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sensor image fusion algorithm using nonseparable wavelet frame transform 被引量:1
1
作者 Li Zhenhua Jing Zhongliang Wang Hong Sun Shaoy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728-732,共5页
A muitisensor image fusion algorithm is described using 2-dimensional nonseparable wavelet frame (NWF) transform. The source muitisensor images are first decomposed by the NWF transform. Then, the NWF transform coef... A muitisensor image fusion algorithm is described using 2-dimensional nonseparable wavelet frame (NWF) transform. The source muitisensor images are first decomposed by the NWF transform. Then, the NW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of the source images are combined into the composite NW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Inverse NWF transform is performed on the composite NW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intermediate fused image. Finally, intensity adjustment is applied to the intermediate fused imag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dynamic intensity range. Experiment resuits using real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orks well in muitisensor image 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ensor image fusion image processing nonseparable wavelet frame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动态加权alpha图像融合与特征增强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2
作者 谢丽霞 魏晨阳 +2 位作者 杨宏宇 胡泽 成翔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863,共15页
针对现有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缺乏对样本特征的有效提取、过度依赖领域专家知识和运行行为监控,导致严重影响检测分类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度动态加权alpha图像融合与特征增强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通过无效样本清洗与异常值处理获... 针对现有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缺乏对样本特征的有效提取、过度依赖领域专家知识和运行行为监控,导致严重影响检测分类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度动态加权alpha图像融合与特征增强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通过无效样本清洗与异常值处理获得标准化样本集,利用三通道图像生成与多维度动态加权alpha图像融合方法生成高质量融合图像样本.采用傀儡优化算法进行数据重构,减少因数据类不平衡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并对重构数据样本进行图像增强.通过基于双分支特征提取与融合通道信息表示的空间注意力增强网络,分别提取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并进行特征增强,提高特征表达能力.通过加权融合的方法将增强的图像特征与文本特征进行融合,实现恶意软件家族的检测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BIG2015数据集上的恶意软件检测分类准确率为99.72%,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提升幅度为0.22~2.5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软件检测 图像融合 傀儡优化算法 双分支特征提取 数据重构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监督学习的热成像与激光雷达融合深度补全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睿 马国梁 +1 位作者 郭健 许立松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深度补全是一种利用稀疏深度数据生成高分辨率稠密深度图的环境感知技术。然而,现有深度补全算法在昏暗或低照度场景中预测深度图的准确度不足,在极端光照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深度学习的热成像与激光... 深度补全是一种利用稀疏深度数据生成高分辨率稠密深度图的环境感知技术。然而,现有深度补全算法在昏暗或低照度场景中预测深度图的准确度不足,在极端光照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深度学习的热成像与激光雷达融合深度补全方法,用于训练网络模型在低光照或无光照的条件下生成像素级稠密的深度图。所提网络为编码器-解码器架构,以热图像和激光雷达的稀疏深度图作为编码器输入,在不同图像尺度上进行特征融合,解码器逐层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上采样和深度预测,生成稠密深度图。其次,设计了基于自注意力与跨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融合模块嵌入到编码器,通过自适应加权增强特征融合效果,提升预测稠密深度图的准确度。最后,构建了自监督学习框架,利用温度重建损失和稀疏深度损失进行自监督训练,无需额外的深度真值标注过程。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能稳定生成稠密深度图。相较于现有深度补全基准方法,平均绝对误差在MS2和VIVID数据集上分别降低了44.49%和25.28%。在低光或无光环境下,通过融合热成像与激光雷达数据的互补优势,显著提高了深度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为低光照场景下的环境感知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补全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热成像 自监督学习 环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和图像融合的哺乳期死亡仔猪检测方法
