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n the cooling of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systems us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s
1
作者 Amirreza IJADI Mehran Rajabi ZARGARABADI +1 位作者 Saman RASHIDI Amir Mohammad JADI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98-2026,共29页
Exploitation of 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s requires the use of unique conversion and storage systems,such as solar panels,batteries,fuel cells,and electronic equipment.Thermal load management of these energy conversio... Exploitation of 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s requires the use of unique conversion and storage systems,such as solar panels,batteries,fuel cells,and electronic equipment.Thermal load management of these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systems is one of their challenges and concerns.In this article,the thermal management of these systems us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s is reviewed.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choosing the right option to remove heat from the hot side of the thermoelectric modules,it will be a suitable local cooling,and the thermoelectric modules increase the power and lifespan of the system by reducing the spot temperature.Thermoelectric modules we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panel temperature.They increase the time to reach a temperature above 50℃ in batteries by 3 to 4 times.Also,in their integration with fuel cells,they increase the power density of the fuel 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PHOTOVOLTAIC lithium-ion batteries fuel cell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rmoelectric modu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LA-UMamba Model for Asymmetric Modules with Added Auxiliary Information
2
作者 YAN Jing SI Zhan-jun ZHANG Ying-xue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6,共11页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re revolutionizing the developmentof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ransformer models,especially ViT and Swin-Transformer,which enhances the remote-dependent modeling cap...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re revolutionizing the developmentof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ransformer models,especially ViT and Swin-Transformer,which enhances the remote-dependent modeling capability of the model through the self-attention mechanism,better segment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Moreover,the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of Transformer has motivated researchers to explore more efficient models,such as the Mamba model based on state-space modeling(SSM),and for the field of medical segmentation,reducing the number of model parameters is also necessary.In this study,a novel asymmetric model called LA-UMamba was proposed,which integrates visual Mamba module to efficiently capture complex visual features and remote dependencies.The classical design of U-Net was adopted in the upsampling phase to help reduce the number of references and recover more details.To mitigate the information loss problem,an auxiliary U-Net downsampling layer was designed to focus on sizing without extracting features,thus enhancing the protection of input information while maintain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model.