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酸性药物吲哚美辛分子印迹微球及其色谱表征 被引量:39
1
作者 赖家平 卢春阳 何锡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75-1179,共5页
以带有羧基的酸性药物吲哚美辛为模板分子、碱性的 4 -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 ,采用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用于色谱分离的微米级分子印迹微球 .详细讨论了流动相中缓冲溶液的 p H值对吲哚美辛在MIMs柱上的容量因子 (k′)、分离因子 (... 以带有羧基的酸性药物吲哚美辛为模板分子、碱性的 4 -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 ,采用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用于色谱分离的微米级分子印迹微球 .详细讨论了流动相中缓冲溶液的 p H值对吲哚美辛在MIMs柱上的容量因子 (k′)、分离因子 (α)和印迹因子 (β)的影响 .通过 MIMs柱对吲哚美辛和 4 -氨基吡啶(4 -AP)的保留行为的比较 ,证明以 4 -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制得的 MIMs对吲哚美辛的识别作用 ,主要靠吡啶环上氮原子与吲哚美辛羧基之间的离子键相互作用 ,以及吡啶环与模板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 制备 酸性药物 吲哚美辛 分子印迹微球 色谱表征 分子印迹聚合物 消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Es硅胶表面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识别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康永锋 段吴平 +2 位作者 李艳 谢晶 康俊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62,共4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选择结合作用最强的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胶表面进行修饰,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作为模板分子,在硅胶表面聚合制备了邻苯二甲酸...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选择结合作用最强的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胶表面进行修饰,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作为模板分子,在硅胶表面聚合制备了邻苯二甲酸酯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用傅里叶红外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吸附等温曲线实验选择了效果最好的正己烷作为溶剂,实验表明:MIPMs-模板分子在4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Scatchard法分析了MIPMs-模板分子的吸附平衡常数(K)和吸附容量(Q),结果显示高吸附容量曲线Kd1=36.36mmol·L-1,Qmax1=33.58μmol·g-1;低吸附容量曲线Kd2=0.8850mmo·L-1,Qmax2=8.504μmol·g-1。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IPMs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硅胶 表面印迹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嘧磺隆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考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夏英 张澜 +2 位作者 赵尔成 贾春虹 朱晓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烟嘧磺隆(NS)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NS-MIPMs).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氯仿为致孔剂在60℃下加热引发聚合.对分子印迹微...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烟嘧磺隆(NS)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NS-MIPMs).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氯仿为致孔剂在60℃下加热引发聚合.对分子印迹微球的聚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当NS/MAA/TRIM/AIBN的物质的量比为1∶4∶4∶1、致孔剂体积为90 mL时,制备的NS-MIPMs的吸附能力最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预聚合阶段,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问的主要作用形式是一个模板分子与一个功能单体发生作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动力学吸附研究考察了NS-MIPMs的吸附性能,并结合Scatchard模型分析得到聚合物的最大结合量为11 370.5 μg/g.将制备的分子印迹微球应用于固相萃取技术中,制备烟嘧磺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NS-MIPMs SPE)小柱,并对小柱进行淋洗条件的优化.同时建立了NS-MISPE-HPLC快速检测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的农药经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经NS-MIPMs SPE小柱净化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0.01~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6;添加水平为0.02~1 mg/kg时的回收率为82.2%~ 86.3%,相对标准偏差为1.9% ~ 4.3%.该方法简单、高效、重现性好,可用于土壤中烟嘧磺隆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嘧磺隆 分子印迹聚合物 沉淀聚合 吸附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萘夫西林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朗星 刘雨星 +1 位作者 何锡文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1-487,共7页
以表面修饰双键的Fe3O4@SiO2纳米颗粒为基体,以萘夫西林(nafcillin)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三步升温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萘夫西林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以表面修饰双键的Fe3O4@SiO2纳米颗粒为基体,以萘夫西林(nafcillin)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三步升温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萘夫西林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进行了表征,得到的磁性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在320 nm左右,大小均匀,分散性较好,可以在外加磁场下与溶剂实现快速分离。对磁性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模板分子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50.7mg/g),特异性识别性能良好(印迹因子为2.46),有望应用于实际样品中萘夫西林残留量的富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磁性微球 萘夫西林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色谱性能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史西志 杨华 +2 位作者 孙爱丽 李德祥 陈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5-98,共4页
以氯霉素(CA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DEAEM)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聚苯乙烯微球作为种球,采用两步溶胀聚合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粒径均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结果表明:扫描电镜... 以氯霉素(CA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DEAEM)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聚苯乙烯微球作为种球,采用两步溶胀聚合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粒径均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其表面为多孔结构;通过孔容和孔径研究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微球(NIPMs)相比,MIPMs具有更大的孔径和孔体积;进一步通过液相色谱对其选择性能进行评价,可知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在MeCN/Water/H3PO4(30:70:0.1,V/V)流动相条件下,3种物质达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获得的MIPMs对3种物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分子印迹微球 甲砜霉素 氟甲砜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牛奶中酰胺醇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7
6
作者 吕运开 张婧琦 +2 位作者 王晓虎 李攀 刘晓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38-242,共5页
