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库大坝渗漏通道联合探测问题研究
1
作者 杨欣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
水库大坝渗漏具有隐蔽性和潜在危害性,严重威胁库坝安全和使用寿命,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探测技术进行探测处理。基于此,提出高密度电法和综合示踪法联合探测技术,对水库渗漏通道展开高密度电法、温度场示踪、水化学元素质量浓度示踪、示... 水库大坝渗漏具有隐蔽性和潜在危害性,严重威胁库坝安全和使用寿命,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探测技术进行探测处理。基于此,提出高密度电法和综合示踪法联合探测技术,对水库渗漏通道展开高密度电法、温度场示踪、水化学元素质量浓度示踪、示踪剂示踪等探测;最终确定出库坝渗漏路径。结果表明,联合探测技术的应用能借助多种示踪试验验证高密度电法探测成果,对低阻异常区做出可靠准确判断,对高密度电法检测成果做出唯一性解释,也为水库除险加固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坝 渗漏通道 联合探测 高密度电法 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耦表面波-空耦冲击回波法的高铁无砟轨道板脱空检测试验研究
2
作者 肖军华 潘越 +3 位作者 刘孟波 李航 龙许友 苏志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80,128,共12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脱空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为了实现无砟轨道板的快速检测,文章研究联合空耦冲击回波和空耦表面波2种检测方法,以预设轨道板脱空的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为研究对象,通过足尺检测试验,分析冲击荷载作用下轨道...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脱空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为了实现无砟轨道板的快速检测,文章研究联合空耦冲击回波和空耦表面波2种检测方法,以预设轨道板脱空的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为研究对象,通过足尺检测试验,分析冲击荷载作用下轨道板脱空的声频信号特征,构建轨道板脱空指标,实现轨道板脱空平面成像。研究结果表明:当轨道板脱空时,空耦表面波法测得相位谱在第2个相位循环5~10kHz内出现相位不连续现象,频散曲线在波长0.2m左右出现间断;空耦冲击回波法测得声频信号频域图在9960Hz附近出现共振峰,对应的脱空指标值大于0.93,当轨道板与砂浆层接触效果较好,脱空指标值小于0.93。联合空耦表面波法和空耦冲击回波法,实现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脱空的快速连续检测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板脱空 空耦冲击回波 空耦表面波 联合检测 脱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装芯片焊点缺陷无损检测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可 朱逸 +3 位作者 顾杰斐 赵新维 宿磊 Michael Pecht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9期22-31,共10页
倒装芯片技术因其高封装密度和高可靠性等优势,已成为微电子封装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随着倒装芯片焊点尺寸和间距迅速减小,焊点往往容易出现裂纹、空洞、缺球等微缺陷,严重影响芯片性能并导致芯片失效。因此,对倒装芯片进行缺陷检测... 倒装芯片技术因其高封装密度和高可靠性等优势,已成为微电子封装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随着倒装芯片焊点尺寸和间距迅速减小,焊点往往容易出现裂纹、空洞、缺球等微缺陷,严重影响芯片性能并导致芯片失效。因此,对倒装芯片进行缺陷检测以提高电子封装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无损检测技术作为工业领域一种重要的缺陷检测手段,已被成功应用于检测焊点缺陷,常用方法包括光学检测、热红外检测、X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振动检测等。分别阐述了以上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焊点缺陷检测领域应用的主要成果,并总结了无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装芯片 焊点 缺陷检测 无损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探轨腰法在钢轨焊接接头轨腰伤损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孙立本 吴国胜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针对钢轨焊接接头轨腰伤损检测中传统探伤工艺的不足,提出了立探轨腰法,以轨腰侧面为探伤检测面,用灵敏度已校正过的K2.5单斜探头反复多次做平行及锯齿形扫查。与从钢轨顶面扫查的传统探伤工艺相比,立探轨腰法具有较小的声程,覆盖面积大... 针对钢轨焊接接头轨腰伤损检测中传统探伤工艺的不足,提出了立探轨腰法,以轨腰侧面为探伤检测面,用灵敏度已校正过的K2.5单斜探头反复多次做平行及锯齿形扫查。与从钢轨顶面扫查的传统探伤工艺相比,立探轨腰法具有较小的声程,覆盖面积大,可提高轨腰部位某些伤损的检出率。采用立探轨腰法可有效降低钢轨焊接接头伤损的漏检率,从而减少因钢轨焊接接头失效引发的质量安全事故,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焊接接头 轨腰伤损 探伤 立探轨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含水构造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三维反演成像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斌 李术才 +3 位作者 聂利超 王静 宋杰 刘征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66-1876,共11页
突涌水地质灾害是隧道修建面临的主要威胁,隧道掌子面前方赋存的突水灾害源——含水构造的三维定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了直流电阻率法三维反演成像超前探测方法。首先,建立了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三维全空... 突涌水地质灾害是隧道修建面临的主要威胁,隧道掌子面前方赋存的突水灾害源——含水构造的三维定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了直流电阻率法三维反演成像超前探测方法。首先,建立了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三维全空间立体观测方式,针对测线附近的旁侧干扰严重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干扰识别与去除方法,实现了掌子面前方三维有效信息的测量。综合线性反演方法和非线性反演方法的优点,提出了改进遗传算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混合反演成像方法,既摆脱了对初始模型的依赖,又保证了反演进化效率。然后,重点对断层、裂隙、溶洞等典型的含水构造进行了系统的反演数值试验,获得了典型含水构造的三维成像特征和相应的地质解释依据,为实现由观测数据到三维成像再到地质模型的映射奠定了基础。最后,将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三维反演成像方法应用到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中,实现了含水地质构造的较准确三维定位,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含水构造 直流电阻率法 三维反演成像 混合反演方法 旁侧干扰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超声法的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灌浆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润东 李向民 +3 位作者 童寿兴 张富文 刘辉 许清风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19,共5页