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ACDC MRI cardiac segmentation dataset,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LA-UMamba achieves proved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model in several evaluation metrics,such as IoU,Accuracy,Precision,HD and ASD,which improved that the model is successful in optimizing the detail processing and reduc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model,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U-Net Mamba module Deep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YOLO:复杂场景下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邱云飞 腰瑞琳 +1 位作者 金海波 张嘉宁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针对目标密集、有遮挡的复杂施工场景下安全帽佩戴检测存在漏检、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的HD-YOLO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了GRC-C2f结构,使用多分支结构捕获多尺度特征,兼顾训练阶段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推理阶段的计算效... 针对目标密集、有遮挡的复杂施工场景下安全帽佩戴检测存在漏检、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的HD-YOLO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了GRC-C2f结构,使用多分支结构捕获多尺度特征,兼顾训练阶段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推理阶段的计算效率。其次,设计了DSASF颈部结构,结合动态上采样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精准识别和定位图像中的小目标,以提高检测性能。然后,引入Focal Modulation模块替换原有的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Fast,SPPF)结构模块,捕捉图像中的长距离依赖和上下文信息,聚焦于复杂背景中的目标。最后,采用空间增强注意力模块(Spatially Enhanced Attention Module,SEAM)解决小目标遮挡问题。试验结果表明,HD-YOLO算法在同一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为81.8%,相比原始YOLOv8算法提高了5.0百分点。设计的HD-YOLO算法有效提高了复杂场景中佩戴安全帽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安全帽检测 YOLOv8算法 GRC-C2f模块 DSASF颈部结构 Focal Modulation模块 空间增强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speed doctor-blading PM 6:L 8-BO organic solar cells from non-halogenated green solvent with a module efficiency of 16.07%
4
作者 FENG Er-ming ZHANG Chu-jun +8 位作者 HAN Yun-fei CHANG Jian-hui YANG Fang LI Heng-yue LUO Qun MA Chang-qi ZOU Ying-ping DING Li-ming YANG Jun-l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2期4297-4306,共10页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OSCs)are normally produced using the halogenated solvents chloroform or chlorobenzene,which present challenges for scalable manufacturing due to their toxicity,narrow processing wi...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OSCs)are normally produced using the halogenated solvents chloroform or chlorobenzene,which present challenges for scalable manufacturing due to their toxicity,narrow processing window and low boiling point.Herein,we develop a novel high-speed doctor-blading technique that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required concentration,facilitating the use of eco-friendly,non-halogenated solvents as alternatives to chloroform or chlorobenzene.By utilizing two widely used high-boiling,non-halogenated green solvents-o-xylene(o-XY)and toluene(Tol)-in the fabrication of PM 6:L 8-BO,we achiev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ies(PCEs)of 18.20%and 17.36%,respectively.Additionally,a module fabricated with o-XY demonstrates a notable PCE of 16.07%.In-situ testing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reveal that the o-XY coating process extends the liquid-to-solid transition stage to 6 s,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e 1.7 s observed with Tol processing.This prolonged transition phase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the crystallinity of the thin film,reducing defect-mediated recombination,and enhancing carrier mobility,which collectively contribute to superior P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olar module high-speed doctor-blading non-halogenated solvent green solv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智慧飞行区愿景与架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诗福 赵鸿铎 +1 位作者 郝航程 凌建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针对目前机场飞行区运行现状及管理使用的需求,结合《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明确了机场智慧飞行区运行愿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与梳理智慧飞行区的架构。