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限制MMI型光功分器 被引量:1
1
作者 尹锐 杨建义 +1 位作者 江晓清 王明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3-95,共3页
本文采用导模数值计算法对MMI(多模干涉 )型光功分器SIE干涉区内的导模进行计算并对输出波导位置进行优化 ,证明在一定条件的弱限制下器件的插入损耗和输出均匀度均超过强限制的情况 ,说明MMI型光功分器的制作可以采用方便的湿法刻蚀 。
关键词 多模干涉 导模 传播常数 光功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信道MMI阵列波导光栅复用/解复用器的研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慧莲 杨建义 +1 位作者 江晓清 王明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基于自镜象效应的 MMI DMUX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此基础上 ,在 Ga As/Ga Al As系材料上完成了对 8信道 MMI DMUX的具体设计 .该器件的输入、输出单模波导和 SIE多模波导采用离散谱折射率法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获得...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基于自镜象效应的 MMI DMUX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此基础上 ,在 Ga As/Ga Al As系材料上完成了对 8信道 MMI DMUX的具体设计 .该器件的输入、输出单模波导和 SIE多模波导采用离散谱折射率法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获得了当输入、输出单模波导宽度为 3μm、SIE多模波导宽度和长度分别为 40 μm和 1 731 .45μm时 ,该器件对 8信道波长的隔离度为~ 2 6d B,理论传输损耗为~ 0 .2 4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波导光栅 复用/解复用器 多模干涉 离散谱折射率法 mmiDMUX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多模干涉耦合器的模式选择开关
3
作者 王曼卓 姚振涛 +5 位作者 孙朝阳 张越 方记民 孙小强 吴远大 张大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提出并制备了一种由1×3多模干涉(Multimode Interference,MMI)耦合器和3×3 MMI耦合器级联构建的二氧化硅波导模式选择开关,通过热光调制改变输入至3×3 MMI耦合器光信号的相位,可实现一阶模(E_(10))输入转换为基模(E_(00... 提出并制备了一种由1×3多模干涉(Multimode Interference,MMI)耦合器和3×3 MMI耦合器级联构建的二氧化硅波导模式选择开关,通过热光调制改变输入至3×3 MMI耦合器光信号的相位,可实现一阶模(E_(10))输入转换为基模(E_(00)),并有选择地从目标端口输出;当输入为基模(E_(00))时,E_(00)可直接由选定端口输出。开关采用光束传播方法(Beam Propagation Method,BPM)进行设计和优化,并且通过标准CMOS技术制备。测试结果表明,一阶模(E_(10))在两个输出端口间切换时,驱动功耗分别为170 mW和395.3 mW。在1523~1556 nm波长范围内,三个输出端口的插入损耗、串扰和消光比分别≤10 dB、≤-15 dB和≥15 dB。开关的上升时间为0.9418 ms,下降时间为1.042 ms。所提出的模式选择开关在片上信号路由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多模干涉 模分复用 模式开关 二氧化硅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MI实现的平顶型AWG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戴道锌 周勤存 +3 位作者 潘德荣 吕翔 何赛灵 何建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7,共3页
引入归一化偏移和归一化间距,利用高斯近似得到阵列波导光栅(AWG)的频谱响应,从而分 析了展宽系数、品质因数、插损与归一化间距的关系。给出一个实例,取归一化间距为0.707,对应的展宽系数约为2,插入损耗IL约为2dB,并用光束传输方法(BPM... 引入归一化偏移和归一化间距,利用高斯近似得到阵列波导光栅(AWG)的频谱响应,从而分 析了展宽系数、品质因数、插损与归一化间距的关系。给出一个实例,取归一化间距为0.707,对应的展宽系数约为2,插入损耗IL约为2dB,并用光束传输方法(BPM)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波导光栅 多模干涉耦合器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抛物线型多模干涉功分器的设计
5
作者 王浩宇 吕桓林 +2 位作者 梁艳峰 刘芳旭 刘硕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
基于硅基槽波导结构的多模干涉耦合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出了一种Si-SiO_(2)槽波导结构的1×2多模干涉功分器,将耦合区设计为抛物线型结构,输入/输出波导与耦合区之间引入锥形结构,且将输出端的锥形波导设计为不等宽结构,来改善... 基于硅基槽波导结构的多模干涉耦合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出了一种Si-SiO_(2)槽波导结构的1×2多模干涉功分器,将耦合区设计为抛物线型结构,输入/输出波导与耦合区之间引入锥形结构,且将输出端的锥形波导设计为不等宽结构,来改善附加损耗和不均衡度。通过本征模式展开法(EME),对器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器件可以完整地应用在C波段(1 530~1 565 nm),附加损耗仅有0.036 dB,具有良好的特性,可应用于光网络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分器 槽波导 多模干涉耦合器 C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多维复用的集成氮化硅多模干涉单纤三向器
6
作者 崔钰晗 陈毅强 +3 位作者 王凡 黄继伟 薛正群 王凌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5,共7页
为了提升光纤到户(FTTH)系统的传输容量并解决传统单纤三向器在偏振依赖性和复用能力上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支持多维复用集成的氮化硅(SiN)多模干涉单纤三向器。该器件采用布喇格光栅辅助的倾斜多模干涉耦合结构,通过优化输入/输出波导... 为了提升光纤到户(FTTH)系统的传输容量并解决传统单纤三向器在偏振依赖性和复用能力上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支持多维复用集成的氮化硅(SiN)多模干涉单纤三向器。该器件采用布喇格光栅辅助的倾斜多模干涉耦合结构,通过优化输入/输出波导宽度、位置、倾斜角度及分段光栅参数,实现了三波长(1310、1490、1550 nm)、双偏振态和三模式共18路信道的复用与解复用。仿真结果表明,各信道的插入损耗低于1.05 dB,串扰优于-12.5 dB,且具有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和工艺容差。其中,横电模(TE)和横磁模(TM)模式的温度漂移率分别低至17 pm/℃和27 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到户 单纤三向器 光子集成 多模干涉 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限制MMI耦合器自镜像特性(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慧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660,共4页
