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dwell scheduling based on Q-learning for multifunctional radar system
1
作者 HENG Siyu CHENG Ting +2 位作者 HE Zishu WANG Yuanqing LIU Luq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4期985-993,共9页
The dwell scheduling problem for a multifunctional radar system i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roblem.In order to solve the resulting optimization prob-lem,the dwell scheduling process in a sc... The dwell scheduling problem for a multifunctional radar system i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roblem.In order to solve the resulting optimization prob-lem,the dwell scheduling process in a scheduling interval(SI)is formulated as a 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where the state,action,and reward are specified for this dwell scheduling problem.Specially,the action is defined as scheduling the task on the left side,right side or in the middle of the radar idle time-line,which reduces the action space effectively and accelerates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raining.Through the above process,a model-fre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Then,an adaptive dwell scheduling method based on Q-learn-ing is proposed,where the converged Q value table after train-ing is utilized to instruct the scheduling process.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mpared with existing dwell schedul-ing algorithms,the proposed one can achieve better scheduling performance considering the urgency criterion,the importance criterion and the desired execution time criterion comprehen-sively.The average running time show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real-tim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unctional radar dwell schedul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Q-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ultifunctional polymer: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PEG-b-PAA-grafted chitosan copolymer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承斌 王小见 +2 位作者 刘荣华 吴育林 罗胜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36-942,共7页
A new multifunctional mPEG-b-PAA-grafted chitosan copolymer possess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mPEG-b-PAA-g-CHI(compound 6) ,was designed for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gene/drug delivery and synthesized by the meth... A new multifunctional mPEG-b-PAA-grafted chitosan copolymer possess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mPEG-b-PAA-g-CHI(compound 6) ,was designed for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gene/drug delivery and synthesized by the methods of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 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AA) and grafting reaction of a biodegradable chitosan(CHI) derivative.Completion of the reaction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ulting compounds were demonstrated by 1 H NMR,FTIR and gel permeation chtomatography(GPC) stud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lar ratio of amino groups to carboxyl groups in the copolymer(compound 6) is 0.41-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polyacrylic acid (PAA)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multifunction polymer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functional polarization converter based on multilayer reconfigurable metasurface 被引量:2
3
作者 Ping Wang Yong Zhang +2 位作者 Yu Wang Hong-cheng Zhou Zhong-ming Y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36-145,共10页
In the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manipulation for polariz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apacity and reliability of communication.In this paper,a multifunctional p... In the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manipulation for polariz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apacity and reliability of communication.In this paper,a multifunctional polarization converter(MFPC)based on the multilayer reconfigurable metasurface is proposed,which can assist the source antenna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multiple polarization signals.The MFPC consists of a grating which can filter out the undesired polarization and four layers of