4
作者 衡熙 沈明霞 +2 位作者 刘龙申 姚文 李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475,共12页
[目的]针对人工巡检哺乳期死亡仔猪费时费力且易引起母猪应激反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配准融合和改进YOLOv7的哺乳期死亡仔猪自动化检测方法。[方法]使用KAZE特征点匹配算法将可见光图像与热红外图像进行匹配,利用几何变换将配准图... [目的]针对人工巡检哺乳期死亡仔猪费时费力且易引起母猪应激反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配准融合和改进YOLOv7的哺乳期死亡仔猪自动化检测方法。[方法]使用KAZE特征点匹配算法将可见光图像与热红外图像进行匹配,利用几何变换将配准图像空间对齐,通过Curvelet变换将待配准图像进行分解重构逆变为融合图像。以YOLOv7模型为基础,将SE注意力模块引入原始网络的Backbone部分,形成改进模型YOLOv7-SE,降低图像中低暗背景信息对目标识别的干扰,从而提升模型的检测性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在融合图像上的准确率、召回率与平均精度均值均高于可见光图像与热红外图像;与原始YOLOv7相比,YOLOv7-SE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分别提升3.2%和4.3%,平均单幅图片检测时间仅为6.8 ms。[结论]该模型可以实现养殖场场景下哺乳期死亡仔猪准确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仔猪 哺乳期 图像配准融合 YOLOv7-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图像的水下小目标三维形状恢复
5
作者 易兵 蒋立军 +1 位作者 刘佳 许枫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462,共9页
基于二维声呐图像的三维场景恢复在水下救援等应用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单一的三维重构算法难以同时实现图像细节信息的恢复与背景噪声的抑制,使得目标恢复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融合的三维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 基于二维声呐图像的三维场景恢复在水下救援等应用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单一的三维重构算法难以同时实现图像细节信息的恢复与背景噪声的抑制,使得目标恢复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融合的三维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提取图像的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然后针对目标区域采用细节恢复较好的三维重构算法,背景区域选取噪声抑制能力较强的恢复算法,并将二者恢复结果进行融合,从而得到图像细节信息恢复较好及抑制背景噪声的能力较强的重构结果,提升三维恢复结果的精度。实验数据处理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重构结果的整体平均误差从24.3%下降至10%,说明该方法能更精准地重构声呐图像的三维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图像 三维重构 图像分割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
6
作者 林易丰 陈光剑 +2 位作者 陈浩 翁谦 林嘉雯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在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为解决如何有效融合光谱信息与高程信息以分割相似光谱的不同地物的问题和通过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来提升局部地物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不等长的多... 在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为解决如何有效融合光谱信息与高程信息以分割相似光谱的不同地物的问题和通过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来提升局部地物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不等长的多分支语义分割网络,以有效提取多源特征,充分利用多源数据之间的互补信息;一个轻量级的协同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在特征融合阶段有效地融合多分支特征;一种多区域尺度协同的数据增强方法,引导网络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在ISPRS提供的公开数据集Vaihingen和Potsdam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型主流方法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优的分割性能,且得到的地物细节信息更加完整,参数量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高分遥感图像 数字表面模型 多源数据融合 协同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干扰成像条件下的钻孔内壁图像鲁棒拼接方法
7
作者 罗琦 徐望明 +1 位作者 李垚翔 赵宇航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5-904,共10页