改进超声法主要针对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在几何空间、材料组成等方面的特点,应用一种实用新型换能器,其辐射端直径为10mm、工作频率范围为250~500kHz,能较好地适应底部接缝的构造特点。应用改进超声法在实验室和工程现场对预制剪力墙底... 改进超声法主要针对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在几何空间、材料组成等方面的特点,应用一种实用新型换能器,其辐射端直径为10mm、工作频率范围为250~500kHz,能较好地适应底部接缝的构造特点。应用改进超声法在实验室和工程现场对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灌浆缺陷进行了检测研究,实验室和工程现场检测结果均表明,检测到的缺陷位置与实际存在的缺陷位置吻合度很高,应用该方法检测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的灌浆缺陷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改进超声法 剪力墙 底部接缝 灌浆缺陷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铰接板(梁)法计算有损伤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 被引量:26
7
作者 成琛 沈成武 许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9-231,251,共4页
给出分析有损伤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的铰接板 (梁 )法模型和一般方程 ,讨论了不同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对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并针对某病桥的实测数据 ,运用遗传算法对损伤位置与程度进行识别 ,其模型计算的横向分布系数与实际情况... 给出分析有损伤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的铰接板 (梁 )法模型和一般方程 ,讨论了不同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对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并针对某病桥的实测数据 ,运用遗传算法对损伤位置与程度进行识别 ,其模型计算的横向分布系数与实际情况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板法 横向分布系数 遗传算法 损伤识别 桥梁 损伤位置 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假体细菌生物膜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国栋 陆维举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437,共4页
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是关节置换手术严重的并发症,而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形成是关节置换后感染的重要原因,但对其所致感染的诊断至今仍然很困难。以往常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都较低,常常会延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 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是关节置换手术严重的并发症,而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形成是关节置换后感染的重要原因,但对其所致感染的诊断至今仍然很困难。以往常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都较低,常常会延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文中主要针对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的假体BBF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人工关节置换术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非耦合超声法检测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灌浆缺陷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富文 高润东 李向民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9期9-11,19,共4页
同侧非耦合超声法所用设备的显示装置、主机、探头采用一体化设计,操作简单快速。探头圆柱段直径15mm、接触端头直径3mm,2个探头间的距离为150mm; 2个探头位于同侧,可在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同侧进行测量;探头采用非耦合技术,检测时无需... 同侧非耦合超声法所用设备的显示装置、主机、探头采用一体化设计,操作简单快速。探头圆柱段直径15mm、接触端头直径3mm,2个探头间的距离为150mm; 2个探头位于同侧,可在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同侧进行测量;探头采用非耦合技术,检测时无需使用耦合剂。参照CECS 21:2000《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缺陷位置,并可通过钻孔后使用内窥镜进行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剪力墙 灌浆 接缝 检测 同侧非耦合超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的多传感器目标联合检测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洋 徐晖 +1 位作者 罗少华 安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6,共8页
