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23年某省级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1
作者 王紫荆 王星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8期22-25,33,共5页
目的了解某院近十年住院死亡情况,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制订疾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主院区2014年1月—2023年12月2270例住院死亡病例资料,对性别、年龄、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23年本院住院死亡率为0.24... 目的了解某院近十年住院死亡情况,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制订疾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主院区2014年1月—2023年12月2270例住院死亡病例资料,对性别、年龄、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23年本院住院死亡率为0.24%(2270/951487),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21年后有所回升;男性死亡率为0.30%(1518/506843)高于女性为0.17%(752/44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前三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十年间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始终为前两位死因,而呼吸系统疾病占比自2021年后升高。结论2014—2023年本院住院死亡情况总体改善,应加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筛查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成大欣 张勤 +2 位作者 芦红茹 刘合芳 赵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总结死亡率、死因及变化规律。结果 (1)8 869例住院新生儿中死亡108例,死亡率1.22%,可避免死亡率0.86%;可避免死亡比71.29%。(2)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住院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2012-2016年,我院住院新生儿前5位死因依次是: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足月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窒息。早产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3)我院新生儿死亡率由2012年2.02%下降至2016年1.09%。败血症由2012-2015年间首位死因,下降至2016年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为2016年首位死因,窒息为第2位;先天畸形由前3位死因下降至5位以后。结论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控制感染性疾病是降低住院新生儿可避免死亡率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新生儿死亡率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勇 赵钰 +2 位作者 赵咏梅 黄丽佳 廖凡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26-29,共4页
目的:调查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方法:调取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监测数据资料,分别统计早期新生儿(0~7 d)、新生儿(0~28 d)、婴儿(0~1岁)、5岁以下儿童(0~5岁)的病死率... 目的:调查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方法:调取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监测数据资料,分别统计早期新生儿(0~7 d)、新生儿(0~28 d)、婴儿(0~1岁)、5岁以下儿童(0~5岁)的病死率,分析死因。结果:2010-2014年龙泉驿区活产婴儿总数28 634例,5岁以下儿童共死亡200例。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其中,总体病死率由2010年的9.32‰下降至2014年的5.63‰,婴儿病死率由2010年的5.27‰下降至2014年的1.98‰,新生儿病死率由2010年的7.50‰下降至2014年的3.65‰,早期新生儿病死率由2010年的3.65‰下降至2014年的1.67‰。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意外事故(跌落、窒息、溺水)、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败血症、出生时窒息、血液免疫疾病、产期呼吸道疾病、先天性畸形、其他(包括诊断不明)。与2010年相比,2014年出生时窒息、细菌性败血症、意外事故构成比均下降(P均〈0.05)。结论: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呈下降趋势,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先天遗传性疾病等是主要死因,应加强防治措施,以进一步降低婴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病死率 死因 新生儿 儿童 出生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死因监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叶碧莉 陈嘉慧 +2 位作者 刘凤仁 黄欢婷 郑洁纯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8期68-73,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全人群死亡特征,为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07及SPSS13.0统计软件对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龙岗区全人群粗死亡率为1.26‰,标化死亡率3.51‰,其中男粗死亡率为140.35/10万,女...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全人群死亡特征,为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07及SPSS13.0统计软件对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龙岗区全人群粗死亡率为1.26‰,标化死亡率3.51‰,其中男粗死亡率为140.35/10万,女粗死亡率为109.18/10万。前3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其粗死亡率分别为43.8/10万、32.46/10万、16.41/10万。结论慢性病及伤害是影响龙岗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是今后疾病预防控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死亡率 死因顺位 死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21年我国煤矿事故规律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培森 张晓乐 +1 位作者 董宇航 许大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0,146,共6页
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基于2008—2021年全国煤矿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分别从事故发生地区、事故等级、事故类型及发生时间4个维度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并对2022—2023年百万吨死亡率进... 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基于2008—2021年全国煤矿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分别从事故发生地区、事故等级、事故类型及发生时间4个维度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并对2022—2023年百万吨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呈现出北方多南方少、西南地区偏多的规律;不同等级事故中,一般事故发生起数最多,死亡人数最少;重特大事故发生起数少,但是死亡人数最多;从事故类型来看,顶板事故、瓦斯事故及运输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从事故发生时间来看,1—3月事故起数相对较少,7—10月事故起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煤矿事故 统计分析 发生规律 百万吨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郴州市2005—2013年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向阳 刘晓峰 +3 位作者 谭徽 高铭涛 张健 王诚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郴州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分布,了解郴州市居民死亡疾病构成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随机抽取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报告的2005—2013年的死因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郴州市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 目的探讨引起郴州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分布,了解郴州市居民死亡疾病构成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随机抽取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报告的2005—2013年的死因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郴州市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以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为主,而肿瘤主要以肺癌及消化道癌症为主。