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parallel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modified fuzzy time series and SVM 被引量:1
1
作者 Yong Shuai Tailiang Song Jianpi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766-775,共10页
A dynamic parallel forecasting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blem of current forecasting models and their combined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the model, the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 A dynamic parallel forecasting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blem of current forecasting models and their combined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the model, the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improved in outliers operation and distance in the clusters and among the clusters. Firstly, the input data sets are optimized and their coherence is ensured, the region scale algorithm is modified and non-isometric multi scale region fuzzy time series model is built. At the same time,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bout the particle speed, location and inertia weight value is improved, this metho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onstruct the combined forecast model, build the dynamic parallel forecast model, and calculate the dynamic weight values and regard the product of the weight value and forecast value to be the final forecast values. At last, the example shows the improved forecast model is effective and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uzzy time series interval partition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arallel foreca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聚类和MCMC算法的风光出力序列建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红霞 邹桂林 +3 位作者 王子强 陈凌轩 马骞 陈亦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1-502,共12页
针对风光出力的随机性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聚类和双层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风光相关出力序列建模方法。首先采用两阶段聚类得到不同的风光典型日出力模式,第1阶段采用自组织映射聚类方法识别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光伏出力类型;第2阶段... 针对风光出力的随机性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聚类和双层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风光相关出力序列建模方法。首先采用两阶段聚类得到不同的风光典型日出力模式,第1阶段采用自组织映射聚类方法识别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光伏出力类型;第2阶段采用近邻传播聚类方法对不同光伏出力类型对应的风电出力样本进行聚类。其次,建立双层马尔科夫链模型描述风光出力的相依变化,上层建立单变量马尔科夫链模型描述风光出力模式的日间转移,下层建立双变量马尔科夫链模型描述风光出力日内相邻时刻的状态转移。最后,采用MCMC模拟方法得到指定时间长度的风光出力序列。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传统MCMC方法及Copula模型,能生成更符合风光实际相关性的出力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风电场 光伏电站 聚类分析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时空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CC的建筑用电时间序列自适应季节性分割方法
3
作者 朱磊 周璇 +2 位作者 陈城 何敏 闫军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89-4697,共9页
建筑用电时间序列(build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ime series, BECTS)的季节性分割对于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与模式挖掘意义重大。针对传统定时分割、定温分割和自适应候温分割方法难以实现准确的BECTS季节性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建筑用电时间序列(build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ime series, BECTS)的季节性分割对于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与模式挖掘意义重大。针对传统定时分割、定温分割和自适应候温分割方法难以实现准确的BECTS季节性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oeplitz逆协方差聚类(Toeplitz inverse covariance-based clustering, TICC)的BECTS自适应季节性分割方法。该方法基于建筑逐时用电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二元时间序列,利用TICC算法进行实时分割与聚类。夏热冬暖地区某大型公共建筑真实用电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同类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和异类样本之间的差异性,与定时分割、定温分割和自适应候温分割方法相比,TICC分割后各季节的平均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距离分别提高46.54%、35.73%和7.59%。该方法可作为数据预处理,为单体建筑数据挖掘分析如建筑用电模式挖掘和负荷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自适应季节性分割 Toeplitz逆协方差聚类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订单数据分析的B2B物流网络设计与订单配载决策优化
