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t image super-res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resolution dictionary learning and sparse represent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ZHAO Wei BIAN Xiaofeng +2 位作者 HUANG Fang WANG Jun ABIDI Mongi 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471-482,共12页
Sparse representation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performed well on image super-resolution(SR) in the last decade. However, many current image SR methods face the contradiction of detail recovery and artif... Sparse representation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performed well on image super-resolution(SR) in the last decade. However, many current image SR methods face the contradiction of detail recovery and artifact suppression. We propose a multi-resolution dictionary learning(MRDL) model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and give a fast single image SR method based on the MRDL model. To obtain the MRDL model, we first extract multi-scale patches by using our proposed adaptive patch partition method(APPM). The APPM divides images into patches of different sizes according to their detail richness. Then, the multiresolution dictionary pairs, which contain structural primitives of various resolutions, can be trained from these multi-scale patches.Owing to the MRDL strategy, our SR algorithm not only recovers details well, with less jag and noise,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at our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than other SR methods in evaluation metrics and visual perce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image super-resolution(SR) sparse representation multi-resolution dictionary learning(MRDL) adaptive patch partition method(AP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黑河流域降水台站的地形代表性 被引量:9
2
作者 许宝荣 邹松兵 +2 位作者 刘勇 陆志翔 肖洪浪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定义降水台站的地形代表性指数,详细分析18个国家气象站及32个水文站在相应泰森多边形区及高程带上的地形代表性.结果表明:降水台站的地形代表性取决于区域台站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尤其是地形的复杂程度;广阔的流... 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定义降水台站的地形代表性指数,详细分析18个国家气象站及32个水文站在相应泰森多边形区及高程带上的地形代表性.结果表明:降水台站的地形代表性取决于区域台站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尤其是地形的复杂程度;广阔的流域下游地形相对平坦,有限的降水台站具有较好的地形代表性,而在面积较小的中上游地区,除水文站中的鹦鸽咀、冰沟和鸳鸯池3站高估了地形复杂性外,较密集的台站因局地地形复杂程度低于对应区域的地形平均复杂程度,地形代表性被低估;国家气象站的地形代表性优于水文站的.该研究可为降水模拟中台站的优选及分布式降水精度的误差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台站 地形代表性 泰森多边形 降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影响下雷达作用范围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邱航 陈雷霆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528-535,共8页
雷达的作用范围会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地形影响下雷达作用范围三维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采样基于混合采样的雷达三维建模完成自由空间中雷达三维表现,同时引入了基于视点的模型简化方法提高绘制效率。基于几何光学法提出了... 雷达的作用范围会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地形影响下雷达作用范围三维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采样基于混合采样的雷达三维建模完成自由空间中雷达三维表现,同时引入了基于视点的模型简化方法提高绘制效率。基于几何光学法提出了一种雷达探测范围受地形影响的模型修正算法,通过插值计算地形与模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受地形影响的采样点进行相应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计算速度快,而且能更真实、直观地表现复杂地形环境下雷达电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信息表现 雷达作用范围 三维可视化 层次细节 地形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采样间隔对地形描述精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仕虎 杨勤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6,共4页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包括采样点数据精度和地形描述精度两方面,前人对DEM精度的研究多集中在DEM采样点精度,而忽视了地形描述精度。该文提出基于窗口曲面拟合计算拟合曲面系列参数与"实际地形"曲面参数的标准差来衡量地...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包括采样点数据精度和地形描述精度两方面,前人对DEM精度的研究多集中在DEM采样点精度,而忽视了地形描述精度。该文提出基于窗口曲面拟合计算拟合曲面系列参数与"实际地形"曲面参数的标准差来衡量地形描述精度的方法,研究发现DEM地形描述精度随采样间隔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并利用坡度频率曲线和坡度累计频率曲线研究对DEM精度敏感的坡度因子与DEM采样间隔的关系,认为随DEM采样间隔增大,坡度衰减(变缓)的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采样间隔 地形描述精度 曲面拟合 坡度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三维地形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杜金莲 迟忠先 翟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973-975,979,共4页
