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Uncooled Thermal Imaging Systems Operating at Multiple Temperatures
1
作者 张俊举 常本康 钱芸生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296-301,共6页
The reasons why thermal imaging systems consume power are analyzed,and a low power consumption design scheme is presented for the thermal imaging systems operating at multiple temperatur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 The reasons why thermal imaging systems consume power are analyzed,and a low power consumption design scheme is presented for the thermal imaging systems operating at multiple temperatur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sponse performance of α-Si microbolometer detector and its operating temperature is studied by means of formulas of microbolometer detector's 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NETD) and detectivity. Nume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rue parameters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tectivity decreases slightly and NETD increases slightly when operating temperature rises,which indicates that α-Si microbolometer detector has approximately uniform response in a wide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According to these analyses,a thermal imaging system operating at multiple temperatures is designed. The power of thermoelectric stabilizer(TEC) is less than 350 mW and NETD is less than 120 mK i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range of-40 ℃-60 ℃,which shows that this system not only outputs high-quality images but consumes low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ared technology thermal imaging system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NETD dete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性定量联用技术的加热卷烟气溶胶中醇类、酯类、酮类香味物质分析
2
作者 薛云 刘启斌 +7 位作者 吴彦 李京鑫 胡紫雲 陆漓 李典 严俊 黄忠辉 景延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为了给加热卷烟烟具优化、烟弹设计及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加热卷烟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实现准确定量检测,建立加热卷烟气溶胶中23种醇类、酯类、酮类香... 为了给加热卷烟烟具优化、烟弹设计及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加热卷烟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实现准确定量检测,建立加热卷烟气溶胶中23种醇类、酯类、酮类香味物质的同时测定方法。通过对比不同超声提取参数(超声时间、萃取溶剂用量、超声功率)对23种香味物质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案;同时利用建立的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UE-GC-FID)的方法,检测不同加热方式(电阻加热、红外加热)、不同口味[原味(OR)、薄荷味(ME)]、不同温度(150.00、200.00、250.00、300.00℃)条件下加热卷烟主流烟气中23种香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样品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00 min、萃取溶剂用量25.00 mL、超声功率500.00 W;该方法在10.00~240.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14),23种香味物质检出限(LOD)及定量限(LOQ)分别为0.0755~1.2858μg/mL、0.2410~4.1480μg/mL;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2418%~2.1287%、1.5566%~4.8125%;3个梯度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3803%~104.6450%。醇类物质在电阻加热、ME口味、300.00℃条件下含量最高,为16.3180μg/支;酯类物质在红外加热、OR口味、300.00℃条件下含量最高,为12.5565μg/支;酮类物质在红外加热、OR口味、300.00℃条件下含量最高,为22.7120μg/支;23种香味物质总量则在红外加热、OR口味、300.00℃条件下最高,为50.3476μg/支;但不同成分最佳释放条件存在显著差异。综上,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且完全可以满足加热卷烟烟气中23种醇类、酯类、酮类香味物质准确定量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香味物质 检测方法 加热方式 温度 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谱红外/太赫兹量子棘轮探测器研究进展(内封面文章·特邀)
