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用Multi-Langmuir模型评价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
王代长
蒋新
贺纪正
卞永荣
饶伟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
|
基于Langmuir理论的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 |
张志军
刘炯天
冯莉
邹文杰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2
|
|
3
|
基于Multi-Agent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管理研究 |
徐选华
陈晓红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4
|
基于双位Langmuir模型活性炭的CH4吸附特征 |
岳高伟
王路
李敏敏
蔺海晓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5
|
Multi-agent System中多维度信誉模型设计 |
徐莉
余红伟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入侵防御系统模型 |
谢赞福
李吉桂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7
|
基于免疫原理的Multi-Agent模型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周丽
杨沿航
刁洪滨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基于Multi-Agent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 |
卢建华
陈绵云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
2008 |
0 |
|
9
|
基于Multi-Agent的压风机组控制模型的探讨 |
史志鹏
雷汝海
|
《工矿自动化》
|
2011 |
0 |
|
10
|
活性炭吸附乙烯的平衡数据测定及其Langmuir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
孙飞龙
孟凡超
郭杰
王悦
王重庆
马正飞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1
|
考虑有机质含量的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
王建国
李忠刚
顾岱鸿
朱智
宋磊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2
|
微滤膜过滤阻力机理及模型研究 |
曹占平
张景丽
张宏伟
|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3
|
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吸附模型——以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
李爱芬
韩文成
孙海
ASADULLAH Memon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4
|
渗透蒸发传质理论与模型 (Ⅱ )溶解行为 |
李多
姜忠义
王艳强
|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5
|
吸附模式对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影响3.MEA-Langmuir-Hinshelwood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 |
潘纲
刘媛媛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6
|
Multi-agent在油料调拨指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丁国勤
孟卫东
林朝南
|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7
|
C_2H_4/CO_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吸附的实验与模型 |
刘伟
孙林兵
刘晓勤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8
|
基于Multi-Agent和本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
郭广丰
马占飞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
2016 |
1
|
|
19
|
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和Ⅲ的竞争吸附数学模型研究 |
徐婕
朱家文
陈葵
孙华丽
杨生武
|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20
|
基于multi-agent系统的可重构制造单元多视图建模方法 |
吴坚
孙树栋
|
《航空制造技术》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