以氟苯尼考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将制备的微球用于固相萃取,建立酰胺醇类抗生素的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优化... 以氟苯尼考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将制备的微球用于固相萃取,建立酰胺醇类抗生素的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优化在线萃取条件及影响因素。在最佳条件下,分离检测了牛奶中的酰胺醇类药物,实现了有效地净化,其加标回收率为80.6%~96.7%,检出限为6.8~27.8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高分子微球 在线固相萃取 酰胺醇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雷秀兰 易翔 +2 位作者 袁洋 曾延波 李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6,共6页
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微球,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印迹分子罗丹明B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二者之间的结合常... 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微球,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印迹分子罗丹明B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K=5.303×103(mol/L)-1)和化学计量比(n=1)。考察了沉淀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合物微球的影响。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应用于固相萃取材料自制固相萃取柱,从加标罗丹明B的红椒粉中萃取罗丹明B。本文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在一定的萃取条件下,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加标量为0.479 mg/kg的辣椒中罗丹明B的萃取加标回收率可达91.7%~1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罗丹明B 沉淀聚合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去氧胆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选择性分子识别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奋强 刘守信 +3 位作者 房喻 王忆娟 张朝阳 姜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95-2199,共5页
以鹅去氧胆酸(CDCA)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氯仿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得平均粒径为200~300nm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用红外光潜研究了印迹分子与... 以鹅去氧胆酸(CDCA)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氯仿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得平均粒径为200~300nm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用红外光潜研究了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类型,用透射电镜对聚合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在合成过程中形成了两类结合位点,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CDCA具有良好的特异吸附性能,可用于胆汁酸的分离、纯化,交联剂的种类可以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和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分子识别 鹅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编码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荧光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慧 王颜红 +3 位作者 张红 王晓钰 王苹梅 赵春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制备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MIPs),进行量子点(quantum dot,QD)编码,考察其吸附性及选择性。方法采用多步种球溶胀法制备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微球,溶剂逐渐挥发法进行量子点编码... 目的制备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MIPs),进行量子点(quantum dot,QD)编码,考察其吸附性及选择性。方法采用多步种球溶胀法制备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微球,溶剂逐渐挥发法进行量子点编码,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以静态吸附法进行吸附性和选择性考察。结果所制备的乙酰甲胺磷量子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QD-MIPs)吸附时间为2 h,吸附率可达92.4%,饱和吸附量为92.5 mmol·kg-1,对乙酰甲胺磷的选择性远高于其他有机磷农药类似物。结论乙酰甲胺磷QD-MIPs具有高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能,为农药残留的快速、实时检测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甲胺磷 多步溶胀法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量子点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双酚A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春燕 杨一航 +2 位作者 宋燕西 丛培红 时水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微球,以硅烷化试剂对其表面改性后作为载体,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对BPA有特异吸附性能的磁性分子印迹材料(MMIPs)。此材料具有较...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微球,以硅烷化试剂对其表面改性后作为载体,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对BPA有特异吸附性能的磁性分子印迹材料(MMIPs)。此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和对双酚A的吸附性,可以在外加磁场的条件下方便实现水中双酚A的富集分离。溶液中双酚A的质量浓度为60mg·L^(-1)时,制备的磁性MIPs材料对双酚A饱和吸附量为22.06mg·g^(-1),60min达到吸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磁性微球 双酚A 特异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旭红 涂伟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2-55,共4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分子识别效率高且便于控制粒径大小和功能设计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溶胀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表面聚合法及...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分子识别效率高且便于控制粒径大小和功能设计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溶胀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表面聚合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康永锋 段吴平 +2 位作者 李艳 康俊霞 谢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40,52,共4页
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法、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法、基于β-环糊精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法3种新型MIPMs制备方法。阐述了常用的沉淀聚合... 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法、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法、基于β-环糊精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法3种新型MIPMs制备方法。阐述了常用的沉淀聚合法、种子溶胀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合成MIPMs的发展现状。最后对MIPMs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合成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卟啉的甲基磷酸二甲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法焕宝 张锦 +5 位作者 齐卉 尹伟 张海峰 侯长军 霍丹群 鲁伟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0-1165,共6页
合成了分别以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ZnMOTPP)和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钆卟啉(GdMOTPP)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辅助功能单体的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S... 合成了分别以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ZnMOTPP)和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钆卟啉(GdMOTPP)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辅助功能单体的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微球平均粒径为50~100μm,粒度均匀.与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和特异性进行对比发现,ZnMOTPP分子印迹微球的吸附性能优于GdMOTPP分子印迹微球,金属卟啉分子印迹微球的吸附性能优于仅以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微球,并且微球对其印迹分子DMMP具有特异性吸附.Scatchard分析表明,DMMP分子印迹空穴中只存在一类结合位点,MIPMs-Zn+MAA的最大吸附量Qmax=148μmol/g,MIPMs-Gd+MAA的Qmax=78.9μmol/g,MIPMs-MAA的Qmax=13.57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金属卟啉 甲基磷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立永 成国祥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7期108-110,107,共4页