智慧飞行区以智能物理要素为基础,以功能系统为支撑,组织... 针对目前机场飞行区运行现状及管理使用的需求,结合《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明确了机场智慧飞行区运行愿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与梳理智慧飞行区的架构。智慧飞行区以智能物理要素为基础,以功能系统为支撑,组织相关业务模块,最终保障运行愿景的实现。最后,系统分析了智慧飞行区在场面运行、设施管养、地勤服务、应急救援、能源保障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效支撑智慧飞行区安全、效率、效益、环保的业务组织模式,对未来智慧飞行区的规划与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飞行区 愿景 架构 功能系统 业务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码调相-线性调频的低轨导航信号波形及捕获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红磊 耿敏嫣 +3 位作者 付栋 欧钢 肖伟 马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22,共12页
低轨导航星座卫星数量多,信号多普勒频偏大,接收机冷启动搜索空间巨大,捕获速度慢,该文提出一种伪码调相-线性调频(CSK-LFM)的导航信号波形,线性调频提高信号的多普勒容限,不同伪码相位实现不同卫星的多址播发,可以极大压缩卫星号、时... 低轨导航星座卫星数量多,信号多普勒频偏大,接收机冷启动搜索空间巨大,捕获速度慢,该文提出一种伪码调相-线性调频(CSK-LFM)的导航信号波形,线性调频提高信号的多普勒容限,不同伪码相位实现不同卫星的多址播发,可以极大压缩卫星号、时延、多普勒3维搜索空间,加快了捕获信号捕获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信号强度为40 dBHz时,采用CSK-LFM调制的导航信号,其捕获性能比同等条件下的传统直接扩频序列(DSSS)调制的导航信号高1 dB左右,且信号搜索空间可降低为直接扩频序列调制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导航信号 线性调频 CSK调制 信号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的混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君瑞 赵东琦 +1 位作者 陈剑飞 秦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具有体积小、开关器件少、开关器件耐压高等优势,已逐渐应用于直流充电模块后级为动力电池充电。针对传统变频调制(PFM)策略与移相调制(PSM)策略无法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宽增益范围的移相...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具有体积小、开关器件少、开关器件耐压高等优势,已逐渐应用于直流充电模块后级为动力电池充电。针对传统变频调制(PFM)策略与移相调制(PSM)策略无法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宽增益范围的移相-变频(PSM-PFM)混合控制策略。通过搭建一台功率为600 W、输出电压为20~60 V的实验样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比单一调制策略具有更宽的增益,进而可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能够为动力电池提供稳定、宽范围且可调的充电电压,并实现开关管零电压开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变频调制 移相调制 混合控制 零电压开关 宽输出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晶秋 万恩晗 +2 位作者 单蜜 张光华 卢为党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2,450,共10页
为应对番茄采摘面临的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挑战,解决在复杂果园环境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成熟度检测精度低和实例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YOLO... 为应对番茄采摘面临的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挑战,解决在复杂果园环境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成熟度检测精度低和实例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YOLO v8n网络中引入通道嵌入位置注意力模块和改进大核卷积块注意力模块,能够在浅层网络保留番茄目标位置信息,建立目标区域之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增加YOLO v8n网络对显著番茄特征的关注。然后,在LaboroTomato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改进YOLO v8n相较于原YOLO v8n网络,检测和分割的mAP@50和mAP@50-95分别提高0.4、1.4个百分点和0.3、1.2个百分点。最后,实现了改进YOLO v8n网络在低成本、低算力和低功耗的Jetson Nano平台上的轻量化部署,模型内存占用量由满溢减少到2.4 GB,推理速度加倍。该研究可为番茄采摘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实时、准确检测番茄成熟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成熟度 目标检测 YOLO v8n 注意力模块 轻量化 Jetson Na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梯度预测和无参注意力的高效地震去噪Transformer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磊 乔昊炜 +2 位作者 梁东升 闵帆 杨梅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2-1352,共11页
