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ta processing of small samples based on grey distance information approach 被引量:14
1
作者 Ke Hongfa, Chen Yongguang & Liu Yi 1. Col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P. R. China 2. Unit 63880, Luoyang 471003,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281-289,共9页
Data processing of small samples is an important and valuable research problem in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test.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and complex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small samples, it is di... Data processing of small samples is an important and valuable research problem in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test.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and complex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small samples, it is difficult to use the traditional probability theory to process the samples and assess the degree of uncertainty. Using the grey relational theory and the norm theory, the grey distance information approach, which is based on the grey distance information quantity of a sample and the average grey distance information quantity of the samples,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e definitions of the grey distance information quantity of a sample and the average grey distance information quantity of the samples, with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algorithms, are introduced. The correlative problems, including the algorithm of estimated value,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the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 criteria of the samples and estimated results, are also proposed. Moreover, the information whitening ratio is introduced to select the weight algorithm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samples. Sever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exampl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which has no demand for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small samples,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processing Grey theory Norm theory Small samples Uncertainty assessments Grey distance measure Information whiten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折射测量系统的弹光调制器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研究
2
作者 王爽 李克武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针对高精度双折射测量需求,开展了双弹光调制型双折射测量研究,重点解决测量系统中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线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问题。运用数字锁相技术完成了调制信号的多个频率成分提取,利用各频率调制信号幅值的比... 针对高精度双折射测量需求,开展了双弹光调制型双折射测量研究,重点解决测量系统中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线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问题。运用数字锁相技术完成了调制信号的多个频率成分提取,利用各频率调制信号幅值的比值,实现PEM相位调制幅值在线原位定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双折射延迟量和快轴方位角同时测量。利用搭建的实验系统对索利尔巴比涅补偿器标准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实现PEM实时在线原位定标,并且在200 ms时间内实现相对误差低于0.60%,标准偏差不超过0.049 nm的高精度、高灵敏、快速双折射测量。本研究为光学材料、元器件在线实时双折射检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折射测量 弹光调制 相位幅值定标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向球形十八孔压力探针的发展及应用
3
作者 张倩 安广丰 王洪伟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7-278,共12页
叶轮机内部失稳流动的强三维性和非定常性使其成为实验测量的难点。多孔压力探针测量技术是实验测量技术中同时测量三维速度矢量、静压和总压的唯一方法。本文基于正二十面体提出一种新的十八孔探针布局,实现了对测孔更有效的利用。根... 叶轮机内部失稳流动的强三维性和非定常性使其成为实验测量的难点。多孔压力探针测量技术是实验测量技术中同时测量三维速度矢量、静压和总压的唯一方法。本文基于正二十面体提出一种新的十八孔探针布局,实现了对测孔更有效的利用。根据布局特点设计了一组性能良好的无量纲系数,基于压力排序分区方法发展了对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探针进行了实验标定。根据误差来源,综合考虑仪器环境影响、插值方法、网格重叠区域等影响,对于校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在95%置信概率,偏转角和俯仰角预测误差在0.45°和0.18°以内,速度大小误差在0.32%以内。