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5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tem deployment optimization in architecture design 被引量:2
1
作者 Xiaoxue Zhang Shu Tang +1 位作者 Aimin Luo Xueshan Lu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2期237-248,共12页
Optimization of architecture design has recently drawn research interest. System deployment optimization (SDO)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optimizing systems that are being deployed to activi- ties. This paper first fo... Optimization of architecture design has recently drawn research interest. System deployment optimization (SDO)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optimizing systems that are being deployed to activi- ties. This paper first formulates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theorize and operationalize the SDO problem and then identifies optimal so- lutions to solve the SDO problem. In the solutions,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combat task is maximized, whereas the execution time of the task and the cost of changes in the system structure are mini- mized. The presented optimized algorithm generates an optimal solution without the need to check the entire search space. A novel method is finally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heuristic method and genetic algorithm (HGA),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heuristic method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HPSO). Experi- 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HPSO method generates solutions faster tha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genetic algo- rithm (GA) in terms of execution time and performs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 heuristic method in terms of determining the best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tecture design system deployment optimization heu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architecture modeling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2
作者 LI Wei WANG Yue +2 位作者 JIA Lijuan PENG Senran HE Ruix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190-1210,共21页
To addres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poor generality,low real-time,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from ... To addres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poor generality,low real-time,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from the top-level perspective of multi-service joint warfare.First,an overall planning and analysis method of architecture modeling is proposed with the idea of a bionic analogy for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architecture modeling,which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The method introduces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modeling method,the multi-living agent(MLA)theory modeling method,and other combinations for planning and modeling.A set of rapid planning method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model the architecture of various types of complex systems is formed.Further,the liveness analysis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is carried out,and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system are presented from several aspects.And the technical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s given,which provides directional ideas for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In the end,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model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is simulated and verified by applying the colored Petri nets(CPN)simulation software.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reasonable integrity of its log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architecture modeling bionic design system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philosophy and “Feng Gu”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mountainous reg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Chunlan Du Tingting Fu +3 位作者 Xin Luo Bo Li Jin Zou Chang Li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A01期59-64,共6页
关键词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character design method Adaptive component archite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architecture-based software
4
