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egies for multi-step-ahead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forecasting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被引量:5
1
作者 JI Yan-jie GAO Liang-peng +1 位作者 CHEN Xiao-shi GUO Wei-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503-1512,共10页
A new methodology for multi-step-ahead forecasting was proposed herein which combined the wavelet transform(W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and forecast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vail... A new methodology for multi-step-ahead forecasting was proposed herein which combined the wavelet transform(W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and forecast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APS). First, several APS time series were decomposed and reconstituted by the wavelet transform. Then, us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 following five strategies for multi-step-ahead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were used to forecast the reconstructed time series: recursive strategy, direct strategy, 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 strategy, DIRMO strategy(a combination of the direct and MIMO strategies), and newly proposed recursive multi-input multi-output(RECMO) strategy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recursive and MIMO strategies. Finally, integrating the predicted results with the reconstructed time series produced the final forecasted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Three findings appear to be consistently support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irst, applying the wavelet transform to multi-step ahead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forecast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orecasting accuracy. Second, the forecasting resulted from the DIRMO and RECMO strategies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of the other strategies. Finally, the RECMO strategy requires less model training time than the DIRMO strategy and consumes the least amount of training time among five forecast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multi-STEP AHEAD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wavelet transform forecasting STRATEGIES recursive multi-input multi-OUTPUT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谱自适应小波和盲源分离耦合的生理信号降噪方法
2
作者 王振宇 向泽锐 +2 位作者 支锦亦 丁铁成 邹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0-921,共12页
为提高生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将盲源分离和小波阈值方法进行耦合研究,提出了多谱自适应小波信号增强方法并与改进的盲源分离方法相结合进行降噪处理。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小波变换中软阈值、硬阈值、自适应阈值3种方法计算信... 为提高生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将盲源分离和小波阈值方法进行耦合研究,提出了多谱自适应小波信号增强方法并与改进的盲源分离方法相结合进行降噪处理。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小波变换中软阈值、硬阈值、自适应阈值3种方法计算信噪比(SNR)和均方根误差(RMSE)。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软阈值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增强后的信号软阈值相比硬阈值,SNR提升约44.2%,RMSE下降约28.8%,处理时间减少约1.4%。软阈值相比自适应阈值,SNR提升约706%,RMSE下降约16.7%,处理时间减少约3.0%。为对比软阈值下各参数差异,使用软阈值对原始信号、加噪信号和增强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及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增强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SNR、较低的RMSE和较短的处理时间,软阈值下增强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相比,SNR提升约0.12%,RMSE下降约2.5%,处理时间减少约3.9%,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提高了信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谱自适应小波 盲源分离 小波变换 降噪方法 生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TR模型的轻量化茶叶病虫害检测方法
3
作者 宋军 张佑丞 +1 位作者 徐锋 焦万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7,54,共10页
针对复杂背景和多目标遮挡导致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化茶叶病虫害检测方法。该方法在现有DETR模型基础上引入小波变换-卷积模块,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对多尺度特征的捕获能力;结合多尺度多头注... 针对复杂背景和多目标遮挡导致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化茶叶病虫害检测方法。该方法在现有DETR模型基础上引入小波变换-卷积模块,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对多尺度特征的捕获能力;结合多尺度多头注意力机制,实现了跨尺度的全局特征融合,有效克服了传统注意力机制在小目标检测中的局限性;通过设计上下文引导空间特征重建特征金字塔网络,进一步提升复杂场景下目标检测的鲁棒性和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7.7%,参数量和浮点运算量均降低35%以上;通过在树莓派平台部署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茶叶病虫害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病虫害检测 DETR模型 小波变换 多尺度自注意力 树莓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环境下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研究
4
