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VEST模型的广西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继业 梁玉莲 +2 位作者 区富有 文凤 彭波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73,共12页
生境质量(Habitat quality)反映生态系统健康与生物多样性水平,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土地利用变化是塑造和改变生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聚焦广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在分析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采用InVES... 生境质量(Habitat quality)反映生态系统健康与生物多样性水平,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土地利用变化是塑造和改变生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聚焦广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在分析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采用InVEST模型评估区域生境质量变化,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结合双变量地图分析生境质量与退化度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广西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而耕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是驱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要力量;(2)生境质量退化度指数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区域内优良生境仍占主导地位但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在城镇和农业活动频繁区更为突出,呈现出由内而外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3)生境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增强的态势,“低-低”聚类区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及其邻近地区,并有向周边蔓延的趋势,“高-高”聚类区则集中在经济欠发达或人类活动较少的北部山区和东部大瑶山等地县域,但随时间推移有收缩迹象。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建议加强广西城市周边及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力度,遏制城市无序扩张,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同时在生境质量较高的区域设立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公园,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莫兰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前重力段差指标量分析及场源特征反演
2
作者 郑秋月 黄江培 +3 位作者 吴宇琴 陈政宇 刘东 王青华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基于2016-2021年云南地区流动重力重复观测资料,利用流动重力段差变化可视化方法及重力场变化显著性程度指标量G和C值研究了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前的重力变化,并反演了其与地震孕育相关的场源分布特征,开展了对研究区重力变化及场源... 基于2016-2021年云南地区流动重力重复观测资料,利用流动重力段差变化可视化方法及重力场变化显著性程度指标量G和C值研究了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前的重力变化,并反演了其与地震孕育相关的场源分布特征,开展了对研究区重力变化及场源特征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段差表示法的大小和方向对地下物质的运移方向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震前重力指标量呈显著上升,震后又迅速回落,重力变化指标量G和C值可作为评价测网区域重力变化显著性程度的定量依据;②反演得到的重力变化场源位置主要集中在红河断裂带北段至滇西北一带,且表现出与维西-乔后断裂及红河断裂带走向较为一致的分布特征,这可能与地震前中上地壳的深部物质运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段差 定量分析 重力变化指数 场源反演 漾濞M_(s)6.4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洱海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研究
3
作者 赵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以高原湖泊洱海流域200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探究洱海流域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度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结合Moran's I指数,分析流域生境质量的聚集特征。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表现为各类... 以高原湖泊洱海流域200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探究洱海流域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度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结合Moran's I指数,分析流域生境质量的聚集特征。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表现为各类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以及林地、草地和耕地三者的相互转化。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期洱海流域生境退化度逐渐减小,各期生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6810、0.6809、0.6786、0.6725,生境质量整体较好但呈现下降趋势,降幅为1.25%。标准差从0.2892上升至0.3040,表明生境质量在空间上的差异扩大;同时,洱海流域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聚集特征。Moran's I指数逐年降低,空间集聚有分散的趋势。未来应控制洱海流域开发利用强度、合理引导旅游业、降低人为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moran's I指数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生境质量 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身前体影响的S弯进气道大迎角性能试验
4
