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插秧机的三维虚拟仿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珊丹 杨珍 辛春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0,共5页
传统的插秧机年作业量小、利用率低、智能化程度低,无法满足庞大的种植需求。为此,通过优化分析传统插秧机结构,设计一款新型插秧机。通过对新型插秧机辅助行走机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完成了辅助行走机构运动学建模,并利用CATIA软件... 传统的插秧机年作业量小、利用率低、智能化程度低,无法满足庞大的种植需求。为此,通过优化分析传统插秧机结构,设计一款新型插秧机。通过对新型插秧机辅助行走机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完成了辅助行走机构运动学建模,并利用CATIA软件建立新型插秧机虚拟样机三维模型,成功导入ADAMS软件中进行虚拟仿真建模。最后,对新型插秧机的升降高度和倾斜度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新型插秧机的理论模型和三维虚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经过三维虚拟仿真设计后的新型插秧机设计合理,能够在实际工况下自主作业,有效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避免了漏播、重播等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插秧机 虚拟仿真 辅助行走机构 运动学建模 自主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预置鱼雷攻击水面目标效果仿真分析
2
作者 初磊 王顺杰 张严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远距离大误差情况下,水下预置鱼雷单雷攻击捕获目标困难,齐射攻击可以覆盖一定的目标散布。建立自导鱼雷单雷/齐射控制模型,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不同初始目标舷角下、不同距离情况下单雷/齐射时鱼雷捕获目标情况。为了避免鱼雷互导,应采... 远距离大误差情况下,水下预置鱼雷单雷攻击捕获目标困难,齐射攻击可以覆盖一定的目标散布。建立自导鱼雷单雷/齐射控制模型,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不同初始目标舷角下、不同距离情况下单雷/齐射时鱼雷捕获目标情况。为了避免鱼雷互导,应采取较大的鱼雷间隔,因此,需结合具体的攻击态势选择鱼雷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置 鱼雷 水面目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在复杂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CO中温-低温串联催化转化仿真实验为例
3
作者 林雄超 王彩红 任艳娇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受场地、操作环境等极端条件制约,复杂工程性创新实验难于线下开展,导致学生对化工专业前沿技术认知缺失,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短缺。针对此问题,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开展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虚拟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操作... 受场地、操作环境等极端条件制约,复杂工程性创新实验难于线下开展,导致学生对化工专业前沿技术认知缺失,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短缺。针对此问题,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开展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虚拟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操作风险,弥补实验时间和条件的不足,是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有益探索。仿真实验中的理论学习、习题测验、流程设计、实验操作和报告处理的过程性评价制度涵盖了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综合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在CO中温-低温串联催化转化仿真实验教学中,4项课程目标平均达成度分别为0.80、0.91、0.83和0.73,教学效果良好。实践证明,虚拟仿真实验能够从应用实际出发,通过新颖的实验内容设计,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验 虚实并行 催化转化 工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条件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分析方法
4
作者 邹雄 耿方志 +4 位作者 董文锋 冷毅 罗威 黎静 钱欢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解决山地条件下的地面诱偏源部署问题,利用诱偏源和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建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模型。根据反辐射武器与诱偏源的位置关系,比较信号俯仰角与该方向上山体坡度大小,进而判断反辐射武器和诱偏源是否满足通视条件;同时,考... 为解决山地条件下的地面诱偏源部署问题,利用诱偏源和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建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模型。根据反辐射武器与诱偏源的位置关系,比较信号俯仰角与该方向上山体坡度大小,进而判断反辐射武器和诱偏源是否满足通视条件;同时,考虑强信号暴露和诱偏源时序变化等仿真条件,实现了对山地条件下反辐射攻击的模拟,并利用主源和诱偏源的毁伤概率,以及反辐射武器落点分布图评价诱偏源的诱偏效能。以山体坡度45°为例,仿真分析了反辐射武器从不同方向进攻时,各辐射源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当山体坡度较大时,诱偏源需前置部署。该仿真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评价诱偏源的布阵方式、布阵距离以及山体坡度对其工作效能的影响,对于诱偏源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进行合理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偏源 山地条件 反辐射攻击 工作效能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水平井旋流冲砂工具设计与仿真分析
5