作者 殷存举 张薇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1326,共6页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有方法未考虑异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权重和偏置的计算,从而导致信息出现缺失,降低融合结果的质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引入权重和偏置计算的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方...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有方法未考虑异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权重和偏置的计算,从而导致信息出现缺失,降低融合结果的质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引入权重和偏置计算的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方法对异步多传感器数据展开重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其次利用逐步回归特征选择方法选取出最有信息量的特征,以减少冗余信息降低维度;最后,通过计算选择特征在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权重与偏置,并结合深度自动编码器网络(DAEN网络),完成对异步多传感器数据的深度融合。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均方误差可维持在1.0 dB以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在3.5%以下,拟合度为0.96,融合耗时在8.5s以下,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经验小波变换方法 逐步回归特征选择 DAE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辨率趋势周期解耦交互的交通流预测
5
作者 侯越 王甜甜 +1 位作者 张鑫 尹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2-1372,共11页
针对现实路网交通流时序特性转移、趋势周期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多分辨率趋势周期解耦交互的交通流预测模型.时域解耦模块将时序数据解耦为多分辨率趋势、波动分量,使趋势特性不随波动特性变化而变化,解决交通流时间特性转移问题... 针对现实路网交通流时序特性转移、趋势周期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多分辨率趋势周期解耦交互的交通流预测模型.时域解耦模块将时序数据解耦为多分辨率趋势、波动分量,使趋势特性不随波动特性变化而变化,解决交通流时间特性转移问题.多分辨率趋势周期交互模块利用趋势奇偶下采样的方式融合显著性周期特征,完成与奇偶原序列间的交互.时频波动特征提取模块结合多分辨率因果卷积实现波动分量瞬时变化的有效捕捉,频域重构模块以逆离散小波变换的方式实现频时域转换下的交通流预测任务.在交通数据集PeMSD4和PeMSD8中开展的模型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下采样卷积交互模型,所提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及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降低了26.21%、30.49%,25.97%、32.51%,8.00%、25.49%,所提模型的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多分辨率 趋势特性 周期特性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预测
6
作者 张传伟 张刚强 +1 位作者 路正雄 李林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了实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精准预测,提出1种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压力多步长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将预处理后的压力时序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频率分量;各频率分量输入卷积神... 为了实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精准预测,提出1种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压力多步长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将预处理后的压力时序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频率分量;各频率分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提取频率特征;提取的频率特征输入Informer编码器,经位置编码和多头概率稀疏自注意力机制捕捉时序变化特征,并结合自注意力蒸馏减少特征冗余;将Informer解码器改为全连接层,直接输出各分量多步长预测结果;重构叠加各分量多步长预测结果得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测步长分别为6,12,24时,DWT-CNN-Informer模型相比LSTM、Informer、CNN-Informer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MAPE)指标上均表现出更高预测精度。研究结果为液压支架压力精准预测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压力 多步长预测 离散小波变换 CNN模型 In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A-BiLSTM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正 陈堂贤 +2 位作者 张赟宁 刘双洋 孙培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4,共8页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差、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ISSA)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BiLSTM)结合的...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差、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ISSA)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BiLSTM)结合的诊断模型。基于小波变换技术提取输电线路故障的特征作为模型输入量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Sine混沌映射、学习粒子群算法策略、引入高斯扰动项对原始麻雀搜索算法进行改进,利用ISSA对BiLSTM目标超参数进行寻优,使故障诊断精度达到最优。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验证表明,其故障识别准确率高、耐过渡电阻能力强,满足可靠性与速动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小波变换 麻雀搜索算法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中河流边缘检测的Wavelet snake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文波 孙琳 +1 位作者 羿旭明 费浦生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5-1079,共5页
图像的边缘检测对图像的分割、图像信息的提取等都非常重要。由于闪烁光斑的原因,SAR图像的边缘检测比一般的光学图像更难。利用àtrous小波变换、图像块生长和wavelet snake算法相结合,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SAR图像中河岸边缘的新算... 图像的边缘检测对图像的分割、图像信息的提取等都非常重要。由于闪烁光斑的原因,SAR图像的边缘检测比一般的光学图像更难。利用àtrous小波变换、图像块生长和wavelet snake算法相结合,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SAR图像中河岸边缘的新算法,并成功用于提取淮河SAR图像中的一段水岸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小波分解 边缘检测 wavelet SNAKE 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物体寄生反射抑制的前表面形貌相位偏折测量方法
9
作者 王舒玥 倪育博 +6 位作者 高楠 孟召宗 杨泽青 张国锋 尹伟 赵洪伟 张宗华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3,共12页