结论循环系统和肿瘤相关疾病是造成郴州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相关疾病的三级预防对减少区域性重大疾病负担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郴州 居民 死因分析 死亡信息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至2011年蚌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董素华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分析蚌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33‰,新生儿死亡率7.17‰,婴儿死亡率9.04‰,其中,新... 目的分析蚌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33‰,新生儿死亡率7.17‰,婴儿死亡率9.04‰,其中,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79.34%,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69.4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7.56%。2003年分别与2004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前3位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和急救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5岁以下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09年阜新市城市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8
作者 刘辉 赵丽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263-265,共3页
目的了解阜新市城市居民死亡谱的特点及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疾病预防策略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阜新市城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阜新市城市累计死亡19177人,年均粗死亡率为661.88/10... 目的了解阜新市城市居民死亡谱的特点及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疾病预防策略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阜新市城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阜新市城市累计死亡19177人,年均粗死亡率为661.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704.64/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男性为797.20/10万,女性为608.41/10万。年均死亡率,0~14岁为30.95/10万,15~34岁为43.04/10万,35~54岁为393.38/10万,55~64岁为889.00/10万,≥65岁为5385.28/10万。2005~2009年,男性和合计的前3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女性的前3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减寿率的前3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结论影响阜新市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减寿率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3年某医院住院患者死因分析
9
作者 黎媛媛 赵多明 王力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3年全部住院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进行分类,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该院住...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3年全部住院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进行分类,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该院住院病人死亡229人,其中男性病死率为3.74‰,女性为1.81‰,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P<0.05)。4年间,肿瘤逐渐超过了损伤和中毒成为了该院住院病人第二大死亡原因;住院病人病死率为2.80‰,平均发展速度88.93%,平均增长速度-11.07%,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调查病例中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危险暴露率高有关;死亡住院病人主要为66岁以上人群,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是今后医院发展和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逐渐超过损伤和中毒,成为更加主要的致死原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死因构成 病死率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某市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飞 吴伟 +3 位作者 杨良政 杜玉杰 王美云 李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究某市2017~2021年新生儿死亡现状及其发生因素,总结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经验,合理制定干预对策,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收集某市2017~2021年新生儿死亡相关数据,对新生儿死亡相关评审资料开展分析。结果2017~2021年全市出生活... 目的探究某市2017~2021年新生儿死亡现状及其发生因素,总结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经验,合理制定干预对策,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收集某市2017~2021年新生儿死亡相关数据,对新生儿死亡相关评审资料开展分析。结果2017~2021年全市出生活产新生儿413018例,新生儿死亡491例,新生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死亡率由2017年1.46‰下降到2021年的0.89‰,下降幅度为0.57‰。2017~2021年,在婴儿死亡中,新生儿死亡占比分别为65.52%、63.29%、51.28%、63.57%、53.21%,而在<5岁儿童中,新生儿死亡占比分别为54.51%、48.88%、34.19%、45.88%、33.14%。5年合计男童新生儿死亡率(1.29‰)高于女童(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其他新生儿病、败血症,其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每年均为死因顺位第一。新生儿出生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的新生儿死亡率稍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4,P=0.305>0.05)。2017~2021年市级选取典型、疑难、共性死亡病例进行新生儿死亡评审共52例,评审结论为可避免死亡7例,占13.46%,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9例,占55.77%,不可避免死亡16例,占30.77%。结论应加强孕产期保健宣教及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助产技术,持续推进新生儿科建设,加强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窒息相关复苏技能的掌握,提高新生儿救治能力,提升产儿科协作,进一步完善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死亡评审 死因顺位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莱阳市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 被引量:6
11
