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3,共19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发挥。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战略 战略转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控环境健康风险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2
作者 毕军 黄怡宁 +3 位作者 刘苗苗 杨建勋 马宗伟 方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1-3450,共10页
环境健康风险的科学防范与有效控制是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与核心保障.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中长期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本研究针对美丽中国建设的3个阶段性目标,探讨了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对应的理想水平.在此基... 环境健康风险的科学防范与有效控制是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与核心保障.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中长期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本研究针对美丽中国建设的3个阶段性目标,探讨了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对应的理想水平.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进展,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风险防控体系根基尚不夯实、常规污染物管控标准不严、新污染物研究基础薄弱且底数不清等关键挑战.最终,提出未来我国将构建以保障公众健康为核心,以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系统防控双轮驱动的环境健康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思路及重点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健康风险 防控 美丽中国建设 常规污染物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进展、难点及对策分析
3
作者 卢萍 檀满枝 +2 位作者 倪妮 李书唱 王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共5页
系统梳理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展,指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中尚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足等难点,提出了加快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立法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强化新污染... 系统梳理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展,指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中尚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足等难点,提出了加快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立法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强化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支撑、加强新污染物领域资源配置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风险防控 污染治理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新时代“依法治污”制度体系的法典化路径
4
作者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部署的“完善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从法理上审视,其实质提出了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部署的“完善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从法理上审视,其实质提出了污染规制的理念与制度从“环境污染”向“环境控制”的转型与升级的要求。现行的污染防治单行法秉持“污染防治”的制度理念与制度路径,制度设计承载的消极“避害”功能导致污染逃逸,漠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提出的多样性的规制需求,遮蔽了环境污染的多介质传输与空间转移效应。应当以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为契机,从污染控制编的核心范畴创新、保障公众健康的立法原则与规则创新、“污染控制”思路下的具体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完善契合新时代需求的依法治污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依法治污 污染控制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流减河重金属含量及环境效应评价
5
作者 吴宁 刘克明 +3 位作者 张韦 顾中华 谷德贤 马林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4-78,共5页
为调查独流减河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重金属含量痕量检测仪器对独流减河4个位点的铜、锌、铅、镉、汞、砷和六价铬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锌、铅、砷和六价铬元素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 为调查独流减河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重金属含量痕量检测仪器对独流减河4个位点的铜、锌、铅、镉、汞、砷和六价铬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锌、铅、砷和六价铬元素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水标准,铜和镉元素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标准,汞元素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标准,7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范围及年平均值均随位点和月份不同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单因子评价法计算各点位污染指数均为无污染,但7种重金属元素对比镉和汞元素污染指数较高。综上,独流减河流域重金属含量随季节和位置存在差异,污染防治时应因地制宜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环境评价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强化“全过程监管”的规范建构
6
作者 曹炜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58,174,共10页
“全过程监管”是指围绕环境污染全过程展开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和活动。现行污染防治单行法体系存在前端和后端延伸不充分、各污染防治监管内部及不同污染防治监管之间衔接不足,以及因分别采用不同的监管路径导致对同一阶段的监管出现重... “全过程监管”是指围绕环境污染全过程展开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和活动。现行污染防治单行法体系存在前端和后端延伸不充分、各污染防治监管内部及不同污染防治监管之间衔接不足,以及因分别采用不同的监管路径导致对同一阶段的监管出现重复规定的情况。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已经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规范整合和建构,未来应进一步推动监管链条延伸、加强监管衔接并强化监管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防治 全过程监管 生态环境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及化工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分析及其防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怡景 姜玉 +2 位作者 袁英 苏婧 檀文炳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2,共5页