作者 Jia Xiaolin He Jian Qin Zheng Wang Xianghu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924-930,共7页
The technologies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are introduced, and the software analysis-and-design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requir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ystem design. Using these technologies, a ... The technologies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are introduced, and the software analysis-and-design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requir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ystem design. Using these technologies, a model of architecture-centric software analysis and design process(ACSADP) is proposed. Meanwhile, with regard to the completeness, consistency and correctness between the software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results, the theories of func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are applied to ACSADP. Finally, a model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nment (IDE) for ACSADP is propcsed. It can be demonstrated by the practice that the model of ACSADP can aid developer to manage software process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oftware analysis and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process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space trace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cape Architecture人才培养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俞青青 《中国园林》 2003年第10期25-28,共4页
通过对中美之间LA人才培养回顾和现状分析,提出我国LA人才培养方略:明确LA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是3个独立学科,建议在国内LA教学中建立一批核心课程,加强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重点综合大学内设立设计研究生院(GSD),开设不同层次... 通过对中美之间LA人才培养回顾和现状分析,提出我国LA人才培养方略:明确LA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是3个独立学科,建议在国内LA教学中建立一批核心课程,加强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重点综合大学内设立设计研究生院(GSD),开设不同层次要求的LA研究生课程,制定LA培养计划,并实行LA行业准入制度,与国际接轨,培养出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LA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建筑学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ortance of building maintenance at the tim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buildings rehabilitated with heritage value
6
作者 Rui Calejo Rodrigues Patrícia Fernandes Roch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776,共9页
During architectural conception phase,building maintenance problematic is mostly a result of the unintentional use of preconceived architectonical solutions rather than a consequence of a specific influence of mainten... During architectural conception phase,building maintenance problematic is mostly a result of the unintentional use of preconceived architectonical solutions rather than a consequence of a specific influence of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Hardly the architect in the act of design understa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solutions in the service life span of a building.Being aware of this,is it possible for the architect to be supplied with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hat allows him to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building maintenance since the early design phases? Having awareness of this problem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the early design phases a research project was started at the Faculty Engineering of the University of Oporto(FEUP),under which the implications of building maintenance in the ac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studied.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methodology developed to identify the needs of maintenance of buildings based on a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hat provides simple tools the architect can use in design phase.This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decomposition of building parts-Elements Source of Maintenance ESM-,and subsequently,a set of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at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regarding building maintenance on account of architectural decisions.Relevant maintenance actions are defined: Inspection,Pro-action,Cleaning,Correction,Replacement,Legal enforcement,Limits of use.One can thus set up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 of design and its