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一项单中心5年回顾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5 位作者 吴波 蔡小军 黄琴红 王大鹏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724例肺移植受者中,27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8.0%。感染例次率由2019年的54.2%降低至2023年的22.8%,呈逐年下降趋势(Z=30.98,P<0.001)。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73.6%。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4位为鲍曼不动杆菌(37.1%)、铜绿假单胞菌(17.3%)、肺炎克雷伯菌(13.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9%、53%、58%和10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6%),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67%。结论近5年肺移植受者的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丁格尔到AI时代:医疗保健环境清洁的百年演进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倪晓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s)依然是全球患者安全的重大挑战。近十年来,被污染的无生命的环境表面已被确认为易感患者感染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医务人员手污染的主要途径。医疗保健环境卫生在感染预防与控制(IPC)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重新审视,...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s)依然是全球患者安全的重大挑战。近十年来,被污染的无生命的环境表面已被确认为易感患者感染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医务人员手污染的主要途径。医疗保健环境卫生在感染预防与控制(IPC)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重新审视,成为医疗保健机构患者安全和HAIs防控中重要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PIs)之一。改善医疗保健机构环境卫生,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HAIs发病率和病原体的定植率,还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这些观点已在业内形成广泛共识。本文旨在探讨医疗保健机构环境清洁的历史演变,已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以及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环境表面 环境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对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影响
3
作者 章艳菊 周小娣 +3 位作者 张海峰 陈红 焦碧鸯 顾李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进前)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2月(改进后)的住院患者为改进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样本送检率、临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和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等指标。结果改进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32.18%vs 32.93%,P=0.003;39.99限定日剂量(DDD)/100人天vs 44.19 DDD/100人天],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和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高于对照组(52.01%vs 23.64%、87.74%vs 77.71%,均P<0.001),临床微生物样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88.77%vs 80.11%,P<0.001),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总检出率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40.45%vs 48.42%、29.65%vs 43.17%,均P<0.001)。结论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实施能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降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通过不断循环逐步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 持续改进 病原学样本送检率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提取物体外抗多重耐药菌活性及对MRSA感染大鼠保护作用
4
作者 甘雨 李国信 +1 位作者 张宏 代彩玲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1,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射干提取物体外抗多重耐药菌活性及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drug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观察射干提取物对MRSA、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探讨射干提取物体外抗多重耐药菌活性及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drug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观察射干提取物对MRSA、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屎肠球菌、多重耐药鲍曼假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计算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射干提取物低剂量(72 mg/kg)组、射干提取物中剂量(144 mg/kg)组、射干提取物高剂量(288 mg/kg)组和苏黄止咳胶囊(1.44 g/kg)组,采用MRSA感染大鼠建立肺炎模型并给药,观察大鼠白细胞计数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射干提取物对MRS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屎肠球菌、多重耐药鲍曼假单胞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0、3.0、1.5、3.0 mg/mL。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苏黄止咳胶囊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s percentage,NEUT%)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苏黄止咳胶囊组大鼠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干提取物高剂量组,苏黄止咳胶囊组肺泡隔粉染蛋白液渗出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提取物体外对MRS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屎肠球菌、多重耐药鲍曼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体内对MRSA感染肺炎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射干提取物 MRSA感染肺炎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李晨光 潘泽韬 +4 位作者 朱浩智 琚旭 何仲廉 李超峰 李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5,共7页
目的以提升全流程管理成效为导向构建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实时精准反映感染状态与传播风险的个性化逻辑解析规则,搭建具有自动识别、动态标记、实时共享、前置预警及可视化指引功能的智... 目的以提升全流程管理成效为导向构建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实时精准反映感染状态与传播风险的个性化逻辑解析规则,搭建具有自动识别、动态标记、实时共享、前置预警及可视化指引功能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5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侵入性诊疗操作的两个平台科室的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按照传统人工模式管理为对照组,应用智能系统管理为试验组,比较系统应用前后识别防控效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146例患者,应用智能系统后的感染者识别防控率和感染者识别准确率均较人工模式明显提升(分别从5.3%、72.4%提高至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感染信息中位前置预警时间达85.20 d,且实现100%前置预警。医护人员在感染信息识别管理环节的平均耗时节省4.71 h/d。结论本研究搭建的智能系统可显著改善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从识别到防控环节的全流程管理成效,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高诊疗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多重耐药菌感染 智能识别 动态标记 可视化指引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2024版指南耐药结核病诊断快速检测方法简介
6
