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髓内固定系统股骨近端通用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源 范吉星 +4 位作者 崔增桢 杨钟玮 吕扬 田耘 周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9-334,共6页
目的 探讨新型髓内固定系统股骨近端通用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universal nail, PFUN)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对200例老年患者急性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牵引复位,小切口置入P... 目的 探讨新型髓内固定系统股骨近端通用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universal nail, PFUN)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对200例老年患者急性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牵引复位,小切口置入PFUN,术后采用统一康复计划,末次随访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25~182 min,中位数63.0 min。术中出血量10~750 ml,中位数50.0 ml。术中输血例数(悬浮红细胞)40例(20%)。术后住院时间1~15 d,(4.0±1.9)d。术后股骨颈干角116.7°~140.1°,132.4°±5.5°。术后1 d骨折复位质量:优140例,可54例,差6例。并发症13例,其中切口浅表感染2例,经定期切口换药及抗生素治疗痊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好转;肺炎2例,泌尿系感染1例,经专科治疗后痊愈或好转。200例术后1个月髋关节X线正侧位示骨折线模糊,骨折断端骨痂生成,无内固定失效;术后3个月无内固定失效;术后6个月骨折均达到愈合,无内固定失效。200例随访12~29个月,(16.1±2.7)月。1例出现内固定失效,头颈螺钉切割,行内固定取出、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恢复可。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70~94分,(88.8±2.8)分,优103例,良92例,可5例,优良率97.5%(195/200)。结论 PFUN能够有效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术后恢复快、内固定失效率低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合并内、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患者 股骨近端通用髓内 内固定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48
2
作者 曾超 王一任 +4 位作者 魏捷 高曙光 杨土保 孙振球 雷光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615,共10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至2011年12月5日。收集PFNA与DHS固定比较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5.0。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58例患者,其中PFNA组475例,DHS组483例。资料分析显示,PFNA固定与DHS固定比较,手术时间缩短[WMD=-21.38,95%CI(-33.050,-9.26),P<0.05]、术中失血量减少[WMD=-176.36,95%CI(-232.20,-120.52),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R=0.46,95%CI(0.31,0.70),P<0.05]、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降低[RR=0.27,95%CI(0.11,0.62),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能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平均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PFNA在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降低术后骨折发生率、髋内翻发生率、术后浅表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上要优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 META分析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 动力髋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loc髓内钉与Philos钢板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祝捷 杨运发 肖学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50-1455,共6页
目的比较Mutiloc髓内钉与Philos钢板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3例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数据,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Mutiloc髓内钉组(n=30)和Philos钢板组(n=... 目的比较Mutiloc髓内钉与Philos钢板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3例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数据,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Mutiloc髓内钉组(n=30)和Philos钢板组(n=56)。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12周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及Constant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59.2±26.5)周。与Philos钢板组相比,Multiloc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更短(P=0.013)、术中出血量更少(P<0.001);术后12周随访VAS评分更低(P<0.001),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更高(PASES=0.011,Pconstant=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vas)=0.308,P_(ASES)=0.105,P_(constant)=0.15,P_(并发症)=0.818)。结论Mutiloc髓内钉与Philos钢板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前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康复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multiloc髓内 Philos钢板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与术后贫血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飞 朱庆三 苗旭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关系,阐明PFN固定是否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内固定治疗患者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71~95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关系,阐明PFN固定是否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内固定治疗患者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71~95岁,平均年龄(82±3)岁,按Evans分型:ⅢA20例、ⅢB17例、Ⅳ型6例;受伤原因:滑倒摔伤25例,车祸摔伤15例,其他疾病晕倒摔伤3例。对照组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80±5)岁,按Evans分型:ⅢA9例、ⅢB6例、Ⅳ型4例;受伤原因:滑倒摔伤11例,车祸摔伤7例,其他疾病晕倒摔伤1例。对照组患者行患肢皮牵引固定保守治疗。