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酒的乳酸乙酯生成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杨志超
罗展英
+2 位作者
何松贵
郭锦宁
陈永达
《酿酒科技》
2024年第8期65-70,77,共7页
以豉香型白酒半固态发酵体系为基础,研究了白酒的乳酸乙酯生成途径。结果表明,白酒的乳酸乙酯存在两种生成途径,乙醇和乳酸化学合成、乳酸乙酯和酶促合成,两条途径同时并存,其中化学途径合成乳酸乙酯占主导地位,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绝大部...
以豉香型白酒半固态发酵体系为基础,研究了白酒的乳酸乙酯生成途径。结果表明,白酒的乳酸乙酯存在两种生成途径,乙醇和乳酸化学合成、乳酸乙酯和酶促合成,两条途径同时并存,其中化学途径合成乳酸乙酯占主导地位,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绝大部分是由乳酸和乙醇化学合成,小部分是由酶促反应生成。发酵体系中乳酸含量越高,化学合成乳酸乙酯的量越大;酯化酶可以提高乳酸乙酯的生成量,酯化酶酶活越高,酶促反应生成乳酸乙酯的量越大。发酵体系中的乙酸、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对乳酸乙酯的生成存在阻碍抑制作用,会降低乳酸乙酯的转化率,导致发酵体系中的乳酸乙酯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乳酸乙酯
生成途径
化学合成
酯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红曲霉酯化酶催化合成乳酸乙酯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牛牛
雷振河
+2 位作者
吕利华
李奇
赵良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7,共5页
利用自汾酒大曲中分离获得的产酯能力较高的红曲霉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酯化酶活性为检测指标,优化了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质量配比为麸皮:水=1:1;最佳发酵条件为:红曲霉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0℃,发酵...
利用自汾酒大曲中分离获得的产酯能力较高的红曲霉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酯化酶活性为检测指标,优化了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质量配比为麸皮:水=1:1;最佳发酵条件为:红曲霉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0℃,发酵4 d,制得酯化酶酶制剂。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其酯化酶的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为:乙醇和乳酸的摩尔比为6,加酶量1.5%,反应时间60h,反应温度30℃,乳酸乙酯生成量可达到3.3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酯化
乳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酯酶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沈雪亮
范永仙
汪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0-325,共6页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固定根霉(Rhizopus sp.F-16)细胞,在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工作体积为10L,高径比为2.9)中发酵生产酯酶.与游离细胞发酵相比,固定化细胞具有发酵时间短、产酶活力高等优点,其最适通气量为0.70m3/h,最适装液量为8...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固定根霉(Rhizopus sp.F-16)细胞,在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工作体积为10L,高径比为2.9)中发酵生产酯酶.与游离细胞发酵相比,固定化细胞具有发酵时间短、产酶活力高等优点,其最适通气量为0.70m3/h,最适装液量为8.75L,发酵48h时酯酶活力达41.6U/g细胞.固定化细胞的适宜作用pH为8.0~9.0,适宜作用温度为45~50℃,其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比游离细胞明显增强.该固定化细胞可直接用于选择性水解外消旋乳酸乙酯生成D-乳酸,当底物的质量浓度为150g/L,反应时间为3h时乳酸乙酯的水解率达43.9%,D-乳酸的光学纯度达95.7%.固定化细胞性状稳定,可重复利用,连续降解6批乳酸乙酯的平均水解率为43.3%,D-乳酸的光学纯度平均为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
固定化细胞
发酵
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乳酸乙酯
手性拆分
D-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酒生产用L-乳酸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
4
4
作者
韩经
肖冬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34-139,共6页
为了解决基酒中乳酸乙酯酯含量不足,风味欠缺的问题,该文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T103为出发菌株,分别以L/D-乳酸为底物测定其酯化力,发现相较于D-乳酸,黑曲酯化酶对L-乳酸酯化能力更强,并通过对7株乳酸菌发酵产L-乳酸性能的比较,...