3
作者 楚卫东 白鹏 +4 位作者 杨宁 王屹 韩尚杰 王迎新 赵自然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5,共14页
近年来,红外/太赫兹探测技术取得了卓越的进步,聚焦于当前主流的红外及太赫兹探测器就其优点和缺点进行相应评述。为满足现在科技水平所需的高速探测光子型红外/太赫兹探测器取得了广泛地关注和研究,但其工作温度低、响应光谱范围窄等... 近年来,红外/太赫兹探测技术取得了卓越的进步,聚焦于当前主流的红外及太赫兹探测器就其优点和缺点进行相应评述。为满足现在科技水平所需的高速探测光子型红外/太赫兹探测器取得了广泛地关注和研究,但其工作温度低、响应光谱范围窄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的场景。就工作原理、工作模式、研究进展、能带工程等方面介绍GaAs基经典红外/太赫兹光子型探测器并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文中提出的量子棘轮红外探测器(QRIP)的研究进展,从QRIP器件的工作原理、器件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其优势及可行性。通过研究QRIP不同的杂质类型、掺杂浓度、生长工艺、能带结构等条件以研究其工作机理及量子特性,列出了不同结构QRIP器件实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棘轮结构在无外加电场下能够对红外能量进行探测,同时在特定的偏压下能够实现光谱可调的性质以实现宽谱的探测。进一步地,将QRIP集成LED制备出量子棘轮上转换器件,其能够实现4~200 THz的超宽谱探测,同时量子棘轮上转换探测器在25 K时响应率可以达到0.4 A/W。该研究表明了量子棘轮探测器能够有效提升器件的工作温度、响应光谱范围,为高工作温度红外/太赫兹光子型探测器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太赫兹探测器 宽谱探测器 高温太赫兹探测 量子棘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A-SVM的冷源系统温度传感器偏差故障检测
4
作者 周璇 闫学成 +1 位作者 闫军威 梁列全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930,共10页
针对当前因温度传感器偏差故障识别率低,严重影响冷源系统节能可靠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支持向量机BOA-SVM组合优化算法的偏差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融合了贝叶斯优化算法(BOA)和支持向量机(SVM)技术,适用于小样本、非线性... 针对当前因温度传感器偏差故障识别率低,严重影响冷源系统节能可靠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支持向量机BOA-SVM组合优化算法的偏差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融合了贝叶斯优化算法(BOA)和支持向量机(SVM)技术,适用于小样本、非线性故障数据,同时克服了SVM算法对核函数参数与惩罚因子强敏感性的问题.论文建立了广州市某办公建筑冷源系统Trnsys仿真模型,对室外干球、冷冻供水与冷却进水3种温度传感器不同程度的偏差故障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与本文提出的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准确率高,泛化能力及鲁棒性强,能够满足冷源系统温度传感器偏差故障的检测需求,保障空调系统的安全、高效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源系统 温度传感器 贝叶斯优化 支持向量机 故障检测 TR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算法的稀土熔盐电解槽炉面温度监测研究
5
作者 侯伟 黄金堤 +1 位作者 李明周 李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电解温度与稀土熔盐电解槽电流效率、炉体寿命紧密相关,然而热电偶测温、红外热成像等测量方法受电解车间高温强腐蚀环境影响难以实时检测。基于YOLOv8算法对熔盐电解槽炉面温度进行预测。首先,通过高温试验炉自制温度数据集并基于YOLOv... 电解温度与稀土熔盐电解槽电流效率、炉体寿命紧密相关,然而热电偶测温、红外热成像等测量方法受电解车间高温强腐蚀环境影响难以实时检测。基于YOLOv8算法对熔盐电解槽炉面温度进行预测。首先,通过高温试验炉自制温度数据集并基于YOLOv8算法训练获得温度区间分类模型;其次,采用图像灰度与温度关系式重建炉面图像温度云图;最后,基于YOLOv8-SSW算法构建了炉面温度图像识别模型,其预测准确率为93.4%,可用于电解槽炉面温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熔盐电解槽 温度检测 YOLOv8 目标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探测方法在煤矸石场自燃区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建磊 李雄伟 +1 位作者 侯彦威 刘修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为了有效探测煤矸石场自燃高温区的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利用综合探测方法进行自燃高温区识别,首先采用覆盖层介质内部直接测温方法确定温度场平面分布范围,然后利用高密度电法探测自燃区的延伸范围和深度,最后采用钻孔测温方法验证自燃... 为了有效探测煤矸石场自燃高温区的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利用综合探测方法进行自燃高温区识别,首先采用覆盖层介质内部直接测温方法确定温度场平面分布范围,然后利用高密度电法探测自燃区的延伸范围和深度,最后采用钻孔测温方法验证自燃区位置和范围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综合探测方法对确定煤矸石场自燃高温区的平面和深度延展情况是切实可行的,可为煤矿矸石场高温区探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场 自燃高温区 高密度电法 综合探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智能液体探测器研究
7
作者 邢会明 王辉 +3 位作者 张洪泉 张鑫磊 夏铭 张玉俊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8,33,共6页
