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3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FFsNet-SEI:a multidimensional balanced-RFFs deep neural network framework for 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FAN Rong SI Chengke +1 位作者 HAN Yi WAN Q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58-574,F0002,共18页
Existing 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SEI)methods based on hand-crafted features have drawbacks of losing feature information and involving multiple processing stages,which reduce th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emi... Existing 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SEI)methods based on hand-crafted features have drawbacks of losing feature information and involving multiple processing stages,which reduce th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emitters and complicate the procedures of identification.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deep SEI approach via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 extrac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s(RFFs),namely,RFFsNet-SEI.Particularly,we extract multidimensional physical RFFs from the received signal by virtue of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and Hilbert transform(HT).The physical RFFs and I-Q data are formed into the balanced-RFFs,which are then used to train RFFsNet-SEI.As introducing model-aided RFFs into neural network,the hybrid-driven scheme including physical features and I-Q data is constructed.It improves physical interpretability of RFFsNet-SEI.Meanwhile,since RFFsNet-SEI identifies individual of emitters from received raw data in end-to-end,it accelerates SEI implementation and simplifies procedures of identification.Moreover,as the temporal features and spectral feature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are both extracted by RFFsNet-SEI,identification accuracy is improved.Finally,we compare RFFsNet-SEI with the counterparts in terms of identification accuracy,computational complexity,and prediction speed.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the counterparts on the basis of simulation dataset and real dataset collected in the anechoic cha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SEI) deep learning(DL) 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RFF)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 extraction(MF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 trend analysis of urban residents’ low-carbon travel development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game theory 被引量:9
2
作者 WU Xiao-hui HE Mei-ling +1 位作者 CAO Shu-chao SHI Yu-j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388-3396,共9页
In the travel process of urban residents,travelers will take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imitation and exclusion by observing other people’s travel modes,which affects their following trips.This process can be see... In the travel process of urban residents,travelers will take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imitation and exclusion by observing other people’s travel modes,which affects their following trips.This process can be seen as a repeated game between members of the traveler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is game and its evolution trend,a multi-dimensional game model of low-carbon travel for residents is established.The two dimensional game strategies include whether to accept the low-carbon concept and whether to choose low-carbon travel.Combined with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the low-carbon travel choices of residents in different cities are simulated,and the evolutionary stability strategies are obtained.Finally,the influences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stability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velers would develop towards two trends.Cities with more developed public traffic system have a higher proportion of receiving low-carbon concept and choosing low-carbon travel.Cities with underdeveloped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could increase this proportion by some measures such as encouraging residents to choose slow transport and increasing the propaganda of low-carbon travel,but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measures like propaganda have a limited impact on the propor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carbon travel evolution trend multidimensional game travel mo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ying XML for designing and interchanging information for multidimensional model 被引量:2
3
作者 Lu Changhui Deng Su Zhang Wei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823-830,共8页
In order to exchange and share information among the conceptual models of data warehouse, and to build a solid base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share of metadata, a new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model is presented based on... In order to exchange and share information among the conceptual models of data warehouse, and to build a solid base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share of metadata, a new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model is presented based on XML and its DTD is defined, which can perfectly describe various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ing technique which is based on UML, the mapping algorithm between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is described based on XML and UML class diagram, and an application base for the wide use of this technique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warehouse OLAP multidimensional modeling conceptual model XML U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bioactive anti-angiogenic constitutes targeting tumor endothelial cells in Shenmai Injec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pharmacokinetics 被引量:1