为了解决基酒中乳酸乙酯酯含量不足,风味欠缺的问题,该文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T103为出发菌株,分别以L/D-乳酸为底物测定其酯化力,发现相较于D-乳酸,黑曲酯化酶对L-乳酸酯化能力更强,并通过对7株乳酸菌发酵产L-乳酸性能的比较,发现各菌株在以玉米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上所产L-乳酸比例明显高于以大米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进一步发现不同初始糖度对产L-乳酸的比例没有明显影响,并初步确定了最佳L-乳酸发酵液制备工艺:以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B1为出发菌株,接种于以玉米为原料,糖度为18°Bx的乳酸发酵培养基中,发酵13 d,乳酸总量可达89.19 g/L,其中L-乳酸所占比例高达99%。该文为今后乳酸菌的强化发酵和高乳酸乙酯调味酒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D-乳酸
凝结芽孢杆菌
黑曲酯化酶
乳酸乙酯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
4
5
作者
韩经
张华东
+3 位作者
许忠平
任雪
魏晓庆
肖冬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通过比较不同菌种麸曲酯化酶合成乳酸乙酯的能力,筛选适用于白酒生产的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结合三丁酸甘油酯平板透明圈法初筛,液态产酯化酶的二级快速筛选,结合固态培养产酶的三...
通过比较不同菌种麸曲酯化酶合成乳酸乙酯的能力,筛选适用于白酒生产的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结合三丁酸甘油酯平板透明圈法初筛,液态产酯化酶的二级快速筛选,结合固态培养产酶的三级筛选,获得一株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突变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T206。在液态产酶最佳条件下其乳酸乙酯合成量由出发黑曲霉T103的430.15 mg/L提高到530.18 mg/L,提高了23.56%,固态产酶最佳条件下由出发菌的727.88 mg/L提高到了892.15 mg/L,提高了22.71%。经5代传代培养,产酶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选育
乳酸乙酯
酯化酶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酒的乳酸乙酯生成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杨志超
罗展英
何松贵
郭锦宁
陈永达
机构
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
出处
《酿酒科技》
2024年第8期65-70,77,共7页
文摘
以豉香型白酒半固态发酵体系为基础,研究了白酒的乳酸乙酯生成途径。结果表明,白酒的乳酸乙酯存在两种生成途径,乙醇和乳酸化学合成、乳酸乙酯和酶促合成,两条途径同时并存,其中化学途径合成乳酸乙酯占主导地位,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绝大部分是由乳酸和乙醇化学合成,小部分是由酶促反应生成。发酵体系中乳酸含量越高,化学合成乳酸乙酯的量越大;酯化酶可以提高乳酸乙酯的生成量,酯化酶酶活越高,酶促反应生成乳酸乙酯的量越大。发酵体系中的乙酸、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对乳酸乙酯的生成存在阻碍抑制作用,会降低乳酸乙酯的转化率,导致发酵体系中的乳酸乙酯含量减少。
关键词
白酒
乳酸乙酯
生成途径
化学合成
酯化酶
Keywords
Baijiu
ethyl
lactate
generation pathway
chemical synthesis
esterase
分类号
TS261.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红曲霉酯化酶催化合成乳酸乙酯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牛牛
雷振河
吕利华
李奇
赵良启
机构
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7,共5页
文摘
利用自汾酒大曲中分离获得的产酯能力较高的红曲霉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酯化酶活性为检测指标,优化了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质量配比为麸皮:水=1:1;最佳发酵条件为:红曲霉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0℃,发酵4 d,制得酯化酶酶制剂。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其酯化酶的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为:乙醇和乳酸的摩尔比为6,加酶量1.5%,反应时间60h,反应温度30℃,乳酸乙酯生成量可达到3.38 g/L。
关键词
红曲霉
酯化
乳酸乙酯
Keywords
monascus
,
esterases
,
ethyl lactate
分类号
TS262.3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酯酶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沈雪亮
范永仙
汪钊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0-325,共6页
文摘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固定根霉(Rhizopus sp.F-16)细胞,在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工作体积为10L,高径比为2.9)中发酵生产酯酶.与游离细胞发酵相比,固定化细胞具有发酵时间短、产酶活力高等优点,其最适通气量为0.70m3/h,最适装液量为8.75L,发酵48h时酯酶活力达41.6U/g细胞.固定化细胞的适宜作用pH为8.0~9.0,适宜作用温度为45~50℃,其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比游离细胞明显增强.该固定化细胞可直接用于选择性水解外消旋乳酸乙酯生成D-乳酸,当底物的质量浓度为150g/L,反应时间为3h时乳酸乙酯的水解率达43.9%,D-乳酸的光学纯度达95.7%.固定化细胞性状稳定,可重复利用,连续降解6批乳酸乙酯的平均水解率为43.3%,D-乳酸的光学纯度平均为95.4%.