4
作者 郭晓龙 王润泽 +1 位作者 王磊 李肖潇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如何在保证低成本的同时处理小批量多品规的订单是B2B企业物流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最小化运输成本与运输时效加权和为目标函数,对订单配载、车辆装载和运输路线进行联合决策。本文通过企业订单数据分析挖掘客户订单特点,提出... 如何在保证低成本的同时处理小批量多品规的订单是B2B企业物流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最小化运输成本与运输时效加权和为目标函数,对订单配载、车辆装载和运输路线进行联合决策。本文通过企业订单数据分析挖掘客户订单特点,提出了中心库加前置库的物流网络方案,并结合订单配载算法为企业设计一个高效的物流仓库网络与订单配载决策系统。首先,进行订单分级处理并结合时间序列需求预测算法确定中心库的库存容量;其次,根据聚类算法和客户位置进行前置库的选址决策;再次,按照订单分类和物流网络进行订单配载和运输路线决策。结合企业实际销售数据,本文实现了针对该企业销售情况的物流网络设计方案,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物流网络 订单配载 时间序列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
5
作者 霍纬纲 朱旭 张盼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2-1181,共10页
已有的深度主动聚类方法未能通过标注样本推理生成必须链接(ML)约束或不能链接(CL)约束,标注成本较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该方法设置了标注类簇集合(ACS)及相应的辅助标注集合(AAS)。通过预训练时... 已有的深度主动聚类方法未能通过标注样本推理生成必须链接(ML)约束或不能链接(CL)约束,标注成本较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传递的深度主动时序聚类方法。该方法设置了标注类簇集合(ACS)及相应的辅助标注集合(AAS)。通过预训练时序自编码器得到时序样本的表示向量。在深度聚类的每个训练轮次过程中,采样并标注表示空间中离类簇中心最近的样本存入ACS,使每个ACS内的样本属同一类别而ACS集合间的样本属于不同类别,然后从包含样本数最小的ACS集合中随机选取时序样本,采样并标注与该样本不属于同一类簇且距其所在类簇中心最近的时序样本存入AAS,使ACS与相应的AAS中的样本为不同类别,由ACS及对应的AAS中的样本推理生成ML和CL约束。由基于t-分布的类簇分布与其生成的辅助分布间的KL散度以及使满足ML及CL约束的时序样本在表示空间距离分别变小和变大的约束损失更新时序自编码器中编码网络参数和聚类中心。在18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聚类效果在较低标注预算下平均RI值比已有的典型基线模型均提升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时序聚类 主动学习 约束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时间序列聚类算法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德生 孙涵明 +2 位作者 王立远 段垚鑫 李晓瑜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2-601,共20页
多元时间序列(MTS)作为众多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关键数据依据,其随时间推移记录了系统中多个变量的状态变化。聚类技术作为一个数据挖掘核心工具可以将数据按照其结构相似性划分为不同的簇,通过识别数据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挖掘系统发展规律... 多元时间序列(MTS)作为众多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关键数据依据,其随时间推移记录了系统中多个变量的状态变化。聚类技术作为一个数据挖掘核心工具可以将数据按照其结构相似性划分为不同的簇,通过识别数据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挖掘系统发展规律和变量相关关系。面对多元时间序列数据结构的复杂性、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数据高维性等为聚类分析带来的挑战,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鉴于此,对多元时间序列数据场景下的聚类分析算法进行综述。基于特征提取方式、相似性度量算法、聚类划分框架等分类标准,对现有多元时间序列聚类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每一类多元时间序列聚类技术,从算法原理、代表性方法、算法优缺点以及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与剖析。进一步讨论了常用的评价标准,以及多元时间序列聚类相关公开数据集。从多变量时序数据结构特殊性出发对现有多元时间序列聚类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时间序列 聚类算法 特征表示 相似性度量 聚类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黄河上游库坝群段滑坡识别及监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泉林 李秀珍 +1 位作者 龚俊豪 赵晨澄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6,共8页
