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试验的不锈钢局部干法水下激光焊接工艺优化
1
作者 李星帅 张清华 +4 位作者 赵永庆 陈英杰 孙清洁 刘一搏 田义丰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9,共8页
水下激光焊接焊缝表面成形和气孔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焊缝强度,为了研究各参数对焊缝熔宽、熔深以及气孔率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影响最大的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水下焊接平台,对304不锈钢进行水下局部干法激光焊接,通... 水下激光焊接焊缝表面成形和气孔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焊缝强度,为了研究各参数对焊缝熔宽、熔深以及气孔率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影响最大的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水下焊接平台,对304不锈钢进行水下局部干法激光焊接,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对焊缝熔宽、熔深影响最大的参数依次是焊接速度、激光功率;对气孔率影响最大的参数依次是焊接速度、水深,硼酸浓度对焊缝熔宽、熔深以及气孔率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对接头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较大时,容易产生凹陷,存在应力集中导致接头性能变差;在焊接速度较小时,匙孔不稳定容易产生气孔等缺陷导致接头性能变差,在试验条件下得到了符合要求的焊接接头,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焊接速度0.9 m/min,激光功率2.8~3.0 kW,保护气流量25 L/min,水深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局部干法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2
作者 李学威 王兆浩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先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进行分析,探讨TiC粒子浓度、电流密度以及pH值三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的初步优化,最后以得到的正交试验结果为输入,采用BP神经网络完成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训练设计,应用改进PSO算法完成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寻优,实现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复合镀层的耐腐蚀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Ni-TiC复合镀层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实验 脉冲负荷电沉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工艺及能耗优化
3
作者 秦杨 赵红亮 +3 位作者 杨政海 李小璐 谢诗意 金心岫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8,共9页
目的 解决某天然气净化厂三甘醇(TEG)脱水装置干净化气水露点及装置能耗偏高的问题。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探究了TEG脱水装置工艺参数优化与技术改进的方向。结果 (1)排除了现场过滤器及再生系统等设备对TEG溶液的影... 目的 解决某天然气净化厂三甘醇(TEG)脱水装置干净化气水露点及装置能耗偏高的问题。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探究了TEG脱水装置工艺参数优化与技术改进的方向。结果 (1)排除了现场过滤器及再生系统等设备对TEG溶液的影响,干净化气水露点主要受湿净化气进装置温度、重沸器温度和贫液进吸收塔温度3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湿净化气进装置温度>重沸器温度>贫液进吸收塔温度;(2)TEG脱水装置能耗与重沸器温度、富液进再生塔温度和TEG循环量呈正相关关系,现场TEG脱水装置能耗主要受重沸器温度的控制;(3)在保证干净化气水露点在冬、春季≤-8℃、在夏、秋季≤0℃的前提下,建议夏、秋季采用湿净化气进装置温度为22.52℃、重沸器温度为164℃、贫液进吸收塔温度为49.24℃的工作模式,冬、春季采用湿净化气进装置温度为15.00℃、重沸器温度为168.98℃、贫液进吸收塔温度为41.57℃的工作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下,装置能耗分别降低42.60%和47.57%;(4)仅靠理论优化工艺参数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建议提升湿净化气和TEG相关冷却设备的性能,降低湿净化气温度或TEG贫液温度的高温效果,以减少因过度使用高负荷重沸器所产生的成本问题。结论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降低干净化气水露点及装置能耗,为TEG脱水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水 三甘醇 正交试验 响应面法 降低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降阶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2 位作者 郝世缘 刘云鹏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3-657,共15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升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时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保留的本征正交分解(SPOD)与离散经验插值方法(DEIM)相结合的计算策略。首先...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升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时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保留的本征正交分解(SPOD)与离散经验插值方法(DEIM)相结合的计算策略。首先,该文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LSFEM)与迎风有限元法(UFEM)构建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控制方程;其次,针对控制方程的特点,引入SPOD方法,通过将采样时间内的计算结果构成快照矩阵,建立降阶模型,降低有限元刚度矩阵的计算阶数,提高求解有限元方程的效率;然后,为了改善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对于非线性问题效率提升不高的缺陷,结合DEIM算法,对有限元方程中的非线性项进行插值处理,从而减少每一时步形成总体刚度矩阵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总体计算效率。