作者 罗有刚 解永刚 +3 位作者 王尚卫 冯定 孙巧雷 陈小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针对长水平井疏松砂岩油气藏井底出砂以及冲砂液携砂上返时,砂粒受重力影响容易二次沉积,造成卡钻、砂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前冲和后冲的旋流冲砂工具。对工具的结构组成及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结合工具原理,建立了旋流冲砂工具冲砂作... 针对长水平井疏松砂岩油气藏井底出砂以及冲砂液携砂上返时,砂粒受重力影响容易二次沉积,造成卡钻、砂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前冲和后冲的旋流冲砂工具。对工具的结构组成及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结合工具原理,建立了旋流冲砂工具冲砂作业三维仿真模型,确定了冲砂边界条件,开展了冲砂效果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改变前后、后向喷嘴的倾角和直径,并结合仿真分析对工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发现:前向喷嘴倾角为45°、后向喷嘴倾角为135°、前向喷嘴和后向喷嘴直径均为8 mm的条件下,砂粒的悬浮效果最好,悬浮的大部分砂粒可以由冲砂液携带至较远距离,冲砂作业效率较高,冲砂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长水平井冲砂洗井作业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水平井 旋流冲砂工具 仿真分析 喷嘴结构 参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锂离子电池组冷却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6
作者 申江卫 于帅 +2 位作者 李希进 陈峥 夏雪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存在散热不足和系统能耗高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半圆弧形液冷板结构对电池组散热性能及流体域压降的影响。基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和压降这3个关键指标,设计了8组冷却结构,并选取结构2进一步对冷却液...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存在散热不足和系统能耗高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半圆弧形液冷板结构对电池组散热性能及流体域压降的影响。基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和压降这3个关键指标,设计了8组冷却结构,并选取结构2进一步对冷却液的入口流速、入口温度以及液冷板高度对电池组散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一流向结构相比,双向流结构更有利于改善电池组的温度均衡性;调整进出口位置会改变冷却液的流动分布,进而影响电池组的散热性能;增加冷却液流速可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温差,但当流速超过0.3 m/s时,散热效果的提升将变得有限,且会增加系统能耗;降低冷却液温度能有效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但会增大电池组温度差异;增加液冷板高度有助于增强电池组的散热效果并改善温度均匀性。当冷却液流速为0.3 m/s,冷却液入口温度不低于25℃,液冷板高度不小于55 mm时,采用结构2冷却后的电池组最高温度为30.61℃,同时最大温差可控制在5℃以内,具有更好的温度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锂离子电池 冷却结构 热均衡性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长隧的钻爆和TBM联合开挖进度仿真模型
7
作者 张涛 梁志强 +2 位作者 王飞 刘全 杨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4,共6页
长距离隧洞常用于穿越复杂地形,利用钻爆和TBM开挖方法联合开挖高原长隧可以充分发挥钻爆法的灵活性和TBM法的高效性,但是增加了工程进度管理的复杂度。考虑高原长隧常面临开挖工期长、地层复杂,气压低、气温低等不利条件,在钻爆法和TB... 长距离隧洞常用于穿越复杂地形,利用钻爆和TBM开挖方法联合开挖高原长隧可以充分发挥钻爆法的灵活性和TBM法的高效性,但是增加了工程进度管理的复杂度。考虑高原长隧常面临开挖工期长、地层复杂,气压低、气温低等不利条件,在钻爆法和TBM开挖进度仿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开挖工艺切换的工期及其影响,建立钻爆和TBM联合开挖的高原长隧开挖进度仿真模型,并以工期函数和控制流程的形式表达。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适用长隧施工的支洞和主洞多工作面同时开挖、以及钻爆和TBM联合开挖等复杂施工边界条件。可为高原区引水、公路、铁路等长距离隧洞的开挖进度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隧洞 钻爆开挖 TBM掘进 开挖仿真 工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模型的轻型车在用RDE排放预测
8
作者 苏庆鹏 赵华 +2 位作者 胡雨馨 张帆 裴毅强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在用乘用车实时驾驶排放,搭建了以发动机-后处理虚拟仿真为核心的在用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了发动机一维模型,与稳态和瞬态发动机原排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和标定.结果表明: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工况下,CO和NO的原...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在用乘用车实时驾驶排放,搭建了以发动机-后处理虚拟仿真为核心的在用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了发动机一维模型,与稳态和瞬态发动机原排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和标定.结果表明: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工况下,CO和NO的原排累积质量相对误差分别为9.2%、5.8%;其次进行后处理性能试验,对后处理温度、起燃和老化模型进行标定验证,在全球轻型车测试循环工况(WLTC)前35 s,三元催化转化器轴向最大温度误差为52℃,CO、NO的排放累积质量误差为0.0385 g(5.90%)和0.0011 g(0.75%);最后利用RDE排放预测模型在不同催化器老化状态下,进行WLTC、RDE和95%分位的激烈驾驶参考循环(RTS-95)工况的排放规律探究.研究发现:NO排放对工况更加敏感,超限风险更高.设定NO瞬时质量排放阈值为8 mg/s,以RTS-95循环在分散因子为0.6条件下的NO仿真结果为例,对催化器分散因子进行预警窗口宽度探究,结果表明:增加预警窗口宽度将会降低误判率和冷启动超限的识别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模型 催化转化器老化 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 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线计划性放空回收数值仿真模拟