4
作者 ZHONG Chong-jin JIANG Chao +13 位作者 NI Sui-ying WANG Qi-zhi CHENG Ling-ge WANG Huan ZHANG Qi-xiang LIU Wen-yue ZHANG Jing-wei LIU Jia-li WANG Mu-lan JIN Min SHEN Pei-qiang YAO Xue-quan WANG Guang-ji ZHOU Fa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1-682,共2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bioactive anti-angiogenic constitutes targeting tumor endothelial cells(TECs)in Shenmai Injection(SMI).METHEODS For pharmacokinetic(PK)studies,Balb/c mice harboring human colorectal cancer(Lo...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bioactive anti-angiogenic constitutes targeting tumor endothelial cells(TECs)in Shenmai Injection(SMI).METHEODS For pharmacokinetic(PK)studies,Balb/c mice harboring human colorectal cancer(LoVo)xenografts were treated with SMI 10 mL·kg^-1 daily for 1 or 8 d.Multidimensional PK profiles of ginsenosides in plasma,subcutaneous tumors,and TECs were investigated.For PD studies,the tumor-bearing mice Intravital multi-photon imaging and CD31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number of microves⁃sels and braches.Double staining of CD31 and α-SMA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pericytes coverage ratios around vessels.ELISA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VEGF and FGF in tumor tissues.For synergistic anti-tumor study,the tumor-bearing mice were treated with SMI 10 mL·kg^-1 daily,Rd 5 mg·kg^-1 daily with or without 5-FU 15 mg·kg^-1 every 3 d for 20 d.HPLC-MS/M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5-FU in plasma and tumor tissues.RESULTS SMI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microvessels(P<0.05)and vessel branches(P<0.05)and improved vascular pericytes coverage(P<0.05).PK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protopanaxadiol-type(PPD)ginsenosides(Rb1,Rb2/Rb3,Rc,and Rd)in both,plasma and tumors,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rotopanaxatriol-type(Rg1 and Re)and oleanane-type(Ro)ginsenosides.Among PPD ginsenosides,Rd exhibited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in tumors and TECs after repeated injection.In fact,the proportion of Rd in the detectable components of SMI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SMI formula(2.8%),plasma(16.0%),tumor tissues(34.3%),and TECs(40.3%).In vivo bioactivity results showed that Rd 5 mg·kg^-1 dai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microvessels(P<0.05)and vessel branches(P<0.05)and increased pericytes coverage(P<0.05)while Rd 0.5 mg·kg^-1 daily,Rb1 and Rg1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m.Rd 5 mg·kg^-1 sup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FGF simultaneously.Rd 5 mg·kg^-1 enhanced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5-FU via increasing the distribution of 5-FU in tumor tissues(P<0.05)in xenograft mice.CONCLUSION Ginsenoside Rd may be the major bioactive anti-angiogenic constituent targeting TECs after SMI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mai Injection multidimensional pharmacokinetics ginsenoside Rd ANTI-ANGIOGENIC tumor endo⁃thelial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roach to conceptual data integration for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in e-commerce
5
作者 Zhang Zhe Huang P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3期635-641,共7页
In e-commerce the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Web data needs integrating various data sources such as XML data and relational data on the conceptual level. A conceptual data description approach to mul... In e-commerce the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Web data needs integrating various data sources such as XML data and relational data on the conceptual level. A conceptual data description approach to multidimensional data model the UML galaxy diagram is presented in order to conduct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for multiple subjects. The approach is illuminated using a case of 2_roots UML galaxy diagram that takes marketing analysis of TV products involved one retailer and several suppliers into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ptual data integration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E-COMME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To-All Personalized Communication in Wormhole-Routed 2D/3D Meshes and Multidimension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6
作者 HuizhiXu ShumingZhou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58-59,187,共3页