压制随机噪声能够有效提升地震数据的信噪比(SNR)。近年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地震数据去噪领域展现出显著性能。然而,CNN中的卷积操作由于感受野的限制通常只能捕获局部信息而不能建立全局信息的长距离连接,可能会... 压制随机噪声能够有效提升地震数据的信噪比(SNR)。近年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地震数据去噪领域展现出显著性能。然而,CNN中的卷积操作由于感受野的限制通常只能捕获局部信息而不能建立全局信息的长距离连接,可能会导致细节信息的丢失。针对地震数据去噪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梯度预测和无参注意力的高效Transformer模型(ETGP)。引入多头“转置”注意力来代替传统的多头注意力,它能在通道间计算注意力来表示全局信息,缓解了传统多头注意力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无参注意力前馈神经网络,它能同时考虑空间和通道维度计算注意力权重,而不向网络增加参数。设计了梯度预测网络以提取边缘信息,并将信息自适应地添加到并行Transformer的输入中,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地震数据。在合成数据和野外数据上进行了实验,并与经典和先进的去噪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TGP去噪方法不仅能更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并且在弱信号保留和同相轴连续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去噪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注意力模块 梯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叠加导频OTFS系统低峰均比信道估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继爱 刘涛 +1 位作者 王乐 王婵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案导致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或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叠加导频的低PAPR、高SE信道估计方法... 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案导致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或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叠加导频的低PAPR、高SE信道估计方法。发送端利用时域正交性和离散傅里叶域相位的随机性,在时延多普勒域中嵌入与数据相叠加的5导频符号的导频图案实现低PAPR,提高SE。接收端以数据符号与噪声之和的能量均值为基准,实现导频信号检测,同时根据每个导频的不同位置信息恢复出存在相位旋转的数据信号。基于能量准则,利用多个独立的接收信号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以降低数据符号的干扰,并采用消息传递算法进行数据恢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叠加导频信道估计的PAPR低,同时较嵌入式导频信道估计的SE提高约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 信道估计 时延多普勒域 多叠加导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鹏 封治华 +5 位作者 张鹏飞 赵渊明 阮友田 韩文杰 张辉 康朝阳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混频器换成卷积器,同时满足系统响应与发射波形匹配,并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差频解算方法,匹配滤波方法可实现两倍于差频解算方法的测距范围,信噪比提高了9.5 dB,在非线性调频误差为19.8 MHz、198 MHz和396 MHz条件下均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距离谱,表现出较好的抵抗非线性调频的能力。此研究可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调频连续波 匹配滤波 激光测距 信噪比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背景下烟雾火焰检测的改进YOLOv8s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耀名 张鹏飞 谭福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烟雾火焰目标与背景混淆,导致烟雾火焰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背景下烟雾火焰检测的YOLOv8s改进模型。特征通道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为了有效利用跨不同通道间的冗余,提高模型对烟雾火焰目标和背景的区分,设计... 针对复杂背景下烟雾火焰目标与背景混淆,导致烟雾火焰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背景下烟雾火焰检测的YOLOv8s改进模型。特征通道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为了有效利用跨不同通道间的冗余,提高模型对烟雾火焰目标和背景的区分,设计了C2fFR(C2f with partial rep conv)轻量级特征提取模块。设计了MCFM(multi-scale context fusion module)多尺度上下文融合模块,来捕捉并利用上下文信息,增强特征的表示。使用Inner-SIoU损失函数,解决边界框不匹配的问题,提高模型对高IoU样本的回归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8s烟雾火焰检测模型相比于基线模型YOLOv8s,mAP@50提升了4.6个百分点,mAP@50:95提升了2.3个百分点,模型参数量降低了18.9%,计算量降低了8.1%,FPS为93帧/s,与其他主流检测算法相比也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s C2fFR 多尺度上下文融合 Inner-S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龙 金韩微 +3 位作者 张博文 石海超 杨秀彬 何玉灵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行幅值调制,进而增强不同信号成分的能量;然后,采用散布熵指标确定各分量最佳调制系数并通过双树复小波包逆变换得到修正信号;最后,对修正信号作归一化平方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工况下偏航轴承损伤类型的准确识别,具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偏航轴承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 谱幅值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SEP检验中心的软件系统建设
14