将探针用于一台低速对转压气机旋转失速流场的测量,结果表明:探针在复杂三维失速流场中有效识别转子上游的回流特征,呈现的失速团结构与数值模拟结果以及壁面热线实验结果相近,验证了十八孔压力探针在三维非定常流场测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旋转失速 实验测量技术 多孔压力探针 球形探针 数据处理算法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散射校正的光谱共焦位移测量方法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艳 王泞淋 +3 位作者 刘继红 武少杰 付雯雯 任凯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为提高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精度,对样品表面散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原理,基于标量散射理论,推导了表面散射特性影响下的光谱共焦轴向响应,建立了散射对位移测量影响的关系模型。然后,对散射引起... 为提高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精度,对样品表面散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原理,基于标量散射理论,推导了表面散射特性影响下的光谱共焦轴向响应,建立了散射对位移测量影响的关系模型。然后,对散射引起的峰值波长曲线偏移导致的位移测量误差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样品表面粗糙度较大时,会产生较大的散射效应,导致测量精度明显下降;同时,在进行光谱共焦位移测量时受各波长入射特性的影响。为校正散射的影响,提出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方法结合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散射校正算法模型。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选取样品进行了位移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性能随粗糙度的增大而降低,对于粗糙度为20 nm的样品散射误差校正后测量结果的最大位移测量误差从12.6μm降为1.9μm,平均位移测量误差从8.1μm降为0.86μm,提高了位移测量精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提出的散射校正方法的有效性。文中研究结果对提高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共焦 表面散射特性 位移测量 光谱数据处理 多元散射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D-Tree加速的多线激光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5
作者 李欣飞 鄢然 +2 位作者 夏磊 赵青 张凯飞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9,共10页
针对多个线激光传感器协同扫描测量中大规模点云数据融合效率低、拼接误差大、处理复杂度高等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KD-Tree加速的多个线激光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动态邻域搜索策略和自适应半径调整机制,实现点云数据的高效排序与并行... 针对多个线激光传感器协同扫描测量中大规模点云数据融合效率低、拼接误差大、处理复杂度高等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KD-Tree加速的多个线激光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动态邻域搜索策略和自适应半径调整机制,实现点云数据的高效排序与并行平滑优化。首先,构建KD-Tree空间索引结构,创新性地设计动态邻域搜索策略,实现二维轮廓数据从无序到有序的快速重组,算法时间复杂度由传统方法的O(n^(2)logn)降至O(nlogn);其次,结合OpenMP多线程并行计算技术改进移动最小二乘算法,提出K-MLS并行平滑方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O(n^(2))优化至O(nlogn),显著提升大规模点云的处理效率。在火车车轮测量系统中验证表明,当点云规模达到209万时,排序算法耗时较传统方法提升35.7倍,平滑算法耗时较传统方法提升84.5倍。最后,对比分析了该方法在提升点云质量方面的实际效果,算法可有效填补部分扫描数据的空缺,在轮辋面测量的最大偏差从±0.279 mm降低至±0.085 mm,三维点云配准的均方误差由0.323 mm优化至0.106 mm。实验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在保持亚毫米级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百万级点云数据的处理效率,有效解决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拼接误差、重叠区密度不均等问题,验证了算法在工业在线测量场景中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TREE 线激光传感器 数据融合 点云处理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盐深剖面测量数据预处理原理与方法分析
6
作者 姜德良 尹善明 +2 位作者 朱赛智 邓祥雨 吴易达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6,共5页
当前温盐深剖面测量仪器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和国产化特点,但相应的数据预处理研究往往仅针对某一特定仪器,缺少对处理原理、步骤顺序和质控原则的基础性探讨与通用性总结。基于这一现状,利用CTD、XCTD、Glider等多种仪器实测数据,结合... 当前温盐深剖面测量仪器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和国产化特点,但相应的数据预处理研究往往仅针对某一特定仪器,缺少对处理原理、步骤顺序和质控原则的基础性探讨与通用性总结。基于这一现状,利用CTD、XCTD、Glider等多种仪器实测数据,结合传感器工作原理,系统梳理了温盐深剖面数据预处理的基本步骤和原理方法,并基于实测数据质量控制效果,对数据预处理中各步骤的实际作用及使用原则展开分析,阐明了各步骤间的相互影响和注意事项,形成合理的处理流程建议,旨在为海洋调查和数据标准化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调查 温盐深剖面测量 数据预处理 传感器技术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预报中气象卫星资料同化前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刚 黄静 +5 位作者 巩欣亚 希爽 薛蕾 李娟 张鹏 龚建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5,共14页
在数值天气预报变分同化中,利用同化前处理将卫星资料完成有效信息优选、资料拼接和稀疏化、初级通道选择、下边界参数耦合等处理,实现卫星资料同化对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正贡献,是决定海量卫星资料同化效率、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针... 在数值天气预报变分同化中,利用同化前处理将卫星资料完成有效信息优选、资料拼接和稀疏化、初级通道选择、下边界参数耦合等处理,实现卫星资料同化对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正贡献,是决定海量卫星资料同化效率、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针对多种格式的卫星资料,中国气象局研发标准格式的高时效卫星资料拼接等技术,有效减小整轨卫星资料时间滞后对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负面影响。对于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将云和降水检测、资料质量分析等处理置于同化前处理中,实现多光谱资料融合的同化预质量控制,保证了风云卫星微波温度探测资料和红外高光谱资料的同化正贡献。利用统一资料格式对预处理卫星资料进行再处理,拓展针对卫星成像和主动探测资料的处理,将卫星资料同化的部分质量控制功能置于卫星资料同化前处理中,是风云卫星资料同化前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气象卫星资料 同化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实验数据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健 路宽 +2 位作者 王花梅 王项南 邱泓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4,共7页