针对地质勘探中钻孔内壁图像拼接时易受成像光照条件、探头扰动、深度或方位角信息缺失等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干扰成像条件下的钻孔内壁图像鲁棒拼接方法。首先采用带条件约束的图像映射方法将钻孔内壁图像的特定采样区域展开... 针对地质勘探中钻孔内壁图像拼接时易受成像光照条件、探头扰动、深度或方位角信息缺失等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干扰成像条件下的钻孔内壁图像鲁棒拼接方法。首先采用带条件约束的图像映射方法将钻孔内壁图像的特定采样区域展开,以获得成像光源干扰下可有效用于拼接的窄带图像;接着利用钻孔视频图像的固有特性,采用ROI区域配准策略实现了在探头旋转扰动、深度和方位角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对展开的钻孔窄带图像进行精确配准,同时采用网格匹配策略提高了配准速度;最后根据配准结果采用逐行动态加权的图像融合方法消除拼接痕迹,进一步优化了拼接结果图像的质量。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仿真图像进行实验,本文方法的性能指标SSIM的平均值为71.39%、PSNR的平均值为26.74、配准精度的平均值为92.38%,均优于对比方法。通过对不同钻孔视频的真实图像进行实验,本文方法所得拼接结果的客观评价指标EN、SF、AG、MI和Q_(MI)等均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钻孔内壁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视觉数据融合的视觉传达图像清晰化处理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俞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图像是目前视觉传达领域的关键信息载体之一,由于采集设备、压缩技术、传输环境与显示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视觉传达图像清晰度较差,制约着视觉信息的传达效果,故提出基于激光视觉数据融合的视觉传达图像清晰化处理方法。应用激光... 图像是目前视觉传达领域的关键信息载体之一,由于采集设备、压缩技术、传输环境与显示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视觉传达图像清晰度较差,制约着视觉信息的传达效果,故提出基于激光视觉数据融合的视觉传达图像清晰化处理方法。应用激光雷达与单目相机获取视觉传达对象的相关信息,提取激光数据特征——点云密度、激光数据点法线与激光数据点曲率,视觉数据特征——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与空间关系特征,以此为基础,搭建激光视觉数据融合框架,确定激光数据特征与视觉数据特征融合尺度,将激光数据投影到视觉图像上,从而实现了视觉传达图像的清晰化处理。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提出方法获得的视觉传达图像清晰度较高,视觉传达图像信息熵最大值为35 bit,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图像清晰化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图像 数据融合 图像增强 激光数据特征 清晰化 视觉数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分支网络结构的典型电气设备多源图像融合算法
9
作者 聂启新 肖志云 +3 位作者 鲍腾飞 靳旭 高文强 郭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随着智能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提升热故障的准确定位,图像融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以变电站电气设备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设计网络模型,以自动编码器为主干网络,其中编码器采用设计的密集连接分支和加... 随着智能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提升热故障的准确定位,图像融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以变电站电气设备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设计网络模型,以自动编码器为主干网络,其中编码器采用设计的密集连接分支和加强分支双分支网络结构,一个分支为密集连接分支,使用密集块连接和自注意力机制来提取边缘和细节特征,另一个分支为加强分支,采用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结构(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增强全局信息。文中通过双分支结构得到两组相应特征,采用L1-范数融合策略将特征进行融合后输入解码器重建融合图像。经过与多种方法对比,文中方法从主观视觉评价、客观图像融合评价指标两方面验证了该算法的先进性,其中客观评价指标Q MI、SSIM、FMI pixel分别为0.56726、0.59347、0.88760,达到最高值,证明融合图像质量得到提升,适用于电气设备多源图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技术 双分支网络 电气设备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 图像配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图像拼接技术
10
作者 马学志 张斌 +2 位作者 柴雪松 王宁 王卓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3,共5页
无人机单张图像视野有限,难以反映拍摄物体全貌,需对其图像进行拼接,以获取检测区域的完整图像。本文通过分析归纳国内外常用图像拼接处理算法,总结出包括图像预处理、相邻图像配准以及多帧图像融合的无人机图像拼接思路。图像预处理主... 无人机单张图像视野有限,难以反映拍摄物体全貌,需对其图像进行拼接,以获取检测区域的完整图像。本文通过分析归纳国内外常用图像拼接处理算法,总结出包括图像预处理、相邻图像配准以及多帧图像融合的无人机图像拼接思路。图像预处理主要包括几何校正和视觉增强两大类方法。无人机图像配准领域内表现突出的主要有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以及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图像融合技术有直接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等。通过图像预处理,减少图像噪声,突出兴趣点,然后利用图像配准完成两张小图像的初步拼接,最后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实现拼接位置的平滑过渡,最终获得完整大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图像拼接 图像预处理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N的风机叶片表面缺陷图像生成方法研究
11
作者 刘怡琳 胡一鸣 +1 位作者 周航 胡小兵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1-269,共9页