针对船用泄露液体探测器存在的功能单一、无法识别液体种类等技术问题,利用光电探测技术、电导率检测技术、温度检测技术,通过耐腐蚀封装设计,将多敏感单元有机集成,制造出对海水、油类(燃油)、冷却液具有识别功能的智能液体探测器。经... 针对船用泄露液体探测器存在的功能单一、无法识别液体种类等技术问题,利用光电探测技术、电导率检测技术、温度检测技术,通过耐腐蚀封装设计,将多敏感单元有机集成,制造出对海水、油类(燃油)、冷却液具有识别功能的智能液体探测器。经性能试验,所设计的液体探测器具有0.1 s快响应速度,基于液体特征鉴别基准,液体探测器识别海水、燃油、冷却液的准确率达97%~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探测 光电 电导率 温度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拟合和动态阈值的海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8
作者 宋巍 丁水鑫 +3 位作者 董明媚 岳心阳 杨扬 张文博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22,共13页
针对当前海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准确率不足和未充分考虑要素间关联的局限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拟合和动态阈值的海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用于提升对海温剖面数据的异常数据检出能力。该方法融合了密度聚类算法、曲线拟合技术和自... 针对当前海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准确率不足和未充分考虑要素间关联的局限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拟合和动态阈值的海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用于提升对海温剖面数据的异常数据检出能力。该方法融合了密度聚类算法、曲线拟合技术和自适应阈值调整策略。首先,运用密度聚类算法对海温数据进行分割,筛选出最大簇集,该集群被假设为近似正常数据集。随后,利用曲线拟合技术对最大簇中的海温与水深数据进行建模,生成相应的曲线函数,进而计算原始数据与预测值之间的残差。最后,计算不同水深下的最大温差,并建立温差与水深的关系模型,用于动态调整判别阈值,从而实现对异常数据点的精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目前的业务化质控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西太平洋3个区域的定点海温剖面观测数据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F1分数高达99.53%。该方法的应用不仅可提高海温数据异常检测的精确度,也可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动态阈值 曲线拟合 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高轨红外探测器对飞机低温尾焰探测能力分析
9
作者 高旭 柴建忠 +3 位作者 王旌尧 田浩 高明辉 苗俊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1,共13页
以美国退役的SBIRS-GEO卫星和未来部署的Next-Gen OPIR所搭载的两代先进天基高轨红外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轨红外探测模型以及构建对应的天基探测场景,分析两者对飞机的低温尾焰的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力状态和观测角度... 以美国退役的SBIRS-GEO卫星和未来部署的Next-Gen OPIR所搭载的两代先进天基高轨红外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轨红外探测模型以及构建对应的天基探测场景,分析两者对飞机的低温尾焰的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力状态和观测角度对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很大,在2.8~4.3μm和8.0~10.8μm两个观测波段内,飞机在非加力状态下尾焰的红外辐射能量最高分别可以达到400~600 W/sr,而在加力状态下最高可以达到2600~10000 W/sr,两者都可以被SBIRS-GEO和Next-Gen OPIR搭载的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但SBIRS-GEO的能量信噪比(SNR)仅为4.0~12.37,显著低于Next-Gen OPIR的18.92~41.72。在尾焰辐射面积放大1.5倍时,两种红外探测器的能量信噪比均明显提高,SBIRS-GEO提升最显著,达到了6.92~20.31,有效提高了红外发现概率,说明羽流控制仍十分必要。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在非加力状态下,当尾焰起始端温度低于750 K,末端温度低于360 K时,SBIRS-GEO探测器理论上无法探测到飞机尾焰。因此,未来飞机对抗天基红外探测的手段应该包括:缩小尾焰尺寸,降低尾焰温度,在特定角度范围内飞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传感器 天基探测 飞机 暗弱目标 低温尾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加热涂层的低温TSP转捩测量技术研究
10
作者 杨乐杰 吴继飞 +3 位作者 李国帅 黄辉 陈华伟 李达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2-1110,共9页
发展高效、准确的转捩测量技术对于提升飞行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国内低温风洞温敏涂料(TSP)转捩测量变来流总温方式试验成本高、测量误差大、连续测量能力低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加热涂层的低温TSP转捩测量技术。通过优选... 发展高效、准确的转捩测量技术对于提升飞行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国内低温风洞温敏涂料(TSP)转捩测量变来流总温方式试验成本高、测量误差大、连续测量能力低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加热涂层的低温TSP转捩测量技术。通过优选改进电加热涂层基体材料、设计布置功能层、控制TSP涂层荧光探针配位模式及配体能级分布,解决了电加热涂层与TSP涂层耐低温及两者相容性的问题,并开展了地面性能测试及低温风洞验证。地面低温试验箱结果表明:110~323 K宽温域环境下,电加热涂层表面无开裂;样件通电后温升10℃时间小于3 s,温升效率较好。低温风洞验证结果表明:电加热方式与变来流总温方式获得的转捩位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差异在0.5%之内;与传统变来流总温方式相比,电加热方式单个试验状态获取清晰转捩图像时间从30 s减少到了5 s以内,极大地缩短了试验周期、降低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测量 电加热涂层 温敏涂料 低温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5G P-IoT在高压设备测温中的应用