针对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的多传感器目标联合检测跟踪算法。算法将目标状态和量测描述为随机集合,建立考虑目标出现、目标保持、目标消失等情况的目标状态随机有限集模型,以及考虑漏检和虚警的多... 针对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的多传感器目标联合检测跟踪算法。算法将目标状态和量测描述为随机集合,建立考虑目标出现、目标保持、目标消失等情况的目标状态随机有限集模型,以及考虑漏检和虚警的多传感器量测随机有限集模型。将目标的联合检测跟踪问题构建为目标状态集合的贝叶斯最优估计问题,并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对该贝叶斯估计算法的递推表达式进行严格理论推导。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技术实现算法的递推滤波。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以及算法相对于传统基于数据关联算法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联合检测跟踪 随机有限集 序贯蒙特卡洛 贝叶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分析中的接触算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沛城 赵美英 侯赤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2期209-214,273,共7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孔边接触应力分布时,需要保证其结果的可靠度。分别以Nastran、Marc和Abaqus为平台,研究小滑移接触检测技术和有限滑移接触检测技术以及拉格朗日乘子法、直接约束法和罚函数法等接触约束施加技...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孔边接触应力分布时,需要保证其结果的可靠度。分别以Nastran、Marc和Abaqus为平台,研究小滑移接触检测技术和有限滑移接触检测技术以及拉格朗日乘子法、直接约束法和罚函数法等接触约束施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结合复合材料销钉连接结构应力分析实验与数值计算,验证各接触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有限元分析中,应当采用有限滑移接触检测技术和罚函数接触约束施加方法以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算法 复合材料 机械连接 接触检测 接触约束 罚函数法 直接约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信道中多用户检测和DOA估计联合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飞 徐大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6-78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线性模型的多径信道中多用户检测和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联合处理方法。对阵列接收到的信号分析表明,阵列接收信号具有三线性模型特征。在分析单径信道中的三线性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径信道中阵列接...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线性模型的多径信道中多用户检测和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联合处理方法。对阵列接收到的信号分析表明,阵列接收信号具有三线性模型特征。在分析单径信道中的三线性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径信道中阵列接收信号三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三线性交替最小二乘(Improvedtrilinearalternatingleastsquare,ITALS)算法,它可对多用户检测和DOA估计进行联合处理。该算法利用方向矩阵的Vandermonde特征、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方向矩阵进行重构和DOA估计。仿真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较快的收敛性能和精确的DOA估计性能。当DOA靠近90°时,DOA估计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DOA估计 联合处理 空时处理 三线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SMT焊点缺陷智能鉴别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阎德劲 周德俭 黄春跃 《电子质量》 2007年第3期26-30,共5页
针对SMT焊点的常见缺陷,采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运用仿真方法产生训练样本,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样本,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测试样本,实现了对SMT焊点缺陷的智能鉴别。经验证,对几种常见的... 针对SMT焊点的常见缺陷,采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运用仿真方法产生训练样本,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样本,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测试样本,实现了对SMT焊点缺陷的智能鉴别。经验证,对几种常见的缺陷,所建立的LMBP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与标准的BP网络的鉴别结果相比,提高了智能鉴别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点缺陷 BP神经网络 仿真 智能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评价的微滴检测芯片微通道结构优化
14
作者 董辛旻 张洪溧 +2 位作者 徐刚 梁帅 余仁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探究通过检测仪器间隔时间短、连续相试剂消耗量小、单列间距小的微滴检测芯片,建立了微通道仿真几何模型,并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实验。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正交试验中16种不同结构尺寸的微滴检测芯片进行数值模拟,将主观赋权法与客... 为探究通过检测仪器间隔时间短、连续相试剂消耗量小、单列间距小的微滴检测芯片,建立了微通道仿真几何模型,并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实验。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正交试验中16种不同结构尺寸的微滴检测芯片进行数值模拟,将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形成组合赋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采用理想解法(TOPSIS)、秩和比法(RSR)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联合评价,得出16种结构的优劣次序。评价结果表明,连续相通道宽度为80μm、离散相通道宽度为90μm、两相流体交汇出口宽度为100μm、通道深度为50μm的结构最优,可以得到微滴序列间距小、单个微滴检测间隔时间较短、连续相液体消耗较小的经济性较优的微滴检测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检测芯片 通道结构 组合赋权 秩和比法 联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原有路况联合检测方法