比较PFN手术组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前RBC、HB和H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手术组术后第2、3天患者RBC、HB和HCT较术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入院后1周3项指标较入院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PFN内固定治疗后容易出现术后贫血,隐性失血是术后贫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贫血 股骨近端髓内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明才 王以进 +3 位作者 李永丰 吴维才 陈枫文 贺茂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干不稳定骨折采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NLN)和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ALN)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8具新鲜尸体股骨,以两种不同器械固定,并与常用梅花钉、GK钉进行对照比较,用实验应力分析方... 目的:比较股骨干不稳定骨折采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NLN)和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ALN)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8具新鲜尸体股骨,以两种不同器械固定,并与常用梅花钉、GK钉进行对照比较,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分析它们在生物力学性能上的优劣。结果: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内固定生物力学性能优越,应力遮挡小,明显优于其它髓内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自动开叉交锁髓内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固定系统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旭良 王兵 +5 位作者 刘贻运 郑介柏 李俊龙 陈文雄 陈国勋 方雄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应用髓内钉和微创固定系统(LISS)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胫骨干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髓内钉组和LISS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和并...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应用髓内钉和微创固定系统(LISS)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胫骨干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髓内钉组和LISS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均少于LIS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优良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髓内钉和LISS内固定均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良好选择,二者临床疗效相当,但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在手术创伤和负重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固定系统 髓内 胫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四肢长骨骨折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贺小张 王桃 +3 位作者 廖鹏 王俊东 许绍林 彭庶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技术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后出现骨延迟愈合的原因及预后,为骨折延迟愈合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2015年7月至2020年4月应...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技术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后出现骨延迟愈合的原因及预后,为骨折延迟愈合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2015年7月至2020年4月应用ESIN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且术后复查发现骨折延迟愈合的9例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年龄、受伤机制、骨折部位、手术方式、出院后管理及后期康复情况等资料,收集针对骨折延迟愈合的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后的结果。结果9例患儿中,男6例,女3例;学龄前期(4~6岁)1例,学龄期(7~12岁)6例,青春期(13~18岁)2例;骨折部位:肱骨1例、尺桡骨2例、股骨2例、胫骨4例;高能量损伤(包括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和重物砸伤)7例,低能量损伤(摔伤、扭伤等)2例;开放性损伤3例,闭合性损伤6例;切开复位4例,闭合复位5例。9例患儿经处理后骨折均已完全愈合,愈合时间6~2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0.5个月。2例尺桡骨双骨折延迟愈合患儿经延长石膏固定时间、制动后骨折愈合;2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儿经支具保护下适当负重后骨折愈合;1例股骨骨折延迟愈合患儿经取出ESIN改髋人字管型石膏外固定后骨折愈合;1例胫骨、1例肱骨及1例股骨延迟愈合患儿经抗感染、患肢制动后骨折愈合;1例胫骨延迟愈合患儿经断端自体骨植骨+石膏固定处理后骨折愈合。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骨折后骨延迟愈合的治疗方式不同,本组病例采用了加强固定、增加断端应力刺激、抗感染、植骨重建等方法,均达骨性愈合。去除引起延迟愈合的因素、稳定骨折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 髓内 弹性髓内 骨折 不愈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24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东生 郑蔚 连鸿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880,共2页
关键词 带锁髓内 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髓内钉固定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世敬 李佛保 +2 位作者 潘滔 陈立言 胡俊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犬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复苏后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8条健康杂种犬,股动、静脉插管,放血造成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复苏后8h分别用钢板(plate,P)、不扩髓钉(unreamedfemoralnailing,UFN)和扩髓... 【目的】探讨犬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复苏后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8条健康杂种犬,股动、静脉插管,放血造成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复苏后8h分别用钢板(plate,P)、不扩髓钉(unreamedfemoralnailing,UFN)和扩髓钉(reamedfemoralnailing,RFN)内固定。在术前至术后8h内7个不同时间段动脉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递差犤P(A-a)DO2,p(A-a,DO2)犦,氧合指数(PaO2/FiO2,pa,O2/FI02)和肺死腔分数(Vd/Vt)。【结果】P组,术中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UFN组术后各项指标有改变,但术后2~4h内恢复正常;RFN组,p(A-a,DO2)升高,Vd/Vt增大,pa,O2/FI02降低,且呈持续状态,术后8h时和基础水平相比,差异仍具显著性。各项指标各时间段RFN组和另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复苏后早期扩髓固定,和不扩髓及钢板固定相比,对肺功能产生更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失血性休克 髓内固定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成明 赵洪波 +2 位作者 徐志强 杨东海 赵凌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51-651,共1页