通过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提出波浪能发电装置实验室俘获宽度比测试的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并进行验证,可为后续建立波浪能发电装置实验数据的量值溯源链,完善波浪能发电数据评估技术提供研究基础。研究表明,在同一工况下实验结果的测... 通过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提出波浪能发电装置实验室俘获宽度比测试的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并进行验证,可为后续建立波浪能发电装置实验数据的量值溯源链,完善波浪能发电数据评估技术提供研究基础。研究表明,在同一工况下实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与样本量有关,在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价不同装置的实验数据质量时应在相同或相近的样本量条件下进行,避免由于样本量的不同造成实验结果的评价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装置 波浪能 测量不确定度 数据质量 实验室测试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翅片几何量数字化测量技术研究及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阚侃 熊行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1,共7页
为解决换热翅片开窗角度的数字化测量问题,研究了面向换热器智能制造产线的翅片几何量参数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激光轮廓传感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对获取的多组原始轮廓数据进行数据剔除和取均值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逐点求导以识别兴趣... 为解决换热翅片开窗角度的数字化测量问题,研究了面向换热器智能制造产线的翅片几何量参数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激光轮廓传感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对获取的多组原始轮廓数据进行数据剔除和取均值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逐点求导以识别兴趣测量区域,在各兴趣测量区域采用定长逐点步进的方式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运算,选取最优拟合线段进行夹角计算,可自动实现对翅片8个开窗角度及3个长度参数的测量,设计了基于JSON的数据交互格式实现与制造执行系统的数据对接。实验结果表明:装置角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MPE)为±0.5°,具备数字化测量及数据交互能力,测量精度满足企业质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换热翅片 线轮廓处理 开窗角度 数字化测量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AM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竣工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宁 毕元 潘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48,155,共6页
轴线偏差和断面测量一直是隧道竣工测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传统使用全站仪或断面仪进行测量的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采集的数据量也较少,难以反映隧道内的真实情况,无法满足隧道竣工测量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LAM手持激光扫描仪进行... 轴线偏差和断面测量一直是隧道竣工测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传统使用全站仪或断面仪进行测量的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采集的数据量也较少,难以反映隧道内的真实情况,无法满足隧道竣工测量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LAM手持激光扫描仪进行地铁隧道竣工测量的方法,并在上海市某在建地铁隧道内进行了现场试验。比较激光点云后处理得到的断面中心与设计数据,二者平均点位精度小于3 cm。这表明使用SLAM手持激光扫描仪进行地铁隧道竣工测量的方法有效可行,精度能够满足竣工测量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SLAM激光扫描技术 竣工测量 点云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非球面的非零位干涉检测技术
11
作者 张旭 李世杰 +3 位作者 刘丙才 田爱玲 梁海锋 蔡长龙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为了实现凹非球面的快速、高精度与通用化检测,文中提出了一种将非球面当做球面,直接采用干涉仪检测的非零位干涉检测方法,并结合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非球面的面形误差检测结果。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建立了回程误差、调整... 为了实现凹非球面的快速、高精度与通用化检测,文中提出了一种将非球面当做球面,直接采用干涉仪检测的非零位干涉检测方法,并结合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非球面的面形误差检测结果。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建立了回程误差、调整误差的计算与去除模型,研究了面形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然后,以两个不同非球面度的凹非球面为例,对其回程误差和调整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凹非球面的非零位检测实验装置,成功测量得到其面形误差。通过与自准直零位检测法或LUPHOScan轮廓测量法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两种方法测量得到的面形分布和评价指标具有高度一致性,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正确性。