采用扩展的导模传输分析法 ,对二维限制多模干涉 (MMI)耦合器的自镜像效应进行分析 ,详细讨论了二维限制多模干涉耦合器的自镜像特性和在两个方向上各自都成完整像的要求 ,并用三维全矢量非旁轴近似光束传输法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结果 结... 采用扩展的导模传输分析法 ,对二维限制多模干涉 (MMI)耦合器的自镜像效应进行分析 ,详细讨论了二维限制多模干涉耦合器的自镜像特性和在两个方向上各自都成完整像的要求 ,并用三维全矢量非旁轴近似光束传输法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 ,一维限制多模干涉耦合器的自镜像效应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拓展到二维限制多模干涉耦合器上 并且在强限制的波导结构中 ,二维自镜像效应可以看成二个相互垂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模传输分析法 二维限制多模干涉耦合器 mmi耦合器 自镜像特性 波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1×N的MMI成像位置和相位关系
8
作者 毕净 孙一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根据多模干涉器 (MMI)的自映像原理 ,讨论了一般 1×N多模干涉器件的成像位置和相位关系 ,并用导模传输法验证了分析结果 。
关键词 成像和相位关系 多模干涉器 功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干涉的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
9
作者 余振芳 李云飞 +3 位作者 郭明亮 罗兵 罗心怡 耿东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多模干涉(MMI)光纤传感器凭借其高灵敏度和便于制作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重点阐述了5大类基于单模-多模-单模(SMS)结构的MMI光纤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传感结构、传感性能、实用领域和测量灵敏度,指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 多模干涉(MMI)光纤传感器凭借其高灵敏度和便于制作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重点阐述了5大类基于单模-多模-单模(SMS)结构的MMI光纤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传感结构、传感性能、实用领域和测量灵敏度,指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文章可以为未来MMI光纤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多模干涉 多模光纤 单模-多模-单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MMI型玻璃基光功分器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盛志瑞 王明华 +2 位作者 李锡华 江晓清 杨建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4-775,共2页
针对Ag+-Na+离子交换形成的渐变折射率分布,分析了多模干涉(MM I)型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在K9玻璃衬底上设计并制作了掩埋型1×8MM I功分器。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在具有结构紧凑、制作容差性大等优点的同时,其功分均匀性也很好,小于... 针对Ag+-Na+离子交换形成的渐变折射率分布,分析了多模干涉(MM I)型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在K9玻璃衬底上设计并制作了掩埋型1×8MM I功分器。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在具有结构紧凑、制作容差性大等优点的同时,其功分均匀性也很好,小于0.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 离子交换 功分器 多模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ference of selective higher-order modes in optical fibers 被引量:3
11
作者 Li Enbang Peng Gangding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3,共4页
The interference of selective higher-order modes in optical fibers is investigat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by coupling the LP01 mode in a step-index single-mode fiber (SMF)... The interference of selective higher-order modes in optical fibers is investigat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by coupling the LP01 mode in a step-index single-mode fiber (SMF) to the LP0m modes in step-index multimode fibers (MMFs)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one can selectively generate higher-order modes and construct all-fiber interferometers.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ms a basis of a new type of fiber devices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fiber sensing,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and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多方式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优化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诚 程强 +1 位作者 赵鹏 程玮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76,共4页