作者 全景阁 韩珊珊 +2 位作者 冯晓强 郁新华 孙琰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考虑融合体机身前体的影响,对一种高机动隐身无人机背负式S弯进气道开展了大迎角状态下的气动性能试验研究。综合考虑流量系数、马赫数、迎角和侧滑角的影响,获得了进气道在亚、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特性,重点关注融合体机身前体对S弯进... 考虑融合体机身前体的影响,对一种高机动隐身无人机背负式S弯进气道开展了大迎角状态下的气动性能试验研究。综合考虑流量系数、马赫数、迎角和侧滑角的影响,获得了进气道在亚、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特性,重点关注融合体机身前体对S弯进气道大迎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机身前体影响后,机身前体分离涡对进气道产生有利影响,S弯进气道大迎角气动性能得到改善,表现出和常规背负式S弯进气道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迎角增加,进气道大迎角总压恢复系数不再减小,而是在某一临界迎角后开始增加,畸变指数不再增加,而是在临界迎角后开始降低,进气道大迎角性能不再变差,而是保持较好的性能;侧滑角对进气道性能的不利影响减弱,小侧滑大迎角状态下进气道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体前机身 前体分离涡 s弯进气道 大迎角 总压恢复系数 畸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Moran’s I指数的水稻面积变化空间自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玲 单捷 +2 位作者 毛良君 黄晓军 王志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0-1065,共6页
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获取了2011-2015年江苏省淮安区水稻面积,在乡镇区划和2 km规则网格的基础上,用Moran’s I指数分析了2011-2015年水稻逐年空间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区水稻面积变化有聚集现象,2012年有4个聚集区,2013年有... 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获取了2011-2015年江苏省淮安区水稻面积,在乡镇区划和2 km规则网格的基础上,用Moran’s I指数分析了2011-2015年水稻逐年空间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区水稻面积变化有聚集现象,2012年有4个聚集区,2013年有3个聚集区,2014年和2015年有6个聚集区;聚集区仅为乡镇行政区划单元的部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卫星遥感 morans I指数 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均匀度理论和Moran’s I指数、广义G指数的景观格局全局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玉娟 曲建光 +1 位作者 王强 李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以塔子沟林场为研究区域,以1997年8月28日和2009年8月25日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辅助大量非遥感数据,借助ENVI 5.1、Arc GIS 10.3和Geoda095i等软件,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对研究区域景观格... 以塔子沟林场为研究区域,以1997年8月28日和2009年8月25日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辅助大量非遥感数据,借助ENVI 5.1、Arc GIS 10.3和Geoda095i等软件,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对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全局自相关进行了分析,并与Moran’s I、广义G指数的分析方法获得结论进行了对比。经计算,1997年的景观格局均匀度为0.320 7,介于景观均匀度置信区间[0.297 2,0.339 7],景观格局判定为随机分布,2009年的景观格局均匀度为0.288 3,小于下限值0.296 9,景观格局判定为聚集分布。1997年Moran’s I值为-0.11,景观格局判定为分散分布,2009年Moran’s I值为0.42,景观格局判定为聚集分布。1997年研究区域Z Score值为0.92,2009年研究区域Z Score值为2.06,根据景观格局判别可知,2009年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高值空间聚集(H-H聚集),即该期景观格局为聚集分布。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相同,即从1997—2009年的12年间,研究区域的格局状况由随机格局到聚集格局变化,说明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均匀度 morans I 广义G指数 全局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权重矩阵变化下Moran’s I检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飞 曹家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8-12,共5页
文章运用LEE的矩阵算法,推导出Moran’s I的期望和方差,然后在四类空间权重矩阵及三个空间计量模型下构建蒙特卡洛实验,并以拒绝频率为依据来检测Z检验效果,研究发现:不存在空间相关时,Z检验在各权重矩阵和空间计量模型下的拒绝频率非... 文章运用LEE的矩阵算法,推导出Moran’s I的期望和方差,然后在四类空间权重矩阵及三个空间计量模型下构建蒙特卡洛实验,并以拒绝频率为依据来检测Z检验效果,研究发现:不存在空间相关时,Z检验在各权重矩阵和空间计量模型下的拒绝频率非常接近标准值0.05,表明检验效果较稳健;在空间相关程度不高(£0.2)时,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权重矩阵对Z检验有轻微影响;但在空间相关程度较高(30.4)时,空间模型对Z检验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SAR与SEMAR无差别;而权重矩阵属性与空间单元个数对Z检验影响程度较大,且与空间相关程度有近似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s I 空间计量 空间权重矩阵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菜地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强 郑梦蕾 +2 位作者 叶治山 杨善莲 马友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97-2306,共10页
为探讨时空尺度下露天菜地及设施菜地种植模式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oran′s I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肥东县2017年采集的375个表层土样数据、2016年的露天菜地数据及2019年的设施菜地数据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 为探讨时空尺度下露天菜地及设施菜地种植模式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oran′s I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肥东县2017年采集的375个表层土样数据、2016年的露天菜地数据及2019年的设施菜地数据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露天菜地种植时间越短,土壤全氮、速效钾的平均值越高,设施菜地种植时间越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 5种土壤属性平均值越高。除速效钾外,露天蔬菜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pH指标值均低于设施菜地。距离城镇越近,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pH越高。两种菜地分布密度与有机质、全氮空间分布呈高高空间正相关,与有效磷和速效钾呈低高空间负相关,与pH在土壤中呈高低空间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菜地土壤属性指标值因受到种植时间与城镇距离因素的影响而差异明显。因经济利益驱动,设施菜地种植时间较短但土壤养分累积较快。菜地分布密度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明显,菜地种植与土壤酸化、养分累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Moran′s I空间分析,可实现对蔬菜生产区域的管理,为进一步分析土壤属性扩散演化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s I指数 露天菜地 设施菜地 面源污染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解Bootstrap方法用于空间相关性Moran检验的有效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欧变玲 龙志和 林光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2期3-8,共6页
