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VMD-LSTM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故障诊断
1
作者 刘述喜 王乾蕴 +2 位作者 刘科 曲雨霏 罗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为提高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子模块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变分模态分解的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IVMD-LSTM)的MMC子模块开关管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子模块电容电压作为故障特征量,首先通过阿... 为提高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子模块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变分模态分解的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IVMD-LSTM)的MMC子模块开关管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子模块电容电压作为故障特征量,首先通过阿基米德优化算法(AOA)对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不同样本特征的最优模态分量数量和惩罚因子,对故障样本数据进行模态分解,取特征最显著的3个模态分量组成数据集,然后使用LSTM对故障数据进行分类诊断,得到MMC子模块开关管故障最终诊断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分类诊断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方法,提高了MMC开关管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可实现精确、快速、可靠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 阿基米德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在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付勇 汪立今 +3 位作者 柴凤梅 邓刚 陈勇 陈俊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380,共8页
新疆东天山的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一直受到众多构造学家、岩石学家和矿床学家的关注,但是数学地质在此地的研究尚属空白。文中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 新疆东天山的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一直受到众多构造学家、岩石学家和矿床学家的关注,但是数学地质在此地的研究尚属空白。文中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SPSS数学统计软件系统的研究Cu-Ni变量与造岩元素变量的关系,建立Cu-Ni变量与其他变量的回归方程,验证与解释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的成因、岩浆来源等问题,对指导找矿勘探有重要作用,对应用数学地质方法有指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泉 CU-NI硫化物矿床 多元线性回归 逐步回归分析 S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2001~2020年河北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发苗 彭道黎 +2 位作者 王荫 赵娅冰 黄静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90,201,共13页
【目的】植被覆盖度(FVC)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定性研究FVC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对于区域的生态监测、评价、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GEE平台MODIS-NDVI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测河北省2001~2020年FVC,并... 【目的】植被覆盖度(FVC)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定性研究FVC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对于区域的生态监测、评价、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GEE平台MODIS-NDVI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测河北省2001~2020年FVC,并通过标准差椭圆、重心迁移模型、Sen+Mann-Kendall,改进的典范分析,探究河北省、地区、市三级尺度FVC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的影响。【结果】2001~2020年,河北省年均FVC为0.68,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23%/a;冀北年均FVC为0.78,下降率为-0.083%/a;冀中年均FVC为0.61,增长率为0.45/a;冀南年均FVC为0.67,增长率为0.26%/a。秦皇岛、唐山、廊坊和石家庄FVC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0.12%/a~0.86%/a,其他各市均呈增加趋势,增长率0.03%/a~1.22%/a。河北省年均FVC重心由东北—西南迁移,迁移速率为2023.54 m/a,不同分区迁移量和方向有所不同。年均FVC整体呈增加趋势,面积占比为56.8%,减少面积占比29.6%。气候和人为活动因子对河北省FVC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62.6%和37.4%,气候变化是主要驱动力。【结论】近20 a,河北省年均FVC整体呈上升趋势,重心由东北—西南方向迁移,不同尺度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气候因子是影响河北省FVC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不同区域尺度驱动因子的影响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多尺度 时空变化 重心迁移模型 驱动力分析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形段拉矫力数据突变特征提取方法
4
作者 代超 容芷君 +3 位作者 但斌斌 都胜朝 刘洋 肖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63,共10页