metasurfaces incorporated with PIN diodes.The functions of the MFPC include LTC and LTL polarization conversions,co-polariz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for arbitrary polarization.By changing the states of PIN diodes,the functions of MFPC can be dynamically switched.Loaded on the aperture of source antenna,the proposed MFPC can serve as a transmissive array with multiple polarization channels,and can also provide EM protection for source antenna by reflecting the incoming interference waves.Cascading of the metasurfaces produces Fabry-Perot resonance in the MFPC,and it contributes to the realization of LTC and LTL polarization conversions.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FPC,the prototype is fabricated and tested.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ional bandwidths of four functions are all higher than 31.9% with transmission or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higher than-2 d B.The frequency band of each function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S-band.The measured data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e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unctional polarization converter Multilayer metasurface Electrical reconfigurable metasurface Wide operational b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9: a multifunctional agonist of opioid and neuropeptide FF receptors that produces nontoleranceforming analgesia via peripheral opioid receptors in inflammatory and neuropathic pain models
4
作者 XU Biao ZHANG Meng-na +3 位作者 SHI Xue-rui ZHANG Run LI Ning FANG Qua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3-713,共1页
OBJECTIVE Considerable effort has recently been directed at developing multifunctional opioid drugs as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to minimize the unwanted side effects of opioid analgesics.We recently developed a novel m... OBJECTIVE Considerable effort has recently been directed at developing multifunctional opioid drugs as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to minimize the unwanted side effects of opioid analgesics.We recently developed a novel multifunctional agonist for opioid and neuropeptide FF(NPFF) receptors named DN-9.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DN-9 after peripheral administration.METHODS Antinociceptive activities of subcutaneous DN-9 were investigated in mouse models of acute inflammatory and neuropathic pain.Furthermore,the side-effects of DN-9 were evaluated after peripheral injection in rotarod,antinociceptive tolerance,abuse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ests.RESULTS Subcutaneous DN-9 dose-dependently produced antinociception via peripheral mu-and kappa-opioid receptors,independent of delta-opioid and NPFF receptors,in the tail-flick assay.Similarly,a dose-dependent 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DN-9 was mediated via peripheral opioid receptors in other inflammatory and neuropathic pain models.Repeated treatment with DN-9 produced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without a loss of potency in various models of acute,inflammatory and neuropathic pain.DN-9 maintained potent analgesia in morphine-tolerant mice.Th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hibition and abuse properties of DN-9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compared to morphine.DN-9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motor coordination of mice.CONCLUSION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DN-9 produces potent analgesic activities with minimal side effects.These data strengthen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peripherally acting opioids with multifunctional agonistic properties that are active in a broad range of experimental pain models after peripheral deli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IOID multifunctional drugs ANALGESIA ANTINOCICEPTIVE tolerance ABUSE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abilistic modeling of multifunction radars with autoregressive kernel mixture network
5
作者 Hancong Feng Kaili.Jiang +4 位作者 Zhixing Zhou Yuxin Zhao Kailun Tian Haixin Yan Bin T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75-288,共14页