目的探究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36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经自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给予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 目的探究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36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经自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给予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5.2±2.3)周,对照组(32.4±3.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不连给予自体和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自体骨植骨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 同种异体骨植骨 交锁髓内固定 股骨干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再植可吸收髓内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金桥 黄潮桐 +3 位作者 陈隆福 李敬矿 朱家恺 陈冬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PDLLA混合壳聚糖可吸收髓内钉与克氏针在多指再植指骨内固定的疗效。方法:2001年9月~2006年5月,对36例102指离断伤进行再植,采用自行研发的PDLLA混合壳聚糖可吸收髓内钉与克氏针对比的原则固定指骨,其中采用髓内钉固定49指,... 目的:探讨PDLLA混合壳聚糖可吸收髓内钉与克氏针在多指再植指骨内固定的疗效。方法:2001年9月~2006年5月,对36例102指离断伤进行再植,采用自行研发的PDLLA混合壳聚糖可吸收髓内钉与克氏针对比的原则固定指骨,其中采用髓内钉固定49指,克氏针固定53指,术后对两种固定进行比较。结果:髓内钉固定组:再植成活42指,克氏针组成活44指,成活指伤口愈合良好,髓内钉固定组无皮下积液及窦道形成。而且较克氏针组骨折断端骨痂数量多,密度高,中、后期骨痂质量好,成熟程度高,成活病例进行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4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比较,经统计分析,髓内钉组疗效优于克氏针组。结论:PDLLA混合壳聚糖可吸收髓内钉在多指再植指骨固定方面较克氏针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骨折固定 可吸收材料 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宇杰 陈云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43例;年龄75~96岁,平均(81.9±5.2...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43例;年龄75~96岁,平均(81.9±5.2)岁;AO分型:31-A2.2型31例,31-A2.3型23例,31-A3.3型10例。根据复位方式,分为有限切开或器械辅助复位组(n=19)和直接闭合复位组(n=45)。所有患者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成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65.8±81.2)mL]多于直接闭合复位组[(238.9±56.7)mL],手术时间[(93.4±10.4)vs(79.4±12.7)min]也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7.4±3.1)vs(16.7±2.2)周]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4.7±8.3vs 86.4±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深部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失效、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高龄患者中并不少见,闭合复位困难时需要采用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以提高复位质量。虽然这会明显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耗时,但并不影响临床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髓内骨折固定 老年人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扩髓腔髓内钉固定对凝血机能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世敬 李佛保 +2 位作者 陈立言 潘滔 彭新生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扩髓与不扩髓髓内钉固定对凝血机能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扩髓 (RFN)和不扩髓 (UFN)髓内钉固定 ,在手术开始前至术后 4 8h内 7个不同时间段监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扩髓与不扩髓髓内钉固定对凝血机能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扩髓 (RFN)和不扩髓 (UFN)髓内钉固定 ,在手术开始前至术后 4 8h内 7个不同时间段监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PT)和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 (APTT)的变化 ,并动脉血气分析 ,计算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递差 [P(A aDO2 ) ]。【结果】RFN组 ,扩髓后血小板开始减少 ,P(A aDO2 )升高 (P<0 0 5 ) ;髓钉插入后 30min纤维蛋白原减少 ,PT、APTT延长 (P <0 0 5 ) ;UFN组表现出同样的趋势 ;两组中各项指标均在 2 4~ 4 8h内恢复正常 ;动脉血气分析各时间段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扩大髓腔的髓内钉固定 ,和不扩髓相比 ,并不影响肺换气功能 ,对凝血机能的影响是一个自限过程 ,单纯股骨干骨折 ,可耐受扩髓固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扩髓腔 髓内 固定 凝血机能 肺换气功能 血液凝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平先 李健 +2 位作者 高梁斌 颜登鲁 张在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99-2301,共3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1岁。闭合骨折31例,按AO分型:A型13例,B型11例,C型7例;开放骨折12例,按Gustilo分型:...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1岁。闭合骨折31例,按AO分型:A型13例,B型11例,C型7例;开放骨折12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8例,Ⅱ型4例。闭合复位30例,开放复位13例,有限扩髓或非扩髓,静力型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主钉或锁钉断裂等情况发生,其中胫骨上段骨折向外小于7°成角1例,向前小于10°成角1例。膝、踝关节活动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 髓内 带锁髓内治疗 髓内内固定治疗 平均愈合时间 骨筋膜室综合征 胫骨上段骨折 平均年龄 AO分型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夹板在扩髓型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弩 刘登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643-1643,共1页