黄河上游库坝群段地质条件复杂,发育多处大型滑坡。该研究以黄河上游龙羊峡—盐锅峡段为研究区,基于地质条件调查、历史滑坡数据及遥感资料,选取2018—2021年80余景SENTTINEL-1A卫星数据,通过SBAS-InSAR监测雷达视线方向的地表形变速率... 黄河上游库坝群段地质条件复杂,发育多处大型滑坡。该研究以黄河上游龙羊峡—盐锅峡段为研究区,基于地质条件调查、历史滑坡数据及遥感资料,选取2018—2021年80余景SENTTINEL-1A卫星数据,通过SBAS-InSAR监测雷达视线方向的地表形变速率,并将其转为沿斜坡方向形变速率。据此识别出57处缓慢变形的大型滑坡,并通过对变形速率的核密度分析,确定了形变集中区域。ROC曲线显示,这些区域与历史滑坡分布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以龙羊峡库区白刺滩典型滑坡为例,选取典型剖面及形变点,分析了时序形变与降雨量和水库水位变化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白刺滩滑坡受到降雨和库水位变化影响显著,尤其是滑坡前缘形变序列与降雨量及库水位变化具有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识别及监测 SBAS-InSAR技术 时序分析 核密度分析 黄河上游库坝群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跨季度多时段特征双向聚类与时序迁移的多任务短期电网负荷预测
8
作者 潘艳霞 刘国瑞 +5 位作者 任建婧 赵堃 谭沛然 马容婷 郝玲 何建樑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9-1490,共12页
在电力系统领域,由于电网用电负荷受到时段性和季节性的用电需求动态变化的影响,使得电网负荷时序数据呈现分布间歇性变化的分布漂移特性。上述现象导致一般的负荷预测模型难以有效的针对动态变化数据进行充分的信息挖掘与利用,降低了... 在电力系统领域,由于电网用电负荷受到时段性和季节性的用电需求动态变化的影响,使得电网负荷时序数据呈现分布间歇性变化的分布漂移特性。上述现象导致一般的负荷预测模型难以有效的针对动态变化数据进行充分的信息挖掘与利用,降低了电力负荷模型预测的准确度。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跨季度多时段的双向聚类与时序迁移的多任务短期电网负荷预测模型。该方法以分层处理的形式,首先通过聚类分析识别出负荷分布差异显著的时间段,利用多任务学习方法对各时间段内序列预测建模,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提升预测效果;随后利用时序迁移学习对每个子任务内数据分布差异进行适配,进一步减轻数据分布差异对建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主流预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真实电力负荷预测场景下展现出更优的预测性能,特别是在当数据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时,预测误差明显减小。所提方法可为电网调度和能源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双向聚类 迁移学习 协方差对齐 多任务学习 电力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选区激光熔化过程熔池类别预测
9
作者 段现银 彭可为 +2 位作者 朱锟鹏 王齐胜 彭宽宝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8-67,共10页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最实用的金属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之一,凭借在复杂薄壁件快速成形中的显著优势,在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成形过程中的一致性问题限制了构件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该问题...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最实用的金属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之一,凭借在复杂薄壁件快速成形中的显著优势,在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成形过程中的一致性问题限制了构件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该问题与熔池尺寸和形状的不断变化导致的缺陷密切相关。为更有效地监控熔池动态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维熔池运动特征提取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熔池熔化状态类别预测方法。首先,利用U-net模型从熔池图像中提取熔池形貌特征,计算熔池质心到边界的距离,并沿轮廓展开为高维矢量,以此来表征熔池运动特征。然后,应用k-means聚类算法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熔池运动特征进行聚类分析,构建出4种熔池熔化状态类别,并通过LSTM模型开展了熔化状态类别的时间序列预测。最后,以典型航空用高温合金材料Inconel625的SLM过程为例,进行熔池状态类别预测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准确率达到85.92%,本文为SLM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625 选区激光熔化(SLM) 熔池运动特征 K-MEANS聚类算法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感知的移动网络授权信息在线预测方法
10
作者 傅宇飞 徐泽松 +1 位作者 冯安昊 魏同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共14页
在移动网络中,移动设备需要持续监听控制信道来保证接收到基站发送的调度授权信息,这在基站没有发送授权信息的情况下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浪费,预测授权信息的发送规律可有效减少这种浪费.现有的授权信息预测方法在特定的流量场景下可实现... 在移动网络中,移动设备需要持续监听控制信道来保证接收到基站发送的调度授权信息,这在基站没有发送授权信息的情况下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浪费,预测授权信息的发送规律可有效减少这种浪费.现有的授权信息预测方法在特定的流量场景下可实现较高的准确率,但仍难以应对动态变化的通信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场景感知的在线调度授权信息预测方法:首先,对历史授权信息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所提取的特征值进行聚类,以划分不同的流量场景;然后,对每一类场景单独构建并离线训练预测模型.在线预测阶段,系统根据流量场景的感知结果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预测错误率方面最多可降低81.52%,且在仿真和真实流量轨迹上均可有效节省能耗.同时,所提流量场景感知方法能够大幅降低计算复杂度,从而更适合对流量场景的实时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时间序列预测 移动网络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VW-MVC算法在电竞比赛分析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欣 徐蕾艳 吴菲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8,196,共11页