performance framework based on behavior,intervention and the ownership of the work of architecture.Using a Multicriteria Analysis(MCA)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options based on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accomplishment.Conclusions on the importance of architectural conception concerning the building maintenance were clearly arrived at and the utility of the developed decision support tool was also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maintenance 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适应性设计与精明增效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竞 曹珂 +1 位作者 杨亚林 李若晨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基于存量更新时期城市空间精细化利用和提质增效目标,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地城市公园空间“精明增效”问题,提出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设计应对思路,将山地城市公园的基址地形细分为山岭、丘岗、谷凼3种宏观地类,陡崖、坡坎、麓坡、单... 基于存量更新时期城市空间精细化利用和提质增效目标,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地城市公园空间“精明增效”问题,提出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设计应对思路,将山地城市公园的基址地形细分为山岭、丘岗、谷凼3种宏观地类,陡崖、坡坎、麓坡、单丘、多丘、沟谷、坑凼7种中观地形,以及崖边、崖顶、缓坡、陡坡、陡坎、麓边、麓底、丘顶、丘缘、丘底、谷缘、谷底、坑缘、坑底14种微观址位;从城市空间、园区空间、场所空间三重空间尺度,梳理出地段功能统筹、城园视线导控、园区功能区划、园路交通组织、园景体系建构、特色空间营建、一体化场地设计7项设计响应要素;以“低成本、低扰动、高适应性、高质效”为精明内涵,以城市人居空间综合质效提升、公园园区空间建设使用质效提升、游憩场所空间体验感知质效提升为增效目标,提炼总结出基于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适应性设计与精明增效方法,以期为存量更新时期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提质增效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城市 城市公园 细分地形 层级传导 适应性设计 存量更新 空间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原》原稿插图中的江南地域建筑设计与工法研究
8
作者 邰杰 尹赛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3,138,139,共9页
《营造法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著作,也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核心文献,《姚承祖营造法原图》作为《营造法原》的原稿插图具有重要的图像学价值。本文梳理了《营造法原》及其原稿插图出版的过程、原稿插图的特征和原稿插图的... 《营造法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著作,也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核心文献,《姚承祖营造法原图》作为《营造法原》的原稿插图具有重要的图像学价值。本文梳理了《营造法原》及其原稿插图出版的过程、原稿插图的特征和原稿插图的文献研究现状,并从原稿插图中的园林建筑设计思想和园林建筑工法技艺两方面来认识插图的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在设计思想方面,插图体现了布局连贯、动静结合的园林建筑整体空间谋划;“法”“式”并重的建筑营造;杂糅多样的建筑设计表达。在工法技艺方面,插图体现了大木作为主的匠作门类、尺度化与模数化的量度体系、江南地方性的营造术语。揭示出《营造法原》原稿插图的图像学价值,即对原书释读的补充以及凸显图像文献的设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原》 地域建筑设计 工法技艺 图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协同的勘察设计平台数据架构设计方法
9
作者 秦寰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2,共7页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攀升,大型勘察设计项目对高效、精准的多专业协同设计需求日益显著。传统协同方式因版本控制不便、信息同步复杂、沟通成本高昂且易出错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当前行业需求。为解决以上痛点,攻克数据协...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攀升,大型勘察设计项目对高效、精准的多专业协同设计需求日益显著。传统协同方式因版本控制不便、信息同步复杂、沟通成本高昂且易出错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当前行业需求。为解决以上痛点,攻克数据协同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流转与协同成为推动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提出基于数据协同的勘察设计平台数据架构设计方法,依托TOGAF企业架构方法论,系统地对数据识别、建模、流转、部署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数据分类与标准化工作,明确了数据类型及其管理规范;通过构建精细化的公共数据与专业数据模型,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设计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与版本控制策略,实现了数据在平台内的顺畅流通与更新。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数据架构的应用效果。通过本文方法搭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数据架构,提升全桥设计效率30%以上,降低过期数据使用率60%以上,降低专业接口冲突80%以上。综上,本文提出的数据架构不仅提升了勘察设计项目的执行效率,还有效避免了数据错乱和过期数据使用的问题,提高了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并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为平台的应用拓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察设计 数据协同 数据架构 TOGAF 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行动下的癌症儿童康复花园设计与营造——以“3C”花园为例
10
作者 李薇 杜芳娟 +2 位作者 杨许成 李艾芬 王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1,共8页
康复花园是近年来国内外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以往研究多聚焦花园的设计与康复效益,对相关主体的协作营建过程较少探讨。以患癌儿童康复花园示范基地——“3C”花园为例,分析高校、医院、园林公司、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病童及家... 康复花园是近年来国内外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以往研究多聚焦花园的设计与康复效益,对相关主体的协作营建过程较少探讨。以患癌儿童康复花园示范基地——“3C”花园为例,分析高校、医院、园林公司、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病童及家属等多主体行动下的康复花园设计与营造过程。癌症儿童康复花园营建是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在地化实践,也从利他性维度补充发展了“多中心”理论,为景观的多主体营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揭示了以“患癌儿童”福祉等为公益性目的的景观营建有利于跨领域行动者的征召与联盟形成。“3C”花园为患儿构建与自然、家人、社会和自我联结的关系性康复空间,作为科研示范项目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体现了主体自主性与资源链接,以及利他性为愿景的共建共享等集体行动过程;为营建康复空间、构建社会健康支持网络开拓了新方向,然而,疗愈活动的开展和康复效益还需后续的实验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癌症儿童 多中心 康复花园 “3C”花园 设计与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建筑原型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11