该检测方法在保证高精度测量的同时兼备一定的通用性与便捷性,为凹非球面的通用化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面形测量 非零位干涉检测 回程误差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江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4-237,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其管理措施的加强,旨在通过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有效的管理策略,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首先,介绍了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框架,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然后,详细探讨... 本文深入探讨了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其管理措施的加强,旨在通过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有效的管理策略,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首先,介绍了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框架,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然后,详细探讨了实用技术如专家系统、故障记录分析和神经网络等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最后,本文强调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设备监管以及提升安全意识与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设备故障率、维护成本和运行效率,本文展示了加强故障诊断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显著效果,为矿山机电设备的高效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机电设备 故障诊断 数据处理 管理措施 预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在装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印 雷瑶 李振宇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
针对装备故障预测,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应用研究。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噪声和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对实测的噪声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可实现对一组含有实测噪声的数据进行预测;卡尔曼滤波器易于电脑程序设计,可对现场数据... 针对装备故障预测,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应用研究。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噪声和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对实测的噪声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可实现对一组含有实测噪声的数据进行预测;卡尔曼滤波器易于电脑程序设计,可对现场数据进行即时更新和处理,便于实现和结合其他算法运用。通过卡尔曼滤波关键方法的论述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在装备故障预测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故障预测 实测数据 噪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激光扫描的轨道交通站台限界测量方法与精度评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廷 孟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2-27,共6页
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在轨道交通轨行区内安装设施设备需要满足限界要求,需要进行现场限界测量。移动激光扫描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本文使用自主集成的隧道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可以完整获取轨道交通车站的三维空间信息,基... 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在轨道交通轨行区内安装设施设备需要满足限界要求,需要进行现场限界测量。移动激光扫描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本文使用自主集成的隧道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可以完整获取轨道交通车站的三维空间信息,基于二叉堆的最小优先队列和KD树等数据结构,建立点云的空间索引,对点云快速检索寻找特征点,计算站台限界值。经过项目实践与全站仪测量比对,本文方法与全站仪测量偏差均值为-0.6 cm,测量精度达0.84 cm。本文方法具有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对各类交通市政工程限界测量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界测量 轨道交通 移动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处理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矿生产数据的矿石可磨性智能识别算法
15
作者 朱佼佼 李宗平 +2 位作者 师本敬 吴革雄 文武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2,共10页
本文以在线识别矿石可磨度为研究目标,通过详细分析磨矿过程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磨矿过程运行指标的变化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矿石可磨度变化的结论。针对工业数据维度高、耦合性强等问题,在着重研究了KPLSR和SAE两种可提取关键特... 本文以在线识别矿石可磨度为研究目标,通过详细分析磨矿过程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磨矿过程运行指标的变化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矿石可磨度变化的结论。针对工业数据维度高、耦合性强等问题,在着重研究了KPLSR和SAE两种可提取关键特征算法机理的基础上,以实际采集的磨矿过程数据为样本,对多算法进行横纵对比,最终验证了深度学习算法SAE在工业复杂数据分析中的优势。并以测试试验中性能最佳的算法结构作为矿石可磨性智能识别系统的在线识别模型,该模型在工业化应用中绝对值误差平均可达0.61 kW·h/t,平均误差率约为4.79%,可满足现场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 可磨度 磨矿过程 数据驱动 软测量技术 深度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数据处理分析与建议
16