All-to-all personalized communication,or complete exchange,is at the heart of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paral-lel computing.It is one of the most dense communication patterns.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this problem in a... All-to-all personalized communication,or complete exchange,is at the heart of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paral-lel computing.It is one of the most dense communication patterns.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this problem in a2D/3D mesh and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with the wormhole-routing capability.We propose complete ex-change algorithms for them respectively.We propose O(mn 2 )phase algorithm for2D mesh P m ×P n and O(mn 2 l 2 )phase algo-rithm for3D mesh P m ×P n ×P l ,where m,n,l are any positive integers.Also O(ph(G 1 )n 2 )phase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G 1 ×G 2 ,where ph(G 1 )stands for complete exchange phases of G 1 and|G 2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多维互联网 完全交换 蛀孔路径 并行计算 个人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城市蔓延对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赫 张宇童 +2 位作者 王睿 王明竹 刘子豪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96-3507,共12页
本文从结构维、形态维、密度维、效率维构建了多维度城市蔓延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地图可视化、标准差椭圆和冷热点分析探究中国2005~2020年城市综合蔓延度的时空特征及迁移演化格局,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实证考察多维度城市蔓... 本文从结构维、形态维、密度维、效率维构建了多维度城市蔓延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地图可视化、标准差椭圆和冷热点分析探究中国2005~2020年城市综合蔓延度的时空特征及迁移演化格局,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实证考察多维度城市蔓延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全国城市综合蔓延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特征,但在样本后期东部沿海地区及东北地区的城市蔓延度有所下滑.标准差椭圆呈现向心集聚的趋势,且分布重心整体向西南移动.冷热点分析则呈现“东热西冷”的区域性差异.(2)城市总蔓延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且随时间迁移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正向促进作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及沿海地区,反向抑制作用区域多为华北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区.(3)各维度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时间趋势上,结构维在大部分城市促进碳排放,且影响力逐年增强;形态维在大部分城市对碳排放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密度维、效率维在大部分城市抑制碳排放,但密度维逐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效率维的影响力则整体减弱.空间分布上,结构维、密度维在东南沿海、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更强,形态维作用显著区域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效率维作用显著区域则在中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城市蔓延 碳排放 GTWR模型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鸟群算法的舰船管道路径设计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焰 辛登月 +2 位作者 纪卓尚 李铁骊 王文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7,共11页
针对鸟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维度自由粒子改进鸟群算法,并基于FPBSA算法提出了一种舰船管道路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编码方法,采用莱维飞行替代鸟群算法的随机搜索过程,增强算法寻优能力;设计一种多维度自由粒子... 针对鸟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维度自由粒子改进鸟群算法,并基于FPBSA算法提出了一种舰船管道路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编码方法,采用莱维飞行替代鸟群算法的随机搜索过程,增强算法寻优能力;设计一种多维度自由粒子用于精准寻优,解决算法在处理多维度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给出一种新的分支管道处理策略,并给出了一种可用于求解单管道、分支管道混合布置设计的舰船管道路径设计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FPBSA算法在相同条件下收敛速度提升了约80%,证明了所提算法的高效性和其卓越的快速收敛性能。同时,通过仿真案例和UTS实际案例进一步证明了所提算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以为实际舰船的管道布置设计提供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管道 路径设计 莱维飞行 多维度自由粒子 UT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五唯”立多维:教育评价改革何以回归教学之本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振天 钟蕊坤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教育评价改革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传统的“五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教育量化指标,忽视了教育的多样性、综合性、丰富性、人文性等复杂品性。“五唯”评价体系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偏离了学校办... 教育评价改革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传统的“五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教育量化指标,忽视了教育的多样性、综合性、丰富性、人文性等复杂品性。“五唯”评价体系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偏离了学校办学的核心目标:在认识论上表现为机械片面,缺乏对教育的多元化理解;在价值论和实践论上趋向功利主义,仅关注教育的短期和表面成果;在管理学上,落入形式主义和技术至上的陷阱。要破解上述困境,需要破除“五唯”评价体系,代之以新的多维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回归育人本位。在认识论层面,教育评价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价值论层面,教育评价应突出质量导向与贡献导向;在实践论层面,教育评价应向教学工作倾斜,提升教学评价的分量和占比;在管理学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健全高校师生和社会用人部门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体系 “五唯”评价 教学为本 多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多维功能耦合理论框架 被引量:2
10
作者 虞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85-2995,共11页
国家公园多维功能耦合调控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关键议题,在中国人地关系、政策体制、国家目标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化特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着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地域功能调控难题,需要科学认识并... 国家公园多维功能耦合调控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关键议题,在中国人地关系、政策体制、国家目标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化特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着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地域功能调控难题,需要科学认识并优化国家公园多维功能权衡、协同、增效路径。系统分析了国家公园多维功能研究的相关进展并进行评述,提出国家公园多维功能定量测度、特征识别、机理阐释、动态调适研究的逻辑思路和理论框架,强调深化研究国家公园多维功能耦合时空特征和作用机理,探索顾及生态、公平、效率综合目标最优化的动态调适路径,形成缓解权衡、增强协同、调控增效最佳实践路径。研究结论有利于增强对国家公园可持续法则的认识,为国家公园绿色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功能 功能耦合 适应性管理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维度创新助力医院门诊资源配置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楠 梁晨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优化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分析医院门诊资源配置中的主要问题,如患者集中度过高、资源分配不均和排队等待时间长,结合国内外优化经验,探讨门诊预...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优化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分析医院门诊资源配置中的主要问题,如患者集中度过高、资源分配不均和排队等待时间长,结合国内外优化经验,探讨门诊预约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服务流程再造和医疗资源共享等优化措施的实践成效。