为了验证文章所提算法的精确性及高效性,根据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基本特点,建立了单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对其瞬态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SPOD-DEIM的有限元降阶计算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全阶计算结果相比,流场与温度场的计算误差均不超过1.5%,且计算效率提升5.1倍。同时,为了充分说明SPOD-DEIM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价值,该文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搭建了温升实验平台,建立了八分区分匝绕组数值计算模型,对算法的精度、效率及工程应用价值进行了验证及讨论,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精度方面,降阶计算较全阶计算的瞬态全过程计算误差小于2.5%,且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不超过5.41K;效率方面,降阶计算的全过程计算时间为54.28 h,与全阶计算相比,计算效率提升至10.57倍,与商业仿真软件Fluent相比,效率提升至6.37倍,充分说明所提算法的高效性及工程应用价值,为大型电力设备快速仿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瞬态温升 结构保留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经验插值 降阶计算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αATS的油浸变压器瞬态温升降阶自适应变步长计算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56-6666,I0030,共12页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其次,采用POD降阶算法改善传统瞬态计算中存在的条件数过大及方程阶数过高的问题;同时对于瞬态计算中的时间步长选择问题,提出适用于非线性问题的αATS变步长策略;然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基本结构建立二维八分区数值计算模型,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110 kV绕组的温升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全阶定步长算法在流场和温度场中的精度几乎相同,且流场计算效率提升约45倍,温度场计算效率提升约38倍,计算速度得到显著提高。这一点在温升实验中同样得到验证,说明该文所提算法的准确性、高效性及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TS变步长算法 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 瞬态流热耦合问题 快速计算方法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抗分散水泥土正交试验及配比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挺 郑杰 +1 位作者 戴国亮 谭慧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8-688,744,共12页
水流经过桩基时会形成漩涡侵蚀床面,影响桩基及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冲刷治理是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促进固化土技术在桩基冲刷修复中的应用,设计开展了抗分散水泥固化土系列正交试验。针对高岭土和淤泥土,选用PAM、EVA、黄原胶、HPMC... 水流经过桩基时会形成漩涡侵蚀床面,影响桩基及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冲刷治理是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促进固化土技术在桩基冲刷修复中的应用,设计开展了抗分散水泥固化土系列正交试验。针对高岭土和淤泥土,选用PAM、EVA、黄原胶、HPMC四种抗分散剂,采用平均效果分析和极差分析,研究了抗分散剂种类、抗分散剂掺量、含水量和水泥掺量对流动度、浊度、7 d和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岭土,抗分散剂掺量从0.25‰增大到1‰,水泥土流动度减小20%,浊度减小25%,抗分散剂掺量对流动性和抗分散性的影响显著。对于淤泥土,对抗分散性影响显著的仍是抗分散剂掺量,而对流动性的影响显著的则是含水量,含水量从1.4倍液限增大到2.0倍液限,水泥土流动度增大45%。基于综合平衡法、矩阵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抗分散水泥土配比设计方法,研究得到了高岭土和淤泥土抗分散水泥固化土的推荐配比,其在泥沙起动实验中的抗冲刷特性明显优于原始土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抗分散水泥土 极差分析 综合平衡法 矩阵分析法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健 李洹坤 +3 位作者 何鹏博 王化北 徐莉萍 何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99-2711,共13页
为提高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效率,构建一种具有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约束条件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针对工件与机器的同时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协同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进行求解。在构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中,引入析取图表述状态特征,采用两种智能... 为提高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效率,构建一种具有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约束条件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针对工件与机器的同时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协同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进行求解。