因为区域间经济收敛、外商直接投资和知识溢出等领域的空间经济计量研究依赖于空间关系的存在,所以进行空间相关性Moran’s I检验是关键。然而,已有空间相关性Moran’s I检验理论受到众多假设条件限制。利用"名义水平—实际水平&qu... 因为区域间经济收敛、外商直接投资和知识溢出等领域的空间经济计量研究依赖于空间关系的存在,所以进行空间相关性Moran’s I检验是关键。然而,已有空间相关性Moran’s I检验理论受到众多假设条件限制。利用"名义水平—实际水平"图和"名义水平—功效"图,解析非对称Wild Bootstrap方法用于空间相关性Moran’s I检验的有限样本性质,发现即使模型不满足经典的分布假设条件,与渐近检验相比,Bootstrap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检验研究对象间的空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水平 morans I检验统计量 BOOTsTRA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林分空间结构量化指标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卿东升 彭进香 +2 位作者 李建军 邓巧玲 刘帅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7,共10页
为了研究林分空间单元中对象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结构指标上的自相关性,分析对象林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中的逻辑关系。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及芦头林场等区域中设置了25块20m×20m的样地,构建了基于Voronoi图的... 为了研究林分空间单元中对象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结构指标上的自相关性,分析对象林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中的逻辑关系。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及芦头林场等区域中设置了25块20m×20m的样地,构建了基于Voronoi图的林木空间单元,确定了每株对象林木的相邻木,并选取混交度、开阔比数、胸径大小比及竞争指数作为林木空间结构量化指标,计算了各指标的值,最后结合全局Moran′s I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指标自相关性分析方案,对研究样地中的林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林分为中度混交混交林,该区域的林木之间处于呈中拥挤状态,研究区域内的对象木和其空间单元内的相邻木胸径大小分布差异性较大,林木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强。从空间关系上看,研究区域内林木的混交度、开阔比数与其相邻木在空间上呈正相关,在逻辑上表现为聚集;林木的胸径大小比、竞争指数与其相邻木在空间上呈负相关,在逻辑上表现为离散。此外,调研区域中的林木在空间上与其相邻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林分中林木的混交度和竞争指数可能是导致其与周围相邻木存在负相关的主要空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关系 morans I 空间结构量化 自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安徽省太湖县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子杰 高沪宁 +3 位作者 丁琪洵 费坤 丁世伟 马友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究耕地质量时空格局演变规律,为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耕地分区利用与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为提升耕地质量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安徽省太湖县2008年及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以ArcGIS和GeoDa为平台,利用时... [目的]探究耕地质量时空格局演变规律,为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耕地分区利用与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为提升耕地质量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安徽省太湖县2008年及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以ArcGIS和GeoDa为平台,利用时间序列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两方面分析太湖县10 a跨度的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变异情况,划分制定4类分区管理方案:限制建设区、综合改良区、适度改良区和重点整治区,并有针对地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耕地管护措施。[结果]①2008—2018年,太湖县总耕地面积增加6474.45 hm^(2);②2008年及2018年全局自相关Moran’s I分别为:0.419478,0.288328,Z得分分别为:8.677693,5.527830;③在空间分布上太湖县耕地质量空间正相关类型多以“组团”聚类形式出现,负相关类型无明显集中区域。[结论]太湖县10 a时间跨度上耕地面积增加了6474.45 hm^(2),耕地资源的10 a平均变化率P=1.65%,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1.68等;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空间自相关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s I指数 耕地质量 空间自相关 GIs 时空变化 安徽省太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LE的泛第三极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子玥 章文波 +4 位作者 殷兵 杨勤科 魏欣 刘宝元 殷水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定量评估泛第三极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明确土壤侵蚀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土壤侵蚀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分层不等概系统抽样方法,共布设31406个调查单元。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泛第三极地区土壤侵蚀速率,并利用莫... [目的]定量评估泛第三极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明确土壤侵蚀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土壤侵蚀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分层不等概系统抽样方法,共布设31406个调查单元。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泛第三极地区土壤侵蚀速率,并利用莫兰指数(I)探讨其分布特征。[结果](1)泛第三极地区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为162.73 t/(km^(2)·a),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7.75%,土壤侵蚀速率超过500 t/(km^(2)·a)的地区主要位于西亚、东亚和南亚;(2)土壤侵蚀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I=0.9209),以高高型和低低型聚集为主,高高型聚集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部、南亚北部和西南部以及中国的东北、黄土高原和西藏南部;(3)草地、灌丛和耕地是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中>1000 m的草地、>500 m的灌丛和耕地的土壤侵蚀更严重,超过25%的土地都发生了水土流失,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变化于426.85~683.72 t/(km^(2)·a)。[结论]海拔介于1000~6000 m的草地、500~4000 m的灌丛以及1000~4000 m的耕地是泛第三极地区土壤侵蚀发生的重点区域,需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泛第三极 空间分布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故障树和剩余寿命的离心泵健康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语嘉 李金波 +1 位作者 侯继洁 马波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2-2281,共10页
