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同伴群动态交流分组的行人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民
韩智泉
+1 位作者
于海宁
樊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朋友、家人等社会群体结伴出行的同伴群在行人流中常占有较高比例.由于交流需求,同伴群趋于肩并肩行走以横向成排或接近浅V型的形态前进.在现有研究中,基于社会力的同伴群行人微观仿真模型对这一现象的描述最符合实际.本文观测发现,随...
朋友、家人等社会群体结伴出行的同伴群在行人流中常占有较高比例.由于交流需求,同伴群趋于肩并肩行走以横向成排或接近浅V型的形态前进.在现有研究中,基于社会力的同伴群行人微观仿真模型对这一现象的描述最符合实际.本文观测发现,随着人流密度的增加或同伴群成员数量增多,同伴群通常动态呈现前后分组、横向成排空间形态,这是每个同伴群成员为寻求一个合适的行走位置,对满足交流需求和降低前进阻力权衡决策后呈现的自组织现象.本文提出动态交流分组模型对同伴群成员个体决策机理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同伴群对行人流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较好重现了同伴群随密度和人数增加的动态分组现象;同伴群的存在会降低行人流速度,但其影响强度随人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同伴群动态交流分组模型的引入会提升仿真行人流的通行效率,使之更加接近真实行人流的运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仿真
社会
力
模型
同伴
群
自组织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同伴群行人仿真的通道设置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许伊婷
张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77-2484,共8页
轨道交通枢纽通道作为枢纽内各空间的连接器,承担着过渡以及缓冲作用。同伴群行人的存在,对行人流交通及其仿真产生了重要影响。补充行人交通相关研究对同伴群体行人交通出行影响的考虑,分析轨道交通枢纽通道内同伴行人特性,改进Moussai...
轨道交通枢纽通道作为枢纽内各空间的连接器,承担着过渡以及缓冲作用。同伴群行人的存在,对行人流交通及其仿真产生了重要影响。补充行人交通相关研究对同伴群体行人交通出行影响的考虑,分析轨道交通枢纽通道内同伴行人特性,改进Moussaid同伴社会力模型,建立微观仿真模型,通过Python语言对AnyLogic仿真平台二次开发。以北京某地铁站为例,充分考虑同伴群行人的影响,得到一定流量与同伴比例下最优的通道宽度范围为3.5~4 m,为合理规划及设施设置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通道
行人微观仿真
同伴
群行人
moussaid同伴社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同伴群动态交流分组的行人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民
韩智泉
于海宁
樊冬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8023)~~
文摘
朋友、家人等社会群体结伴出行的同伴群在行人流中常占有较高比例.由于交流需求,同伴群趋于肩并肩行走以横向成排或接近浅V型的形态前进.在现有研究中,基于社会力的同伴群行人微观仿真模型对这一现象的描述最符合实际.本文观测发现,随着人流密度的增加或同伴群成员数量增多,同伴群通常动态呈现前后分组、横向成排空间形态,这是每个同伴群成员为寻求一个合适的行走位置,对满足交流需求和降低前进阻力权衡决策后呈现的自组织现象.本文提出动态交流分组模型对同伴群成员个体决策机理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同伴群对行人流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较好重现了同伴群随密度和人数增加的动态分组现象;同伴群的存在会降低行人流速度,但其影响强度随人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同伴群动态交流分组模型的引入会提升仿真行人流的通行效率,使之更加接近真实行人流的运动特性.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仿真
社会
力
模型
同伴
群
自组织现象
Keywords
urban traffic
pedestrian simulation
social force model
social group
self-organization
分类号
U491.2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同伴群行人仿真的通道设置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许伊婷
张蕊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建筑大学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77-2484,共8页
基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K22016014)
文摘
轨道交通枢纽通道作为枢纽内各空间的连接器,承担着过渡以及缓冲作用。同伴群行人的存在,对行人流交通及其仿真产生了重要影响。补充行人交通相关研究对同伴群体行人交通出行影响的考虑,分析轨道交通枢纽通道内同伴行人特性,改进Moussaid同伴社会力模型,建立微观仿真模型,通过Python语言对AnyLogic仿真平台二次开发。以北京某地铁站为例,充分考虑同伴群行人的影响,得到一定流量与同伴比例下最优的通道宽度范围为3.5~4 m,为合理规划及设施设置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通道
行人微观仿真
同伴
群行人
moussaid同伴社会力模型
Keywords
subway track hub
corridor
pedestrian microscopic simulation
social groups
moussaid
social group force model
分类号
U291.69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同伴群动态交流分组的行人仿真模型研究
何民
韩智泉
于海宁
樊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同伴群行人仿真的通道设置研究
许伊婷
张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