在构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中,引入析取图表述状态特征,采用两种智能体执行工件与机器的选取,预测不同时刻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的差值来映射整个调度过程的奖励参数;求解时,嵌入GIN(graph isomorphic network)图神经网络提取状态,为工件与机器智能体分别设置编码器-解码器构件输出两种动作策略,以PPO(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算法与D3QN算法训练工件与机器智能体的决策网络参数。通过正交试验法选取算法超参数,以标准实例与其他文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求解FJSP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算法,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图神经网络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协同智能体强化学习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POD-QDEIM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降阶算法研究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4 位作者 郝世缘 姜雄伟 高成龙 刘云鹏 王文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98-5010,I0033,共14页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interpolation method,Q-DEIM)(POD-QDEIM)算法。首先,文章基于最小二乘有限元法与迎风有限元法推导绕组流热耦合计算方程;其次,通过引入POD方法,降低有限元方程阶数提高求解效率;同时提出POD自适应快照选择策略,在保证降阶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减小快照矩阵规模;随后,为了改善POD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时效率不高的劣势,文章结合基于Q-DEIM方法,通过插值的方法形成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从而提高每一时步非线性项的形成效率;最后,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基本结构,建立了八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以及绕组温升试验装置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POD-QDEIM降阶算法的计算精度在工程上属于可接受范围,其计算效率较全阶计算提升了近11.72倍,说明该算法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快速仿真领域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瞬态温升 快照选择策略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经验插值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与回归分析的巷道内喷雾降尘后煤尘粒度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江丙友 章玉前 +3 位作者 余昌飞 计犇 王浩宇 刘壮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53,共11页
为探究影响喷雾降尘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喷雾降尘后煤尘粒度的作用规律,获得表征影响因素与喷雾降尘后煤尘的粒径参数间定量的数学模型。基于搭建的喷雾除尘综合实验平台,应用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喷雾架距尘源距离、巷道风速和喷... 为探究影响喷雾降尘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喷雾降尘后煤尘粒度的作用规律,获得表征影响因素与喷雾降尘后煤尘的粒径参数间定量的数学模型。基于搭建的喷雾除尘综合实验平台,应用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喷雾架距尘源距离、巷道风速和喷嘴供水压力3个因素作用下喷雾降尘后煤尘特征粒径D_(90)的变化规律,并对25组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均方差决策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在喷雾降尘后煤尘D_(90)中所占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构建了基于加权的喷雾降尘后煤尘D_(90)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将其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雾降尘后煤尘D_(90)随喷雾架距尘源距离的增加而降低,随风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供水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全尘、呼尘降尘效率和D_(90)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喷雾降尘效果越好,喷雾降尘后煤尘D_(90)越大;基于加权的喷雾降尘后煤尘D_(90)预测模型准确性更高,误差较小,可准确表征喷雾降尘后煤尘D_(90)与喷雾架距尘源距离、巷道风速和喷嘴供水压力3个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粒径分布 喷雾降尘效率 正交试验 回归分析 均方差决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动车组镍镉电池记忆效应消除策略研究
10
作者 于天剑 冯恩来 伍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7-1760,共14页