9
作者 左丽丽 王珑云佳 +7 位作者 雷宏峰 孙恒 潘彪 田望 郭宇飞 孙晓阳 吴晓飞 郝千千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6,共12页
天然气中甲烷的温室效应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消除或减少输气管线放空作业中的天然气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需计划性放空的输气管线,分别对采用下游压气站离心压缩机和移动式往复压缩机的2种天然气回收过程以及传统... 天然气中甲烷的温室效应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消除或减少输气管线放空作业中的天然气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需计划性放空的输气管线,分别对采用下游压气站离心压缩机和移动式往复压缩机的2种天然气回收过程以及传统冷放空过程建立了瞬态仿真模型,并对放空回收所需总时间、放空气量、回收气量等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隐式中心差分法求解这些模型,获得的回收时长、排放时长、回收气量、排放气量等参数与相应的TGNET软件仿真结果及放空过程实际数据的偏差均在±8%以内;(2)针对放空气回收过程的仿真模型,离心压缩机和往复压缩机需要考虑进行边界条件的转换;在放空过程的模拟中,需要考虑立管出口处压力和流速边界条件的转换;(3)针对输气管线计划性放空提出了3种天然气回收方案,其中方案1利用下游压气站的离心压缩机,方案2利用移动式往复压缩机,方案3为方案1和方案2的组合,即先用下游压气站的离心压缩机进行回收,当其进口压力降至允许最低值时,再切换至移动式往复式压缩机继续回收过程。结论认为:(1)方案1的回收时长最短但回收率最低,方案2的情况刚好相反,而方案3的回收率与方案2相近但回收时长介于方案1和方案2之间;(2)针对阀室间管线放空气回收方案的选择,离心压缩机与往复式压缩机结合进行回收的方案,可同时兼顾回收时长和回收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因而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线 放空 天然气回收 瞬态仿真 压缩机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导语:政策仿真方法在政策评估与监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裴雷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共1页
政策仿真方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人口等领域的政策评估与监测。在以往政策评价研究中,基于统计因果的政策成效评估与回归计量方法,比如Leslie方程、Leslie修正模型、ARIMA时间序列预测等聚焦部分变量,导致模... 政策仿真方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人口等领域的政策评估与监测。在以往政策评价研究中,基于统计因果的政策成效评估与回归计量方法,比如Leslie方程、Leslie修正模型、ARIMA时间序列预测等聚焦部分变量,导致模型遗漏大量外部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仿真 成效评估 政策评价 外部变量 计量方法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k-11数据链仿真分析和识别方式
11
作者 魏昱 杨华兵 +1 位作者 张新春 涂奥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通信对抗领域,识别Link-11数据链很多时候还需要人工手段,分析数据链信号特征十分重要。论文对Link-11信号建模,并利用matlab对其时频域特征进行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可知:当信号工作于HF频段,可以通过时频域特征进行人工识别;当信号... 在通信对抗领域,识别Link-11数据链很多时候还需要人工手段,分析数据链信号特征十分重要。论文对Link-11信号建模,并利用matlab对其时频域特征进行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可知:当信号工作于HF频段,可以通过时频域特征进行人工识别;当信号工作于UHF频段,需要经过一次解调,再进行人工识别。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的人工识别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对抗 Link-11 仿真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k-16数据链仿真分析和识别方式
12
作者 魏昱 罗威 涂奥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2期48-50,共3页
Link-16数据链系统是目前北约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战术数据链系统,研究其信号特性、仿真方法和识别方式,有助于深入理解其通信原理和信号特征,还能为针对该信号实施的侦察、干扰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论文建立信号模型并仿真,根据仿... Link-16数据链系统是目前北约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战术数据链系统,研究其信号特性、仿真方法和识别方式,有助于深入理解其通信原理和信号特征,还能为针对该信号实施的侦察、干扰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论文建立信号模型并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一种人工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对抗 LINK-16 仿真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安装与调试虚拟仿真项目的开发与实践——以火工品制造生产线为例
13
作者 李世彬 李刚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1期58-59,共2页
火药沾药生产线存在易爆、事故瞬间难再现、设备成本昂贵等特点,在真实产线上对学生或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成本贵,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风险高。通过1:1的3D仿真模型开发火药沾药生产线,利用任务指引学生完成前期准备、设备认知、运行调试、机... 火药沾药生产线存在易爆、事故瞬间难再现、设备成本昂贵等特点,在真实产线上对学生或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成本贵,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风险高。通过1:1的3D仿真模型开发火药沾药生产线,利用任务指引学生完成前期准备、设备认知、运行调试、机器复位等4个阶段的训练,解决了火药易爆的高危险、爆炸事故瞬间的难再现、设备成本高贵等难题,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学组织过程的优化和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安装 火工品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Power对汽油机不同负荷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