多模态雷达系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如天气条件、电磁干扰等,而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多模态雷达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多模态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决定雷达的测量精度,因此,为提升多模态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雷达自... 多模态雷达系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如天气条件、电磁干扰等,而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多模态雷达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多模态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决定雷达的测量精度,因此,为提升多模态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优化算法。该算法以多模态雷达信号模型为基础,分析距离速度同步欺骗干扰、频谱弥散干扰原理,计算欺骗干扰时雷达接收的总回波信号。将计算的回波信号结果输入至人工智能的YOLOv5s深度学习模型中,通过模型的训练和映射处理,完成多模态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优化,实现雷达欺骗性信号干扰抑制。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的干扰对消比结果在0.935以上,干扰输出功率结果在0.017以下,能够可靠完成多干扰和单一干扰两种干扰抑制,实现多模态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模态雷达 自适应 抗干扰优化 频谱弥散干扰 回波信号 映射处理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干涉效应的金属波导功率分配器
13
作者 李达 赵国强 +1 位作者 孙厚军 包嘉诚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7-150,共4页
光介质波导中的多模干涉效应和自成像现象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设计结构简单、易制造的光功率分配器。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微波频段下,金属矩形波导中的多模干涉效应和自成像现象,并设计了一款工作在40GHz的1×2功率分配器。仿真实验... 光介质波导中的多模干涉效应和自成像现象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设计结构简单、易制造的光功率分配器。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微波频段下,金属矩形波导中的多模干涉效应和自成像现象,并设计了一款工作在40GHz的1×2功率分配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多模干涉效应设计的金属波导的微波功率分配器具有良好的能量均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干涉效应 自成像现象 金属波导 微波功率分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1×16锁相阵列设计
14
作者 王锐 张东亮 +4 位作者 张程程 林青华 罗明馨 郑显通 祝连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6,共11页
针对中红外波段单管量子级联激光器存在输出功率有限的问题,提出相干阵列通过光放大后合束提升激光器功率的方法,研究波长为4.6μm的1×16量子级联激光器锁相阵列的结构设计与优化。通过设计低传输损耗、高光限制因子的单模波导确... 针对中红外波段单管量子级联激光器存在输出功率有限的问题,提出相干阵列通过光放大后合束提升激光器功率的方法,研究波长为4.6μm的1×16量子级联激光器锁相阵列的结构设计与优化。通过设计低传输损耗、高光限制因子的单模波导确定器件各层材料外延厚度;通过设计由100%反射率和50%反射率的布拉格反射镜组成的种子激光器实现4.6μm单波长激光输出;通过设计由1×2多模干涉耦合器(MMI)和弯曲波导组成的1×16分束器实现低损耗均匀分束并锁相;通过设计输出端口的Al_(2)O_(3)增透膜厚度并利用电注入放大的方式实现激光器阵列的大功率输出。最终确定波导上GaInAs层厚度为0.25μm,下GaInAs层厚度为0.1μm,上包层InP厚度为3μm,下包层InP厚度为1μm。当单模波导宽度为5μm时,波导损耗为0.055 dB·cm^(-1),光限制因子为0.733。100%反射镜刻蚀深度为0.2μm,周期为728 nm,占空比为0.5,周期数为1000;50%反射镜刻蚀深度为0.2μm,周期为727 nm,占空比为0.1,周期数为690;当阵列间距为35μm时,分束器尺寸为3080μm×605μm,损耗为0.254 dB,其中MMI尺寸为19μm×126μm;出射端口采用0.7μm的Al_(2)O_(3)增透膜,透射率达到0.975。最后比较了不同放大器阵列间距的温度与远场分布,相关研究结论可为量子级联激光器锁相阵列的研制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级联激光器 锁相阵列 分束 布拉格反射镜 多模干涉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模干涉波导的超低尺寸波分复用器
15
作者 董锦晓 刘世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2-1176,共5页
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作为数据传输的核心器件,广泛应用于片上光互联网络中,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器件的尺寸,插入损耗和串扰大小,为解决传统硅基阵列波导光栅尺寸较大,阵列波导光栅光强不均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硅(SOI)的环... 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作为数据传输的核心器件,广泛应用于片上光互联网络中,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器件的尺寸,插入损耗和串扰大小,为解决传统硅基阵列波导光栅尺寸较大,阵列波导光栅光强不均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硅(SOI)的环形反射器辅助多模干涉波导的四通道波分复用器,可以实现不同通道的波长分离。其核心尺寸仅为10μm×34μm,最小相邻通道串扰为-14.4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光子学 波分复用器 多模干涉耦合波导 串扰 集成光学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角FD-BPM的PML边界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青春 肖悦娱 何赛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9-353,共5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三阶 Padé近似广角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FD- BPM)的简单有效的完美匹配层 (PML)边界处理方法 .分别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斜波导和多模干涉 (MMI)数值模拟的结果 ,并与用完全透明边界条件处理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 本文提出了基于三阶 Padé近似广角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FD- BPM)的简单有效的完美匹配层 (PML)边界处理方法 .分别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斜波导和多模干涉 (MMI)数值模拟的结果 ,并与用完全透明边界条件处理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文最后对基于广角 FD- BPM的 PML边界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美匹配层 有限差光束传输光 广角传播 多模干涉 FD-BPM PML 边界处理 斜波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边抛磨SMS光纤传感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唐洁媛 陈哲 +2 位作者 罗云瀚 余健辉 张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7-1192,共6页