传统相位偏折测量术测量透明物体前表面三维形貌时,物体前后表面发生反射的条纹叠加在一起,出现寄生反射现象,导致无法准确恢复前表面的三维形貌。因此提出透明物体寄生反射抑制的前表面相位偏折测量方法。使用连续小波变换获取物体前... 传统相位偏折测量术测量透明物体前表面三维形貌时,物体前后表面发生反射的条纹叠加在一起,出现寄生反射现象,导致无法准确恢复前表面的三维形貌。因此提出透明物体寄生反射抑制的前表面相位偏折测量方法。使用连续小波变换获取物体前表面初始相位,并结合多频相移方法构建优化模型实现相位提取,对其梯度积分实现透明物体三维重建。利用上述理论对透明玻璃与平凸透镜表面的重建效果展开评估,与多频相移方法进行比较,实测3 mm玻璃平板重建误差从21.81μm减小为15.72μm,4 mm玻璃平板精度误差从19.98μm减小至13.46μm,平凸透镜曲率半径误差从39.44μm减小为16.59μm,实现高精度形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寄生反射 连续小波变换 多频相移 相位偏折测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连续小波和TransXNet三相异步电机故障诊断
10
作者 谢锋云 王阳 +3 位作者 肖乾 樊秋阳 孙恩广 宋成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3-1898,共16页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应用于推动智能故障诊断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然而,现有方法大多无法捕捉机械设备的时间信息和全局特征,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故障信息。同时,由于运行环境复杂恶劣,单源故障诊断方法难以稳定、广泛地...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应用于推动智能故障诊断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然而,现有方法大多无法捕捉机械设备的时间信息和全局特征,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故障信息。同时,由于运行环境复杂恶劣,单源故障诊断方法难以稳定、广泛地提取故障特征。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MSIF)的连续小波和TransXNet三相异步电机故障诊断新方法,通过提取和整合丰富的特征来提高诊断性能稳定性。首先,搭建三相异步电机故障实验平台,使用加速度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采集电机多种工况下的振动信号与电流信号,获得多源信号;其次,提出一种新的轻量级混合网络模块:双动态令牌混合器(dual dynamic token mixer,D-Mixer),其可以动态地利用全局和局部信息,同时注入大的感受野和强大的归纳偏差,而不牺牲输入依赖性,提高了特征提取能力。提出多尺度前馈网络(multi-scale feed-forward network,MS-FFN),在前馈网络中进行多尺度特征聚合。通过交替使用D-Mixer和MS-FFN,构建一种新型的混合CNN-Transformer网络:TransXNet;然后,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将多源信号进行时频变换,提出数据级融合策略获得多源信息图,将多源信息图输入到TransXNet中进行特征分割以及聚合以完成特征提取,以训练并验证所提出的TransXNet有效性;最后,使用多源测试样本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表明,基于TransXNet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识别准确率达到100%。通过对比调整兰德指数、归一化互信息、F1分数和准确率4个评价指标以及抗噪性分析,得出所提方法优于目前故障诊断领域最先进的方法(state of the art,SOTA),在故障诊断领域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多源信息融合 连续小波变换 TransXNet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模型
11
作者 许家瑞 陈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8-1468,共11页
在传统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故障样本稀缺会导致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模型)。首先,使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采集到的齿轮箱振... 在传统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故障样本稀缺会导致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模型)。首先,使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采集到的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了阈值化去噪处理,消除了背景噪声;然后,使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对去噪后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和时频变换,将一维去噪信号转变为二维时频图,用于构建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样本;接着,对预训练ResNet50模型进行了微调,实现了迁移学习(TL)目的,并对迁移学习模型进行了轻量化改进,同时在模型内部嵌入了多头注意力机制,用于改善模型对不同特征权重的分配;最后,使用2组齿轮副数据和2组轴承数据,对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在无负荷工况下的单齿轮副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高达99.45%,模型训练时间为644 s;在齿轮副和轴承多重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为99.59%,模型训练时间为643 s;在有负荷工况的轴承和齿轮副多重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为98.12%,模型训练时间为646 s。这表明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具备较高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精度和较短的模型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小波阈值去噪 同步压缩小波变换 ResNet50模型 轻量化改进 多头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平行注意力的多源遥感图像分类
12
作者 王嘉毅 高峰 +1 位作者 张天戈 甘言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15-2422,共8页
充分挖掘多源遥感图像数据特征的依赖关系,实现不同模态图像数据间的优势互补,已成为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现有的高光谱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联合分类任务存在图像特征提取和特征表达不充分的问题,高频信息容易损失,不利于... 充分挖掘多源遥感图像数据特征的依赖关系,实现不同模态图像数据间的优势互补,已成为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现有的高光谱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联合分类任务存在图像特征提取和特征表达不充分的问题,高频信息容易损失,不利于后续的分类任务,以及多源图像特征交互有限,多模态特征关联不紧密的关键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围绕图像特征的鲁棒表达和多源特征的高效关联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平行注意力机制的多源遥感图像分类网络(WPANet)。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器可以充分利用频域分析技术,在可逆下采样的过程中充分捕捉粗/细粒度级别特征;基于平行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器充分综合多模态遥感数据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完成强相关性特征的融合和生成,以提升分类准确度。在Augsburg和Berlin这2个真实多源遥感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分类方法具有显著优势,总体准确率分别达到90.40%和76.23%,相比于深度特征交互网络(DFINet)等主流方法,在2个数据集上的总体准确率分别至少提升2.66%和1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 小波变换 多源特征融合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流形投影的故障检测方法