14
作者 姜峰 袁旭辉 +2 位作者 胡玲玲 王春风 刘柳成林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14,共8页
为分析某款汽油机在不同转速下不同负荷运行特性对该汽油机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型号汽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对全负荷状态条件下的发动机进行相应的台架试验,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与GT-... 为分析某款汽油机在不同转速下不同负荷运行特性对该汽油机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型号汽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对全负荷状态条件下的发动机进行相应的台架试验,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与GT-Power建立的发动机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仿真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验证了所搭建汽油机模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所搭建的汽油机模型在不同负荷运行特性的情形,通过调节PID控制器中的比例-积分数值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特性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负荷特性 模型试验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基于岩心仿真模型的微观剩余油研究
15
作者 刘萍 张皎生 +2 位作者 王睿恒 李文芳 李舒彤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28-31,共4页
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在实际开发中原油采收率较低,仍有较多的剩余油滞留在储层内。因此,对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揭示微观孔喉网络中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及分布规律,能够为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本次... 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在实际开发中原油采收率较低,仍有较多的剩余油滞留在储层内。因此,对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揭示微观孔喉网络中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及分布规律,能够为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本次实验选取真实岩心进行图像分析,并制作成仿真模型,开展不同孔喉模型及黏度下微观剩余油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小孔细喉和中孔中喉模型中剩余油以膜状、角状为主,大孔中喉模型中剩余油以柱状、片状为主;原油黏度对剩余油分布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膜状、簇状两种类型上,黏度越大,簇状剩余油则增多,膜状剩余油则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型 孔喉结构 原油黏度 微观剩余油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能大赛的实训课程建设研究
16
作者 张家骅 马玉莹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160-161,共2页
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机电专业教育方面,虚拟仿真技术已经用于技能大赛,为师生提供了更加真实和交互的比赛和实训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技能。本研究基于虚拟仿真技能大赛,对实训课程建设进行研究... 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机电专业教育方面,虚拟仿真技术已经用于技能大赛,为师生提供了更加真实和交互的比赛和实训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技能。本研究基于虚拟仿真技能大赛,对实训课程建设进行研究,提出“课赛融通”改革思路,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设想,旨在探索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改进机电专业学生实训课程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技能大赛 实训课程 机电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安全间隔的城轨大小交路列车运行仿真研究
17
作者 许得杰 钟苗苗 +2 位作者 巩亮 惠昌武 曾俊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方式是目前解决线路客流不均衡性的主要方法,针对大小交路的列车运行仿真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本文根据单一交路和大小交路两种典型交路模式的特点,考虑列车制动性能、信号系统和线...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方式是目前解决线路客流不均衡性的主要方法,针对大小交路的列车运行仿真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本文根据单一交路和大小交路两种典型交路模式的特点,考虑列车制动性能、信号系统和线路条件等因素对列车运行加速度的影响,提出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计算方法,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模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通过模型标定,对列车追踪及折返运行情况进行仿真验证,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和制动性能参数对线路运营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大小交路列车不同开行比例下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数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列车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能显著提高系统的仿真精度;基于动态安全间隔的城轨列车追踪运行仿真模型能有效缩短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为1∶1时,通过能力较单一交路提高约33.33%;车底运用数量的增量随着大小交路周转时间比值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趋势;车底运用数量不变时,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为1∶2时通过能力最大。研究结论可为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编制及列车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运行仿真 元胞自动机 城市轨道交通 大小交路 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的爆破工程实践教学探索