多维时序拉矫力的幅值突变表征着扇形段机组的故障,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对突变特征提取方法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相似性,提出小波相关滤波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多维时序突变特征提取方... 多维时序拉矫力的幅值突变表征着扇形段机组的故障,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对突变特征提取方法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相似性,提出小波相关滤波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多维时序突变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将每一维时域含噪拉矫力分别变换到小波域,利用拉矫力的自相似性进行降噪;然后,将去噪后的拉矫力映射到正交空间中,利用多维拉矫力之间的互相似性,通过线性变换将多维拉矫力映射到一维,再根据一维特征曲线的统计特征确定阈值,提取突变特征;最后,应用基于时间的滑动窗口动态更新数据,实现状态的连续在线识别;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小波相关滤波-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多维时序数据的突变特征提取的准确率和效率分别达到90.39%和9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段 多维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突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VMD-KPCA特征提取与SSA-SVM方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天瑞 李金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73,共11页
为降低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维度,更好地选取算法参数,提高故障诊断率,提出了自适应VMD-KPCA特征提取与SSA-SVM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飞鼠搜索算法(SSA)对VMD中分解层数k和惩罚因子α的最优组合进行寻优,形成自适应的VMD... 为降低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维度,更好地选取算法参数,提高故障诊断率,提出了自适应VMD-KPCA特征提取与SSA-SVM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飞鼠搜索算法(SSA)对VMD中分解层数k和惩罚因子α的最优组合进行寻优,形成自适应的VMD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其次,利用SSA对SVM中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进行寻优,构建了SSA-SVM故障诊断模型;最后,对利用自适应VMD分解出的时域、频域、能量熵等IMF分量的故障特征进行计算,并经KPCA降维后输入SSA-SVM模型中,与多种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SA-SVM从适应度、准确率、运行时间上,都具有优越性;同时将用KPCA降维与未降维的SSA-SVM进行对比,证明用KPCA降维的SSA-SVM虽牺牲了少量准确率,却换取了运行时间上的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飞鼠搜索算法 核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故障诊断 多域故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MC-MTDC系统新型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6
作者 刘盼盼 荆龙 +1 位作者 吴学智 李金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U-I下垂控制的新型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平移下垂曲线和改变下垂曲线斜率相结合,消除静态偏差,避免了直流网络在功率发生较大程度变化时出现过电压。然后,对所提出的新型...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U-I下垂控制的新型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平移下垂曲线和改变下垂曲线斜率相结合,消除静态偏差,避免了直流网络在功率发生较大程度变化时出现过电压。然后,对所提出的新型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采用计算输电系统根轨迹的方法得到了控制器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后,在RT-lab实时仿真器中搭建了一个并联型四端直流输电系统,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时域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U-I控制 下垂曲线平移 斜率变化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VMD‑MVO‑SVM的短期光伏输出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邹港 赵斌 +2 位作者 罗强 梁告 王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71,共9页
为了提高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变分模态分解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多元宇宙算法(multi verse optimizer,MVO)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 为了提高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变分模态分解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多元宇宙算法(multi verse optimizer,MVO)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优化的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组合模型。先利用PCA具有的数据分析能力和VMD具有的数据分解性能,对多维训练数据进行降维和分解;再将提取后的数据输入由MVO算法优化的SVM预测模型,得到不同本征模态的光伏输出功率预测分量;最后,将各预测分量的结果进行叠加。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晴天、多云和阴雨天时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7453%、0.5105%和1.0156%。以多云天气为例,该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比MVO‐SVM、VMD‐MVO‐SVM、PCA‐MVO‐SVM模型的分别降低了3.8207%、2.9173%和1.8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短期功率预测 主成分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多元宇宙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岭回归改进规范变量分析的微震事件实时判识
8
作者 程健 石林松 +2 位作者 骆意 周天白 杨凌凯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微震事件判识是煤矿微震监测的基础。现有的微震监测技术大多基于单物理量变化规律而开发,在处理含有大量噪声和干扰信号的煤矿微震数据时易产生误判情况。针对该问题,基于岭回归算法改进规范变量分析(CVA)的损失函数,实现稀疏化建模,... 微震事件判识是煤矿微震监测的基础。现有的微震监测技术大多基于单物理量变化规律而开发,在处理含有大量噪声和干扰信号的煤矿微震数据时易产生误判情况。针对该问题,基于岭回归算法改进规范变量分析(CVA)的损失函数,实现稀疏化建模,以提升模型泛化能力。采用岭回归改进CVA对多通道煤矿微震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分析,进而实时判识复杂微震监测数据状态。采用模拟数据和实际煤矿微震监测数据对岭回归改进CVA进行实验验证。在基于模拟数据的实验中,随着噪声方差由5×10^(−6)增大至5×10^(−2),岭回归改进CVA的判识准确率较CVA提升了0.6%~5.4%,误报率和漏报率之和较CVA下降4.8%~17.3%。在基于实际微震监测数据的实验中,岭回归改进CVA对20个通道的微震监测数据融合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出微震信号处于波动状态,验证了该方法具备微震事件实时判识能力,平均判识准确率为97.14%,较CVA高2.39%,误报率与漏报率之和为31.06%,较CVA降低0.07%,错误率为2.86%,较CVA降低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微震事件判识 多通道融合分析 规范变量分析 稀疏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梨形环棱螺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9
