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力试验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分析和实验——如何实现高加载精度 被引量:9
1
作者 黄献龙 李尚义 +1 位作者 黄泽焕 张德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0年第6期14-19,共6页
静力试验是研究结构件断裂和破坏行为的重要手段 ,多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是这种试验的关键设备。高加载精度是保证试验有效、可靠、准确的关键因素 ,文中分析了影响加载精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加载精度的措施 。
关键词 多点加载 加载精度 静力实验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引水道高水头电站不同负荷条件甩荷对蜗壳压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蔡付林 周骏 +1 位作者 周建旭 樊子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63,共8页
为研究采用集中供水布置型式的长引水道高水头电站蜗壳进口端内水压力极值工况及其内在影响机理,在相同上下游水位的前提下,以有压输水系统瞬变流分析的特征线法(MOC)为基础,融合跟踪机组运行轨迹的单纯形寻优法以及系统状态方程,对单... 为研究采用集中供水布置型式的长引水道高水头电站蜗壳进口端内水压力极值工况及其内在影响机理,在相同上下游水位的前提下,以有压输水系统瞬变流分析的特征线法(MOC)为基础,融合跟踪机组运行轨迹的单纯形寻优法以及系统状态方程,对单台和两台机组在不同负荷时的甩荷工况进行过渡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单机、两机以20%额定功率运行甩荷后易发生首相水锤,为蜗壳进口断面内水压力的极值工况。蜗壳进口端内水压力极值出现在导叶小开度运行时甩部分负荷的工况。蜗壳进口断面内水压力初始值和极值大小与机组负荷相关,机组初始出力越少,引水系统中水头损失越小,蜗壳进口端初始压力越高,甩荷后该断面内水压力值越高,且部分负荷运行甩荷后压力衰减速度越慢。机组运行方式对蜗壳进口端内水压力值及峰值出现时间有一定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水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引水道高水头电站 蜗壳压力 甩负荷 过渡过程 特征线法 控制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吨级多通道汽车装车技术研究
3
作者 孙丁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9,共4页
针对常规汽车装车站装车能力不足、装车煤种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通道汽车装车技术,介绍了该汽车装车系统的工艺流程,确定了主要工艺参数,并对协同配仓技术、精确称量技术以及数据接入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可实现煤炭的装车能力强... 针对常规汽车装车站装车能力不足、装车煤种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通道汽车装车技术,介绍了该汽车装车系统的工艺流程,确定了主要工艺参数,并对协同配仓技术、精确称量技术以及数据接入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可实现煤炭的装车能力强、称量精度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汽车装车 协同配仓 高精度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负荷控制系统的快速通信接口方案设计 被引量:24
4
作者 殷伟 颜云松 +3 位作者 潘琪 王亮 李雪明 司庆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3-149,共7页
分析了多直流馈入电网精准切负荷系统的实时性需求、控制终端业务断面流量和现有通信接入技术,提出了骨干层基于同步数字序列(SDH)传输网、终端层基于专用光纤的多级点对点通信架构,描述了精准切负荷控制系统的通信组网方式,着重介绍了... 分析了多直流馈入电网精准切负荷系统的实时性需求、控制终端业务断面流量和现有通信接入技术,提出了骨干层基于同步数字序列(SDH)传输网、终端层基于专用光纤的多级点对点通信架构,描述了精准切负荷控制系统的通信组网方式,着重介绍了稳定控制装置STM-1通信接口、多用户共享2M通道接入等关键技术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稳定控制装置与不同类型的负荷控制终端的通信接口设计方法,并完成了样机研制和系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控制 多直流馈入 精准负荷控制 可中断负荷 通信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