11
作者 秦秉东 陈保豪 +4 位作者 刘博林 张国翊 朱海龙 索思亮 欧嘉俊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6,共8页
针对当前换流站一次设备温度监测中非接触式红外测温存在成本高、准确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高压场景的温度监控方案。该方案结合5G无源物联网(Passive Internet of Things,P-IoT)技术与Transformer模型。通过在高压设备关... 针对当前换流站一次设备温度监测中非接触式红外测温存在成本高、准确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高压场景的温度监控方案。该方案结合5G无源物联网(Passive Internet of Things,P-IoT)技术与Transformer模型。通过在高压设备关键部位部署无源温度传感器,利用反向散射通信技术实现低功耗数据传输,并借助5G网络将数据传输至边缘服务器处理。随后,采用基于Transformer的异常检测模型,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有效捕捉温度数据中的时序特征,结合最大池化操作实现对异常温度的准确识别与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高电磁干扰环境下的传输成功率达到99.0%,在温度异常检测任务中的精度、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98.7%、97.5%和96.9%,显著优于LSTM和GRU等传统时序模型。研究成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复杂高压场景下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可为后续在更高电压等级的特高压设备中推广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P-IoT 无源温度传感器 Transformer模型 特高压设备 温度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金属表面红外辐射偏振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杨晨南 付跃刚 +3 位作者 欧阳名钊 原帅 贺文俊 赵宇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7-1565,共9页
偏振特性是光场中除强度与光谱之外的又一维重要特性,在目标识别、军事侦察和红外目标探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航天发动机、高速飞行器等人造物体通常温度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因此具有高温自辐射特性。然而,高温情况下目标的... 偏振特性是光场中除强度与光谱之外的又一维重要特性,在目标识别、军事侦察和红外目标探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航天发动机、高速飞行器等人造物体通常温度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因此具有高温自辐射特性。然而,高温情况下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研究却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针对不同金属表面在较高温度下的偏振特性的深入探索。为了研究高温金属表面的辐射偏振特性,采用基于微面元理论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结合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特性,系统性地建立了基于金属自发辐射能量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与红外辐射偏振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推导与计算,分析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温度条件下,金属对红外辐射线偏振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金属表面的粗糙度越大,偏振度越低;相反,在相同粗糙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偏振度逐渐增加。同时利用LGC6122型长波红外相机与WP25M-IRC红外线栅偏振片,对金属铁和45号钢进行了在8~14μm波段内的目标自发辐射偏振热成像,获取了150、200、250、300、400和500℃下的长波红外线偏振度数据。针对实验观测而言,受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影响,金属表面温度与其光谱积分偏振度呈正相关状态,温度越高,光谱积分偏振度越大。同时随着观测角度的增加,偏振度也逐渐增大,在70°~80°范围内达到峰值。该研究成果旨在提升红外目标检测等应用中热成像和光学传感技术的精度和其可靠性,并为未来进一步探索复杂环境下的红外探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偏振特性 高温金属 偏振度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线圈温升的电磁开关阀动态响应特性检测
13