The task of modeling and analyzing intercepted multifunction radars(MFRs)pulse trains is vital for cognitive 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Existing methodologies predominantly rely on prior information or heavily constrai... The task of modeling and analyzing intercepted multifunction radars(MFRs)pulse trains is vital for cognitive 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Existing methodologies predominantly rely on prior information or heavily constrained models,posing challenges for non-cooperative applications.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approach to model MFRs using a Bayesian network,where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is approximated by an autoregressive kernel mixture network(ARKMN).Utilizing the estimated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a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denoising and detecting change points in the intercepted MFRs pulse trains.Simulation results affirm the proposed method's efficacy in modeling MFRs,outperforming the state-of-the-art in pulse train denoising and change point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stic forecasting multifunction radar Unsupervised learning Change point detection Outlier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特定结构先进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谌广昌 段小明 +12 位作者 朱金荣 龚情 蔡德龙 李宇航 杨东雷 陈彪 李新民 邓旭东 余瑾 刘博雅 何培刚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44,共20页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上述特定结构部位的应用差距,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高速动态冲击能量防护部位应发展反应烧结曲面一体化成型的非透明装甲陶瓷材料和多晶透明装甲陶瓷材料,低能量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基材兼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热能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陶瓷基/树脂基混杂复合材料(Hybri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HCMC-PMC),机械能与电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以高性能微型压电陶瓷薄膜功能器件及柔性混合电子结构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电磁能与热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容的纤维增强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腐蚀防护区域应发展高性能耐磨腐蚀防护用溶胶-凝胶涂层。同时,应大力构建直升机装备高速动态能量冲击防护机理及防护材料抗弹击性能优化机制,并发展垂直起降飞行器多功能复合材料数字试验验证技术,以显著缩短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及装机应用周期并降低验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特定结构 先进陶瓷 微型压电陶瓷 多功能复合材料 数字化试验验证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QFD/TRIZ理论的宠物食品包装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国荣 黄诗雯 汤繁稀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5,共12页
目的 针对传统宠物食品包装体积大、使用易散落等现存问题,设计出一款利于分装携带的多功能宠物食品包装,提升现有市场上宠物食品包装的功能性,以满足消费者便携性等使用需求。方法 探讨传统宠物食品包装设计理念及应用,运用AHP层次分... 目的 针对传统宠物食品包装体积大、使用易散落等现存问题,设计出一款利于分装携带的多功能宠物食品包装,提升现有市场上宠物食品包装的功能性,以满足消费者便携性等使用需求。方法 探讨传统宠物食品包装设计理念及应用,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各项用户需求权重,通过QFD质量屋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的技术特性,得出矛盾冲突,最终利用TRIZ创新方法及理论将问题具体化并寻求解,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宠物食品包装,通过实际案例提升用户对宠物食品包装的使用体验。结果 对宠物食品包装的再设计,提高了产品包装二次利用率,改进材料及结构设计提升了宠物食品包装的经济性、便捷性。结论 TRIZ创新原理可通过改良包装材料和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以便解决包装设计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提高包装设计的实效性。本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宠物食品包装设计领域的发展,也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包装设计 AHP QFD TRIZ 多功能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和TRIZ的失能老人多功能移位器设计研究
8
作者 李泉涛 张庆 +2 位作者 刘白羽 解鑫 张文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4-132,共9页
目的针对我国失能老人居家照护中移位器产品存在的舒适性不足、情感诉求忽视等问题,运用感性工学与TRIZ理论的研究方法,旨在设计一款提升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多功能移位器。方法首先,通过资料收集与问卷调查确定移位器感性意象词,采用因... 目的针对我国失能老人居家照护中移位器产品存在的舒适性不足、情感诉求忽视等问题,运用感性工学与TRIZ理论的研究方法,旨在设计一款提升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多功能移位器。方法首先,通过资料收集与问卷调查确定移位器感性意象词,采用因子分析核心感性词汇;其次,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移位器设计的主要因素,得到待满足设计需求特征;最后,运用TRIZ理论解决技术冲突与物理矛盾,提出创新设计方案。结果运用感性工学和TRIZ理论结合的设计方法,有效地挖掘了用户的需求,使移位器的设计实践方案更加高效和严谨。结论感性工学与TRIZ的融合创新有效解决了移位器的情感量化与功能矛盾难题,为失能老人提供了安全、舒适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器设计 感性工学 TRIZ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的微型声呐浮标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宇辉 张国军 +3 位作者 张文庆 张亚博 王江江 张文栋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技术的微型声呐浮标,主要针对海洋水声监测与采集以及水下目标探测。