13
作者 郭金玉 赵素华 李元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6,188,共13页
针对工业过程数据具有高维度、多尺度和非平稳性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流形投影(multiscale multi-manifold projections,MSMMP)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多流形投影(multi-manifold projections,MMP)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多... 针对工业过程数据具有高维度、多尺度和非平稳性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流形投影(multiscale multi-manifold projections,MSMMP)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多流形投影(multi-manifold projections,MMP)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多尺度分析。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过程数据分解为不同的深度;其次,在每个深度上分别建立MMP模型,并使用均方误差对模型进行评判,选择最佳分解深度;最后,建立具有最佳分解深度的MSMMP模型,通过对比统计量和控制限进行故障检测。将该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和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MSMMP解决了传统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时的困境,可保持数据的结构信息完整,有效地捕获数据的多尺度特征,提高了降维后数据的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流形投影 小波变换 多尺度分析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改进型DeepLabv3+语义分割
14
作者 闫河 雷秋霞 王旭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针对DeepLabv3+语义分割网络计算复杂度高、对图像细节提取能力弱、分割的图像边界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改进型DeepLabv3+语义分割网络。以轻量级网络MobileNetV2为骨干,在保持较高表征能力的同时显著减少模型参数,在... 针对DeepLabv3+语义分割网络计算复杂度高、对图像细节提取能力弱、分割的图像边界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改进型DeepLabv3+语义分割网络。以轻量级网络MobileNetV2为骨干,在保持较高表征能力的同时显著减少模型参数,在骨干网络的低层特征后面加入轻量级、无参数注意力机制(Simple,Parameter-Free Attention Module,SimAM),对输入的特征进行加权,以增强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将ASPP模块的全局平均池化替换成Haar小波变换下采样(Haar Wavelet Downsampling,HWD),以避免丢失空间信息,同时在ASPP模块之后加入外部注意力机制(External Attention,EANet),以更好地利用上下文信息,实现多尺度融合,从而提升语义理解能力和语义分割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VOC2012数据集上相较于原有的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平均交并比(mIoU)提高了2.82%。本文提出的改进模型显著提高了模型语义分割的精度,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DeepLabv3+ Haar小波变换下采样 外部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in sonar image denoising 被引量:3
15
作者 Shang Zhengguo Zhao Chunhui Wan J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6期1082-1089,共8页
Sonar images have complex background, low contrast, and deteriorative edg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difficult for researchers to dispose the sonar objects. The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represents the signals i... Sonar images have complex background, low contrast, and deteriorative edg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difficult for researchers to dispose the sonar objects. The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represents the signals in different scales efficientl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image processing. Wavelets are successful in disposing point discontinuities in one dimension, but not in two dimensions. The finite Ridgelet transform (FRIT) deals efficiently with the singularity in high dimension. It presents three improved denoising approaches, which are based on FRIT and used in the sonar image disposal technique. By experiment and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these approaches not only suppress the artifacts, but also obtain good effect in edge keeping and SNR of the sonar image denoi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wavelet transform ridgelet transform cycle sample adaptive denoisingenergy delam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特征学习的恶意代码变种分类 被引量:2
16
作者 靳黎忠 薛慧琴 +2 位作者 段明博 赵旭俊 高改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4-1940,共7页
针对恶意代码变种分类方法没有充分对原始输入进行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更加高效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办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多频信息进行学习。对恶意代码转化而成的图像进行研究,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多频和多层次的分析,抓住低频和高频特征... 针对恶意代码变种分类方法没有充分对原始输入进行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更加高效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办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多频信息进行学习。对恶意代码转化而成的图像进行研究,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多频和多层次的分析,抓住低频和高频特征;针对多频信息输入,设计一种多频特征学习模块,充分挖掘其中有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Malimg数据集上,相比其它两种恶意代码分类办法,分别取得了1.5%和0.8%的效果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代码分类 多频特征 深度学习 小波变换 灰度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恶意代码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下船舶机电系统多发故障信号监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烈熊 戴立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为了提高船舶维护效率,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下船舶机电系统多发故障信号监测方法。