作者 陈湘霖 张景海 石大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结核病也日益增多。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是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先进的检测手段,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结核病也日益增多。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是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先进的检测手段,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减少患病人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24年发布了《结核病检测快速诊断方法指南(第3版)》(简称《指南第3版》),该指南推荐了8种针对耐药结核病诊断的快速检测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指南中推荐的快速诊断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并对耐药结核病诊断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耐多药 结核病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三级综合医院不同来源新生儿细菌主动筛查结果分析
7
作者 朱丹 王丹 +1 位作者 夏敏 邹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某三级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不同来源新生儿细菌主动筛查结果,为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新生儿病房2017—2023年所有新生儿入院时主动筛查的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产科入院及社区入院新生儿细菌检出变... 目的分析上海某三级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不同来源新生儿细菌主动筛查结果,为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新生儿病房2017—2023年所有新生儿入院时主动筛查的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产科入院及社区入院新生儿细菌检出变化。结果2017—2023年入院新生儿共有4265例,其中产科来源3339例(产科来源组)、社区来源926例(社区来源组),主动筛查分别有490、572例新生儿检出细菌。产科来源组新生儿细菌检出率低于社区来源组(14.68%VS 61.77%,P<0.001);社区来源组新生儿咽部、脐部细菌检出率均高于产科来源组(均P<0.001);产科来源组、社区来源组新生儿脐部细菌检出率均高于咽部(均P<0.001)。共检出菌株1348株,产科来源组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于社区来源组(均P<0.05),产科来源组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低于社区来源组(均P<0.05)。66例新生儿检出多重耐药菌(MDRO),其中产科来源组14例,社区来源组52例;63例新生儿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社区来源组新生儿MDRO和MRSA检出率均高于产科来源组(均P<0.001);是社区来源组新生儿脐部MDRO检出率高于咽部(P<0.001)。结论产科来源组新生儿检出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社区来源组新生儿检出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生儿MDRO以MRSA为主,应加强对社区入院新生儿的细菌筛查,预防和控制MDRO尤其社区获得性MRSA在新生儿病房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多重耐药菌 社区获得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主动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护理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许龙辉 王仁秀 +3 位作者 丛晓 韩孝萱 杨国栋 许翠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8,共6页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采用无水护理可以降低其感染发病率、定植率,终止感染暴发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本文介绍了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制、水槽设置及使用状况、相关的干预措施,阐述了无水护...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采用无水护理可以降低其感染发病率、定植率,终止感染暴发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本文介绍了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制、水槽设置及使用状况、相关的干预措施,阐述了无水护理相关程序、实施效果及启示,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护理 水源性感染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与防控措施进展
9
作者 柳雯悦 范鹏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8-1166,共9页
康复医疗机构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康复患者自身具有多种易感因素,如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较长,以及前期抗菌药物使用频繁等;另一方面,... 康复医疗机构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康复患者自身具有多种易感因素,如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较长,以及前期抗菌药物使用频繁等;另一方面,康复医疗机构防控措施落实不当等也为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本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康复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防控措施进展,以期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升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患者 中西医结合 多重耐药菌 康复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在肺移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10
作者 张振宇 王梓涛 +2 位作者 华文洁 戴振航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4,共6页
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3类或以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MDRO感染是影响肺移植(LTx)术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在移植后第1年占死因的30%。抗生素治疗特异性低,易产生耐药性,且新... 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3类或以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MDRO感染是影响肺移植(LTx)术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在移植后第1年占死因的30%。抗生素治疗特异性低,易产生耐药性,且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局限性较大。噬菌体对细菌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在感染病灶中大量增殖,并在作用过程中与细菌共同进化,对MDRO也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有望弥补现有抗生素疗法的不足。本文将综述噬菌体疗法的发展背景及其作用机制,总结其在LTx领域应用现状和早期临床试验情况,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疗法 肺移植 多重耐药菌 囊性纤维化 抗生素 细菌 呼吸道微生物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对BPaLM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鸿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I0003,共5页
耐多药结核病仍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因素,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普托马尼(pretomanid,Pa)、利奈唑胺(linezolid,Lzd)和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的6个月方案(BPaLM)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新指南中短程方案适... 耐多药结核病仍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因素,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普托马尼(pretomanid,Pa)、利奈唑胺(linezolid,Lzd)和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的6个月方案(BPaLM)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新指南中短程方案适用人群扩大到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而且适用于病变广泛的肺结核和大多数肺外结核,无疑是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重要事件。本文就BPaLM方案的研究历程、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 短程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危险因素吗?——COVID-19大流行期间一项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
12
作者 叶永康 周子筌 覃金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9-1285,共7页