在碱性镍镉蓄电池长期未彻底充放电的情况下,蓄电池会产生次级放电平台,称为“记忆效应”。该效应会导致电池可释放容量降低,需要定期消除。在动车组蓄电池检修中,传统的“记忆效应”消除方法耗时过长,会对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为了... 在碱性镍镉蓄电池长期未彻底充放电的情况下,蓄电池会产生次级放电平台,称为“记忆效应”。该效应会导致电池可释放容量降低,需要定期消除。在动车组蓄电池检修中,传统的“记忆效应”消除方法耗时过长,会对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为了降低储能检修成本,对动车组镍镉电池“记忆效应”消除策略优化方案开展研究。以实际动车组三级修镍镉蓄电池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中的参数特征,结合大量的电池充放电实验,提取出与电池容量密切相关的特征数据。首先,通过特征筛选和降维组合,搭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交叉加权耦合方法,创建近似模型以反映电池的真实可释放容量,消除镍镉电池不一致性对优化方案实验设计带来的系统误差。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影响电池状态的高影响因子变量,构建正交实验方案。研究动车组镍镉蓄电池“记忆效应”快速、安全的消除策略。最后,通过重复验证实验和安全性检测实验对该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镍镉蓄电池“记忆效应”消除策略能够有效恢复镍镉电池真实容量,并且能够极大地缩减时间成本(约44.15%),并且有利于缓解蓄电池因过充导致电池劣化现象。该消除方案对于提升动车组镍镉电池的维护效率及确保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镍镉蓄电池 记忆效应 信息挖掘 交叉融合建模方法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根桩与预应力桩联合加固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成潇博 姚华彦 +3 位作者 汪明武 李远荣 丁飞 梁国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目前对树根桩与预应力桩联合加固边坡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稳定性与敏感性的分析也不够深入。以徐州奎河边坡加固工程为例,基于强度折减方法,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树根桩与预应力桩联合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及桩体受力与变形情况... 目前对树根桩与预应力桩联合加固边坡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稳定性与敏感性的分析也不够深入。以徐州奎河边坡加固工程为例,基于强度折减方法,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树根桩与预应力桩联合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及桩体受力与变形情况,并与预应力桩加固、树根桩加固、不加固3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树根桩与预应力桩联合加固后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采用树根桩与预应力桩联合加固边坡时:(1)比其他加固方案的边坡水平位移与支护桩水平位移更小,安全系数更高,达到了较好的加固效果;(2)边坡潜在滑动面为绕过坡脚的经过土岩交界处的深层滑动面,边坡下滑力主要由预应力桩承担;(3)边坡安全系数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顺序为预应力桩边长>树根桩桩长>预应力桩桩间距>预应力桩桩长>树根桩桩间距>树根桩直径。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树根桩 正交试验 强度折减法 桩身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地下水试验装置的复合有机污染物迁移性能关键影响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洁 鞠天宇 +5 位作者 邓圣 肖瀚 韩旭 徐祥健 姜永海 杨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88-3697,共10页
含水层中的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为探究复合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基于建设的大型地下水试验模拟装置,以甲苯和三氯乙烯为特征污染物,利用GMS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并设置不同情景,模拟... 含水层中的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为探究复合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基于建设的大型地下水试验模拟装置,以甲苯和三氯乙烯为特征污染物,利用GMS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并设置不同情景,模拟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下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通过敏感性分析,探究关键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三氯乙烯迁移能力大于甲苯,模型运行180 d后,甲苯最大迁移距离为3.5 m,而三氯乙烯最大迁移距离超过6.0 m,且甲苯和三氯乙烯迁移距离与渗透系数和弥散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吸附系数呈线性负相关,即迁移距离随渗透系数和弥散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吸附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污染物迁移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渗透系数>弥散度>吸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数值模拟 敏感性分析 局部分析法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车身后护板微孔发泡注塑工艺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纪委 王明伟 +2 位作者 翟剑敏 叶星辉 杨茂森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使用Moldflow软件模拟车身后护板注塑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及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熵权法优化注塑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实际试模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可实现车身后护板减重及降低翘曲变形量;优化的工艺参数为熔体温度235℃,模具温... 使用Moldflow软件模拟车身后护板注塑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及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熵权法优化注塑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实际试模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可实现车身后护板减重及降低翘曲变形量;优化的工艺参数为熔体温度235℃,模具温度35℃,充填时间3.5 s,充填体积百分比92%,初始气体含量1.2%(w),所制零件总质量为1362.2 g,z方向翘曲变形量为1.006 mm,较采用微孔发泡默认工艺组合分别减少了18.4 g,0.478 mm;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熵权法对工艺优化能满足产品减重和降低翘曲变形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后护板 微孔发泡注塑 正交试验 灰色关联分析 熵权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B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14