作者 杨帆 李健清 沈晓彤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1-23,共3页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中的六大类别玻璃量器有硼硅和钠钙两种材质,包括66种不同的容量规格,不同材质和型号的量器的体膨胀系数和计量性能各不相同,人工处理实验数据易出错且效率低。该文分析规程中衡量法的计算过程,针...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中的六大类别玻璃量器有硼硅和钠钙两种材质,包括66种不同的容量规格,不同材质和型号的量器的体膨胀系数和计量性能各不相同,人工处理实验数据易出错且效率低。该文分析规程中衡量法的计算过程,针对两种不同材质类别量器的K(t)值的选择、检定各种规格量器时使用的标准器电子天平以及具体的检定次数给出建议,对六种常用玻璃量器不同的合格等级判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数据处理问题进行探讨,建议使用Excel函数查找引用K(t)值和容量允差并自动进行合格等级的判定,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JG196-2006 衡量法 数据处理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的测量数据精简技术研究 被引量:61
17
作者 洪军 丁玉成 +1 位作者 曹亮 武殿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61-664,共4页
在分析角度-弦高联合准则法和包围盒法的工程适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基于角度-弦高简化法和包围盒法的改进型数据的直接精简方法,即利用包围盒法构造分割面,利用分割面将数据点云处理成按扫描线存储的"结构化"测量数据,... 在分析角度-弦高联合准则法和包围盒法的工程适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基于角度-弦高简化法和包围盒法的改进型数据的直接精简方法,即利用包围盒法构造分割面,利用分割面将数据点云处理成按扫描线存储的"结构化"测量数据,再利用角度-弦高联合准则法逐线精简.随后以铸造模板、汽车发动机罩及人头像为典型实例,分别对具有不同表面特征的测量数据点云进行了数据精简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同时具备2种数据精简方法的优点,且克服了该2种方法无法处理曲率变化大、附加特征多的表面测量数据的局限性,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直接而有效地简化,因此可以用于处理具有复杂附加特征的散乱测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非接触测量法 数据精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法激光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及消除方法 被引量:47
18
作者 黄战华 蔡怀宇 +1 位作者 李贺桥 张以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8-61,共4页
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分析了三角法激光测量系统的误差,得出:定点标定和插值可以消除 光学放大率随测量点位置变化的影响;双光路方案或标准点校准方法可以消除光线路径随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而引入的误差;提高激光束质量和采用峰值求光斑... 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分析了三角法激光测量系统的误差,得出:定点标定和插值可以消除 光学放大率随测量点位置变化的影响;双光路方案或标准点校准方法可以消除光线路径随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而引入的误差;提高激光束质量和采用峰值求光斑中心的方法,可以消除激光束强度分布、物体表面粗糙度、CCD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等引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量系统 三角法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延迟瓶颈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毕经平 吴起 李忠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6-416,共11页
网络速度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而包延迟是评价网络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该文对路由中延迟最大的链路———延迟瓶颈———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提出了延迟瓶颈的计算方法和两个必要的修正算法 ,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 47个节点之间... 网络速度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而包延迟是评价网络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该文对路由中延迟最大的链路———延迟瓶颈———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提出了延迟瓶颈的计算方法和两个必要的修正算法 ,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 47个节点之间的延迟进行一个月测量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得到了如下结论 :(1 )Internet中绝大多数路径的延迟瓶颈消耗了端到端延迟的 1 /3或更多 .(2 )路径中存在多个延迟瓶颈 ,90 %的路径存在一个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延迟瓶颈 ,同一路径中不同瓶颈延迟的差异较小 .(3)延迟瓶颈较多出现在传输网 ,且多出现在AS内部 .(4)目前Internet中的绝大多数路径处于轻负载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网络速度 瓶颈 测量 包延迟 网络性能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气氡观测干扰因素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朝明 陈华静 +4 位作者 朱方保 李罡风 陶月潮 罗志春 束克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0-646,共7页
在进行地下流体数字化气氡观测及将观测资料应用于震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某些干扰因素对数字化气氡观测和水氡的影响不同。在目前所用观测仪器和方法的条件下 ,气温对气氡值的影响系数为 - 0 4 % /℃ ;气压对气氡测值的影响系数为 0 ... 在进行地下流体数字化气氡观测及将观测资料应用于震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某些干扰因素对数字化气氡观测和水氡的影响不同。在目前所用观测仪器和方法的条件下 ,气温对气氡值的影响系数为 - 0 4 % /℃ ;气压对气氡测值的影响系数为 0 1% /hPa ;不同类型的气水分离装置对气氡观测的影响很显著 ;同一含水层的井 (泉 )出水量的短期变化可引起观测水井流量的变化 ,但对气氡测值影响不显著 ;气氡测值对逸出气流量的变化反映不明显 ;逸出气含有杂质及气路泄漏等均会引起测值的下降。结合仪器的工作原理 ,对干扰产生的机制以及排除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观测 气氡 资料处理 干扰 地下流体 前兆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