作者 张涛 张宇轩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5,共9页
以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分析民居建筑原型在建筑型制方面的特性;通过热工计算,分析民居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民居室内热特性.结果表明,碱土民居在平面布局、空间架构和生态材料等方面的... 以东北传统民居碱土房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分析民居建筑原型在建筑型制方面的特性;通过热工计算,分析民居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民居室内热特性.结果表明,碱土民居在平面布局、空间架构和生态材料等方面的建筑原型具有气候适应的生态特色.碱土房外围护结构具有较高的热阻、热惰性,可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传递,并且对室外温度变化在内表面产生的温度波动具有良好的衰减和延迟作用,保温隔热性能及热稳定特性良好.外围护构件中屋面获得太阳直射辐射热最多且时间最长,南墙太阳辐射照度冬季是夏季的2~3倍,均利于冬季太阳能采暖.建筑面南、南向开窗、短屋檐及南向窗口无需遮阳的合理性.碱土房民居在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方面的气候适应生态因子较好回应了干冷严寒气候被动式设计策略,充分显示了民居在建筑型制与智慧经验方面的生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碱土房 传统民居 建筑原型 气候设计策略 热环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方格沙障铺设车控制系统设计
12
作者 常同立 王文健 许慧迎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提高草方格沙障铺设车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设计电子控制方法对机械机构进行控制。首先介绍铺设车作业流程,以西门子1200系列PLC作为控制核心设计控制方法,其次根据工作环境特点完成硬件选择和整体架构,并绘制... 为提高草方格沙障铺设车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设计电子控制方法对机械机构进行控制。首先介绍铺设车作业流程,以西门子1200系列PLC作为控制核心设计控制方法,其次根据工作环境特点完成硬件选择和整体架构,并绘制控制系统接线原理图,然后根据工作需求对控制程序进行编写与仿真调试,最后对HMI进行组态。通过控制程序在Protal软件中的仿真运行,验证其能满足预期控制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方格沙障铺设 PLC 硬件架构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层积的概念、特征与城市更新途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瑾渝 许愿 朱育帆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0,共9页
【目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框架下的理论与实践范畴逐渐向城市中未纳入遗产保护体系的区域拓展,HUL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和工具。存量时代的城市景观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更新需求从关注... 【目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框架下的理论与实践范畴逐渐向城市中未纳入遗产保护体系的区域拓展,HUL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和工具。存量时代的城市景观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更新需求从关注历史文化价值扩展至承载新的价值认同与多元空间体验,适应此特征与需求的设计需深入辨析场地自身及更大区域的历史演变过程。从HUL的层积视角出发展开研究,有助于剖析当代城市景观时空流变过程,探寻整合历史与当代需求的设计路径。【方法】以层积视角解构城市景观的复杂性。回溯层积概念,并阐释其涵盖的3个时空观念——接续的地层、深度的表面、批判的历史,进而分析城市景观空间特征,再提出更新途径。【结果】城市景观具有累积、间断、关联3个时空特征,基于此引入城市景观更新实践中映射与锚固、折叠与互文和沉浸与互动3种更新途径。【结论】在存量更新语境下,以层积视角深度解读城市景观,能为审视过去与洞见未来提供基点,促进更新实践中的形式创新、文化延续与功能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历史景观 城市更新 层积 分层 设计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乘法器研究综述
14
作者 李鹏程 黄立波 +5 位作者 谭弘兵 杨乾明 刘威 马胜 邓全 王永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2-492,共11页
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的迅速发展,对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摩尔时代,通过牺牲精度以换取高能效的近似计算成为解决资源开销问题的重要方法,其中近似乘法器在容错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促进近似乘法器的相关研究,本文对相关... 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的迅速发展,对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摩尔时代,通过牺牲精度以换取高能效的近似计算成为解决资源开销问题的重要方法,其中近似乘法器在容错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促进近似乘法器的相关研究,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首先回顾了传统乘法器的发展、近似乘法器常用评估指标和应用测试方法,然后从近似乘法器的架构设计和通用优化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乘法器中近似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架构设计侧重于在乘法运算的不同阶段进行结构设计,通用优化强调可以在多种架构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近似优化技术.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乘法器 精度 开销 架构设计 通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象艺术思维的建筑设计研究——西湖文体中心设计实践
15
作者 崔光亚 李澍田 浦欣成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1,共8页