作者 余怀忠 于晨 +5 位作者 张小涛 苑争一 钟骏 解孟雨 李泽平 张靖雪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为提升地震预测方法评价的标准化和应用的规范化,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尝试把CSEP(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移植到中国,建立中国CSEP检验中心。自主研发了加卸载响应比(LURR)、地壳振动、态矢量和地... 为提升地震预测方法评价的标准化和应用的规范化,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尝试把CSEP(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移植到中国,建立中国CSEP检验中心。自主研发了加卸载响应比(LURR)、地壳振动、态矢量和地震综合概率预测模块;引进了国外的图像信息(PI)、相对强度(RI)、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预测模型并完成模块研发;遴选出Molchan检验、R值评分、N值检验和ROC检验等国际认可的地震预报效能评价方法,以集成方式搭建运行平台。作为开放性检验中心,通过不断纳入新的算法,着力提升地震预测能力、推进地震预测实践,将地震预报业务中常用的地震发生率指数、小震调制比、b值等预测方法纳入到中心运行。中心的软件系统既能够完成回顾性预测检验,又能够实现前瞻性预测分析,可为现有预测方法提供运行环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EP检验中心 预测模块 检验模块 集成功能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D-小波去噪与双线性ResNet结合坐标注意力机制的水声信号调制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锋 韦少帅 乔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7-1366,共10页
针对复杂的水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提取信号特征不明显、水声通信调制信号类内差异大、类间相似导致调制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去噪与改进的ResNet网络调制识别方法。运用变分模态分解与小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保留了低相关... 针对复杂的水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提取信号特征不明显、水声通信调制信号类内差异大、类间相似导致调制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去噪与改进的ResNet网络调制识别方法。运用变分模态分解与小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保留了低相关性模态分量含有的有效信息;运用双线性ResNet18使网络具备捕获区分性强的局部信息;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使网络不仅能关注通道信息也能关注图像的空间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降噪方法相关系数更高、均方根误差均降低了20%;以0 dB条件为例,本文改进网络准确率相比于ResNet提升了8%,7种调制信号都达到了95%以上,调相调制准确率也达到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调制识别 残差网络 去噪 双线性模型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 变分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射时隙的可见光通信差分脉冲位置调制
16
作者 熊强强 严林波 樊鑫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4,共6页
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若脉冲信号出现问题,会导致信号失真和码间干扰,严重影响光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传统的差分脉冲位置调制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发射时隙和信道特性对脉冲位置的影响,从而导致解调时的误差和性能下降。提出考虑发射时隙的... 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若脉冲信号出现问题,会导致信号失真和码间干扰,严重影响光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传统的差分脉冲位置调制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发射时隙和信道特性对脉冲位置的影响,从而导致解调时的误差和性能下降。提出考虑发射时隙的可见光通信差分脉冲位置调制方法。基于可见光通信模型,选择链路中漫反射传输类型,获取通信系统的脉冲信号响应关系。基于响应关系确定脉冲延迟影响因素,对标链路中脉冲延迟与发射时隙的频率关系,参考上下边界理论,计算差分脉冲位置调制边界范围。根据调制边界,考虑信道脉冲发射时隙,确定差分脉冲位置调制方程,实现可见光通信差分脉冲位置调制方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不同传输路径为测试对象,当路径出现脉冲延迟时,所研究方法可以保证较低的带宽-功率指数,稳定地实现通信系统的脉冲调制,以此降低路径中的传输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时隙 可见光通信 差分脉冲位置调制 调制方式 脉冲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注意力图神经网络的链路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真真 林泽龙 杨永鹏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链路预测是在图结构中预测未知或潜在的边,对挖掘图中的隐含信息、补全图中的缺失数据和发现图中的新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已被广泛应用于链路预测,然而,现有基于GNN的链路预测方法存在一些问题:(1... 链路预测是在图结构中预测未知或潜在的边,对挖掘图中的隐含信息、补全图中的缺失数据和发现图中的新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已被广泛应用于链路预测,然而,现有基于GNN的链路预测方法存在一些问题:(1)大多数基于GNN的方法往往容易忽略为链路预测提供额外帮助的边信息的重要性;(2)大多数基于GNN的方法都仅捕获表示图的邻居节点间相似性的低频信息,忽略了表示邻居节点间差异性的高频信息;(3)大多数基于GNN的方法都未考虑输入特征矩阵的节点维度和特征维度两个维度,只关注其中一个维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注意力图神经网络(Dual Attention Graph Neural Network,DAGNN)的链路预测方法,该方法包含两条路径,以不同的角度更新节点表示。