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诉讼增长的现代化理论反思与实践解释
1
作者 胡昌明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5,共1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诉讼率持续上升,诉讼案件数量呈现显著增长。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间,中国的诉讼总量增长超过50倍,2021年全国法院新受理案件数突破3300万件。通过对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诉讼率持续上升,诉讼案件数量呈现显著增长。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间,中国的诉讼总量增长超过50倍,2021年全国法院新受理案件数突破3300万件。通过对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数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诉讼增长可分为两个快速增长阶段和一个停滞阶段,且三大诉讼类型的增长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行政诉讼增速最快,而民事诉讼的增量最大。改革开放后,中国诉讼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是经济、社会、法律及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尽管社会现代化进程为诉讼增长提供了宏观背景,但中国诉讼增长还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人民调解制度的式微与商事仲裁机制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司法系统的负担;同时,改革开放以来较为频繁变动的法律与司法政策以及较低的诉讼成本,也进一步导致了中国的诉讼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增长 现代化理论 社会变迁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司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理论表达和实现机制
2
作者 杜宴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8,共12页
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 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因而这个过程也是坚守公平正义、先立后破,立足实践不断从“薄”到“厚”蜕变的过程,更是推动“两个结合”“两创”互融共进、重塑中国语境的过程。要实现这种从每个案件中感受到的公平正义,离不开完善的司法基本制度、司法改革的动态调试、以移情感受力与领悟能力为核心的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导性案例的指导,以及法律监督对个案正义的推动。只有这些制度联动耦合起来,形成该当的制度合力,期待中的司法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新时期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篇章正在被重新书写,情感叙事应当是公正司法以及中国法律话语该当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平正义 制度合力 “两个结合” “两个转化” 审判能力现代化 法律监督 德性正义 移情裁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审级转型的现代性困境
3
作者 潘峙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81-190,236,237,共12页
清末以四级三审制开启司法改革,却因资源匮乏、人才短缺受阻。民国初期虽延续该制,但司法经费紧张致使改革计划夭折,初级审判厅被裁撤,形成虚四级三审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鉴于四级三审制弊端,改行三级三审制,并对基层审判机构进行改... 清末以四级三审制开启司法改革,却因资源匮乏、人才短缺受阻。民国初期虽延续该制,但司法经费紧张致使改革计划夭折,初级审判厅被裁撤,形成虚四级三审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鉴于四级三审制弊端,改行三级三审制,并对基层审判机构进行改造。在转型进程中,审级制度面临诸多难题,如制度繁杂民众难以运用,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难以平衡,诉讼拖延且终审不终等。通过典型案例可见,司法实践存在终审不终、裁判执行困难等状况。在新式司法制度下,证据标准日益规范化,但证据获取技术却未同步提升。这导致裁判常因关键证据缺失陷入僵局,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正当程序可能沦为不法之徒逃避责任的“护身符”。审级制度转型受多种因素制约,反映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司法理念和制度的激烈碰撞,为当代司法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级制度 四级三审制 审级现代转型 司法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