在科技与文化快速更迭的21世纪,对建筑艺术本体的抽象性、本质性表达因承载更多内涵而被削弱。首先回顾了抽象派艺术与建筑设计的历史关联,受工业发展等影响,艺术走向抽象领域,多种艺术运动推动其发展,抽象艺术又通过几何抽象和抒情抽... 在科技与文化快速更迭的21世纪,对建筑艺术本体的抽象性、本质性表达因承载更多内涵而被削弱。首先回顾了抽象派艺术与建筑设计的历史关联,受工业发展等影响,艺术走向抽象领域,多种艺术运动推动其发展,抽象艺术又通过几何抽象和抒情抽象两类影响现代建筑运动,两者相互促进。其次,探究建筑设计与抽象派艺术创作思想的交融,追溯几何抽象为建筑提供视觉语言,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有重要意义。然后,以西湖区文体中心为例阐述应用。项目背景特殊,其几何性空间构成包括四个弧面隐喻及虚空,体现了几何逻辑美感与独特空间体验;抒情性空间体验涵盖漫游空间体系及虚空精神体验,实现室内外空间融合与功能的公共性。最后强调应反思建筑设计本质,去除附加物,回归抽象设计,关注建筑与环境基于存在论的互动,使建筑成为动态的、与环境共同演化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艺术 建筑本质 抽象性 建筑设计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翼型气动设计与评估软件HRADesign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俊峰 卢风顺 +3 位作者 黄勇 江雄 牟斌 许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68,共10页
HRADesign系统作为通用旋翼翼型气动设计和评估系统,研制目的主要是为工业设计环境提供通用、高效、鲁棒的优化设计架构,应用于各类旋翼翼型族的设计,提高旋翼翼型设计的效率和精度,以满足先进直升机对高性能旋翼翼型的迫切需求。旋翼... HRADesign系统作为通用旋翼翼型气动设计和评估系统,研制目的主要是为工业设计环境提供通用、高效、鲁棒的优化设计架构,应用于各类旋翼翼型族的设计,提高旋翼翼型设计的效率和精度,以满足先进直升机对高性能旋翼翼型的迫切需求。旋翼翼型设计技术是直升机旋翼设计的核心技术,旋翼翼型的优化设计具有多点、多目标、强约束的特点。HRADesign系统针对旋翼翼型设计的特点,发展了多目标进化算法、PCA多目标降维技术、Kriging代理模型、基于CST方法的翼型参数化技术以及高精度CFD等优化设计技术,构建了基于进化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流程。通过详细介绍平台的系统架构、主要的功能模块以及多目标优化流程,展现了系统架构设计的灵活性和功能模块的完备性。通过ADODG基准测试算例、某厚度旋翼翼型常规多目标优化算例和考虑多目标降维的优化算例进行了系统功能验证,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优化后的旋翼翼型和基准翼型相比,综合性能都有明显改善,验证了优化设计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翼型 翼型设计 CST方法 气动设计 系统架构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触地感知能力的自适应起落架构型设计
17
作者 李琦 苗红涛 杨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1,共7页
为适应直升机在复杂不平坦地形中的着陆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触地感知的自适应起落架构型设计。首先,对起落架的调姿运动形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保障承载能力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运动调姿能力,避免着陆过程中因起落架姿态变化导致的机体失... 为适应直升机在复杂不平坦地形中的着陆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触地感知的自适应起落架构型设计。首先,对起落架的调姿运动形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保障承载能力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运动调姿能力,避免着陆过程中因起落架姿态变化导致的机体失稳。其次,起落架着陆姿态可根据地形阶差进行空载随动调节,通过监测作动装置伸缩量建立触地感知机制,大幅降低了地形探测过程中对各类传感器的依赖以及降落地点的高限位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起落架能够实现垂向500 mm范围内的姿态调节,单一起落架至少可承受2000 N载荷,着陆姿态允许存在倾斜角度,且随倾斜角度增大,起落架的承载能力和地形适配能力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起落架 触地感知 自适应 构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鸟多样性保育的城市湖泊岛屿生境优化设计与效益评估
18
作者 伍叶丹 袁嘉 +1 位作者 唐婷 袁兴中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7,共9页
【目的】岛屿作为城市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结构单元,在水鸟等关键物种的生态保育与提升湖泊整体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多数人工岛屿建设之初普遍缺乏生境设计考量,极大地限制了生态功能发挥。【方法】以修复后的四川天府... 【目的】岛屿作为城市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结构单元,在水鸟等关键物种的生态保育与提升湖泊整体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多数人工岛屿建设之初普遍缺乏生境设计考量,极大地限制了生态功能发挥。【方法】以修复后的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岛屿为研究对象,选取成都市域内锦城湖岛屿、青龙湖岛屿与无岛屿的秦皇湖为对照组,聚焦岛内、岛岸、岛周水域3类核心空间开展实地调查。结合生境单元制图,系统解析各岛屿生境类型及结构特征,探讨鸟类多样性特征与岛屿生境结构之间的关联机制。【结果】在兴隆湖岛屿共记录水鸟26种14510只,鸟类物种丰富度及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岛屿面积、岛周水深梯度,以及岛屿生境的类型、形态与结构是影响水鸟多样性的核心变量,多样化的生境类型组合及复合镶嵌格局显著增强了岛屿对不同水鸟类群的生态保育功能。【结论】兴隆湖岛屿生境优化设计实现了水鸟觅食、繁殖与栖息等重要功能性生境的协同构建,显著提升了城市湖泊鸟类多样性水平。对岛屿“生境结构—生境格局—鸟类多样性”关系的探究,可为城市湖泊生境营建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修复 岛屿生境设计 水鸟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性竹建筑设计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智果 徐淑倩 +1 位作者 刘聪 史嘉宁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乡土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建筑形态,而竹材作为一种天然生态材料,在乡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分析竹材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挖掘及应用,并从物质、生态、建造及形态四个层面探索乡土性竹建筑设计,指出结合新型... 乡土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建筑形态,而竹材作为一种天然生态材料,在乡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分析竹材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挖掘及应用,并从物质、生态、建造及形态四个层面探索乡土性竹建筑设计,指出结合新型材料的乡土化、构建新型竹结构、节点连接方式的更新、三维形态的本体化设计、生态层面的可持续设计是建构乡土性竹建筑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性 竹建筑 设计策略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低时延高可靠边缘计算架构
20
作者 丁昱华 陈力 卫国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移动边缘计算(MEC)是6G移动通信网络中连通通信与服务、实现万物智联的支撑技术。针对MEC系统的计算时延优化,提出横向多主机架构;为优化MEC系统的传输时延及解决多主机并行计算的掉队者问题,提出多连接主从多主机架构。以上均设计了完... 移动边缘计算(MEC)是6G移动通信网络中连通通信与服务、实现万物智联的支撑技术。针对MEC系统的计算时延优化,提出横向多主机架构;为优化MEC系统的传输时延及解决多主机并行计算的掉队者问题,提出多连接主从多主机架构。以上均设计了完整的信令流。针对MEC系统的性能评估,搭建了基于开源库的多主机MEC仿真平台。实验表明,提出的横向多主机MEC架构可有效提高计算时延性能;提出的多连接主从多主机MEC架构有效缓解掉队者问题,提高传输时延性能;搭建的MEC仿真平台能够有效评估多主机架构的关键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边缘计算 低时延架构 信令设计 计算卸载 掉队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