关键词
酯酶
固定化细胞
发酵
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乳酸乙酯
手性拆分
D-乳酸
Keywords
esterase
immobilized cell
fermentation
external-loop airlift bioreactor
ethyl lactate
optical resolution
D-lactic acid
分类号
TQ9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Q814.9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酒生产用L-乳酸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
4
4
作者
韩经
肖冬光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34-13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724)
文摘
为了解决基酒中乳酸乙酯酯含量不足,风味欠缺的问题,该文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T103为出发菌株,分别以L/D-乳酸为底物测定其酯化力,发现相较于D-乳酸,黑曲酯化酶对L-乳酸酯化能力更强,并通过对7株乳酸菌发酵产L-乳酸性能的比较,发现各菌株在以玉米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上所产L-乳酸比例明显高于以大米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进一步发现不同初始糖度对产L-乳酸的比例没有明显影响,并初步确定了最佳L-乳酸发酵液制备工艺:以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B1为出发菌株,接种于以玉米为原料,糖度为18°Bx的乳酸发酵培养基中,发酵13 d,乳酸总量可达89.19 g/L,其中L-乳酸所占比例高达99%。该文为今后乳酸菌的强化发酵和高乳酸乙酯调味酒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L-乳酸
D-乳酸
凝结芽孢杆菌
黑曲酯化酶
乳酸乙酯
白酒
Keywords
L-lactic acid
D-lactic acid
Bacillus coagulans
Aspergillus niger esterase
ethyl
lactate
Baijiu
分类号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
4
5
作者
韩经
张华东
许忠平
任雪
魏晓庆
肖冬光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724)
文摘
通过比较不同菌种麸曲酯化酶合成乳酸乙酯的能力,筛选适用于白酒生产的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结合三丁酸甘油酯平板透明圈法初筛,液态产酯化酶的二级快速筛选,结合固态培养产酶的三级筛选,获得一株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突变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T206。在液态产酶最佳条件下其乳酸乙酯合成量由出发黑曲霉T103的430.15 mg/L提高到530.18 mg/L,提高了23.56%,固态产酶最佳条件下由出发菌的727.88 mg/L提高到了892.15 mg/L,提高了22.71%。经5代传代培养,产酶性能稳定。
关键词
黑曲霉
选育
乳酸乙酯
酯化酶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
Keywords
Aspergillus niger
breeding
ethyl
lactate
esterase
atmospheric pressure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酒的乳酸乙酯生成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志超
罗展英
何松贵
郭锦宁
陈永达
《酿酒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红曲霉酯化酶催化合成乳酸乙酯
王牛牛
雷振河
吕利华
李奇
赵良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酯酶生产及应用
沈雪亮
范永仙
汪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白酒生产用L-乳酸的发酵工艺
韩经
肖冬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
韩经
张华东
许忠平
任雪
魏晓庆
肖冬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