近年来,电子竞技类型的比赛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电竞比赛中对于各战队和选手战术和隐藏模式的分析是重要的一环。以往对于比赛的分析大多通过专家人工分析,存在主观因素强,难以分析战队和选手的隐藏模式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时... 近年来,电子竞技类型的比赛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电竞比赛中对于各战队和选手战术和隐藏模式的分析是重要的一环。以往对于比赛的分析大多通过专家人工分析,存在主观因素强,难以分析战队和选手的隐藏模式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时序感知的视图权重融合多视图聚类算法STVW-MVC,增加了视图重要性权重,改进了原算法中对于多视图信息一致性的处理,针对比赛中的各数据进行更准确的多视图聚类,以挖掘参赛选手或战队的战术和隐藏模式。相比原有的MVC-MAE算法,该算法更注重时序信息,使得时间序列靠后的信息会与时间序列靠前的信息产生信息一致性,而时间序列靠前的信息无法与其之后的信息产生一致性,能够更好地挖掘出潜在特征,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聚类。除此以外,本研究还引入了视图重要性权重和视图相关性阈值,提高了聚类效果。实验表明,本研究算法的聚类结果更加紧凑合理,为电子竞技比赛数据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自编码器聚类 MVC-MAE算法 多视图 信息一致性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微震时序波形的无监督聚类方法
12
作者 罗浩 葛颂 +2 位作者 潘一山 张欢 刘中一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5,共8页
为更加快速准确地从微震时序数据中提取微震事件,提高异常事件的捕捉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卷积和空洞卷积的自动编码器(multi-scale fusion convolution and dilated convolutions auto encoder,MDCAE)与融合波动率和限制窗口的... 为更加快速准确地从微震时序数据中提取微震事件,提高异常事件的捕捉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卷积和空洞卷积的自动编码器(multi-scale fusion convolution and dilated convolutions auto encoder,MDCAE)与融合波动率和限制窗口的动态时间扭曲(constraints dynamic time warping for fusing volatility,CDTW-Vol)方法。提出MDCAE的特征提取方法,将波形信号转变为低维特征信号,引入微震波形的波动率的概念,通过改进后的DTW算法对特征信号进行相似性度量,得到的相似性矩阵进行k-medoids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应用某矿区501工作面和802工作面微震监测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泛化性,经实验得出所提聚类方法轮廓系数89%,兰德系数90%,相比普通的k-medoids聚类算法聚类精度上升57%,为捕捉微震系统的异常事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时间序列 多尺度融合卷积 波动率 相似性度量 无监督聚类 特征提取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化中心聚类的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补方法
13
作者 于艳朋 惠向晖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7-1142,共6页
针对填补时间序列中的缺失值通常依赖于已有数据的预测,由于时间序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预测结果常存在误差的问题,为保证数据填补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泛化中心聚类的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补方法.首先,计算对象与类之间、类与类之间的距... 针对填补时间序列中的缺失值通常依赖于已有数据的预测,由于时间序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预测结果常存在误差的问题,为保证数据填补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泛化中心聚类的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补方法.首先,计算对象与类之间、类与类之间的距离,量化数据点与聚类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得到数据间的空间关系.其次,利用信息瓶颈算法对空间中的泛化中心进行聚类处理,将含有缺失数据的时间序列数据集划分到同一类中.最后,计算簇半径,对泛化中心聚类后产生的离群点数据再次进行可用、弱可用随机损坏数据划分,设置波动阈值,将位于波动阈值内的随机损坏数据与聚类中统一属性值进行字符串对比,实现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聚类过程中有较高的标准化互信息和命中率,在缺失数据填补时,可保证数据补齐率在80%以上,说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时间序列数据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化中心聚类 时间序列 缺失数据填补 信息瓶颈 随机损坏数据 补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compact RBF network by refining coarse clusters and widths 被引量:1
14
作者 Zeng Delu Zhou Zhiheng Xie Sheng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6期1309-1315,共7页