评述了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一些新方法 。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制备 分子印迹技术 分散聚合 沉淀聚合 传感器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条件对SpA分子印迹聚合微球聚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秀恒 潘见 +1 位作者 谢慧明 张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0-394,共5页
本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作为模板,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SpA分子印迹聚合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不同条件下聚合微球的聚合效果,研究不同制备条件对SpA分子印迹聚合微球聚合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制备聚... 本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作为模板,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SpA分子印迹聚合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不同条件下聚合微球的聚合效果,研究不同制备条件对SpA分子印迹聚合微球聚合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制备聚合微球最佳工艺;并检测了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Sp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SpA分子印迹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分散剂乙基纤维素(EC)加入量0.20g/100mL(甲苯);甲苯与水的比例10∶3;交联度10%;引发剂加入方式为缓慢滴加;反应温度50℃。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SpA分子印迹聚合微球对SpA的吸附量:6.956×10-3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 分子印迹 聚合微球 反相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MIPs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秋劲 张孝刚 +1 位作者 霍萌 陆宽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分别利用分子印迹技术(MIT)与固相微萃取、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联用技术探索聚合液在介质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聚合膜的方法,并对其识别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对固相微萃取头分子印迹聚合膜以TFMAA为功能单体,TRIM为交联剂聚合得到的分子... 分别利用分子印迹技术(MIT)与固相微萃取、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联用技术探索聚合液在介质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聚合膜的方法,并对其识别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对固相微萃取头分子印迹聚合膜以TFMAA为功能单体,TRIM为交联剂聚合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对17β-雌二醇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耐热效果。以20mmol/LTFMAA、5 mmol/L17β-雌二醇、5 mmol/L四正丁基六氟磷酰胺支持电解质和30 mmol/L的N-甲基-1-甲巯基-2-硝基乙烯胺乙腈溶液组成的聚合液,经电聚合可以在金电极表面成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膜 固相微萃取 石英晶体微天平 特性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玥 胡小玲 +2 位作者 梁良 管萍 西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782,734,共6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由于具有粒径可控、分子识别效率高等优点,在色谱、分离、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有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的研究进展情况,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指出...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由于具有粒径可控、分子识别效率高等优点,在色谱、分离、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有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的研究进展情况,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微球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与吸附性能评价
18
作者 魏小星 胡志雄 +1 位作者 张维农 齐玉堂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43-850,共8页
目的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及条件优化,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α-生育酚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α-生育酚分... 目的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及条件优化,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α-生育酚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α-生育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聚合物的形貌特征,并对影响其形貌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合成条件为:乙腈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60℃,模板用量为0.20mmol,引发剂用量为40 mg,转速为100 r/min。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α-生育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结合位点的平衡吸附常数和最大平衡结合量分别为Kd1=0.995 mmol/L,Qmax1=22.420μmol/g;Kd2=0.458 mmol/L,Qmax2=15.865μmol/g。结论优化条件下的分子印迹微球形貌规整,粒径约为200nm,并对α-生育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生育酚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莠去津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与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凯杰 秦思楠 +1 位作者 赵春娟 高文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38-345,共8页
以莠去津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AA)为功能单体,乙腈为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莠去津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MIPMs).对MIPMs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当莠去津与MAA物质的量比1:... 以莠去津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AA)为功能单体,乙腈为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莠去津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MIPMs).对MIPMs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当莠去津与MAA物质的量比1:4、乙腈用量50 mL、聚合温度60℃时,MIPMs的吸附效果最好.通过吸附实验考察MIPMs对目标物的吸附性能,并结合Scatchard分析可知MIPMs对莠去津存在两类吸附位点,且最大表观结合量为282.69μmol/g.以MIPMs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制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MISPE)柱,用于样品前处理,并建立莠去津-MISPE-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4种三嗪类农药(西玛津、莠灭净、莠去津、扑草净)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MISPE柱对4种三嗪类农药具有特异选择性,4种农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0.9997,检出限为0.5~5 ng/mL,平均回收率在86.2%~9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98%~4.51%(n=5).该方法能够简单、准确、高选择性地检测食品中三嗪类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去津 三嗪类农药残留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吸附性能 沉淀聚合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