针对现有离心泵健康评估方法只考虑单部件,无法客观反映离心泵真实健康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部件的基于T-S模糊故障树和剩余寿命的离心泵健康评估方法。首先,对离心泵故障进行了T-S模糊故障树建模,在故障树中用T-S门连接了部件... 针对现有离心泵健康评估方法只考虑单部件,无法客观反映离心泵真实健康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部件的基于T-S模糊故障树和剩余寿命的离心泵健康评估方法。首先,对离心泵故障进行了T-S模糊故障树建模,在故障树中用T-S门连接了部件与离心泵,用T-S门规则表征了部件失效概率与离心泵失效概率的影响关系;然后,根据部件的劣化可监测性,采用了基于Wiener过程或Weibull分布的寿命预测方法,根据部件的状态监测数据或历史失效记录,计算了部件的失效概率;最后,根据部件失效概率和T-S门算法,计算了离心泵失效概率和健康因子,得到了离心泵健康状态及其使用和维修建议,并将该健康评估方法应用于离心泵试验台数据集、西安交通大学和SY公司合作开发的(XJTU-SY)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离心泵试验台中离心泵健康因子为0.789,健康状态为比较健康,该方法综合考虑多部件对离心泵进行状态评估;采用XJTU-SY数据集进行验证可知,相较于基于单部件的健康评估方法,该方法评估健康因子始终低于0.6,且降至0.4的时间明显提前于基于单部件的健康评估方法,评估结果更准确。该方法可为离心泵健康评估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T-s模糊故障树 健康状态评估 健康因子 失效概率计算 T-s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DGs的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时空分异及未来趋势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欣圆 朱婧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45,共8页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本土化是现阶段落实SDGs的核心任务。针对现有研究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短的特点,以黄土高原地区348个县域作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及采用莫兰指数评估2000—2...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本土化是现阶段落实SDGs的核心任务。针对现有研究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短的特点,以黄土高原地区348个县域作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及采用莫兰指数评估2000—202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及时空演进特征,并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在2000—2020年呈波动式上升,与中国整体平均水平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各县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青海省所辖县域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各县域之间的空间正向关联性逐渐缩小,高-高聚集地区越来越多,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将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县域 sDGs 莫兰指数 灰色马尔科夫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Attention的F_(10.7)指数预测模型与中国自主数据集的应用
15
作者 闫帅楠 李雪宝 +7 位作者 董亮 黄文耿 王晶 闫鹏朝 娄恒瑞 黄徐胜 李哲 郑艳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F_(10.7)指数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指标,准确预测F_(10.7)指数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通信、导航和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影响.基于F_(10.7)射电流量的特性,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 F_(10.7)指数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指标,准确预测F_(10.7)指数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通信、导航和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影响.基于F_(10.7)射电流量的特性,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基础上融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提出了一种基于BiLSTM-Attention的F_(10.7)预报模型.在加拿大DRAO数据集上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为5.3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控制在5%以内,相关系数(R)高达0.987,与其他RNN模型相比拥有优越的预测性能.针对中国廊坊L&S望远镜观测的F_(10.7)数据集,提出了一种转换平均校准(Conversion Average Calibration,CAC)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与DRAO数据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基于该数据集对比分析了RNN系列模型的预报效果,实验结果表明,BiLSTM-Attention和BiLSTM两种模型在预测F_(10.7)指数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_(10.7)预报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L&s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S对金鲫鱼中肾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康鹏天 晏齐宏 +1 位作者 康玉军 范洪伟 《河北渔业》 2024年第7期9-13,共5页
