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纵切横缝术用于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邵明 彭文 刘恒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9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5年3月痔术后肛门狭窄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治疗;比...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5年3月痔术后肛门狭窄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肛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前肛门狭窄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肛门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排便和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7天肛门疼痛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纵切横缝术相比,改良后的纵切横缝术治疗痔术后肛门狭窄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术后 改良纵切横缝术 肛门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国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6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6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肛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水肿重度疼痛发生率(3.61%)、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可有效扩大肛管直径,降低术后切口水肿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与传统肛裂切除术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水肿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术后肛门功能影响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菊 康进 +10 位作者 赵希忠 李薇 杜勇军 杨军义 赵强 郝亮亮 何涛宏 周策 唐太春 陈敏 毛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1589-159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7... 目的:探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7d、1月、3月大便顺畅程度,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及治愈率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2组相比,治疗组排便更为顺畅,肛管静息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好,并能有效预防术后排便困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玥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肛裂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 目的探究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肛裂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肛周水肿时间(3.24±1.48)d、创面愈合时间(3.27±1.57)d、住院时间(4.38±1.42)d均短于对照组的(4.27±1.57)d、(7.27±1.74)d、(8.89±3.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裂患者应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禹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出血量、便血次数、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肛裂患者接受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 效果评价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缝皮法在妇产科腹式手术横切口中的应用
6
作者 程艳玲 赵慧敏 王永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腹式手术横切口不同缝合方法对皮肤愈合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式缝皮法对 2 65例腹式横切口皮肤缝合。结果 缝皮在 1~ 2分钟内完成 ,术后疼痛轻 ,2 4 5例未要求用镇痛剂 ,占 92 .38% ,全部甲级愈合 ,无皮下硬结 ,术后随访 2... 目的 探讨腹式手术横切口不同缝合方法对皮肤愈合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式缝皮法对 2 65例腹式横切口皮肤缝合。结果 缝皮在 1~ 2分钟内完成 ,术后疼痛轻 ,2 4 5例未要求用镇痛剂 ,占 92 .38% ,全部甲级愈合 ,无皮下硬结 ,术后随访 2 32例 ,切口愈合疤痕纤细 ,与皮肤皱折一致。结论 改良缝皮法简单、省时 ,术后疼痛轻 ,缩短住院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缝皮法 妇产科腹式手术/外科手术 横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