作者 何贤剑 徐恩光 +3 位作者 王军 钟麒 李研彪 杨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针对电磁开关阀内部阀芯运动过程难以被精准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电流多阶导数特性的电磁开关阀动态性能无损识别方法.考虑电磁铁线圈温升对线圈电阻的影响规律,以线圈电感导数、电流导数和阀芯运动速度建立数学模型.基于磁化曲线探究电... 针对电磁开关阀内部阀芯运动过程难以被精准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电流多阶导数特性的电磁开关阀动态性能无损识别方法.考虑电磁铁线圈温升对线圈电阻的影响规律,以线圈电感导数、电流导数和阀芯运动速度建立数学模型.基于磁化曲线探究电流导数与阀芯运动状态的匹配关系,分析磁导率导数对判断电磁开关阀启闭状态的影响规律.推导得到开启电流导数中的凸/凹点对应电磁开关阀的临界/完全开启时刻,关闭电流导数中的上/下折点匹配电磁开关阀的临界/完全关闭时刻.试验结果表明,开启和关闭时间最大检测偏差分别为2.40%和3.08%,单周期总启闭时间最大检测偏差为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开关阀 温升特性 动态性能 高精度检测 电流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钙钛矿单晶生长及其X射线探测性能表征
14
作者 徐庄婕 巴延双 +4 位作者 习鹤 白福慧 陈大正 朱卫东 张春福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9-1237,共9页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单晶因具有优异光电性能在辐射探测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生长过程中晶体内部及表面缺陷的抑制有望进一步提高半导体辐射探测器的性能。本文通过使用两亲性表面活性剂硫代甜菜碱10作为添加剂,采用逆温结晶法(...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单晶因具有优异光电性能在辐射探测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生长过程中晶体内部及表面缺陷的抑制有望进一步提高半导体辐射探测器的性能。本文通过使用两亲性表面活性剂硫代甜菜碱10作为添加剂,采用逆温结晶法(ITC)制备高质量MAPbBr_(3)单晶。对添加剂优化晶体生长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磺添加剂分子在结晶控制和表面缺陷钝化的协同效应显著抑制了缺陷的形成,生长出的MAPbBr3单晶摇摆曲线的半峰全宽(FWHM)从0.071°降低到0.046°,长链烷基基团使晶体表面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能,其表面接触角从84.04°增加到96.25°,表明了表面疏水性的显著提高。制备出了具有镍/金-镍/金环形对称电极结构的器件,其电阻率从2.08×10^(7)Ω·cm提高至2.82×10~8Ω·cm,载流子迁移率寿命积为1.81×10^(-2)cm^(2)·V^(-1)。此外,器件灵敏度可达1 450μC·Gyair^(-1)·cm^(-2),并能在1 000 s的测试期间保持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单晶 添加剂 X射线探测 缺陷钝化 晶体生长 逆温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超低温脱毒体系优化及效果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子元 赵艳艳 苏艺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以红颜和天仙醉2个草莓(Fri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草莓超低温脱毒体系优化探索。【方法】对超低温脱毒体系的预培养蔗糖浓度、暗培养天数、装载时间、脱水时间4个程序进行单因素筛选,根据单因素试验结... 【目的】以红颜和天仙醉2个草莓(Fri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草莓超低温脱毒体系优化探索。【方法】对超低温脱毒体系的预培养蔗糖浓度、暗培养天数、装载时间、脱水时间4个程序进行单因素筛选,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成活率最高的体系。【结果】就成活率而言,超低温脱毒关键程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装载时间、蔗糖浓度、脱水时间、暗培养时间。2种草莓在筛选出的体系中成活率均在70%以上,且脱毒率达100%。【结论】经本研究优化的草莓超低温脱毒体系为:将建立好的外植体切取茎尖1 mm,接种到含0.5 mol/L蔗糖的预培养基上暗培养3~7 d,后装载1 h、脱水1 h,再经液氮超低温处理1 h后进行恢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超低温 脱毒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廖怡雯 叶景芬 +4 位作者 武绍碧 陈世雄 杨婉 罗雪 杨琦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1631,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法外,本文还对一些新型LAMP技术,如IMS-LAMP、LAMP与CRISPR/Cas系统的联用、LAMP与Argonaute系统的联用、LAMP传感器以及LAMP与微流控芯片的结合等做了介绍。针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中,LAMP技术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快速、准确地检测耐药基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恒温扩增 快速扩增 检测方法 耐药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掺杂聚合物光纤的温度传感研究
17
作者 许汪洋 杨同坤 +2 位作者 李良晔 李豪 孙琪真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536,共11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掺杂的聚合物光纤,用于高保形交互场景中快速灵敏的温度感知。该聚合物光纤用高折射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甲基铵三溴化铅(MAPbBr_(3))作为纤芯以增强MAPbBr_(3)量子点的稳定性,同时以低...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掺杂的聚合物光纤,用于高保形交互场景中快速灵敏的温度感知。该聚合物光纤用高折射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甲基铵三溴化铅(MAPbBr_(3))作为纤芯以增强MAPbBr_(3)量子点的稳定性,同时以低折射率PDMS作为包层来提高传感器光致荧光收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光纤的直径可达1120μm,断裂应变超过150%,机械强度超过2.84 MPa,具备小型化和可拉伸的特点;该传感器利用MAPbBr_(3)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效率对温度的依赖性,在25℃~85℃范围内表现出-1.314%℃^(-1)的温度灵敏度,响应时间仅为4.5 s;最后开展了人体不同部位体温检测研究,成功验证了该传感器快速灵敏感知温度变化的能力。研究结果为后续实现一种低成本、易于制备、实时监测人体体温的可穿戴设备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聚合物光纤 钙钛矿量子点 荧光淬灭 温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探测器暗电流宽温拟合算法研究
