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四环素和Cr(Ⅵ) 被引量:8
1
作者 徐一鑫 王爽 +3 位作者 全静 高婉婷 宋天群 杨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9-778,共10页
以钼酸钠、L-半胱氨酸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一锅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QDs/rGO)复合材料,分别以罗丹明B、亚甲基蓝、四环素和Cr(Ⅵ)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降解性能。结... 以钼酸钠、L-半胱氨酸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一锅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QDs/rGO)复合材料,分别以罗丹明B、亚甲基蓝、四环素和Cr(Ⅵ)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MoS_(2)QDs/rGO对两种染料和Cr(Ⅵ)的光催化降解率均可达97%以上,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率为69%;循环使用10次,对目标染料的降解率均保持在90%以上。说明MoS_(2)QDs/rGO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降解体系中分别加入异丙醇、对苯醌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捕获剂,结果显示,超氧自由基(·O_(2))是MoS_(2)QDs/rGO光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 光催化降解 有机染料 四环素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RGO复合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水处理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璇 李明阳 +1 位作者 余翔 黄朝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53,158,共10页
为了解决氧化石墨烯(GO)膜不稳定性和低水通量的问题,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二硫化钼(MoS_(2))纳米片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并通过真空抽滤法在聚醚砜支撑膜上制备出MoS_(2)/RGO复合膜.结果表明,当MoS_(2)与RGO的质量比为9∶10时,所制备的... 为了解决氧化石墨烯(GO)膜不稳定性和低水通量的问题,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二硫化钼(MoS_(2))纳米片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并通过真空抽滤法在聚醚砜支撑膜上制备出MoS_(2)/RGO复合膜.结果表明,当MoS_(2)与RGO的质量比为9∶10时,所制备的复合膜表现出高达35 L/(m^(2)·h·MPa)的水渗透率,为纯氧化石墨烯膜的10.6倍,对硫酸钠的截留率达到86.7%,并且对甲基蓝以及刚果红的截留率分别为97.8%、98.6%,同时,对不同pH和不同浓度刚果红溶液的截留率均达到95%以上.此外,经测试该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水处理分离复合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二硫化钼 复合膜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oS_2及MoS_2-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捷 曾晓飞 +2 位作者 李克训 马江将 王东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94-5198,共5页
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开发是推广新型储能器件的核心所在。二硫化钼(MoS_2)呈现类石墨烯结构,其二维层间具备良好的电荷储存能力。然而MoS_2本身导电性能较差,用于电极材料时需要与其它材料复合以提升导电性能。采用水热法,并分别选用抗坏... 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开发是推广新型储能器件的核心所在。二硫化钼(MoS_2)呈现类石墨烯结构,其二维层间具备良好的电荷储存能力。然而MoS_2本身导电性能较差,用于电极材料时需要与其它材料复合以提升导电性能。采用水热法,并分别选用抗坏血酸和硫脲作还原剂,制备得到两种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二硫化钼。以石墨烯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在石墨烯表面生长纳米结构MoS_2,制备得到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循环伏安测试(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CP)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oS_2-RGO纳米复合材料呈现平面双电层电容性能,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比电容值达136.2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MoS2-RGO 纳米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量子点修饰磁性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制备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耿海康 李颖 +1 位作者 张千 张纪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5,共3页
通过溶剂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磁性石墨烯和氧化锌量子点,然后通过超声的方法将氧化锌量子点成功负载到磁性石墨烯上制得氧化锌量子点修饰的磁性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制得的材料进行表征。结... 通过溶剂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磁性石墨烯和氧化锌量子点,然后通过超声的方法将氧化锌量子点成功负载到磁性石墨烯上制得氧化锌量子点修饰的磁性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制得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氧化锌量子点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表面,粒径为5nm。通过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亚甲基蓝来研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单纯的氧化锌量子点为53.32%;而氧化锌量子点修饰的磁性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提高到了87.56%,即使在使用5次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量子点 磁性石墨烯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rGO负载的MoS_(2)催化剂及其催化蒽加氢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安达 杨成功 +1 位作者 王冬娥 田志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4-252,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负载的MoS_(2)催化剂(MoS_(2)/rGO)。通过SEM、XRD、EDX、拉曼光谱、HRTEM等手段表征了不同钼源制备的MoS_(2)/rGO催化剂中MoS_(2)的堆积层数、片层尺寸、分散性等纳米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水...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负载的MoS_(2)催化剂(MoS_(2)/rGO)。通过SEM、XRD、EDX、拉曼光谱、HRTEM等手段表征了不同钼源制备的MoS_(2)/rGO催化剂中MoS_(2)的堆积层数、片层尺寸、分散性等纳米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水热法可以成功地将MoS_(2)高分散、均匀地负载在rGO表面,且可以通过调控钼源种类调变MoS_(2)/rGO催化剂中MoS_(2)催化加氢活性位。采用蒽作为重质油模型化合物评价了MoS_(2)/rGO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结果表明以四硫代钼酸铵为钼源水热法制备的MoS_(2)/rGO-ATTM催化剂蒽加氢率和八氢蒽选择性分别是浸渍法制备IM-MoS_(2)/rGO催化剂的2.0倍和4.2倍。MoS_(2)/rGO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与比表面积无关,主要取决于其上MoS_(2)纳米片的堆积层数和片层长度。MoS_(2)/rGO-ATTM催化剂的高催化加氢活性可以归结于其上MoS_(2)纳米片的高催化加氢活性位暴露量、催化剂的高分散性和高悬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还原氧化石墨烯 水热 催化剂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信号放大的电化学免疫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 艾永玲 +2 位作者 何群叶 杨功俊 王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3-440,共8页
以谷胱甘肽修饰的CdTe量子点(GSH-CdTeQDs)与金纳米粒(Au NPs)形成复合材料(AuNPs@GSH-CdTe)为信号标记物,并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AuNPs双重信号放大的作用下,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三明治免疫夹心式电化学方... 以谷胱甘肽修饰的CdTe量子点(GSH-CdTeQDs)与金纳米粒(Au NPs)形成复合材料(AuNPs@GSH-CdTe)为信号标记物,并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AuNPs双重信号放大的作用下,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三明治免疫夹心式电化学方法。在rGO/AuNPs表面固定二抗蛋白(Ab_2),捕获目标物PSA和标记有一抗蛋白(Ab1)的AuNPs@GSH-CdTe信号物,形成"三明治"免疫夹心结构。经HNO_3溶解后,采用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测定酸解的Cd^(2+)的峰电流用于定量分析PSA。其中AuNPs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能力,达到了成功装载抗体以及放大信号的效果,同时具有较大表面积的rGO起到了协同放大的作用。所构建的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PSA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5~200ng/mL,检测限为5.0 pg/mL,并且该方法专属性、重复性以及稳定性好。此外,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加标样回收率为98.20%~106.2%,结果准确度良好,为检测PSA提供了准确可靠且灵敏度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波溶出伏安法 GSH-CdTe量子点 金纳米粒 还原氧化石墨烯 双重信号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