在计算机视觉广泛应用于缺陷检测领域的背景下,针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缺陷检测这一新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ycle-GAN的数据增强方法,以生成高质量风机叶片表面细小裂纹图像,克服检测网络数据驱动局限性造成的应用瓶颈。该方法首先... 在计算机视觉广泛应用于缺陷检测领域的背景下,针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缺陷检测这一新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ycle-GAN的数据增强方法,以生成高质量风机叶片表面细小裂纹图像,克服检测网络数据驱动局限性造成的应用瓶颈。该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引用和图像融合构造基本训练缺陷图像集;在Cycle-GAN基础上引入NAM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提高生成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与真实缺陷相似度高的风机表面裂纹图像,且利用生成图像训练的YOLO网络平均精度(mAP@0.5)达83.7%,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数据增强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融合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的水库岸坡裂缝自动识别研究
12
作者 唐晓丹 许英杰 +2 位作者 钟洪星 董秀军 王团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裂缝自动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在复杂背景下,使用单一算法模型进行裂缝识别时,识别准确率仍有待提高。为此,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作为数据源进行裂缝自动识别研究,首先在充... 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裂缝自动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在复杂背景下,使用单一算法模型进行裂缝识别时,识别准确率仍有待提高。为此,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作为数据源进行裂缝自动识别研究,首先在充分考虑不同裂缝类型影像特征的前提下,使用以图像像素梯度、灰度值和RGB值为指标的3种算法模型(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监督分类)实现裂缝的初步识别;然后将初始提取结果通过形态修复,以及方向、长度两种滤波算法处理背景噪点;最后提出最小风险的贝叶斯概率模型融合方法,并将不同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实例应用结果表明:3种算法模型均能够有效提取水库岸坡裂缝,准确率在70%以上;而模型融合能最小程度地减少真实裂缝的损失,准确率达95.4%。融合算法在水库岸坡裂缝识别中能够有效区分目标裂缝与背景信息,显著降低图像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水库岸坡裂缝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岸坡 裂缝识别 数字图像 自动检测 数据融合 地质灾害 乌东德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技术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3
作者 张亮霞 谢丽萍 +1 位作者 刘瑞龙 夏妍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技术是实现多源影像协同分析的关键基础,其通过建立空间映射关系解决影像间几何不一致的问题,为地表信息定量化处理提供支撑。本文总结了基于灰度和基于特征两种配准技术及其相关改进研究,列举介绍了自动配准技术在农... 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技术是实现多源影像协同分析的关键基础,其通过建立空间映射关系解决影像间几何不一致的问题,为地表信息定量化处理提供支撑。本文总结了基于灰度和基于特征两种配准技术及其相关改进研究,列举介绍了自动配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对遥感影像配准技术进行了展望。当前主流的自动配准方法分为基于灰度和基于特征两类:前者通过优化相似性度量(如互相关系数、互信息)及改进参数求解算法(如蚁群算法、粒子群-Powell混合策略)提升配准精度与效率,但对大尺度变形及数据冗余问题仍存在局限性;后者通过提取并匹配几何特征(如SIFT、SURF及改进算子)实现高效配准,但存在误差累积、局部形变适应不足等缺陷。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通过端到端特征学习与匹配优化,显著提升了配准鲁棒性,例如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光流场校正和自监督学习方法。在农业领域应用方面,基于特征的改进算法(如SNS算法、自适应角点检测及双特征混合模型)成功应用于柑橘种植、水稻监测及丘陵耕地影像配准,提升了配准效率与精度。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解决复杂地形导致的局部畸变、训练数据不足及非欧结构特征提取等难题,同时深化深度学习与多模态优化算法的融合应用,以推动遥感影像配准技术向更高精度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几何校正 图像融合 自动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广辉 李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在复杂可见光图像下图像融合质量受到遮挡和重叠等因素影响,需要进行图像融合质量评价优化设计,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模型,采用相应图像块之间的视觉特征提取方法建立可见光图像的深度立体匹配模型,将不同光照强... 在复杂可见光图像下图像融合质量受到遮挡和重叠等因素影响,需要进行图像融合质量评价优化设计,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模型,采用相应图像块之间的视觉特征提取方法建立可见光图像的深度立体匹配模型,将不同光照强下采集的图像像素值显示映射到嵌入特征空间中,完成预处理,构建可见光图像的动态像素大数据融合模型,通过端到端的视差融合估计实现对可见光图像的动态融合,采用超分辨重建方法获得真实配对图像,分析SR结果与LR图像中的相似内容,以特征级别的图像分布域反映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实现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可见图像融合的匹配性能较好,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高,提高了可见光的成像质量,耗时为0.012 s,平均迭代次数为1.569,并且均方误差仅为1.071,总误差仅为4.646,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图像融合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评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质量评价 视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图像融合的IC器件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耀华 黄志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0-751,共12页