其中一条是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路径,采用含边信息的频率自适应图注意力网络(Frequency Adaptive Graph Attention Network with Edge Information,FAGAT⁃EI)作为基础模型,有效地利用边信息增强节点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频率自适应机制平衡高低频率邻居信息的权重,从而缓解GNN的过度平滑问题;另一条是基于通道注意力网络的路径,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缩-激励通道注意力模块(Squeeze and Excitation⁃Channel At⁃tention Module,SE⁃CAM)作为基础模型,充分考虑输入特征矩阵的节点维度和特征维度,并自动学习和调整每个节点的不同特征权重,从而得到更有意义的节点表示。最后在两个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链路预测方法在Last⁃FM和Book⁃Crossing两个数据集上的AUC和ACC指标均优于其他基线模型,展现出了卓越的链路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预测 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压缩-激励模块 频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6E卫星可分离独立推进舱设计
18
作者 彭坤 魏强 +3 位作者 王敏 熊晓将 王珏 梁新刚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针对低成本发射GEO卫星的需求,开展了可分离独立推进舱的设计,包括功能配置和结构布局设计、连接与分离机构设计、化学推进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供配电设计和热控设计。该设计通过共享卫星资源,采用简化配置,节省了成本;通过化学推进快... 针对低成本发射GEO卫星的需求,开展了可分离独立推进舱的设计,包括功能配置和结构布局设计、连接与分离机构设计、化学推进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供配电设计和热控设计。该设计通过共享卫星资源,采用简化配置,节省了成本;通过化学推进快速提升轨道,避免了与低轨飞行器的碰撞风险;通过自主姿轨控设计,降低了对测控资源的需求;通过推进舱助力变轨且可分离设计,减少了后续卫星变轨的负荷,提高了变轨效率。这种设计解决了由于采用小火箭入轨低带来的升轨过程中的碰撞风险高、地面测控覆盖少、卫星变轨时间长等难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发射GEO卫星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6E卫星 可分离设计 推进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RISC-V平台的安全高效固件可信平台模块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王杰 王鹃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5-2395,共11页
可信平台模块(TPM)作为提升系统安全性的核心技术,能够提供基于硬件的密钥管理、可信启动和远程认证等安全功能。然而,当前RISC-V平台普遍缺乏TPM支持,限制了其在嵌入式和云计算场景中的安全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设计并实现了RfTP... 可信平台模块(TPM)作为提升系统安全性的核心技术,能够提供基于硬件的密钥管理、可信启动和远程认证等安全功能。然而,当前RISC-V平台普遍缺乏TPM支持,限制了其在嵌入式和云计算场景中的安全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设计并实现了RfTPM——一种面向RISC-V平台的固件可信平台模块(fTPM)架构,无需额外硬件单元或安全扩展即可提供等效的安全功能。针对执行隔离、可信启动、高效通信和安全时钟等关键挑战,在RfTPM中,该文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包括:基于RISC-V物理内存保护(PMP)机制的内存隔离以及结合DRAM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与Flash锁定的静态数据保护、基于延迟度量扩展的可信启动机制、基于动态权限交换页的高效通信机制以及基于RISC-V硬件计时器的细粒度安全时钟。该文构建了RfTPM的原型系统,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在Genesys2 FPGA平台模拟的Rocket Core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RfTPM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在大多数TPM命令处理中有比较显著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平台模块 固件可信平台模块 RISC-V 可信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封装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胶膜/玻璃黏合强度的影响因素
20
作者 刘鑫 江静华 +4 位作者 刘磊好 蔡建南 陈建清 马爱斌 宋丹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0,共9页
为提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对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系列EVA胶膜,首先通过测试EVA胶膜/玻璃的黏合强度优选了层压温度、时间和胶膜厚度,继而综合分析EVA胶膜组分对自身交联度与黏合... 为提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对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系列EVA胶膜,首先通过测试EVA胶膜/玻璃的黏合强度优选了层压温度、时间和胶膜厚度,继而综合分析EVA胶膜组分对自身交联度与黏合强度的影响,优选了助剂种类及含量,由此保证了改性EVA胶膜在不同储存环境下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层压温度和时间对EVA胶膜的交联度、黏合强度有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层压温度(145℃)、层压时间(630 s)和胶膜厚度(6~8 mm)能够获得较高的交联度和黏合强度。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可显著提升EVA胶膜的黏合强度,适量添加交联剂(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TBEC)、光稳定剂(UV770、UV328、UV531及UV328)、抗氧剂(1010、1076)和阻燃剂[Mg(OH)_(2)]可改善胶膜的耐老化性能。保持干燥、避光的储存环境并减少封装前的储存时间(低于8个月),可有效避免EVA胶膜黏合强度的下降。利用以上优化的层压工艺、合适的胶膜厚度和助剂配比并控制储存条件,能有效提升EVA胶膜的黏合强度(48 h老化后的黏合强度最高可达58.5 N/cm,远超GB/T 29848—2018要求的30 N/cm),显著提高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封装胶膜 黏合强度 耐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