采用轮式侧边抛磨技术对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多模光纤部分进行侧边抛磨处理,研究了不同抛磨深度情况下该光纤结构对环境折射率的传感特性.结果显示,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光谱特性曲线中存在多个损耗峰,这是由多模光纤中多种高阶模... 采用轮式侧边抛磨技术对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多模光纤部分进行侧边抛磨处理,研究了不同抛磨深度情况下该光纤结构对环境折射率的传感特性.结果显示,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光谱特性曲线中存在多个损耗峰,这是由多模光纤中多种高阶模式相互干涉形成的.当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被侧边抛磨到接近纤芯时,光谱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只是各损耗峰波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漂移;但是,当抛磨掉部分纤芯时,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光谱曲线发生较大变化,抛磨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对外环境折射率变化敏感.当抛磨区深度为10μm,长度为20mm时,折射率传感器的最高灵敏度只有703.2nm/RIU;当抛磨区深度为15μm时,最高灵敏度为798nm/RIU;当抛磨区深度为20μm时,最高灵敏度高可达1 190nm/RIU.研究表明,通过侧边抛磨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可实现一种新型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且可通过增加抛磨深度来提高该传感器对折射率的传感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边抛磨 光纤 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 传感器 折射率 多模光纤 多模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 MI功分器结构参量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耐容 王谦 何赛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5,共5页
基于精确模式传输分析方法 (MPA) ,提出等效宽度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重新修正了自成像理论中有关多模干涉 (MMI)功分器的输入 (出 )波导位置和干涉区长度 .并且以 1× 4 ,4× 4耦合器为例 ,对各个结构参量进行扫描 ,证明修正后... 基于精确模式传输分析方法 (MPA) ,提出等效宽度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重新修正了自成像理论中有关多模干涉 (MMI)功分器的输入 (出 )波导位置和干涉区长度 .并且以 1× 4 ,4× 4耦合器为例 ,对各个结构参量进行扫描 ,证明修正后的耦合器结构使耦合器分光均匀性提高 ,附加损耗减小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i 结构参量 优化设计 耦合器 功分器 多模干涉 光通信 等效宽度 精确模式传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模间干涉的传感系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强 黄泽铗 +3 位作者 徐雅芹 张凌云 史骥 王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0-1636,共7页
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SMS)结构的模间干涉现象,在外界环境变化时SMS光纤结构输出光场散斑图样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用于振动、应力及温度检测的光纤传感系统。该系统使用光电二极管测量散斑图样部分固定区域的光功率变化,即可得到... 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SMS)结构的模间干涉现象,在外界环境变化时SMS光纤结构输出光场散斑图样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用于振动、应力及温度检测的光纤传感系统。该系统使用光电二极管测量散斑图样部分固定区域的光功率变化,即可得到施加在多模光纤上的外界应力,通过FFT和Hilbert变换,可得到外界振动(频率、幅度)和温度变化信息。对该系统的振动测量和温度测量进行定标后,经实验研究测得,该系统振动测量误差小于0.7Hz,温度测量误差小于5.0%。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并可用于多参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SMS光纤结构 模间干涉 应力 振动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波导定向耦合光功分器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旭明 乐庸炉 +2 位作者 方利广 朱桂新 钱小霞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2,66,共4页
基于波导定向耦合原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光子晶体波导定向耦合光功分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这种器件的光波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本征模色散曲线之间相交;器件的尺寸比传统光功分器更小;入射到光功分器的能量平均分配到输... 基于波导定向耦合原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光子晶体波导定向耦合光功分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这种器件的光波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本征模色散曲线之间相交;器件的尺寸比传统光功分器更小;入射到光功分器的能量平均分配到输出端,且光波透射率高达95%。这些优异特性对于制造大带宽、高透射率和结构紧凑的光电器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波导 时域有限差分法 定向耦合 多模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