针对单可见光或单红外条件下的IC器件表面缺陷对比度不足,缺陷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多光谱图像融合的IC器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针对IC器件可见光与红外图像配准中存在尺度不一致和对比度反转问题,引入拉普拉斯金字塔和特征描述符重组... 针对单可见光或单红外条件下的IC器件表面缺陷对比度不足,缺陷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多光谱图像融合的IC器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针对IC器件可见光与红外图像配准中存在尺度不一致和对比度反转问题,引入拉普拉斯金字塔和特征描述符重组策略改进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图像配准算法。在图像配准的基础上,提出NSST_VP图像融合方法,以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 Shearlet Transform, NSST)得到红外图像和已配准可见光图像的低频和高频子带,对低频子带采用视觉显著图(Visual Significance Map, VSM)加权融合规则,高频子带则采用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A-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PA-PCNN)决策融合规则,进而通过NSST逆变换得到高质量多光谱融合图像。最后,将融合图像输入YOLOv8s模型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ORB的图像配准平均精度为87.8%,比ORB图像配准精度提高了62%,NSST_VP图像融合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所提高。在缺陷检测实验中,NSST_VP融合方法的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达到83.15%,比单可见光、单红外缺陷图像检测的mAP分别提高了22.97%,28.31%,比双树复小波变换融合、曲线变换融合、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融合方法的mAP分别提高了13.14%,15.01%,2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IC器件 多光谱图像融合 图像配准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YOLOv8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粒度融合和双注意力的细粒度图像分类
16
作者 李鹏松 周冰倩 +1 位作者 季芷伊 于永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7-1454,共8页
针对现有模型对细粒度图像关键信息精准识别较难,分类指标较单一且特征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细粒度图像分类网络模型.该模型在网络训练步骤中嵌入双注意力网络以强化中层特征与深度特征的相关性,根据网络不同层的感受野大小不... 针对现有模型对细粒度图像关键信息精准识别较难,分类指标较单一且特征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细粒度图像分类网络模型.该模型在网络训练步骤中嵌入双注意力网络以强化中层特征与深度特征的相关性,根据网络不同层的感受野大小不同将数据剪裁后再拼接成新的样本数据作为下一层输入,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将中层和深度特征输出结果一同作为最终分类指标.在3个经典数据集CUB-200-2011、Stanford Cars和102 Category Flower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其分类准确率分别达89.56%,95.00%,96.05%,相比于其他网络模型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图像分类 注意力机制 数据增强 多粒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十字”标志物的红外图像与三维点云融合方法
17
作者 郑叶龙 李长勇 +3 位作者 夏宁宁 李玲一 张国民 赵美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0-1099,共10页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建立含有空间和温度信息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将该技术扩展到更多应用领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异源空间数据融合方法,融合红外图像和三维点云,得到三维温度场模型.针对红外相机与...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建立含有空间和温度信息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将该技术扩展到更多应用领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异源空间数据融合方法,融合红外图像和三维点云,得到三维温度场模型.针对红外相机与可见光相机成像原理存在差异,难以通过常用标定板进行内参标定的问题,基于红外相机成像特性设计并制作镂空圆孔标定板用于内参标定,所得内参平均重投影误差为0.03像素.针对红外相机与结构光相机的成像原理不同,现有标志物制作复杂、外参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不同材料的辐射度差异,设计制作“十字”标志物并将其用于联合标定.为解决同名特征点难以识别的问题,针对红外图像和三维点云分别设计了同名特征点提取方法,配合“十字”标志物进行同名特征点提取.红外图像和三维点云特征点提取方法的检测重复率分别为75%和92%,与传统方法相比两者的检测重复率均有所提升.利用该方法建立纸杯、工件和人脸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镂空圆孔标定板能实现红外相机的内参标定,对“十字”标志物采用同名特征点提取方法能完成红外相机与结构光相机的联合标定.最终所得三维温度场模型的平均重投影误差为1.70像素,与现有方法相比模型精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三维点云 标志物 同名特征点 系统标定 异源空间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GOCI超分辨率重建与海洋漂浮藻类探测