介绍了自主设计开发的大规模三维地形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C/S结构,在数据分块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数据调度策略及有效的数据结构,使得数据以“流”的方式进行处理和显示。系统计算量小,内存消耗低,支持海量数据的无缝漫游,同时支持多用... 介绍了自主设计开发的大规模三维地形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C/S结构,在数据分块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数据调度策略及有效的数据结构,使得数据以“流”的方式进行处理和显示。系统计算量小,内存消耗低,支持海量数据的无缝漫游,同时支持多用户并发控制及多窗口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形仿真 Client/Sever结构 四叉树 多分辨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叉树的多分辨率地形表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彭仪普 刘文熙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3,共5页
在对多分辨率地形表示的技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叉树的依赖视点的实时交互多分辨率地形表示的数据模型。讨论分析了该模型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的技术思路;改进了一些多分辨率地形表示的关键技术... 在对多分辨率地形表示的技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叉树的依赖视点的实时交互多分辨率地形表示的数据模型。讨论分析了该模型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的技术思路;改进了一些多分辨率地形表示的关键技术特征(时间连续性、双队列优化和误差判断准则等),给出了算法实现的伪码算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模型简单、有效,比传统方法有更快和更稳定的帧率,支持对地表模型的多分辨率表示和交互式实时动态绘制,为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实现和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辨率地形表示 二叉树 数据模型 伪码算法 数据结构 双队列优化 三角形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纸质航海图水深注记表示的新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彭认灿 董箭 朱芮 《海洋测绘》 2014年第6期32-35,共4页
针对由多波束测深手段和由单波束测深及其他传统测深手段获得的水深数据长期并存这一实际,在分析现行的纸质航海图水深注记表示方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字符颜色扩展的海图水深注记表示新方法,即以绿色水深注记表示由多波束... 针对由多波束测深手段和由单波束测深及其他传统测深手段获得的水深数据长期并存这一实际,在分析现行的纸质航海图水深注记表示方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字符颜色扩展的海图水深注记表示新方法,即以绿色水深注记表示由多波束测深手段获得的水深数据,黑色水深注记表示由单波束测深及其他传统测深手段获得的水深数据。初步分析表明,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在纸质航海图上有效实现对两类不同来源、具有显著质量差别的水深数据的表示,能更好地满足航海人员通过纸质航海图上的水深注记直观、准确地认知、重建和利用海底地形信息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图制图 字符颜色 水深注记 海底地形 表示方法 纸质航海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三维地形虚拟表达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月娥 周云轩 姜晓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218-220,232,共4页
以长江口北槽为研究区域,利用1965年到2003年间12幅长江口数字化海图以及专业地形建模软件MultigenCreator,建立长江口北槽三维地形模型,实现基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及浏览器插件Cortona的地形虚拟表达。在此基础上,对多年的长江口北... 以长江口北槽为研究区域,利用1965年到2003年间12幅长江口数字化海图以及专业地形建模软件MultigenCreator,建立长江口北槽三维地形模型,实现基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及浏览器插件Cortona的地形虚拟表达。在此基础上,对多年的长江口北槽深泓线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北槽两岸沙岛的变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槽 三维地形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虚拟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域DEM的地形结构线的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牛冀平 张勇传 +1 位作者 胡志华 杨族桥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1期84-87,110,共5页
针对大流域DEM数据的存储,地形结构线的快速提取已成为数字流域中重要的问题,探索了一种分块存储、分块读取大流域DEM数据的方法,同时重点研究解决了大流域DEM数据的存储方法、单个子DEM数据的快速地形线的提取及大流域DEM地形数据的合... 针对大流域DEM数据的存储,地形结构线的快速提取已成为数字流域中重要的问题,探索了一种分块存储、分块读取大流域DEM数据的方法,同时重点研究解决了大流域DEM数据的存储方法、单个子DEM数据的快速地形线的提取及大流域DEM地形数据的合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孤立点的问题。实现了大流域DEM数据的地形结构线的快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 DEM 多尺度表达 地形特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鸿博 张立华 +2 位作者 黄文骞 贾帅东 刘现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7,共5页