It is known that centers, widths, and weights are three mainly considered factors in constructing a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twork.This paper aims at constructing a compact RBF network with two main steps.In the... It is known that centers, widths, and weights are three mainly considered factors in constructing a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twork.This paper aims at constructing a compact RBF network with two main steps.In the first step, the coarse clusters computed from triangle inequalities are refined to obtain the locations of centers by the defined maximum degree spanning tree(MDST).Meanwhile the coarse widths are obtained.In the second step, a learning algorithm referred to as anisotropic gradient descent method is presented to further refine the above coarse widths.Experiment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how its great performance in times series predi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ing anisotropic gradient descent radial basis function time series prediction boundary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表示的间歇性序列自适应区间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毛文涛 高祥 +2 位作者 罗铁军 张艳娜 宋钊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在实际业务中,配件需求发生随机、需求量波动大,配件序列数据呈现明显的间歇性分布,同时由于人工报单失误或特殊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实际配件需求易发生异常变化,导致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难以捕捉配件需求量的演化规律,预测结果不确定... 在实际业务中,配件需求发生随机、需求量波动大,配件序列数据呈现明显的间歇性分布,同时由于人工报单失误或特殊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实际配件需求易发生异常变化,导致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难以捕捉配件需求量的演化规律,预测结果不确定性高、可靠性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表示的间歇性序列自适应区间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层次聚类,基于间歇性序列的平均需求间隔和平方变异系数指标筛选相似序列形成序列簇,用于提取簇内公共需求演化信息,增加可预测性;其次,通过张量分解重构原始需求序列,在最大限度保留序列核心信息的前提下平滑序列中的异常值;最后,构建一种自适应预测区间算法,通过动态更新机制得到配件需求量的预测值和预测区间,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某大型轨道交通制造企业实际售后数据进行验证,与现有典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有效挖掘不同特点间歇性序列的演化趋势,提高小样本间歇性序列的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间歇性特有指标均方根标准误差(RMSSE)上,相较于需求预测主流的深度学习方法平均降低了0.32,且当预测结果出现失真时,可提供一个可靠的弹性预测区间,为实际应用中企业智能备件计划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预测 间歇性时间序列 张量分解 配件管理 区间预测 时间序列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LTTB与DTW-DBA-Means的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凤和 柴海宁 +4 位作者 章正柱 张宁 王正明 蒋展鹏 郭保苏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898,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难以通过外部参数有效评估问题,在对电池组电压数据进行分析时,引入轮廓系数作为不一致性评价指标,并融合自适应降采样(LTTB)与时序聚类(DTW-DBA-Means)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评估方法。...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难以通过外部参数有效评估问题,在对电池组电压数据进行分析时,引入轮廓系数作为不一致性评价指标,并融合自适应降采样(LTTB)与时序聚类(DTW-DBA-Means)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评估方法。自适应LTTB能够根据电池组电压序列特点自适应分配压缩区间采样点数目并调整压缩比,可提高DTW-DBA-Means运算效率的同时保证聚类效果。通过运行9个月的实车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自适应LTTB降采样效果优于动态LTTB与LTTB,且DTW-DBA-Means时序聚类效果优于k-Shape,所提方法在保证评估准确性同时可节省约96.7%的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动力电池组 不一致性评估 轮廓系数 降采样 时序数据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点聚类的POD-BPNN风压重构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晓庆 沈祥宇 +1 位作者 董浩天 陈统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共11页