作者 李哲 周康奇 +10 位作者 李育森 张彩群 彭金霞 杜雪松 覃俊奇 陈忠 黄姻 林勇 何苹萍 韦嫔媛 潘贤辉 《水产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51,共7页
为了解广西地区梨形环棱螺群体的种质资源特征,对梨形环棱螺选育提供参考数据,测量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江上游、西江中游和南流江18个地理群体的603只梨形环棱螺壳高、壳宽、壳口高、壳口宽、体螺层高、螺旋部高、第二螺层宽和第二螺层... 为了解广西地区梨形环棱螺群体的种质资源特征,对梨形环棱螺选育提供参考数据,测量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江上游、西江中游和南流江18个地理群体的603只梨形环棱螺壳高、壳宽、壳口高、壳口宽、体螺层高、螺旋部高、第二螺层宽和第二螺层高等形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8.845%,其中主成分1中主要包括壳口宽/壳高,累计贡献率51.033%;主成分2主要包括第二螺层高/壳高,累计贡献率17.812%。基于主成分散点图未能准确分离18个地理群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流江群体(合浦)与其余17个地理群体差异显著,18个地理群体可划分为西江中游群体、西江上游群体和南流江群体。在聚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新划分的3个群体构建判别函数。依据判别函数,群体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7.70%。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地区梨形环棱螺种群可分为3个群体,广西不同地理种群梨形环棱螺的形态性状存在一定差异;构建的判别函数可用于梨形环棱螺种质资源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 形态性状 多元分析 群体差异 广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地区地级市植被覆盖变化多尺度分析
10
作者 张庆斌 段青达 刘文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88-93,共6页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一种植被指数,其数据集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是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湘中地区XT市为研究区域,以250 m空间分辨率的NDVI数据集作为数据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一种植被指数,其数据集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是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湘中地区XT市为研究区域,以250 m空间分辨率的NDVI数据集作为数据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相关系数方法,从省、市、县3个尺度对比分析不同尺度的植被覆盖变化,为不同尺度上的宏观生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呈明显增加趋势;市、县区植被覆盖增长速率低于全省年均增长率,且XT市、XX市和SS市植被覆盖呈明显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度 多尺度分析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五种群三疣梭子蟹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董志国 李晓英 +4 位作者 阎斌伦 高焕 吴旭干 成永旭 孙效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1-426,共6页
运用三种多元分析方法,即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通过测量三疣梭子蟹23个形态学性状参数,对中国海大连海区、东营海区、连云港海区、舟山海区和湛江海区5个种群三疣梭子蟹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 运用三种多元分析方法,即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通过测量三疣梭子蟹23个形态学性状参数,对中国海大连海区、东营海区、连云港海区、舟山海区和湛江海区5个种群三疣梭子蟹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种群和东营种群形态最为相似(形态距离0.07),大连种群与东营种群、大连种群(dl)与舟山种群(zs)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形态距离分别为0.08和0.09,而湛江种群的趋异程度最大,与其余4种群的形态距离达0.15以上。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7.39%,主成分2为15.23%,主成分3为10.27%,累积贡献率为52.89%。在第1主成分中,比例性状ICM/CL、BCW/CL、PWC/CL和SW/CL的影响比较大。判别分析结果表明,5个海区种群之间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建立5个地理种群的判别函数,结果判别准确率P1为63.64%~94.44%,P2为67.74%~92.86%,综合判别率为82.24%,因此,该判别方程具有较高的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 三疣梭子蟹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文蛤与文蛤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爱华 吴杨平 +2 位作者 姚国兴 张志伟 吴建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对丽文蛤和文蛤的可量性状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形态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在10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7—8个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对丽文蛤和文蛤的可量性状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形态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在10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7—8个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文蛤不同地理群体为一组,丽文蛤为另一组。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26.70%、17.04%、13.82%和10.40%,累计贡献率为67.95%。第一主成分主要受檐面长/壳长、小月面长/壳长的影响。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P〈0.05)。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9.51%一98.75%,P2为76.67%~95.18%,综合判别率为8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文蛤 文蛤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湖入湖河流水系污染时空分异特征及解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倩 吴亚东 +2 位作者 丁庆玲 张琼华 王晓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99-2707,共9页