目的医院大规模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状况下,分析COVID-19是否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定植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资料。比较COVID-19患者与非CO... 目的医院大规模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状况下,分析COVID-19是否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定植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资料。比较COVID-19患者与非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抗菌药物治疗情况、MDRO检出情况。将检出病原菌的患者分为MDRO组和非MDRO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患者MDRO感染/定植的危险因素。结果收治各类住院患者共16710例,其中COVID-19组2403例,8.83%(113/1280)检出MDRO;非COVID-19组14307例,4.43%(167/3770)检出MDRO。COVID-19组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高于非COVID-19组(48.15%VS 30.89%,P=0.02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危重患者(OR=4.796,95%CI:3.524~6.527)、培养前接受抗菌药物治疗≥2 d(OR=2.330,95%CI:1.699~3.196)、培养出真菌(OR=1.780,95%CI:1.318~2.405)、住院日数长(OR=1.036,95%CI:1.030~1.042)是住院患者MDRO感染/定植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医院大规模收治COVID-19患者期间,MDRO感染/定植与是否为危重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培养出真菌、住院日数长有关,COVID-19不是MDRO感染/定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合并感染 抗菌药物治疗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邬靖敏 沈晖 +15 位作者 伍勇 陈丽华 付陈超 李晨 李艳明 刘君 宁兴旺 石国民 杨怀德 袁红霞 郑铭 任南 吴安华 黄勋 胡金伟 曾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制定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RASS)技术方案,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12—202...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制定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RASS)技术方案,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报的葡萄球菌属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1年,葡萄球菌属中分离稳居前4位的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标本来源以痰、血、分泌物、伤口脓液和尿为主,其中痰标本占25.4%~31.8%,血标本占21.9%~27.8%。在所有临床分离的细菌中,葡萄球菌属占比为15.5%~22.4%,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10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有所下降,从35.1%下降至24.8%,同时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有所上升,但是仍保持在70%以内。葡萄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结论湖南省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细菌中,MRSA检出率有所下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葡萄球菌属 耐药性 监测 多重耐药菌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消毒为导向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在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晓 陈秋兰 付立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2-749,共8页
目的探讨以消毒为导向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对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进行干预,将2022年1—12月设为干预前,2023年1—12月设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保洁人员... 目的探讨以消毒为导向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对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进行干预,将2022年1—12月设为干预前,2023年1—12月设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保洁人员消毒知识知晓率、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患者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情况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ICU保洁人员消毒知识知晓率、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8.58%、78.45%提升至干预后的88.45%、96.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0.63%、87.90%提升至干预后的88.36%、9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干预前分别为0.49%、1.46%,干预后分别为0、0.27%,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4.97%)、CRAB医院感染发病率(0.77%)较干预前(分别为7.46%、1.62%)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对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ICU环境清洁消毒效果,增强保洁人员消毒防控意识,降低MRSA、CRAB检出率,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 消毒 清洁 环境卫生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马环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一帆 侯周华 +4 位作者 胡琴 黄燕 孟秀娟 王春江 刘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6-1113,共8页
目的探讨奥马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奥马环素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住院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马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奥马环素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住院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9.4%(111例)。经奥马环素治疗后,观察到治疗有效组患者体温好转[(36.83±0.52)℃VS(37.85±0.92)℃,P<0.001],白细胞计数[(7.78±4.07)×10^(9)/L VS(10.06±6.49)×10^(9)/L,P<0.001]、降钙素原[(0.63±1.19)ng/mL VS(4.43±10.14)ng/mL,P=0.001)]、C反应蛋白[(35.16±37.82)mg/L VS(105.08±99.47)mg/L,P<0.001]和天冬氨酸转氨酶[(50.50±40.04)U/L VS(77.17±91.43)U/L,P=0.004)]均显著下降。仅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未中断治疗。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无效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7.0(9.5~22.0)VS 12.0(9.0~19.0),P=0.046]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7.0(4.5~10.0)VS 4.0(2.0~9.0),P=0.019]更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终末期肝病(OR=77.691,95%CI:5.448~1107.880,P=0.001)、机械通气(OR=6.686,95%CI:1.628~27.452,P=0.008)及联合万古霉素治疗(OR=6.432,95%CI:1.891~21.874,P=0.003)是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而奥马环素疗程(OR=0.905,95%CI:0.825~0.994,P=0.037)是治疗有效的保护因素。结论奥马环素可作为难治性严重感染的替代疗法,不良反应较少,终末期肝病、机械通气、联合万古霉素治疗是感染患者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足够的奥马环素疗程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亟待大样本的病例研究来证实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环素 多重耐药菌 非典型病原体 影响因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多重耐药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永师 杜娜 杜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37,共8页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治疗困难,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治疗困难,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中草药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抑菌作用。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联合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抗多重耐药菌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多重耐药菌 抑菌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防ICU获得性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玲玲 吴晓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6-343,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感染中的有效性。