结果:医院门诊资源配置存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影响医院运营和患者就诊体验。在采用门诊预约系统、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等措施后,部分医院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效率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结论:优化门诊资源配置是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与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门诊服务流程再造,促进更加高效、公平的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资源配置 信息技术 多维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碳效率的多维空间效应及区域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洁华 王明晖 +1 位作者 孙喆 蔡秀亭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9-547,共9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逐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研究数字经济对碳效率的空间效应对于我国区域间协同治理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逐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研究数字经济对碳效率的空间效应对于我国区域间协同治理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利用三阶段全局超效率SBM模型对碳效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碳效率的多维空间效应,最后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均等化效应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我国整体碳效率水平较低,东部地区碳效率为0.580,比中部、西部地区分别高0.162和0.302,且各区域均呈逐年波动上升的趋势。②数字经济对碳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的52.17%。在多维度视角下,数字科技创新、产业数字融合和数字产业规模对碳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环境对碳效率具有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③数字经济对碳效率的空间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碳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明显。数字经济可以缩小碳效率差距,这种影响不只局限于本地,对邻地的碳效率差距也有改善。据此,我国应继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数字科技创新、产业数字融合和数字产业规模的构建要增质提效,夯实数字经济提升碳效率的多维空间效应;同时根据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政府应建立有助数字经济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减碳作用,以期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效率 多维空间效应 区域异质性 均等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燃气轮机多维度多领域建模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涛 郑子倞 张靖凯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燃气轮机结构复杂且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传统的设计-试验反复迭代的研制方式无法高效满足研制需求,数字孪生技术利用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及精确反映,为传统的燃气轮机研制方法转型提供可靠支撑。为了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在燃... 燃气轮机结构复杂且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传统的设计-试验反复迭代的研制方式无法高效满足研制需求,数字孪生技术利用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及精确反映,为传统的燃气轮机研制方法转型提供可靠支撑。为了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在燃气轮机建模的应用,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多维度多领域建模技术的方法,包括构建多维度仿真模型耦合方法以及多领域模型统一建模技术。借助于虚实映射技术,提出了基于多维度、多领域建模的数字孪生框架,可以为燃气轮机系统数字化应用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在此基础上,借助燃气轮机建模仿真对该技术应用在数字孪生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燃气轮机多维度多领域建模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燃气轮机 多维度多领域建模 孪生模型 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乡村教育扩优提质的意涵阐释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利平 李翔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8-24,共7页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难点在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扩优提质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乡村教育扩优提质应紧扣优质均衡的基本理念、深耕内涵发展的发展方式、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难点在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扩优提质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乡村教育扩优提质应紧扣优质均衡的基本理念、深耕内涵发展的发展方式、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乡村教育扩优提质须始终以强教强国为逻辑起点、坚持以守正创新为逻辑主线并自觉以实干争先为逻辑归宿,为乡村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导向。推动乡村教育扩优提质走向实践落地,应从细化基础教育供给、强化发展动力支持、深化特色育人体系、优化教育多维保障四个维度勾勒乡村教育发展全新路径,以乡村教育振兴为基点绘制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乡村教育 扩优提质 教育供给 动力支持 特色育人 多维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理性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晓芳 牛姝颖 于孟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8-12,共5页
高素质、高技能的新质劳动者成为影响社会生产效能的主导性因素,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理应深刻地回应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多维要求。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劳动育人是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劳动教育能够赋能全要素新质生产... 高素质、高技能的新质劳动者成为影响社会生产效能的主导性因素,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理应深刻地回应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多维要求。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劳动育人是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劳动教育能够赋能全要素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劳动教育变革价值同源共生。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进行劳动教育,可以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的劳动育人理念、多维协同创新下的劳动教育模式、系统联动视角下劳动教育的资源矩阵三个方面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劳动教育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多维协同创新 系统联动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氢储微电网系统多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16
作者 赵建勇 于彦雪 +3 位作者 陈磊磊 吴敏 年珩 孙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0,共6页