作者 宫新叶 郭立燕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分析2016-2020年莱阳市死因监测数据,对莱阳市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进行探讨,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莱阳市户籍人群死亡监测信息,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 目的分析2016-2020年莱阳市死因监测数据,对莱阳市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进行探讨,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莱阳市户籍人群死亡监测信息,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编码。应用SPSS 22.0软件和Excel 2007对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20年莱阳市户籍人群死亡率分别为884.82/10万、892.18/10万、922.45/10万、913.70/10万和944.54/10万,呈上升趋势,历年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形增高。2016-2019年死因顺位前4位均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2020年伤害由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心脑血管疾病的前3位死因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肺癌、肝癌和胃癌是前3位恶性肿瘤,伤害排名前3的死亡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是莱阳市户籍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针对以上慢性病及伤害开展有效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6例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宏莉 苏琴 李亚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6例患者(DM/PM)的死亡原因,从而提高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主要死因的认识。方法:对1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5±9)岁,平... 目的:分析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6例患者(DM/PM)的死亡原因,从而提高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主要死因的认识。方法:对1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5±9)岁,平均病程(4±2)y。②死亡原因依次为:各种感染作为直接死因占75%(12/16例,其中伴肺间质病变的有8例,占50%);消化道出血并穿孔占6.25%(1/16例);心脑血管意外占6.25%(1/16例);纵隔(皮下)气肿/气胸占6.25%(1/16例);恶性肿瘤占6.25%(1/16例)。结论:DM/PM患者平均寿命缩短近15y;死亡主要原因为肺间质病变及其并发症,其次为与ILD(肺间质病变)无直接相关的各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肌炎 多发性 死亡原因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2
13
作者 黄继广 马汉鹏 +1 位作者 范春姣 姚绒绒 《陕西煤炭》 2020年第3期34-39,6,共7页
为分析我国煤矿死亡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准确判断未来我国煤矿的整体安全生产形势,根据2009—2018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数据,从煤矿事故发生级别、事故类型2个维度对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研究。通过SPSS 25.0软件建立Brown线性... 为分析我国煤矿死亡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准确判断未来我国煤矿的整体安全生产形势,根据2009—2018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数据,从煤矿事故发生级别、事故类型2个维度对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研究。通过SPSS 25.0软件建立Brown线性趋势模型,并对我国2009—2018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进行验证,最后预测2019—2021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结果表明2009—2018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处于持续下降趋势,我国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事故发生级别上,一般事故发生的事故起数最多,累计造成的人员死亡也是最高,其次是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起数在2016年出现了回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但是2017年出现回落,没有发生特大事故;在事故类型中,顶板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瓦斯事故是一次伤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Brown线性趋势模型对2009—2018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验证表明,相对误差基本上都在30%以内,R^2=0.931,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RMSE)和正态化的BIC均较小,表明Brown线性趋势模型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对我国煤矿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预测验证分析,使煤矿企业制定完备的安全管理措施和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 统计分析 SPSS软件 百万吨死亡率 Brown线性趋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铁施工事故统计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勇 赖芨宇 +2 位作者 陈秋兰 李晓娟 孙晓丹 《工程管理学报》 2018年第4期70-74,共5页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促进一些城市地铁的建设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通过文献查阅、施工单位访问、网络搜索、专家访问等方式,对我国内地2003~2017年近15年间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322起事故...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促进一些城市地铁的建设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通过文献查阅、施工单位访问、网络搜索、专家访问等方式,对我国内地2003~2017年近15年间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322起事故,按照不同事故类型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合地理环境、历年天气等因素,揭示数据反映出的事故规律;比较不同省市死亡人数占伤亡人数比重,分析其与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分析当前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及其内在规律,并结合福州某工区的地铁施工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 安全事故 统计分析 死亡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某铁路企业职工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劼 潘敬菊 +1 位作者 虞海燕 吴桂宇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
分析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收集20142018年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 分析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收集20142018年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该铁路企业职工年均死亡率为190.22/10万;男性、女性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14.56/10万、60.4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4.83,P<0.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进而结合该企业职工死亡以恶性肿瘤居首、心脑血管疾病次之,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职工绝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之间等特征,提出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是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顺位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某院出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佩珊 陈彩霞 +2 位作者 林素琼 尹劲峰 张宝莉 《现代医院》 2014年第9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某医院2009—2013年死亡病例的分布规律及死亡原因,为医院合理配置医疗相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的出院死亡病例的一般情况、病死率以及死因顺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共有2614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 目的分析某医院2009—2013年死亡病例的分布规律及死亡原因,为医院合理配置医疗相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的出院死亡病例的一般情况、病死率以及死因顺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共有2614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91%(2614/287719),5年问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9,P=0.00);男性病死率是女性病死率的2.24倍(χ^2=408.97,p:0.00)。