选取典型西太湖入湖河流水系(南溪水系和洮滆水系)2011~2014年12个断面的9个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河湖水系的污染分异特征,结合温度、水量及缓冲带土地利用现状解析污染物变化规律及特征... 选取典型西太湖入湖河流水系(南溪水系和洮滆水系)2011~2014年12个断面的9个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河湖水系的污染分异特征,结合温度、水量及缓冲带土地利用现状解析污染物变化规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太湖上游南溪水系和洮滆水系TN污染严重,全部超出地表水Ⅴ类标准限值.洮滆水系TN和NH_3^-N平均浓度高于南溪水系,其他指标差异不大.时间水平上,DO、BOD5、TN和NH_3^-N等可被生物利用的污染物浓度夏秋季节显著高于春冬季节,丰水期村镇及水产养殖区部分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空间水平上,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南部山区水体污染物(除TN外)浓度最低,显著优于其他断面,城区水质略好于入湖区,大面积水产养殖集中区水体污染物(除TN和TP外)浓度最高.此外,城区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及绿地消纳径流能有效控制及削减TN污染,而村镇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废水、农田径流加剧了TN污染,水产养殖退水加剧了BOD_5和NH_3^-N污染.村镇、水产养殖及农业面源对水体C、N等污染物影响较大,需要通过截留村镇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水产养殖退水及设置农田岸边防护带等途径有效控制和治理.研究结果对于掌握典型河湖水体污染及治理TN、NH_3^-N和BOD5等入太湖污染物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异 水质水量 温度 土地利用 多元统计分析 西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工程评标未知权重多属性决策 被引量:29
14
作者 何美丽 刘浪 +1 位作者 王宏伟 刘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057-4062,共6页
基于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统筹考虑各投标单位的情况,通过对工程项目评标管理进行分析,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工程评标未知权重多属性决策模型。该模型利用集对分析理论,结合指标值之间的差异性,全面又突出重点地构建工程评标模型。将集对分析... 基于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统筹考虑各投标单位的情况,通过对工程项目评标管理进行分析,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工程评标未知权重多属性决策模型。该模型利用集对分析理论,结合指标值之间的差异性,全面又突出重点地构建工程评标模型。将集对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利用关联度对差异度系数赋值,建立评标分级模型。为避免权重赋值的主观性,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提高权重的客观性与适应性。构造正、反同一度矩阵,使决策更加全面。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所得结果与其他所得结果的平均关联度达到83.3%,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评标 集对分析 变异系数法 灰色关联分析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邵玲玲 李毅 +1 位作者 李禄军 李小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30,共4页
采用Li-6 200光合分析仪,在自然条件下对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Lam)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条件下,柠条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约为8.092μmolCO2.m-2.s-1;柠条蒸腾速率(TRAN... 采用Li-6 200光合分析仪,在自然条件下对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Lam)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条件下,柠条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约为8.092μmolCO2.m-2.s-1;柠条蒸腾速率(TRAN)的日变化也为一单峰曲线,但柠条蒸腾速率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3:00-15:00时,约为9.392μmolH2O.m-2.s-2。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大气CO2浓度、胞间CO2浓度、水气压、水气压亏缺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别可达1.000、0.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日变化 相关分析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清河流域氮磷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与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琼 姜德娟 +1 位作者 于靖 张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5,共9页