为研究作为双酚A替代物的双酚S(BPS)对金鲫鱼中肾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提前驯养适应1周的金鲫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尾鱼。在安全浓度的基础上,设置1个对照组和以等对数浓度差设置1、10、100、1 000μg/L 4个BPS质量浓度组,进行为期15 d... 为研究作为双酚A替代物的双酚S(BPS)对金鲫鱼中肾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提前驯养适应1周的金鲫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尾鱼。在安全浓度的基础上,设置1个对照组和以等对数浓度差设置1、10、100、1 000μg/L 4个BPS质量浓度组,进行为期15 d的急性暴露。试验结束后分别从每组取3尾鱼进行采样,测定金鲫鱼中肾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分析不同BPS浓度对于金鲫鱼中肾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经试验得出,在安全浓度的基础上,随着BPS浓度的升高,金鲫鱼中肾中的CAT活力与总SOD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s 金鲫鱼 中肾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基建、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明贵 温东洪 +1 位作者 倪京生 罗来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5,173,共9页
论文聚焦天然气基建、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在对天然气基建、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2011—2020年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并运用莫兰指数对其空... 论文聚焦天然气基建、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在对天然气基建、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2011—2020年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并运用莫兰指数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2011—2020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较为平稳,环境保护水平和天然气基建水平稳步上升,在空间上各子系统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2)2011—2020年天然气基建、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处于良性耦合阶段,但地区差异较大,仅有20%的地区达到中度耦合协调以上水平,60%处于低度耦合协调或轻度失调状态,20%处于高度失调等级,区域协调有待进一步优化。(3)2011—2020年天然气基建、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系统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特征,大部分地区属于H-H和L-L聚集型,且空间聚集性较高,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基建 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富汗地震R/S分形特征及地震活动性分析
18
作者 尚志 李己华 +6 位作者 张璐 申利远 刘婷婷 孙茂妤 王苹 黄淑芬 李静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7-457,共11页
地震的发生具有非线性特征,分形理论能够刻画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过程。本文基于R/S分析方法确定阿富汗主要地震带的分形特征,利用ARIMA模型对兴都—库什山地震带可能发生的年度最大震级进行预测。R/S分析表明,兴都—库什山地震带H... 地震的发生具有非线性特征,分形理论能够刻画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过程。本文基于R/S分析方法确定阿富汗主要地震带的分形特征,利用ARIMA模型对兴都—库什山地震带可能发生的年度最大震级进行预测。R/S分析表明,兴都—库什山地震带Hurst指数为0.9125,地震活动记忆周期为8年;苏莱曼山地震带Hurst指数为0.7281,地震活动记忆周期为9年。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变化趋势与历史变化一致,且兴都—库什山地震带的趋势延续性比苏莱曼山地震带更为显著。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26年兴都—库什山地震带可能发生的年度最大震级分别为M_(b)6.2、M_(b)6.1、M_(b)5.8、M_(b)5.8和M_(b)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富汗地震 R/s分形 HURsT指数 ARIMA模型 地震活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田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表征方法的扩展
19
作者 袁迎中 汤紫琪 +4 位作者 凌霄 黄冬梅 于成超 戚志林 严文德 《特种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0,共7页
针对水驱油田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不易诊断且拟合效果较差的问题,综合考虑S形含水上升曲线高含水期偏离直线的情况,以及凹形含水上升曲线对S形含水上升曲线的增强或减弱作用,引入与含水饱和度有关的二次项、对数项及与含水率相关的形态指... 针对水驱油田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不易诊断且拟合效果较差的问题,综合考虑S形含水上升曲线高含水期偏离直线的情况,以及凹形含水上升曲线对S形含水上升曲线的增强或减弱作用,引入与含水饱和度有关的二次项、对数项及与含水率相关的形态指数n,建立表征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的扩展型水驱曲线方程。新方程兼具凹形和S形含水上升曲线的特征和优势,拓展了常规含水上升曲线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含水上升规律描述的准确性。将研究成果应用于WZ油田,结果表明: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了方程的相关参数,对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进行综合表征,拟合效果显著提高,拟合的R^(2)达0.9778。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已有的生产数据回归得到扩展型水驱曲线方程系数,据此预测不同含水率时的累计产油量,或预测不同累计产油量时的含水率。研究成果对准确分析或预测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 水驱曲线 形态指数 表征方法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时空演变研究
20
作者 户艳领 陈一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0,共8页
测度和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莫兰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 测度和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莫兰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演变两个方面分析生态产品价值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1)价值量较高的生态产品分别是局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农产品;(2)价值量较低的生态产品分别是渔产品、淡水资源和生物质能;(3)2012—2021年,研究区域总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在总体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调节服务价值在生态产品总价值中起主要影响作用;(4)各生态功能区总价值量整体上呈现空间正向相关,但是功能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功能区 时空演变 京津冀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