18
作者 袁国振 任海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为了消除光电探测器(PD)内正负(PN)结固有暗电流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提升探测器功率探测范围和扩宽探测器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的同时提高PD探测精度,文章设计了一套在标定PD时应用的暗电流补偿算法。【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光电二极... 【目的】为了消除光电探测器(PD)内正负(PN)结固有暗电流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提升探测器功率探测范围和扩宽探测器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的同时提高PD探测精度,文章设计了一套在标定PD时应用的暗电流补偿算法。【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光电二极管物理特性及PD内的硬件电路设计,建立光生电流与光功率间的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修正光功率与光生电压模数转换(ADC)值的曲线关系,实现在具体温度点下去除暗电流功率影响并补偿功率;其次,研究暗电流的温度特性,计算出少数温度条件下所需补偿暗电流的功率大小,利用少数温度点拟合扩展至宽温范围实现暗电流温度补偿;最后,搭建温控测试平台,利用光开关(OS)控制光电二极管入光功率大小,通过光功率探测仪记录PD实时入光功率大小,测试在不同温度条件以及入光功率下的PD精度值。【结果】实验表明,利用算法标定PD后,工作温度范围可从-5~55℃扩宽至-40~80℃,最低探测功率从-40下降至-68 dBm。在上述工作温度和探测范围下,软件算法计算上报的光功率与实际探测光功率的精度误差在±1 dB以内。【结论】采用文章所提算法对PD校准后能消除暗电流及噪声的影响,在宽温范围下能提高探测功率范围及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电流 光电探测器 宽温范围 低功探测 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与红外联合检测的火焰温度场及气固体积分数场同时重建研究
19
作者 张怡雯 常珂 +2 位作者 刘蒙 罗自学 程强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9,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联合检测的火焰温度场及气固组分体积分数同时重建的方法。首先,搭建了火焰图像检测实验平台,对21%O_(2),25%O_(2),30%O_(2)工况下的乙烯扩散火焰进行实验检测,利用高光谱相机、前置滤光片的短波红外相机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联合检测的火焰温度场及气固组分体积分数同时重建的方法。首先,搭建了火焰图像检测实验平台,对21%O_(2),25%O_(2),30%O_(2)工况下的乙烯扩散火焰进行实验检测,利用高光谱相机、前置滤光片的短波红外相机和中波红外热像仪同时拍摄获取火焰图像;随后,通过检测得到的可见光波长下的辐射强度分布,重建得到火焰温度及烟黑体积分数分布,通过检测得到的红外波段下的辐射强度分布,结合水蒸气与二氧化碳对波长的选择吸收性,扣除烟黑在相应红外波段的辐射贡献后,重建得到火焰中水蒸气及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布;最后,将温度检测结果与热电偶测温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在10%内;体积分数检测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及模拟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与红外联合检测 火焰温度 烟黑体积分数 水蒸气体积分数 二氧化碳体积 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复合滤料的纤维分析检测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明楷 陈文静 +4 位作者 李明聪 陈影 蒋树军 鹿贵滨 周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3-2140,共8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缺乏系统完善的耐高温纤维分析检测标准、滤料市场中耐高温纤维混用比例不实、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基于现有高温复合滤料纤维分析检测的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总结。介绍了高温滤料行业中常用的有机纤维、无机纤维及其... 针对目前国内外缺乏系统完善的耐高温纤维分析检测标准、滤料市场中耐高温纤维混用比例不实、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基于现有高温复合滤料纤维分析检测的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总结。介绍了高温滤料行业中常用的有机纤维、无机纤维及其物化特点,重点综述了常规检测法如化学溶解法、燃烧法,现代测试技术如红外法、热重法、差热法、偏振光法以及多仪器联动组合使用技术在复合滤料纤维定量定性分析检测的测试现状,并结合实测方法应用的优劣势,展望了耐高温纤维未来分析检测的发展趋势。由于常规燃烧法受主观影响、溶解法污染环境,未来高温复合滤料纤维的分析检测应考虑现代测试技术并探索多种方法、不同技术的组合使用,今后应加快完善耐高温纤维的定量分析检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纤维 复合滤料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纤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