18
作者 朱红春 朱国灿 +4 位作者 李金宇 张怡宁 芦智伟 杨延瑞 刘海英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遥感技术是进行海洋漂浮藻类目标识别与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GOCI遥感卫星影像具有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其低空间分辨率影响了海洋漂浮藻类遥感探测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结构... 遥感技术是进行海洋漂浮藻类目标识别与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GOCI遥感卫星影像具有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其低空间分辨率影响了海洋漂浮藻类遥感探测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结构特征的迁移学习,应用ESRGAN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将GOCI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升至125 m;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超分辨率重建GOCI遥感影像的U-Net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实现了海洋漂浮藻类的较高精度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超分辨率重建的GOCI影像显著提升了影像的空间细节清晰度,基于此实现的海洋漂浮藻类探测结果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其中面积相对误差下降了51.87%,F1值提高了2.41%。本研究是应用GOCI遥感影像进行海洋漂浮藻类高精度探测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实现海洋目标的动态精细化监测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CI影像 数据融合 超分辨率重建 海洋漂浮藻探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LiDAR点云与无人机影像的滑坡动态监测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宇翔 胡庆武 +3 位作者 段延松 李加元 艾明耀 赵鹏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7,共6页
滑坡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如何对其进行高效准确的监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LiDAR、无人机航空摄影等技术进行滑坡监测,可以快速、安全、精确地获取滑坡区域地面信息。本文提出了融合LiDAR点云的无人机影像滑坡动态... 滑坡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如何对其进行高效准确的监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LiDAR、无人机航空摄影等技术进行滑坡监测,可以快速、安全、精确地获取滑坡区域地面信息。本文提出了融合LiDAR点云的无人机影像滑坡动态监测方法。首先,利用点云和影像获取高质量DSM;然后,设计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和坡度融合的滤波算法,滤除DSM中低矮植被,生产高精度DEM;最后,通过对两期DEM进行差分,实现对滑坡区域的动态监测。以黄登水电站附近边坡区域的LiDAR数据与无人机影像数据开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滑坡动态监测可以直观地判断滑坡地形变化和位移趋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数据 无人机影像 数据融合 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与点云融合的巷道锚护孔位识别定位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宏伟 李进 +3 位作者 闫志蕊 郭军军 张夫净 李超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261,共13页
煤矿掘进巷道锚护位置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是钻锚机器人实现智能永久支护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与激光点云融合的巷道锚护孔位智能识别定位方法,包括图像目标识别、点云图像特征融合和定位坐标提取3个步骤:①针对... 煤矿掘进巷道锚护位置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是钻锚机器人实现智能永久支护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与激光点云融合的巷道锚护孔位智能识别定位方法,包括图像目标识别、点云图像特征融合和定位坐标提取3个步骤:①针对煤矿井下低照度、水雾和粉尘等环境因素导致的锚孔轮廓成像模糊的问题,采用IA(Image-Adaptive)-SimAM-YOLOv7-tiny网络对巷道待锚护孔位进行视觉识别,该网络能够自适应地增强图像亮度和对比度,恢复锚孔边缘的高频信息,并使模型重点关注锚孔特征,提高锚孔检测的成功率;②求解激光雷达和工业相机联合标定的外参矩阵,将图像检测的锚孔边界框通过透视投影关系生成锥形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对应的目标点云团簇;③采用点云处理算法提取锚护孔位边界点云,获得孔位中心坐标及其法向量,并通过坐标深度差比较判断锚孔识别的正确性。文中搭建了锚杆台车机械臂钻孔定位系统,对算法自主定位的精度以及准确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IA-SimAM-YOLOv7-tiny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为87.3%,较YOLOv7-tiny模型提高了4.6%;提出的融合算法定位误差为3 mm,单锚孔情况下系统平均识别时间为0.77 s,与单一视觉方法相比,采用激光与视觉多源融合不仅可以降低环境和小样本训练对定位性能的影响,而且可以获得锚护孔位的法向量,为机械臂调整钻孔位姿实现精准锚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孔精准定位 图像识别 点云处理 激光雷达和相机联合标定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