文章提出本征正交分解(POD)与聚类分析结合的结构表面风压测点分类与关键测点布置方法,基于少量测点的风压数据,通过POD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方法实现方柱结构表面风压时程的重构。机器学习数据集为多风向角均匀来流下单方柱测... 文章提出本征正交分解(POD)与聚类分析结合的结构表面风压测点分类与关键测点布置方法,基于少量测点的风压数据,通过POD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方法实现方柱结构表面风压时程的重构。机器学习数据集为多风向角均匀来流下单方柱测压风洞试验得到的测点风压时程。将44个测点的风压时程数据POD降维,并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得到方柱周向轮廓系数分布,并基于轮廓系数的多风向角平均值,得到12、16、20和24个关键测点的轴对称布置方案。以关键测点的风压时程数据为训练集,采用POD-BPNN方法重构方柱表面其余测点所在位置的风压时程,并将风压时程及其统计值同试验结果对比。从12~20测点方案,风压重构精度逐步提升;20测点和24测点方案的重构风压差异较小,二者都能较好地重构方柱表面风压分布,仅在0°风向角方柱脉动风压误差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压时程重构 聚类分析 本征正交分解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风压测点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特征融合的多维时间序列分类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帆 王鹏 汪卫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6,共11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传感器的发展,多维时间序列分类问题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问题。多维时间序列存在维度高、维度间关系复杂、数据形态多变的特点,从而生成巨大的特征空间。现有方法难以选取有区分力的特征,导致方法的准确度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传感器的发展,多维时间序列分类问题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问题。多维时间序列存在维度高、维度间关系复杂、数据形态多变的特点,从而生成巨大的特征空间。现有方法难以选取有区分力的特征,导致方法的准确度普遍较低。另一方面,现有方法的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特征融合的多维时间序列分类算法。该算法融合了时域、频域和区间统计值这3种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聚类,从而找到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首先为每个维度提取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特征,再通过多维度特征转换的方法融合所有维度的不同类型的特征,形成特征向量,并基于此训练分类模型。为了提高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算法基于树结构生成不同类型的候选特征集合,然后通过聚合消除冗余和相似的特征,最终获得少量代表性特征。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在公开的UEA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准确性、特征融合的合理性,以及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分类 特征融合 可解释性 特征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循环插补网络的分布式光伏集群时序数据耦合增强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若愚 刘友波 +3 位作者 沈晓东 高红均 唐冬来 刘俊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4-2794,I0042-I0048,共18页
分布式光伏点多面广、局部渗透率高、安装环境复杂多变,真实可靠的量测数据是其性能分析、出力预测、运维调控的基础。然而,传感器故障和通信堵塞等因素会造成量测值缺失,恶化原始数据质量,进而影响配电网运行决策的准确性。传统数据修... 分布式光伏点多面广、局部渗透率高、安装环境复杂多变,真实可靠的量测数据是其性能分析、出力预测、运维调控的基础。然而,传感器故障和通信堵塞等因素会造成量测值缺失,恶化原始数据质量,进而影响配电网运行决策的准确性。传统数据修复方法只考虑单一量测值的分布特征,忽略了多维时序数据的潜在耦合关系,修复精度有限。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多阶段循环插补网络和Seq2SeqAttention的时序数据耦合增强方法,改进了循环插补网络的结构,并引入衰减机制,能利用少量未缺失数据,潜在地挖掘原始数据的整体分布规律,一次性对多个光伏场站完成高质量数据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高比例缺失情况下仍有良好的修复性能,可明显增强分布式光伏集群的基础数据质量,提升电网运营商对光伏集群的细粒度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数据修复 双向循环插补网络 耦合时序数据 分布式光伏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性约束下的形状提取多元时序聚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弛 陈梅 张锦宏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3-1258,共16页
针对多元时序数据(MTS)的自然性和结构复杂性以及现有算法无法准确识别高维时序数据簇的问题,提出了紧凑性约束下的形状提取多元时间序列聚类算法C-Shape。该算法首先对繁杂的多元时序数据进行最大三角形三段降采样处理,达到使用较少数... 针对多元时序数据(MTS)的自然性和结构复杂性以及现有算法无法准确识别高维时序数据簇的问题,提出了紧凑性约束下的形状提取多元时间序列聚类算法C-Shape。该算法首先对繁杂的多元时序数据进行最大三角形三段降采样处理,达到使用较少数据而保持原有时序形状不变的目的。然后计算原始时序数据和处理后的时序数据之间的时间序列紧凑性,来评估所定的低维空间维度是否合理。接着在有效保证数据形状完整的基础上使用形状特征提取以确定新的簇中心,最后迭代形成最终簇。C-Shape充分考虑到处理后的数据与原数据形状之间的相似性,解决了传统降采样算法难以确定低维空间维度的难题。为验证算法性能,C-Shape与两个经典算法和七个近年提出的优秀时序聚类算法分别在八个常规和四个不平衡且维数从数十到数千不等的多元时序数据集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C-Shape聚类能力均优于九种对比算法,RI平均提高了16.33%,时间性能平均提高了69.71%。因此,C-Shape是一种精确且高效的多元时间序列聚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时间序列聚类 降采样 相似度度量 形状提取 时间序列紧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