方法 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外文数据库和中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15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总体质... 目的 系统评价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感染中的有效性。方法 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外文数据库和中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15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总体质量,并应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的预防效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1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用FMEA方法降低了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OR=0.40,95%CI(0.31~0.51),P<0.0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OR=0.29,95%CI(0.17~0.51),P<0.01]、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OR=0.28,95%CI(0.18~0.46),P<0.01]、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OR=0.46,95%CI(0.37~0.58),P<0.01]、ICU医院感染发病率[OR=0.46,95%CI(0.37~0.59),P<0.01],提高了ICU患者及家属满意度[OR=2.34,95%CI(1.72~3.17),P<0.01]。结论 FMEA能有效预防ICU获得性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ICU获得性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 META分析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5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连续6年医院感染监测指标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海霞 马樑 +2 位作者 张阳 张苗苗 冯柳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了解某市5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2017—2022年连续6年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变化趋势。方法连续6年收集该市5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指标,比较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变化趋势。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由2017年的91人增加至2022年的16... 目的了解某市5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2017—2022年连续6年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变化趋势。方法连续6年收集该市5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指标,比较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变化趋势。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由2017年的91人增加至2022年的165人;医院感染信息化使用率由2017年的17.00%上升至2022年的54.00%。2017—2022年连续6年5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0.91%VS 0.59%)、医院感染现患率(2.36%VS 1.08%)、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33%VS 0.16%)均呈下降趋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呈上升趋势(61.03%VS 85.04%)。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整体均呈现下降趋势。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现患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均高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的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高于三级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及措施,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综合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琪 杨柔 +4 位作者 沈晓妍 周小诗 李果霖 张昌吉 杨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2-1571,共10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Website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0月26日ICU患者M...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Website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0月26日ICU患者MDRO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并且使用RevMan 5.3版软件进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2篇,研究对象10985例,文献质量为中高等。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21,95%CI=(1.08,1.36),P=0.002]、ICU住院时间[WMD=5.36,95%CI=(3.99,6.73),P<0.00001]、总住院时间[WMD=8.96,95%CI=(6.51,11.41),P<0.00001]、高血压[OR=1.33,95%CI=(1.10,1.60),P=0.003]、肾功能异常[OR=1.69,95%CI=(1.33,2.16),P<0.00001]、低蛋白血症[OR=1.87,95%CI=(1.51,2.32),P<0.00001]、机械通气[OR=2.26,95%CI=(1.18,4.33),P=0.01]、机械通气时间[WMD=8.83,95%CI=(2.52,15.14),P=0.006]、动静脉置管[OR=1.46,95%CI=(1.23,1.72),P<0.0001]、安置尿管[OR=1.71,95%CI=(1.25,2.36),P<0.00001]、消化道置管[OR=0.10,95%CI=(0.03,0.18),P=0.008]、抗菌药物种类≥3种[OR=4.27,95%CI=(2.06,8.85),P<0.00001]、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4.09,95%CI=(3.00,5.58),P<0.00001]、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OR=1.63,95%CI=(1.15,2.33),P=0.007]、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OR=1.86,95%CI=(1.42,2.44),P<0.00001]、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OR=1.99,95%CI=(1.49,2.67),P<0.00001]、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OR=2.94,95%CI=(1.56,5.54),P=0.0009]、使用糖肽类抗生素[OR=3.78,95%CI=(2.48,5.78),P<0.00001]、使用镇静剂[OR=3.25,95%CI=(2.06,5.14),P<0.00001]、使用抑酸药[OR=1.51,95%CI=(1.06,2.16),P=0.02]是ICU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MDRO感染与性别、ICU住院时间、慢性肺部疾病、总住院时间、高血压、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动静脉置管、安置尿管、消化道置管、抗菌药物种类≥3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糖肽类抗生素、使用镇静剂、使用抑酸药等多种因素相关。针对性地对基本情况、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与其他治疗性药物的使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控制,对ICU患者采取合理措施,能够降低ICU患者MDRO的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抗菌药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侯媛 陈晓霞 +2 位作者 王柄璋 路红梅 赵亚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3-1702,共10页
目的:构建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风险认知理论和风险预警理论为指导,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模型为架构,采用文献阅读法、半结构化访谈法拟订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风险... 目的:构建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风险认知理论和风险预警理论为指导,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模型为架构,采用文献阅读法、半结构化访谈法拟订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一步完善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50,专家函询的变异系数为0.025~0.227和0.028~0.224,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434和0.473(均P<0.001)。最终构建的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64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目的性和可量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多重耐药菌 感染控制 风险预警 指标构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