详细论述了污染源识别方法、企业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选取、污染物监测与分析,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对比与分析,建立从识别污染源,选取企业优控污染物,企业场地风险评估分级到分级治理措施的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旨在为在产企业提... 详细论述了污染源识别方法、企业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选取、污染物监测与分析,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对比与分析,建立从识别污染源,选取企业优控污染物,企业场地风险评估分级到分级治理措施的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旨在为在产企业提供科学的地下水污染环境管理体系与防控措施,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工业 地下水污染 污染源识别 风险评估 修复技术 防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宏博 王健 +3 位作者 王雪娇 孙国庆 王健媛 杨玉飞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1152,共12页
我国有上千家热浸镀锌企业,每年会产生上百万吨含锌固废,该行业固废产生量大、种类多、产生工艺类型多,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调查热浸镀锌行业现状,全面掌握了含锌固废的产生工艺环节、污染特性和利用处置情况,结合管理... 我国有上千家热浸镀锌企业,每年会产生上百万吨含锌固废,该行业固废产生量大、种类多、产生工艺类型多,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调查热浸镀锌行业现状,全面掌握了含锌固废的产生工艺环节、污染特性和利用处置情况,结合管理政策对行业内含锌固废类别的划分做出详细说明,并分析其利用处置及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建议,以期为产废企业对其后续利用、环境管理部门对其分级分类管理提供参考。经梳理发现:①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废主要有锌烟尘、锌浮渣、锌底渣三大类,锌烟尘产生于除尘系统,属于危险废物,锌浮渣和锌底渣产生于热镀锌锅内,需根据工艺情况判断其固废属性。②因热浸镀锌生产工艺多为人工操控,缺少标准自动化设计,行业未全面施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导致产废量大,且污染物控制不稳定,易出现超标情况。鉴于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建议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推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开发使用无氯或低氯助镀剂等措施,控制固废中锌的浸出浓度,以加强源头管控;研究制定污染控制标准,加强固废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动利用技术的升级,进一步提高固废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锌 固体废物 利用处置 环境管理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石油炼制工业全生命周期土壤污染防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赫婧 王永 +3 位作者 陈运帷 牟滨子 李军 陈征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对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土壤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防控工作建议。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土壤污染具有行业布局集中、污染排放环节多,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多、污染途径繁杂,生产历史久、具有一定的风... 对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土壤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防控工作建议。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土壤污染具有行业布局集中、污染排放环节多,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多、污染途径繁杂,生产历史久、具有一定的风险隐患,管理相对规范、有绿色化改造基础等特点。相关法规标准对筹备建设、生产运营、退役关闭等3个阶段提出相关防控要求。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防控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管指标待明确,技术要求不完善、有效性评估不足,多源数据未融合、绿色化改造缺抓手等问题。建议从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建立量化指标、完善防控技术要求,促进信息融合、分类分级指导管控等方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炼制 全生命周期 土壤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源谱库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10
作者 王晨楚 王雪涵 +7 位作者 毕晓辉 王超 吴建会 戴启立 刘保双 田瑛泽 张裕芬 冯银厂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9-1967,共9页
为支撑我国构建适应本土大气污染源特征的“多维度、标准化、动态化、开放共享”的综合性源谱库,提升其在我国大气污染研究与防控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典型源谱库(美国SPECIATE、欧盟SPECIEUROPE)与国内代表性源谱库(SPA... 为支撑我国构建适应本土大气污染源特征的“多维度、标准化、动态化、开放共享”的综合性源谱库,提升其在我国大气污染研究与防控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典型源谱库(美国SPECIATE、欧盟SPECIEUROPE)与国内代表性源谱库(SPAP、CSPSS等)的构建现状,并围绕源谱库发展历程、内涵、架构设计及共享机制等维度,对比分析了其发展特征与区域适用性差异。结果表明:①国际源谱库起步较早,分类精细且数据规模大,如SPECIATE 5.3中的源谱细分为7个类别,整合了6895条源谱信息,但其区域代表性集中于欧美地区,中国区域数据占比不足0.06%(仅4条),对我国本土污染源解析及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直接适用性有限。②国内源谱库虽在区域性数据整合上取得进展(如SPAP收录了我国40多个城市3494条实测源谱),但整体仍面临数据规模不足、覆盖范围有限、信息缺失等挑战,如多数源谱库仅包含数十至数百条数据,覆盖区域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城市群。③在技术标准与共享机制方面,国际源谱库构建更加规范、共享效率更高,而我国源谱库普遍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不健全且更新频率低。鉴于此,未来我国源谱库的构建需进一步扩展覆盖范围,增加关键组分信息,优化数据采集与分析流程,推动技术标准的统一化建设,提高数据更新频率,并建立高效的共享平台,以提升源谱库在污染源解析及大气污染防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谱库 源谱 大气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建设探讨
11
作者 刘宏博 李春晖 +2 位作者 王健 卢桂兰 黄启飞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2032,共11页
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提升我国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现状,明确了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经梳理发现:①我... 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提升我国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现状,明确了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经梳理发现:①我国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建立了包含鉴别标准、全过程污染控制通用标准、特殊行业及典型废物专项标准、行业管控标准的立体化体系。截至2024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相关标准57项,其他部门发布49项,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框架格局。②根据危险废物管理特点,欧美发达国家通常也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原则,即从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理、利用、处置等各管理环节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形成全过程管理链条。③在新形势管理要求下,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仍存在建设技术路线不够明确、缺失重要内容、部分标准规范年久失修不符合管理形势等问题。鉴于此,建议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构建标准体系的技术路线;研究制定环境风险评价等基础标准、制定贮存和填埋等通用标准配套技术规范、制定重点行业重点类别专用标准规范;修订或废止内容存在较大不足的标准规范,支撑危险废物风险管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污染防治 环境管理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区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评价
12