15
作者 吴瑞麟 简晓波 +1 位作者 李向东 彭前程 《中国市政工程》 2006年第3期3-5,共3页
针对江苏省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一套以路况调查和地质雷达初测进行定性分析、以瑞利波和地质钻探相结合进行定量分析的原有路况联合检测方法,并对其中各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践证明,该方法经济可行。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况 地质雷达 瑞利波 地质钻探 联合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与红外测温联合超前探测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栓祥 程久龙 +1 位作者 董毅 王开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139,145,共5页
为了弥补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中存在的盲区,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红外测温法进行联合超前探测,以实现掘进巷道前方准确预测预报。本文探讨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红外测温法两种超前探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联合探测的可行性,介绍了联合探... 为了弥补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中存在的盲区,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红外测温法进行联合超前探测,以实现掘进巷道前方准确预测预报。本文探讨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红外测温法两种超前探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联合探测的可行性,介绍了联合探测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最后结合山东某矿-950m边界回风下山掘进巷道进行两种方法联合超前探测的工程应用,分析了联合探测的地质效果,并与实际巷道掘进揭露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效果。研究表明,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红外测温法联合进行超前探测,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有效提高探测精度,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红外测温法 超前探测 联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梅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556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患者,分别采用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结果多项目联合检测法阳性检测率(18.35%)高于Amsel法阳性检测率(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556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患者,分别采用多项目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结果多项目联合检测法阳性检测率(18.35%)高于Amsel法阳性检测率(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项目联合检测法诊断妇科阴道疾病简便客观,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目联合检测法 细菌性阴道病 AMSE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接头绝缘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
18
作者 席傲然 莫岳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31期28-31,共4页
密集的高架式电缆不仅危险程度高、维修风险大,还影响着土地利用率和市容美观。为了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身安全,地下高压电缆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但电缆下地也给电缆故障检测带来困难,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电缆故... 密集的高架式电缆不仅危险程度高、维修风险大,还影响着土地利用率和市容美观。为了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身安全,地下高压电缆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但电缆下地也给电缆故障检测带来困难,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电缆故障检测问题成了研究的重点。文章在分析了高压电缆绝缘接头绝缘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电缆绝缘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利弊和适用场所,着重介绍了现有电缆接头绝缘故障检测产品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为有效解决电缆、特别是电缆接头绝缘故障检测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电缆接头绝缘故障 在线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箱共底管路的真空氦质谱检漏方法及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国冰 李强 +2 位作者 王津 牛淼 郭锐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某型火箭低温贮箱采用共底结构,射前需对共底抽真空,以降低共底两侧低温推进剂之间的热交换。为确保共底可顺利抽至所需的真空度,要求与共底相连的导管接头漏率不大于1×10^(-7)(Pa·m^(3))/s。对两种真空氦质谱检漏方法进行了... 某型火箭低温贮箱采用共底结构,射前需对共底抽真空,以降低共底两侧低温推进剂之间的热交换。为确保共底可顺利抽至所需的真空度,要求与共底相连的导管接头漏率不大于1×10^(-7)(Pa·m^(3))/s。对两种真空氦质谱检漏方法进行了对比,基于60°球头-喇叭口密封结构泄漏的Roth模型和试验验证,选择局部罩盒法对共底管路接头进行真空氦检,并优化设计了一套检漏系统,集检测和比对于一体。试验表明该方法和系统可快速、高可靠地检测共底管路导管接头处的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底 导管接头 真空氦质谱检漏 局部罩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