作者 李悦 袁子洲 张香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149,165,共10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利用硼氢化钠水溶液还原氯化亚铁和氟硅酸钠水溶液中的Fe和Si,制备出一种粒径为200~500 nm的球形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选区电子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 采用正交试验法,利用硼氢化钠水溶液还原氯化亚铁和氟硅酸钠水溶液中的Fe和Si,制备出一种粒径为200~500 nm的球形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选区电子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表明该粉末是成分为Fe87.6Si1.08B11.31的非晶态合金。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了该粉末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该粉末在14.56 GHz处最小反射损耗为-44.8 dB,对应的匹配厚度为1.5 mm,有效带宽为6.16 GHz且为最大吸收带宽。对电磁波的损耗以磁损耗为主,介电损耗为辅,其中介电损耗以偶极极化为主,磁损耗以涡流损耗和自然共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化学还原法 Fe-Si-B非晶合金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权法评价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铁皮石斛颗粒配方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人杰 田茂雨 +2 位作者 何琴 吴德智 陈唯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7-234,共8页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铁皮石斛颗粒配方工艺。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对铁皮石斛保健品的注册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含铁皮石斛的保健品中原料药的配方组成;进一步以颗粒的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为指标,筛选稀释...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铁皮石斛颗粒配方工艺。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对铁皮石斛保健品的注册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含铁皮石斛的保健品中原料药的配方组成;进一步以颗粒的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为指标,筛选稀释剂,并以原料/稀释剂比例、乙醇体积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结合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确定综合权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颗粒的配方工艺。结果表明,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确定配方组合为铁皮石斛、枸杞、白芍;AHPEWM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别为:成型率0.3567、休止角0.0847、溶化率0.1778及吸湿率0.3808;优化所得铁皮石斛-枸杞-白芍颗粒剂最佳工艺:原料药材浸膏粉、糊精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分别为5、3.5、1.5 g(即比例为10:7:3)、乙醇体积浓度50%、乙醇用量5 mL。验证试验中颗粒的AHP-EWM综合评分为93.63±1.65,与理论预测值接近,表明优选的颗粒剂配方工艺稳定可行,本研究为铁皮石斛的相关保健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熵聚类算法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正交试验 配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megaterium ZS-3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16
作者 祝小霞 石慧敏 叶建仁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2,共11页
为提升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ZS-3有效菌体数量,降低ZS-3发酵成本,通过单因素、正交与响应面相结合的方法探究ZS-3产活菌数最高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转速、装液量、pH、温度和接菌量等培养条件。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筛选得Z... 为提升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ZS-3有效菌体数量,降低ZS-3发酵成本,通过单因素、正交与响应面相结合的方法探究ZS-3产活菌数最高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转速、装液量、pH、温度和接菌量等培养条件。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筛选得ZS-3最适培养基与比例为碳源1.0%(质量分数)、氮源0.5%、磷酸氢二铵0.5%和十二水合硫酸铝钾0.5%;响应面优化后ZS-3培养条件为装液量40%、转速200 r/min、pH值6.67、培养温度30.37℃、接种量1.31%(体积分数)时生物量达到最高,优化后培养的菌体数量可达到1.21×10^(9) cfu/mL。经过优化后ZS-3活菌数为原始培养条件产生的活菌数的3.9倍。降低了发酵成本,为未来可能的工业化扩大发酵生产提供参考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胞杆菌 正交实验 活菌数 响应面法 PB实验 BBD实验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乌龙茶饮浸提工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健勇 唐杨 +2 位作者 董雪阳 林小秋 龚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58-162,178,共6页