作者 张晟瑀 申文超 苏小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3-956,共14页
针对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确定主观性强的问题,以河北省保定地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通过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与硝酸盐浓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优化得到各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 针对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确定主观性强的问题,以河北省保定地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通过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与硝酸盐浓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优化得到各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保定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当决策树数量为130、决策树分裂所需的最小样本数为82、决策树最大深度为2时,取得最优权重;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介质类型、地下水净补给量和耕地面积比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5.00、4.20、4.14和3.40;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实测地下水硝酸盐质量浓度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显著提高,预测准确度提升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随机森林 权重优化 污染风险防控 浅层地下水 河北保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过程铊物质流分析及减排策略
13
作者 董鹏昊 毕莹莹 +4 位作者 李泽莹 张耀宗 赵德润 顾和弦 孙晓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60-3368,共9页
湿法炼锌是锌冶炼的主流工艺之一,铊作为锌精矿的伴生元素,其代谢产物会随着冶炼过程产生与排放,造成生态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湿法炼锌系统铊元素高度分散、代谢路径不清等问题,基于热力学模拟与物质流分析,研究铊在湿法炼锌全过程的迁... 湿法炼锌是锌冶炼的主流工艺之一,铊作为锌精矿的伴生元素,其代谢产物会随着冶炼过程产生与排放,造成生态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湿法炼锌系统铊元素高度分散、代谢路径不清等问题,基于热力学模拟与物质流分析,研究铊在湿法炼锌全过程的迁移路径与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法炼锌生产过程中,铊主要通过混合锌精矿输入,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99.52%,铊主要通过高氟氯烟尘输出,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67.81%,铊通过挥发窑窑渣输出,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24.51%,少量铊通过酸性废水等废弃物及镉渣等副产品输出系统。在焙烧工序中,铊主要以Tl_(2)O形式输出;在浸出净化工序中,铊主要以Tl(OH)_(3)形式输出;在挥发窑及多膛炉工序中,铊主要以Tl_(2)O和TlCl形式排放至系统外。通过低铊锌精矿原料的使用、高氟氯烟尘铊定向富集回收、镉渣及酸性废水铊处理技术优化等措施,铊综合减排可达81.75%,开展源头过程末端协同治理可有效降低铊排放,实现铊资源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铊物质流 污染防控 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江源国家公园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14
作者 武昊天 蓝文超 +2 位作者 徐浙 吴明 邵学新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钱江源国家公园水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污染程度,分析重金属来源及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为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并测定研究区61个土壤样品中pH值以及重金属镉(Cd)、铅(Pb)... [目的]探究钱江源国家公园水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污染程度,分析重金属来源及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为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并测定研究区61个土壤样品中pH值以及重金属镉(Cd)、铅(Pb)、汞(Hg)、铬(Cr)、砷(As)、镍(Ni)、铜(Cu)和锌(Zn)的含量,运用一系列指数法、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和来源解析,同时对研究区内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①研究区内水田表层土壤呈酸性,土壤中Cd,Pb,Hg,Cr,As,Ni,Cu和Zn这8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0.19,32.74,0.13,67.06,4.43,24.90,21.51,94.60 mg/kg。与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对比发现,重金属Hg,Cr,Ni,Cu,Zn平均含量均超过了浙江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32,1.71,2.0,1.19,1.13倍。②对于风险筛选值来说,虽然Cd的点位超标率达到了6.56%,Ni和Cr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3.28%和1.64%,但是以调查的水田重金属含量均值为代表,研究区域中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小于对应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③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发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以人为因素占主导,人为与自然两者综合作用;儿童的综合致癌健康风险处于可耐受风险。[结论]钱江源国家公园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整体呈轻度生态风险,但存在Cr和Ni元素的污染风险;重金属元素As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致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江源国家公园 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控 因子分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在果蔬中的内化机制及污染源的追踪与防控策略
15
作者 王翠 石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21-427,共7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该文综述了沙门氏菌的内化机制研究、食品污染源的追踪方法及防控策略。首先,探讨了沙门氏菌通过气孔、根部组织和损伤部位等途径内化进入果蔬的机制,以及鞭毛、菌毛等细菌学相关... 沙门氏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该文综述了沙门氏菌的内化机制研究、食品污染源的追踪方法及防控策略。首先,探讨了沙门氏菌通过气孔、根部组织和损伤部位等途径内化进入果蔬的机制,以及鞭毛、菌毛等细菌学相关因素、植物和环境因素对内化过程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内化过程及内化后存活规律与机制。在食品污染源追踪方面,介绍了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溯源技术等追踪手段,并分析了污染源追踪的过程、验证与应用。最后,该文提出了一系列防控策略,包括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环节的卫生管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及时发现与处理污染食品,有效隔离与消毒污染源,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加强政府部门、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以期降低沙门氏菌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内化机制 果蔬 食品污染源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PAN污染及与臭氧和PM_(2.5)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孙美 乔雪琪 +2 位作者 王逸飞 崔嘉楠 张剑波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9,共13页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化学污染物和指示剂,同时也是氮氧化物(NO_(x))的关键储库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可以长距离传输,并在高温条件下分解释放NO_(x)和自由基,从而影响NO_(x)循环和大气自由基的转化。