该浮标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具有小型化、大容量采集存储、可远程无线控制、较高的可用性和易于部署等特点。...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技术的微型声呐浮标,主要针对海洋水声监测与采集以及水下目标探测。该浮标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具有小型化、大容量采集存储、可远程无线控制、较高的可用性和易于部署等特点。利用水听器捕获多路数据,并结合惯性导航模块采集到的位置和姿态数据,实现了多元数据的综合记录。系统内置电源与无线传输模块可保证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值守80h以上,并克服传统浮标的线缆干扰和限制,使其不受距离和环境条件束缚。通过水库实验证明:该浮标性能稳定且可靠,依托其采集并利用无线回传的数据,对声源目标进行方位角估计,与GPS实际数据对比,其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 多功能模块集成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远程无线控制 小型化 目标声源方位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色谱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C-ICP-MS)法快速测定尿液中6种砷形态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健 徐署东 +4 位作者 陈元元 陈宁宁 刘惠 陈曦 刘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9-475,共7页
为准确快速测定尿液中6种砷形态,采用全自动多功能整合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联用分析尿中砷甜菜碱(AsB)、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DMA)、砷胆碱(AsC)、一甲基砷(MMA)和砷酸盐[As(Ⅴ)] 6种砷形态。样本过0.22μm水性... 为准确快速测定尿液中6种砷形态,采用全自动多功能整合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联用分析尿中砷甜菜碱(AsB)、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DMA)、砷胆碱(AsC)、一甲基砷(MMA)和砷酸盐[As(Ⅴ)] 6种砷形态。样本过0.22μm水性滤膜,20倍在线稀释,采用ICX-As35阴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0.5 mmol/L碳酸铵(pH=9.8)和80 mmol/L碳酸铵(pH=9.2)为洗脱液,梯度洗脱,在100 s左右洗脱尿中6种砷形态,建立了全自动色谱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ICP-MS)法快速测定尿中6种砷形态的方法。6种砷形态在0~1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4~0.05μg/L,尿液不同浓度水平砷形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3%。尿液中3种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0.0%~114%。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并且不需要前处理过程,节省了时间同时减少尿中砷形态之间的转换。对我国中部某省份批量实际尿样测定过程中发现,样品中主要以DMA和As(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多功能整合色谱 快速测定 砷形态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改性用二维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瑞钦 张力 盛鑫鑫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综述了二维过渡态金属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介绍了二维过渡态金属基纳米材料在塑料改性领域及多功能应用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二维纳米材料 过渡金属 塑料 改性 多功能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共熔溶剂的生化特性及其多功效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彤彤 林淑琼 +5 位作者 张俊 雷家炽 覃红玉 钟浩渝 朱青盛 余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1-370,共10页
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作为新一代绿色溶剂,因其制备过程简便、毒性较低、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可克服传统有机试剂的不足,使其成为有机溶剂的良好替代品。该文综述DES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具体涵盖DES的组成分类、制备方法... 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作为新一代绿色溶剂,因其制备过程简便、毒性较低、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可克服传统有机试剂的不足,使其成为有机溶剂的良好替代品。该文综述DES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具体涵盖DES的组成分类、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食品检测分析和催化反应介质等方面的进展,并对当前该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归纳概括及对未来用途作出展望,为深入理解绿色溶剂体系的生化特性及其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生化特性 组成制备 绿色化学 功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多功能油井解堵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易永根 杨海恩 +4 位作者 刘环宇 魏亚军 路瑶 王晨 张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为了去除油田油井中的有机-无机复合堵塞物,本文首先利用壳寡糖与长链不饱和酸(油酸和亚油酸)进行酰胺反应,再以亚硫酸氢钠将其磺化,最后经酸化制备了磺酸基多功能油井解堵剂(OAD和LAD).采用红外光谱对解堵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解堵... 为了去除油田油井中的有机-无机复合堵塞物,本文首先利用壳寡糖与长链不饱和酸(油酸和亚油酸)进行酰胺反应,再以亚硫酸氢钠将其磺化,最后经酸化制备了磺酸基多功能油井解堵剂(OAD和LAD).采用红外光谱对解堵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解堵剂的溶垢性能、耐温性能和降粘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解堵剂作用前后堵塞物的微观形貌,同时研究了该解堵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OAD解堵剂对含有较多稠油有机大分子的堵塞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效率,而LAD解堵剂对含有较多无机物的堵塞物溶解较好.当解堵剂的浓度为5%,反应时间为60 min时,OAD解堵剂对P-1和P-2堵塞物的溶垢率分别为92.59%和70.58%,LAD解堵剂对P-1和P-2堵塞物的溶垢率分别为84.16%和90.08%.两种解堵剂均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解堵剂的溶垢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降幅在5%以内.当OAD和LAD解堵剂用量为2%时,对原油的降粘率分别达88.53%和88.02%.从微观形貌可以看出,当堵塞物被解堵剂溶蚀后,结构被破坏并且尺寸变小,解堵剂主要通过降低堵塞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其与油井内壁失去黏着性而达到解堵效果.本研究可为降低油井压力,提高油井产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堵塞 磺酸基 多功能解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材料光电功能光纤研究进展与展望(特邀)