85岁及以上的人群的病死率最高达6.05%(212/3502),从35岁以后开始,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在增高,但65岁以后病死率上升较明显;各年龄组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9.26,P=0.00);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病以及呼吸系统病为主要死因,占77.17%(2017/2614)。结论为降低病死率,应重点防治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病以及呼吸系统病等疾病,对相关科室加强配置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同时呼吁相关单位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死率 死因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远市2015-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锦红 叶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2015—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监测分析,为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及时调整干预手段,进一步提高本地区的儿童保健服务水平,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清远市2015—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2015—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监测分析,为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及时调整干预手段,进一步提高本地区的儿童保健服务水平,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清远市2015—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以死亡率、死亡儿童性别及死因顺位为主要指标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5—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死亡率在2015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1.47‰、0.96‰、0.15‰,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为64.01%,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比例为57.62%;2015—2018年5岁以下儿童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婴儿阶段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为意外死亡(22.42%)、先天异常(13.57%)、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1.35%)、肺炎(10.11%)、出生窒息(9.53%);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大多接受过住院治疗,占77.92%。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各地需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和对儿童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亡原因 死亡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2015年居民死亡状况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晨曦 汤榕 +2 位作者 李相荣 邢颖 马蛸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3期165-167,共3页
目的了解银川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结构特点,为制订相应的疾控措施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编码分类,对2012年银川市居民死亡状况进行分析。运用χ~2检验... 目的了解银川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结构特点,为制订相应的疾控措施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编码分类,对2012年银川市居民死亡状况进行分析。运用χ~2检验对率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银川市2015年居民死亡率421.88/10万,其中男性死亡5 573例,死亡率为504.80/10万;女性死亡3 557例,死亡率为335.5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74,P<0.01);≥65岁年龄组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186.54/10万,构成比44.22%),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75.50/10万,构成比17.90%),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亡率46.95/10万,构成比11.13%),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43.99/10万,构成比10.43%),肿瘤(死亡率29.11/10万,构成比6.90%),这5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5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银川市的重点疾病,因此进行有效的干预手段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疾病控制和科研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死亡统计 死因顺位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分析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居民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2018年团结湖街道户籍居民的死亡监测资料,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根本死因进行分类、编码,对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团结湖2018年总死亡人... 目的:分析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居民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2018年团结湖街道户籍居民的死亡监测资料,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根本死因进行分类、编码,对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团结湖2018年总死亡人数359名,死亡率为1045.76/10万;其中男性死亡197名,死亡率为1152.92/10万;女性死亡162名,死亡率为939.57/10万.前5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病,前5位死因构成比占总死亡的90.24%.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辖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控,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因分析 死亡率 死因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吉林市昌邑区居民死亡监测分析
20
作者 金成 韩香淑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1期114-115,共2页
目的了解吉林市昌邑区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吉林市昌邑区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监测656 757人次,报告死亡3 697例,死亡率562.91/10万。其中男性为655.40/10万,女性468.28/10... 目的了解吉林市昌邑区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吉林市昌邑区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监测656 757人次,报告死亡3 697例,死亡率562.91/10万。其中男性为655.40/10万,女性468.28/10万;〈1岁为716.80/10万,1~4岁为0,5~14岁为8.98/10万,15~19岁为12.74/10万,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明显上升。前3位死因,全部居民、男性及女性均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是吉林市昌邑区居民的主要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亡原因 死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