PAN与臭氧(O_(3))和...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化学污染物和指示剂,同时也是氮氧化物(NO_(x))的关键储库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可以长距离传输,并在高温条件下分解释放NO_(x)和自由基,从而影响NO_(x)循环和大气自由基的转化。PAN与臭氧(O_(3))和细颗粒物(PM_(2.5))的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研究其污染特征与成因有助于解析区域复合大气污染机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PAN的浓度水平及其变化特点、PAN的源汇机制及污染成因、PAN与O_(3)及PM_(2.5)关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途径的研究进展。经梳理发现,我国对于PAN的观测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全年PAN浓度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中部地区和大城市的平均PAN浓度高于沿海城市。PAN的浓度水平和变化特征受到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合理解析PAN的污染成因,需要全面考量稳态计算法、光化学盒子模型及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及其适用场景。此外,区域传输和前体物的物种组成是影响PAN与O_(3)关系的关键因素,而PAN与PM_(2.5)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则涉及气相光化学反应、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反应以及传输过程。未来的研究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探讨PAN污染形成机制,建立更详尽的污染源排放与PAN浓度之间的响应关系;加强PAN对复合污染影响的分析,关注区域污染过程;深入研究气溶胶凝聚相中的PAN化学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复合污染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臭氧 PM_(2.5) 协同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路径实践探索——以邹平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燕 杜超 +4 位作者 刘军 林靖华 王龙飞 胡丙鑫 郭二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双碳”背景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邹平市为例,评估研究区域内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用清单网格化的方式识别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双高值区域,构建碳...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双碳”背景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邹平市为例,评估研究区域内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用清单网格化的方式识别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双高值区域,构建碳污一体化清单;运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手段开展碳汇空间研究,识别碳汇重点区域与重点种类;针对重点行业,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措施库,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分级指数法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性,提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建议。结果显示:2020年邹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约为5867万t,热电联产、炼焦、铝冶炼加工等为重点行业;全市在韩店镇、魏桥镇、长山镇、高新街道等重点区域存在4处碳污高排放物网格,电解铝、焦化等重点企业集中了大部分碳污排放;2020年邹平市平均植被碳汇强度为364 t/(km^(2)·a),年植被碳汇量为45万t,碳汇主要集中在九户镇、码头镇、魏桥镇和临池镇,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的碳汇系统类型,在各管控单元中应根据区域行业特点与植被碳汇类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工艺升级改造、林地碳汇提质增效等措施。本研究提出的减污降碳协同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技术路径,为减污降碳协同要求结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源头防控 分级指数法 准入清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实践与对策建议
18
作者 田巍 陈庆伟 +1 位作者 吴险峰 梁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围绕水质监测、保护体系、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科技支撑5个方面,综合分析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的实践经验。在现状基础上对当前水质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围绕提升水质水生态监... 围绕水质监测、保护体系、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科技支撑5个方面,综合分析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的实践经验。在现状基础上对当前水质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围绕提升水质水生态监测监控能力、推进水质安全保障协同机制建设、加强沿线污染风险源动态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做好水质保护科技支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保障南水北调及后续工程水质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水质安全保障 水质监测 应急处置 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19
作者 田霄鸿 徐虎 +1 位作者 刘荣志 张晴雯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农田污染治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理论与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和难题,从耕地保育与质量提升、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农业减排固碳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土壤污染防治与健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生物资源利用与多样性等领域展开对策性研讨交流,综述了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利于更好地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土壤固碳技术 农田污染治理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铁东 晁碧霄 +2 位作者 赵长涛 卢渊 邹全程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森林草原火灾是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防灭火形势,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全国2013—2023年森林草原火灾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究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强度、发生趋势,以及现阶段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体... 森林草原火灾是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防灭火形势,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全国2013—2023年森林草原火灾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究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强度、发生趋势,以及现阶段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建设现状和不足,并针对专业队伍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防灭火 现代化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