针对非航海用数字水深模型(DDM)不能直接应用于航海上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的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采用不确定度合成方法计算原始水深不确定度对非航海用DDM建模点的传递不确定度;利用测试点检验... 针对非航海用数字水深模型(DDM)不能直接应用于航海上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的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采用不确定度合成方法计算原始水深不确定度对非航海用DDM建模点的传递不确定度;利用测试点检验法估算非航海用DDM网格的地形描述不确定度,进而合成建模点的综合不确定度;基于模型网格双线性法构建非航海用DDM的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并推估模型内任一点的水深不确定度,以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试验证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以满足舰船的安全航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深模型 不确定度合成方法 地形描述不确定度 网格双线性法 深度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田DEM构建方法精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鹏 赵牡丹 王翊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2-286,共5页
在黄土高原地区,梯田作为重要水土保持措施之一,在减缓土壤侵蚀的同时也改变了局地范围的地表形态。顾及梯田地形DEM构建方法的提出极大地弥补了传统中低分辨率DEM不能表达梯田突变地形的缺陷,对于地表微形态分析、土壤侵蚀等地表过程... 在黄土高原地区,梯田作为重要水土保持措施之一,在减缓土壤侵蚀的同时也改变了局地范围的地表形态。顾及梯田地形DEM构建方法的提出极大地弥补了传统中低分辨率DEM不能表达梯田突变地形的缺陷,对于地表微形态分析、土壤侵蚀等地表过程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基于高程、坡度、坡长等地形属性特征分析、测量误差及地形描述误差评价三方面出发,以高精度激光点云数据为基准,深入探究不同梯田DEM构建方法对梯田地形的表达差异,并对其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1)从测量误差和地形描述误差的描述结果来看,基于真实田坎法构建结果在各种地形因子的表达上整体误差更小,更接近梯田真实地表形态;(2)从地形特征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基于真实田坎法的DEM整体精度较高,对各种地形因子的描述更准确。(3)基于真实田坎法构建出的梯田DEM能够精确描述原始地表形态,但需要较多人力工作,适用于精度较高的梯田地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构建法 基于真实田坎法 地形特征分析 测量误差 地形描述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等高线地图的 CGF 地域表示和推理
12
作者 王昌金 乐宁宁 王行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采用等高线地图作为分布交互仿真环境中计算机生成兵力的地域表示.介绍等高线电子地图下计算机生成兵力系统地域表示和推理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地域显示、通视性检测和地形检测等几个基本问题的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地域... 采用等高线地图作为分布交互仿真环境中计算机生成兵力的地域表示.介绍等高线电子地图下计算机生成兵力系统地域表示和推理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地域显示、通视性检测和地形检测等几个基本问题的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地域表示范围大、地域推理简单明了的特点,并且地域数据真实、修改方便.这种方法比多边形地域表示法更适用于海上和空中大范围训练作战环境的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地域表示 推理 CGF 电子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全四叉树的数字水深模型多尺度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轶 彭认灿 +1 位作者 张立华 董箭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6期21-24,共4页
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问题是GIS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数字水深模型(DDM)为研究对象,从DDM的几何形态角度出发,通过挖掘水深点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构建了基于不完全四叉树的DDM多尺度表达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在符合DDM多... 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问题是GIS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数字水深模型(DDM)为研究对象,从DDM的几何形态角度出发,通过挖掘水深点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构建了基于不完全四叉树的DDM多尺度表达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在符合DDM多尺度表达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能较好地保持DDM的基本地形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深模型 几何形态 地形特征 不完全四叉树 多尺度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地形描述精度的幂函数定量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志敏 王利双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3,共5页
针对现有模型未考虑当DEM空间分辨率R和平均剖面曲率V各自趋向于0时,地形描述误差Et亦趋向于0的缺陷,提出了DEM地形描述精度的幂函数定量模型。通过对地形描述误差与DEM空间分辨率和平均剖面曲率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 针对现有模型未考虑当DEM空间分辨率R和平均剖面曲率V各自趋向于0时,地形描述误差Et亦趋向于0的缺陷,提出了DEM地形描述精度的幂函数定量模型。通过对地形描述误差与DEM空间分辨率和平均剖面曲率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到DEM地形描述精度的定量模型为:RMS Et=0.005713R1.056V0.9431。实验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定量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同时对高分辨率的DEM地形描述误差估算具有更好的泛化精度,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地形描述精度 定量模型 精度分析 非线性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