[目的]优化乌龙茶浸提工艺。[方法]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为评价指标,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乌龙茶浸提工艺。[结果]各因素对乌龙茶浸提工... [目的]优化乌龙茶浸提工艺。[方法]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为评价指标,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乌龙茶浸提工艺。[结果]各因素对乌龙茶浸提工艺的影响表现为时间>料液比>温度>β-环状糊精添加量,乌龙茶浸提最优工艺为浸提温度75℃,β-环状糊精添加量0.1%,浸提时间30 min,料水比1∶100。[结论]经验证试验表明,在该条件下模糊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该法科学、稳定、可行,能为乌龙茶浸提工艺的研究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模糊数学 正交试验 综合评价法 茶多酚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降低陶瓷坯体烧结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金凤 徐平 +1 位作者 徐瑜 江彬轩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47,共5页
在当今严峻的能源形势及我国“双碳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建筑陶瓷企业亟须降低生产能耗。通过以降低建筑陶瓷产品坯体烧结温度为目的,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不同种类原料及配比对建筑陶瓷坯体烧结温度的影响。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将硼镁粉... 在当今严峻的能源形势及我国“双碳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建筑陶瓷企业亟须降低生产能耗。通过以降低建筑陶瓷产品坯体烧结温度为目的,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不同种类原料及配比对建筑陶瓷坯体烧结温度的影响。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将硼镁粉引入瓷质砖坯体的原料配方中,可以形成K_(2)O-Na_(2)O-MgO-B2O_(3)的四元复合熔剂,能有效降低坯体的烧成温度、拓宽其烧成温度范围及缩短其烧成周期,以实现瓷质砖坯体的超低温烧成,从而有效降低瓷质砖坯体的生产能耗,降低陶瓷产品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硼镁矿 低温烧成 瓷质砖 坯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屑槽几何参数对切削Ti6Al4V性能及能量损耗的影响
19
作者 王迪 陈舜青 马玉敏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为探究断屑槽几何参数影响车削Ti6Al4V钛合金的能量损耗问题,基于ABAQUS仿真软件建立PCD断屑槽刀具车削Ti6Al4V钛合金的仿真模型,采用单因素法探究梯形断屑槽参数(前角α、棱带宽b_(r)及反屑角θ)对切削力以及刀尖温度的影响。建立多指... 为探究断屑槽几何参数影响车削Ti6Al4V钛合金的能量损耗问题,基于ABAQUS仿真软件建立PCD断屑槽刀具车削Ti6Al4V钛合金的仿真模型,采用单因素法探究梯形断屑槽参数(前角α、棱带宽b_(r)及反屑角θ)对切削力以及刀尖温度的影响。建立多指标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探究各因素对性能和能量损耗的影响程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α=15°,b_(r)=0.07mm,θ=25°时的切削性能最佳,能量损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断屑槽参数 单因素法 正交试验 能量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化5种不同花粉的孢粉素微胶囊载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司佳 董聪 +4 位作者 纪忠娟 韩晓冉 刘晴 程祥 李海燕 《特产研究》 2024年第4期12-19,共8页
为优化5种不同花粉的孢粉素微胶囊载体的制备工艺。本研究以蛋白质去除率为指标,首先通过对磷酸体积分数、搅拌时间、搅拌温度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以得到孢粉素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最大极差法对正交试验数... 为优化5种不同花粉的孢粉素微胶囊载体的制备工艺。本研究以蛋白质去除率为指标,首先通过对磷酸体积分数、搅拌时间、搅拌温度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以得到孢粉素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最大极差法对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油菜花粉孢粉素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00℃、18 h和85%磷酸;茶花粉、向日葵花粉、玫瑰花粉和松花粉四种花粉孢粉素的最佳制备条件均为70℃、18 h和85%磷酸。但影响蛋白质去除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是油菜花花粉蛋白质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搅拌温度是茶花花粉、向日葵花粉、玫瑰花花粉蛋白质去除率的最主要因素;搅拌时间是松花花粉蛋白质去除率的最主要因素。验证性试验按最优工艺制备3批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测定其蛋白质去除率,结果显示,油菜花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90.62±0.091)%;茶花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92.01±0.150)%;向日葵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89.35±0.221)%;玫瑰花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94.98±0.251)%;松花花粉中蛋白质去除率为(92.56±0.291)%。正交试验分析为不同花粉孢粉素的制备工艺提供了最优方案,为孢粉素微胶囊载体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素微胶囊载体 正交实验 UV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