为了弥补风光氢储微电网纯实物实验平台搭建难、成本高昂、安全可靠性不足的缺点,并填补暂态控制策略与多时间尺度稳态能量管理策略协同验证的空白,采用Typhoon HIL实时仿真器,设计开发了风光氢储微电网系统多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 为了弥补风光氢储微电网纯实物实验平台搭建难、成本高昂、安全可靠性不足的缺点,并填补暂态控制策略与多时间尺度稳态能量管理策略协同验证的空白,采用Typhoon HIL实时仿真器,设计开发了风光氢储微电网系统多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基于该实验平台,面向本科生的电力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了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与综合创新实验3个维度的实验内容;面向研究生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类课程,设计了微电网技术相关的实践内容。实践结果表明,该平台可快捷高效地验证微电网各类高性能控制及优化算法效果,弥补了传统稳态与暂态控制实验的不足,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支持多层次实验内容的灵活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氢储微电网系统 硬件在环仿真 实验平台 多维度实验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纤维素的多维结构演变及其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余厚咏 黄程玲 +1 位作者 陈毅 高智英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5,共11页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动下,减少石化塑料依赖并开发绿色低碳材料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纤维素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通过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化学改性可赋予其多维结构与多样化功能。为提高天然纤维素资源的利用率和...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动下,减少石化塑料依赖并开发绿色低碳材料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纤维素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通过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化学改性可赋予其多维结构与多样化功能。为提高天然纤维素资源的利用率和高价值转化,基于天然纤维素固有结构及物化特性,系统分析了天然纤维素的多维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特性及应用,阐明天然纤维素多维结构演变机制及其核心驱动力。从结构维度出发,详细讨论了不同纤维素材料在力学性能、加工工艺和功能特性上的显著差异,概述了多维结构纤维素在药用辅料、智能纺织品、可降解包装材料与节能净水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多维结构调控与设计对纤维素基功能材料的影响,指出其面临的生产挑战及技术瓶颈。最后,展望了各类纤维素材料在多维结构转化应用方面的潜力,以期为纤维素基材料的多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结构 纳米纤维素 再生纤维 纤维素膜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应对人口变化的多维策略与国际经验(笔谈)
18
作者 张德祥 卢晓中 +3 位作者 陈廷柱 王少媛 修南 黄福涛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少子化趋势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积极应对人口变化,首先要关注老年教育,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塑造数字治理优势,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适应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老年教...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少子化趋势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积极应对人口变化,首先要关注老年教育,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塑造数字治理优势,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适应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老年教育体系。面对人口变化,高等教育应适时适度调整目标指向,以适应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如生源结构变化等;同时应认识到人口变化整体上有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应通过拓宽生源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经费分配与筹资、推动学科专业调整、创建终身学习机会并与社会展开深入合作等举措,直面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日本高等教育应对人口变化的经验表明,中国可从优化高校布局、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深化国际化战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和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汲取经验,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高等教育 老龄化 少子化 多维策略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X线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轻量残差注意力网络
19
作者 杨昆 齐晁仪 +4 位作者 刘天军 艾尚璞 闫森广 刘秀玲 薛林雁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30,共12页
针对当前医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复杂、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了轻量化的X线医学图像超分辨率网络LDRAN(lightweight deep residual attention network).该方法设计了轻量且高效的残差块LDRB(lightweight deep residual block),在保证... 针对当前医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复杂、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了轻量化的X线医学图像超分辨率网络LDRAN(lightweight deep residual attention network).该方法设计了轻量且高效的残差块LDRB(lightweight deep residual block),在保证参数量不增加的条件下,通过增设卷积层来提取更为丰富的图像特征.为进一步提高卷积层间的信息传递效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残差级联方案IRSC(improved residual skip concatenation).同时,为应对医学影像中信噪比低的问题,构建了多维混合注意力机制模块CSPMA(channel-spatial-pixel mixed attention),该模块分别从通道、空间和像素3个维度筛选信息,从而显著增强了网络对关键图像特征的捕捉能力.实验结果表明,LDRAN在X线医学图像数据集Chest X-ray上的PSNR为36.81 dB,SSIM为0.8966,均取得了最优.并且能够更好地重建X线图像的细节和纹理.此外,LDRAN在3个自然图像数据集上的重建效果比多数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重建 轻量化 深度残差块 混合多维度注意力模块 残差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20
作者 徐建中 陈献忠 张伟国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6,共9页
氨基酸工艺学是生物工程和酿酒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知识点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本文首先分析了氨基酸工艺学课程特点,指出各教学章节中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其次,围绕课程思政教学... 氨基酸工艺学是生物工程和酿酒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知识点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本文首先分析了氨基酸工艺学课程特点,指出各教学章节中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其次,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和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改革,介绍了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氨基酸工艺学思政教学的实践过程。通过强调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以及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手段上,除了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外,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结合经典案例与社会热点驱动课程思政教育。此外,通过从八个维度考核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并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考核学生学业成绩,优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90%以上的学生对氨基酸工艺学思政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课程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对他们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有较大的启迪作用,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总之,在氨基酸工艺学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人格塑造一体化推进,可为理工科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工艺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维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