14
作者 刘营 吴旖豪 +4 位作者 李知博 毛杰 方再金 杜明辉 郭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8,共15页
作为光传输和光子器件的核心材料,光纤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激光器、光传感等领域。随着光纤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光纤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光纤材料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多材料光纤应运而生。多... 作为光传输和光子器件的核心材料,光纤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激光器、光传感等领域。随着光纤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光纤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光纤材料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多材料光纤应运而生。多材料光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光纤材料,其旨在将不同功能材料集成到单一光纤,实现单一光纤的多功能和高性能,为在多个领域中扩展光纤的应用提供新的机会。特别是光电功能多材料光纤,因其在先进光电子器件、光遗传学、智能织物、多功能传感以及柔性可穿戴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对光电功能多材料光纤的制备方法、结构、性能及应用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梳理了光电功能多材料光纤的常用制备技术、设计策略及工作原理。此外,还总结了光电功能多材料光纤在光电探测、化学探测、超声探测、辐射探测以及光遗传神经调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光电功能多材料光纤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材料光纤 光电功能光纤 功能集成 多材料复合 热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研究进展:从结构设计到工程应用
15
作者 陈强 秦建 +3 位作者 刘骁 郭平霞 蔡美荣 周峰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69,共27页
离子液体作为一类新型润滑剂和添加剂,自2001年被首次应用于摩擦领域以来,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众多报道的离子液体添加剂中,备受关注的季磷盐和铵盐型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而展现出优异的油溶性能和润滑性能。本文旨在清晰... 离子液体作为一类新型润滑剂和添加剂,自2001年被首次应用于摩擦领域以来,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众多报道的离子液体添加剂中,备受关注的季磷盐和铵盐型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而展现出优异的油溶性能和润滑性能。本文旨在清晰梳理离子液体作为非极性烃类基础油(如矿物油、合成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并为开发新型油溶性离子液体添加剂提供设计思路。文中总结了自2012年首例油溶性离子液体报道以来,常见的油溶性季磷盐和铵盐型离子液体及其多功能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离子液体分子结构(包括阴阳离子类型、取代基大小、阳离子结构对称性等)对其油溶性、热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概述了季磷盐和铵盐型离子液体与传统添加剂ZDDP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差异。此外,还引述了季磷盐和铵盐型离子液体与传统添加剂ZDDP及有机钼添加剂相容性的研究。最后,针对当前润滑添加剂领域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展望了未来离子液体添加剂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溶性 离子液体 润滑添加剂 减摩抗磨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催化裂化多功能助剂的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博 杨淑萍 +3 位作者 王家华 高永福 孙世林 张海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3,共7页
为了抑制催化裂化过程中重金属对催化剂的毒害,并改善产品分布,选用无毒组分,成功开发了一种制备简单、高效环保的催化裂化多功能助剂。通过程序升温还原、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该多功能助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进一步... 为了抑制催化裂化过程中重金属对催化剂的毒害,并改善产品分布,选用无毒组分,成功开发了一种制备简单、高效环保的催化裂化多功能助剂。通过程序升温还原、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该多功能助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在催化裂化提升管装置考察了助剂的性能。结果显示,该助剂的有效组分可以与Ni^(2+)发生晶格取代作用,减缓Ni 0的生成;抑制V污染的机理在于其有效成分可以与V_(2)O_(5)生成高热稳定性化合物,减弱了V_(2)O_(5)在微化剂孔道内的迁移和钒酸对催化剂结构的破坏。该多功能助剂可以使催化裂化装置干气产率下降0.4百分点,氢气产率下降15.8%,焦炭产率下降1.09百分点,重油产率下降0.45百分点,汽油收率上升2.18百分点,整体轻油收率提高2.87百分点,展现了良好的抑制镍、钒污染和改善产品分布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多功能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耕地多功能时空特征与权衡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奇峰 王艺洁 +1 位作者 王浩阳 张蚌蚌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0-412,共13页
[目的]研究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间发展不平衡现状,提出分区权衡管理措施,对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推动区域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新疆85个县市2005-2020年社会经济数据,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体系,基于改进CR... [目的]研究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间发展不平衡现状,提出分区权衡管理措施,对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推动区域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新疆85个县市2005-2020年社会经济数据,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体系,基于改进CRITIC-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模型、Spearman秩相关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新疆耕地多功能进行评价,分析了耕地多功能的时空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并将新疆划分为五大耕地利用功能区。[结果](1)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别呈现“中间高,南北低”“北高南低”“三高夹两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耕地多功能间存在显著权衡关系,研究期内生产-生活功能权衡关系减弱,而生产-生态和生活-生态功能权衡关系增强。(3)基于以上结果,将耕地功能区划分为农业生产主导区(25.88%)、农业发展提升区(12.94%)、生态农业维持区(45.88%)、协同潜力提升区(5.88%)、城镇农业建设区(9.41%),优化新疆耕地利用格局。[结论]基于耕地功能分区提出差异化权衡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对新疆耕地保护及多功能协同利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三生空间 权衡协同关系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到卷多功能印刷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