18
作者 韩亮 王帅旗 +2 位作者 曹阔 李宇恒 于凡 《山西建筑》 202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为了解决《爆破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爆炸安全隐患、火工品管控、储运条件严苛、教学场地狭小等问题,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收集、虚拟仿真实现、教学应用与考查四个方面,构建了包含隧道掘进爆破与台阶爆破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 为了解决《爆破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爆炸安全隐患、火工品管控、储运条件严苛、教学场地狭小等问题,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收集、虚拟仿真实现、教学应用与考查四个方面,构建了包含隧道掘进爆破与台阶爆破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华北科技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爆破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实际应用表明,虚拟仿真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应用、增强实践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极大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工程 虚拟仿真 隧道掘进爆破 台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19
作者 陈龙 仝凤壮 +2 位作者 王建西 李向国 杨洋 《交通工程》 2025年第3期94-98,共5页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在传统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如实验类别单一、成本高昂、设备更新滞后等,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本文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并系统梳理了实验教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实验类别、增加创新性实验的改革思...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在传统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如实验类别单一、成本高昂、设备更新滞后等,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本文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并系统梳理了实验教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实验类别、增加创新性实验的改革思路,打破传统实验局限,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同时,融合传统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自主学习。引入AI技术为虚拟实验平台赋能,实现智能辅导与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精准匹配学生学习进度、掌握程度和兴趣爱好,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实时监测实验操作并给予反馈,助力学生高效掌握知识与技能。这些举措旨在提升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契合“智能+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农业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20
作者 赵兴敏 赵晨羽 李桥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文章以农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农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结合对目前农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综合调查,对现阶段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文章以农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农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结合对目前农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综合调查,对现阶段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汇总,并着重就目前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农业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强调指出现阶段教学中采用的虚拟仿真软件与农业生产实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师生群体对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更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受度、掌握度问题;最后,发挥问题导向价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促进农业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的策略。包括加强虚拟仿真技术更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农业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农业实践教学 问题 创新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