近年来胫腓骨骨折多倾向于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但由于手术时扩髓器要多次进入远端骨髓腔。如果不顺利则可导致小腿肌肉等软组织广泛损伤.甚至损伤血管、神经。我们应用小夹板临时稳定骨折复位,可方便扩髓器多次扩髓,减少了并发... 近年来胫腓骨骨折多倾向于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但由于手术时扩髓器要多次进入远端骨髓腔。如果不顺利则可导致小腿肌肉等软组织广泛损伤.甚至损伤血管、神经。我们应用小夹板临时稳定骨折复位,可方便扩髓器多次扩髓,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内固定 小夹板 髓内内固定治疗 胫骨 髓型 损伤血管 胫腓骨骨折 小腿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克氏针经皮旋转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在儿童JudetⅣ型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伟 徐文强 +2 位作者 刘朝宇 范永飞 马秀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66-77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克氏针经皮旋转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Ⅳ型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与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由阜阳市人民医院应用改良克氏针经皮旋转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治疗的23例儿童J...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克氏针经皮旋转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Ⅳ型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与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由阜阳市人民医院应用改良克氏针经皮旋转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治疗的23例儿童JudetⅣ型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5~14岁,平均9.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2.3 d;左侧13例,右侧10例;单纯桡骨颈骨折15例,合并尺骨近端骨折7例,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1例。按Judet分型:Ⅳa型15例,Ⅳb型8例;移位成角82.3°(72°~90°)。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复位次数、按照Metaizeau放射学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记录患侧和健侧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应用此方法治疗,手术时间15~36 min,平均22 min;复位次数1~3次,平均1.3次;平均透视次数7.2次(范围:5~12次),按照Metaizeau放射学标准评估复位质量,优21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术后长臂石膏固定3~4周后行肘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术后2~5个月骨折愈合满意后取出弹性髓内钉。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1个月,平均随访10.5个月。末次随访患肢按Metaizeau放射学标准评估复位质量:优22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患肢屈、伸、旋前、旋后范围分别为(141.09±3.64)°、(4.91±2.63)°、(85.61±2.87)°和(86.26±2.94)°,与健侧(141.83±1.92)°、(5.40±1.27)°、(86.13±1.42)°和(86.83±1.7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无一例发生感染、骨折再移位、骨不愈合、畸形愈合、交叉愈合、骨骺早闭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克氏针经皮旋转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儿童移位严重的桡骨颈JudetⅣ型骨折,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容易“捕获”明显移位的桡骨头、快速精准复位、减少辐射暴露、并发症少等优点,早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颈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 弹性髓内 骨折固定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干骨折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并发症及预防 被引量:1
17
作者 符史发 尹庆水 章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442-4442,共1页
肱骨干骨折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临床应用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失为一种好的内固定方法之一,但如果选择操作方法不当,对治疗效果将造成影响,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21例,现就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自锁髓内内固定 肱骨干骨折 术并发症 预防 内固定方法 2009年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环形外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廷 王兴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比较Ilizarov环形外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胫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Ilizarov环形外固定患者46例为Ilizarov外固定组,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患者3... 目的比较Ilizarov环形外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胫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Ilizarov环形外固定患者46例为Ilizarov外固定组,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患者38例为弹性髓内钉固定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肢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lizarov外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弹性髓内钉固定组,但骨折愈合时间及下肢负重时间均短于弹性髓内钉固定组(P<0.05)。Ilizarov外固定组患者发生感染5例(10.87%)、愈合延迟1例(2.17%),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弹性髓内钉固定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2.63%)、移位或旋转1例(2.63%)、骨密度下降3例(7.89%)、关节功能下降3例(7.89%)、肌肉萎缩2例(5.26%)、愈合延迟1例(2.63%),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3.550,P=0.035)。结论 Ilizarov环形外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各具优劣,但Ilizarov环形外固定患者痊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环形外固定 弹性髓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叶红 张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康复护理。方法 术前加强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术后按照康复护理计划 ,早期进行肌肉静力收缩及扶拐不负重下地站立 ,逐渐过渡至负重行走练习。结果 对 1 2 1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康复护理。方法 术前加强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术后按照康复护理计划 ,早期进行肌肉静力收缩及扶拐不负重下地站立 ,逐渐过渡至负重行走练习。结果 对 1 2 1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患者随访 6~ 2 4个月 ,均获骨性愈合 ,患者行走正常。结论 加强手术前、后的康复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 内固定 治疗 股骨干骨折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X线定位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伍子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PFNA髓内 内固定 X线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