independent)分析方法,对宜宾多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成熟窖泥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和高氏I号分离培养基分离细菌(包括放线菌),并评价菌株的乙醇耐受能力和低pH耐受能力。构建了窖泥样品总DNA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别挑选不同培养特征的89株细菌纯培养物和427个基因克隆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89株纯培养物分属于13个属,以Streptomyces(39株)和Bacillus(27株)为优势属。纯培养菌株中,具备7%浓度乙醇耐受能力和低pH(4.5)耐受能力的分别有16株和10株。挑取的克隆子经测序、去除嵌合体后,得到了406个有效序列,并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可将其分为75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属于Clostridia、Bacilli、Acti-n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α-Proteobacteria、Deinococci、Planctomycea、Bacteroidia 8个纲。其中Clostridia为绝对优势菌群,包含50个OTU、227个克隆子;Bacilli包含11个OTU、128个克隆子,为次优势菌群。证明宜宾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群落存在丰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细菌 16S RRNA基因 系统发育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和正常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3
18
作者 郭壮 葛东颖 +3 位作者 尚雪娇 刘文汇 杨少勇 张振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93-98,106,共7页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窖泥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浓香型白酒品质。本研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退化窖泥(n=5)和正常窖泥样品(n=5)细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退化窖泥微生物群落的超1和香农指数均显著高于...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窖泥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浓香型白酒品质。本研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退化窖泥(n=5)和正常窖泥样品(n=5)细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退化窖泥微生物群落的超1和香农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窖泥(p <0.05)。退化窖泥中Clostridium(梭菌)、Syntrophaceticus、Syntrophomonas(互营单胞菌属)、Petrimonas、Sedimentibacter(沉淀杆菌属)、Aminobacterium(胺小杆菌属)、Lysinibacillus(梭形杆菌属)和Pelotomaculum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窖泥(p <0.05),而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Bacillus(芽孢杆菌)、Ralstonia(雷尔氏菌属)和Nocardia(诺卡氏菌属)呈现出相反的趋势(p <0.05)。基于UniFrac距离的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2类窖泥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冗余分析发现9个OTU代表了2类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相关的关键细菌类群,其中4个隶属于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的OTU在正常窖泥中含量比较高,5个分别隶属于Clostridium(梭菌)、Syntrophomonas(互营单胞菌属)、Pelotomaculum和Synergistaceae(互养菌科)的OTU在退化窖泥中含量比较高。本研究对揭示细菌多样性和窖泥质量间的关联性可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的发送分集系统中多用户分集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安春 佘小明 +2 位作者 周世东 许希彬 姚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9,共10页
研究了如何通过选择发送天线和天线组合来提高整个多用户多天线系统的性能。本文分别讨论了STOBC、选择式发送分集、相位加权等各种发送信号结构下系统的调度性能。和其它发送信号结构相比,STOBC对于调度性能有着很大危害。信道反馈信... 研究了如何通过选择发送天线和天线组合来提高整个多用户多天线系统的性能。本文分别讨论了STOBC、选择式发送分集、相位加权等各种发送信号结构下系统的调度性能。和其它发送信号结构相比,STOBC对于调度性能有着很大危害。信道反馈信息越多,调度性能就越好。不同的发送天线选择和组合策略得到不同的性能。本文讨论了三种选择策略:max-max, max-sum和max-min。max-max的调度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策略。因此,发送信号的结构和选择策略都严重影响着多用户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多用户分集 时空正交码 线性分散码 发送分集 调度 天线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相关多入多出(MIMO)信道中的可变速率多用户分集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岚 王树勋 梁应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9-633,共5页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研究基于MIMO虚拟信道表述的可变速率多用户分集技术.为实现慢衰落相关信道中的多用户分集,本文在发射端采用随机波束成形技术,并提出一种新的利用MIMO虚拟信道来产生随机波束成形矩阵的方法.同时,我们对期望用户的子...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研究基于MIMO虚拟信道表述的可变速率多用户分集技术.为实现慢衰落相关信道中的多用户分集,本文在发射端采用随机波束成形技术,并提出一种新的利用MIMO虚拟信道来产生随机波束成形矩阵的方法.同时,我们对期望用户的子信道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多用户分集 波束成形 虚拟信道 自适应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