根据故障状态下的信号频率,使用小波变换法提取故障信号特征参数作为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输入,实现多发故障诊断,并通过DS证据理论完成多传感器数据... 为了提高船舶维护效率,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下船舶机电系统多发故障信号监测方法。根据故障状态下的信号频率,使用小波变换法提取故障信号特征参数作为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输入,实现多发故障诊断,并通过DS证据理论完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得出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判断出船舶机电系统故障类型,即使一种传感器出现故障也不影响诊断效果,诊断船舶机电系统多发故障平均准确率高达97.02%,能够实现较为精准的船舶机电系统多发故障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船舶机电系统 故障监测 小波变换 蚁群算法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据库查询的多标签电能质量混合扰动识别与分类新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燕 李雨婕 +3 位作者 卞安吉 骆玉深 江浙 曹浩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886-5898,I0004,共14页
该文针对电能质量混合扰动的复杂性及当前分类识别的准确率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数据库查询的多标签电能质量混合扰动分类与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识别混合扰动,可为电能质量治理、扰动事件责任追究等提供有力决策辅助。首... 该文针对电能质量混合扰动的复杂性及当前分类识别的准确率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数据库查询的多标签电能质量混合扰动分类与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识别混合扰动,可为电能质量治理、扰动事件责任追究等提供有力决策辅助。首先,该方法基于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tunable Q-factor wavelet transform,TQWT)和时变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的特征提取方法有效提取扰动信号基频时域特征量,较好地克服了当前基频幅值特征提取准确率不够高的难点问题;其次,提出频域特征曲线分割新方法,高效地提取扰动信号的高频特征曲线;然后,建立基频幅值特征数据库和高频特征曲线数据库;最后,利用快速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timewarping,DTW)结合多标签的分类思想进行混合电能质量扰动的多标签分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如下优势:几乎不受限值范围内基频偏移的影响,抗噪性较强,对单一扰动及包含双重、三重、四重扰动在内的27种扰动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电网实测扰动数据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扰动识别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扰动多标签分类 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 时变均方根 特征曲线分割 快速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曝光融合和图像去模糊的深度网络
19
作者 张梅 赵康威 朱金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19-4228,共10页
多曝光图像融合可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对于在像自动驾驶等快速运动场景中获得的模糊的长曝光图像,利用通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其直接与低曝光图像融合得到的图像质量并不高。目前暂缺乏对带有运动模糊的长曝光和短... 多曝光图像融合可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对于在像自动驾驶等快速运动场景中获得的模糊的长曝光图像,利用通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其直接与低曝光图像融合得到的图像质量并不高。目前暂缺乏对带有运动模糊的长曝光和短曝光图像的端到端融合方法。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多曝光融合和图像去模糊的深度网络(DF-Net)端到端地解决带有运动模糊的长短曝光图像融合问题。该方法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变换的残差模块用于构建编码器和解码器,其中设计单个编码器对短曝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构建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多级结构对带有模糊的长曝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设计残差均值激励融合模块进行长短曝光特征的融合,最后通过解码器重建图像。由于缺少基准数据集,创建了基于数据集SICE的带有运动模糊的多曝光融合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与测试。最后,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将所设计的模型和方法和其他先进的图像去模糊和多曝光融合的分步优化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文的模型和方法对带有运动模糊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的优越性。并在移动车辆上采集到的多曝光数据组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曝光图像融合 图像去模糊 小波变换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眼视觉和改进多尺度Retinex的矿岩裂隙图像增强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杰 汪洪法 周明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257,共6页
准确有效地检测出矿岩裂隙对于实现矿岩体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深度网络对低光照条件下采集的低分辨率图像存在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人眼视觉和改进多尺度Retinex的矿岩裂隙图像增强算法。首先,结合人眼视觉特... 准确有效地检测出矿岩裂隙对于实现矿岩体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深度网络对低光照条件下采集的低分辨率图像存在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人眼视觉和改进多尺度Retinex的矿岩裂隙图像增强算法。首先,结合人眼视觉特征和小波变换算法对采集的矿岩裂隙低分辨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从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方面估计噪声,并排除其对图像的干扰;最后,利用CBAM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强化去噪后的图像在通道和空间维度的表达能力,实现矿岩裂隙图像低分辨图像增强。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Retinex算法相比,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模型能够更好地提取图像细节信息,并且在保持自然观感的同时,增强了图像对比度,使得裂隙更加清晰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岩裂隙 图像增强 多尺度RETINEX算法 图像去噪 小波变换 CBAM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