选取山东小清河流域为研究区,在2012—2013年汛期和非汛期的水质监测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等多元统计方法识别流域不同形态氮磷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空间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辨析集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氮磷输... 选取山东小清河流域为研究区,在2012—2013年汛期和非汛期的水质监测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等多元统计方法识别流域不同形态氮磷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空间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辨析集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氮磷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氮污染严重,其中总氮超标率达100%。氨氮、磷酸盐浓度汛期显著高于非汛期,硝态氮浓度则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P<0.05)。以总磷、总溶解态磷为主要指标的主成分Z1对水质变化的贡献率接近50%,以总氮、氨氮和硝态氮为主要指标的主成分Z2对水质变化的贡献率接近20%。总氮、总磷、氨氮、磷酸盐和总溶解态磷浓度与集水区城市和工业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硝态氮浓度与耕地面积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草地、林地面积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空间上按氮磷分布特征不同子流域被划分为3类:第1类和第2类主要集中在干流及北部平原区,沿途接纳点源排放,氮磷浓度总体较高且空间差异较大;第3类流域主要位于南部山区,建设用地比例较小,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清河流域 氮磷 时空特征 土地利用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居民门诊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贝 毛宗福 +1 位作者 汪文新 杨玉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门诊医疗费用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11个县市(区)6597个样本住户的家庭成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与对数线性模型进...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门诊医疗费用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11个县市(区)6597个样本住户的家庭成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与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城乡患者人均门诊费用中位数城市为100元,农村为60元。门诊费用的影响因素,城市:月家庭人均收入、就诊医疗机构、自觉患病严重程度;农村:就诊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次数、就医科室、自觉患病严重程度、患病状况。结论湖北省城乡居民门诊费用和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城乡居民门诊费用高于全国水平。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加快慢性病防治工作是控制门诊费用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费用 影响因素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降水酸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金惠 汤鸿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降水酸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包括: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这四个时间和空间变量;地理位置横向坐标、降雨量和辐射强度这三个空间变量。该模型通过回... 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降水酸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包括: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这四个时间和空间变量;地理位置横向坐标、降雨量和辐射强度这三个空间变量。该模型通过回顾检验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并在假设未来中国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对降水酸度的分布进行了预测。该模型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ARC/INFO支持下运行的,其预测方法及结果具有空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中国 多元线性回归 大气污染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怡 刘发民 +1 位作者 宋耀选 李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559-7560,7563,共3页
[目的]揭示典型天气下柽柳叶片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方法]采用GSF-3000光合分析仪,对人工栽植自然条件下生长的5年生柽柳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观察,并研究了生态因子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在典型晴天条件下,柽柳光合速率(A)日变... [目的]揭示典型天气下柽柳叶片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方法]采用GSF-3000光合分析仪,对人工栽植自然条件下生长的5年生柽柳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观察,并研究了生态因子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在典型晴天条件下,柽柳光合速率(A)日变化呈单峰曲线,12:30左右达到最大值,约为6.043μmol/(m2.s);柽柳蒸腾速率(E)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30和15:30,分别为6.236和5.954 mmol/(m2.s)。应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柽柳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大气CO2浓度、胞间CO2浓度、水汽压、水汽压亏缺等9项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998。[结论]柽柳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日变化 相关分析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部分主要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万素梅 黄庆辉 +4 位作者 王龙昌 胡守林 魏益民 胡建宏 张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以12个来源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主要性状对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速度的决策系数最大,是影响蛋白质的主要因素。纤维素对蛋白质的负面作用最明显。生产上应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好各性状间的关系... 以12个来源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主要性状对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速度的决策系数最大,是影响蛋白质的主要因素。纤维素对蛋白质的负面作用最明显。生产上应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好各性状间的关系,实现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蛋白质 主要性状 多元统计分析 决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