18
作者 张伟鹏 柴承文 +4 位作者 武淑琴 王美鸥 黄嘉树 王仪明 乔俊伟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4-232,共9页
目的为了满足卷到卷多功能印刷机系统在张力稳定性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张力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张力耦合问题,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方法通过分析张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放卷单元与印刷单元之间的两级张力耦合数学模型,... 目的为了满足卷到卷多功能印刷机系统在张力稳定性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张力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张力耦合问题,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方法通过分析张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放卷单元与印刷单元之间的两级张力耦合数学模型,并推导系统的动态解耦与静态解耦模型。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方法,引入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组合部分的关键参数进行在线调整,设计一种RBF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RBF-ADRC)。结果与其他控制器的仿真对比结果显示,RBF-ADRC能够有效实现张力系统的解耦控制,显著提升系统的恒张力稳定性,并增强其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结论RBF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策略成功解决了张力耦合控制问题,不仅实现了系统的恒张力稳定运行,还显著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实现了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到卷多功能印刷机 张力控制 解耦控制 RBF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全域融合视角下国土空间多功能解析及统筹优化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
19
作者 袁文华 周晓雨 +3 位作者 刘海玲 王玉婷 李燕 刘呈庆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4,共13页
研究目的:基于陆海统筹视角,依托“陆域—陆海交互区—海域”全域分析框架,探索沿海地区三生空间适宜性,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山东省莱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10—2023年数据,采用地图叠加、三角分类模型、空间自... 研究目的:基于陆海统筹视角,依托“陆域—陆海交互区—海域”全域分析框架,探索沿海地区三生空间适宜性,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山东省莱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10—2023年数据,采用地图叠加、三角分类模型、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方法,通过陆海全域拼接融合方式,识别多功能分类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1)莱州市陆域生产、生活和生态适宜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618、0.570和0.506,海域分别为0.540、0.420和0.492,交互区分别为0.569、0.428和0.588,经转换系数调整后得到全域融合区适宜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521、0.466和0.458。(2)莱州市全域三生功能均呈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生活功能集聚最强,生态与生产功能相对分散;融合区标准差椭圆面积最大、方向性最强,呈西北—东南延展,显示其在陆海要素耦合与产业联动下正成为多功能重构的核心空间。(3)莱州市单一、双重和三重优势功能区面积占比分别为24.96%、57.93%和17.11%,呈现“复合主导、陆海互补、集聚突出、生态外扩”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论:应统筹陆海空间功能,通过单一功能优势区的多元转型、双重功能区的融合修复,以及三重功能区的统筹提升,推进沿海区域高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国土空间 多功能分类 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视域下大都市郊区耕地的多功能转型路径
20
作者 起晓星 孙洁 梁发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8,共13页
推动城郊农业实现城乡要素有效协同配置的多功能转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郊耕地利用模式受到多元主体的差异化需求影响,如何有效协调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以实现耕地多功能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从多元主体利益“... 推动城郊农业实现城乡要素有效协同配置的多功能转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郊耕地利用模式受到多元主体的差异化需求影响,如何有效协调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以实现耕地多功能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从多元主体利益“冲突-协调”的视角,以广州增城区耕地多功能转型实践为例,深入解析城郊耕地多功能转型过程中的主体联结和功能演进,并识别了转型所面临的困境,进而通过演化博弈模型与数值仿真模拟深入剖析困境形成机制并寻求解决策略。结合案例、博弈和仿真结果,从转型环境、前提、目标和模式4个层面,系统搭建了城郊耕地多功能转型路径。研究发现:①城郊独特的地缘、市场和政策环境为多功能转型提供了初始动力。城市系统一方面为城郊耕地多功能转型提供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多样化的要素支持,为转型奠定了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了区域土地要素价值,加剧了主体间的用地冲突,为转型提供了必要动力。②耕地多功能转型的困境在于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冲突难以协调,政府与农业企业之间在粮食生产环节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失效,导致多功能转型缺乏稳定的生产基础。③以耕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将生产功能优化内嵌于耕地多功能耦合过程来提升作物产出的总价值,是城郊耕地多功能转型的占优路径,其中生态、景观、文化功能的实现是转型的重要抓手。④为了推动粮食生产耕地的转型,还需提高企业无形收益并健全生产违约惩罚机制。同时,政府也应转变多功能转型的引导思维,注重挖掘区域独特的农耕要素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农业 耕地多功能转型 演化博弈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